202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1. 《蚵子寮漁村紀事》/documentary/2015/★★★

raw-image

因工作需求和月底即將再訪蚵寮而二刷。寫這一則評論時不斷刪修,我想到了該怎麼評論紀錄片的問題:一部紀錄片之所以好看,究竟是因為其所記錄的人事物本身,抑或要歸功於電影工作者的成功再現?當然,我們可以輕易地回答說兩者必然都有關係,並把問題往前推進——什麼樣的主題、素材、所欲傳遞的理念,各自對應到什麼樣的技術選擇(如拍攝手法、剪輯、配樂等),能夠達到什麼樣的「讓人覺得好看」的效果——真要探究起來也是深不見底。而我既然看得不夠多也不夠深,現階段也只能用前述勉勉強強擠出來的觀點,來試著評論這些作品。

《蚵子寮漁村紀事》用相當平實的方式,從旁記錄下(第二屆)蚵寮漁村小搖滾從籌備、舉辦到活動結束的過程,做的事情其實與我們在做田野調查沒什麼差別:記錄田野景象、訪談關鍵報導人、參與觀察重要事件(如開會、演出現場)等。然而,經過剪輯、配樂的動態影像似乎更能表達某種自然、純樸的詩意,而這樣的美感經常會被(尤其是分析性的)文字給稀釋。

電影最後記錄到活動結束後漁村回歸日常、主辦人們平時工作的模樣,並以拍攝「拍攝海岸者」、潮起潮落的鏡頭作結,似在訴說平靜之下隱隱有潮湧:漁村景況的變化,觀察、感受與推動變化之人,由地方音樂祭呼喚的神聖與世俗世界的(空間上)並在與(時間上)交錯,一切似都在捕捉某種神秘壯闊的推移之美。由此又呼應到「蚵寮小搖滾」的活動精神與本片片名:一場生於日常飯桌酒席之間的漁村嘉年華,以及一部只在記述「某某年、某某地曾發生某事」的漁村電影,都散發出某種兀自面對巨大事物卻不卑不亢的光。


2. 《登台之路:八十八顆芭樂籽》/documentary/2022/★★★

raw-image

與前一則評論類似的是,我實在沒辦法確定這部片之吸引我是由於樂團本身的魅力,還是電影工作者的功力使然,索性就隨意一點想到什麼談什麼。

與《漁村記事》類似,《登台:八》似乎有意抗拒英雄傳記式的發展。一個成立二十五年,明明沒賺什麼錢卻幾乎未曾間斷運作過的樂團,一可作為正向勵志的樂團表率,並為了戲劇張力凸顯其過往慘況與登台時搖滾英雄姿態的巨大落差(腦中忽然映現的是常見於中國的某一種美學敘事);二也可是堅持自身不容於主流的美學、與庸俗醜陋之現實世界對抗的悲劇英雄。然而團員們所感受、認知到的實情既然不是如此,還硬要這樣子呈現就太不誠實了。《登台:八》終究是採用了比較平實也真誠的觀點,將作品的精彩之處全留給主角們自身自然流露的魅力,並訴諸觀眾的同情共感。

最後,在大螢幕觀賞《登台:八》在某程度上其實是種折磨。誰能忍受看芭樂籽的表演卻不能跟著節奏擺動、一起「大聲宣示音樂是生活的必需品」?


3.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documentary/2020/★★☆

raw-image

歷史題材的紀錄片與前兩則略有不同,其精采可能來自於保存或修復得極為完整的歷史材料,或者歷史事件當事人珍貴的口述歷史。但究竟是不是如此,其實又需要評論人有充足的知識或者純粹的想像力:換一組電影工作者來拍,有可能更精采嗎?不曉得⋯⋯

回顧起來,感到沒辦法非常入戲的原因:一可能是對日本當代歷史的不熟悉,有許多精神氣力耗費在吸收背景知識上面,而沒辦法看得太深;二是三島由紀夫與全共鬥學生的辯論完全令人意外的艱深,探討的是(對我這社會學背景的粗人而言)相當抽象、高層次的哲學問題,而這樣的東西要透過線性的影像敘事來表達清楚本就很難,幾乎可認為是媒介本身的限制。大多時候,觀影的享受是來自於感受、想像歷史現場,雙方既劍拔弩張又其實互相敬重的氣氛。

不過,借用我的指導老師的說法,像我們這種比較活在框架規矩裡的人,反倒容易被比較基進、甚至危險的思想吸引。比如像三島由紀夫這樣學識淵博、政治立場卻極度保守的大文豪,以及他正面宣揚的「反智主義」,乃至於孕育出這樣的人、這樣的思想的時代脈絡,都令人想進一步去了解啊。


4. 《瀑布》/2021/film/★★

raw-image

我記得幾年前的《陽光普照》沒有那麼尷尬啊⋯⋯

不知道是我的雷達太敏感還是怎樣,《瀑布》明明是要談身心疾病(雖然是有點老套的思覺失調),是當代社會很重要且迫切的議題,卻給我一種不斷在消費政治正確的邊界線上游移、總擊不中要害的感覺。

接著,且不論劇情鬆散、瑣碎的問題——其實鍾孟宏早期的小品作品也是如此,但多半會伴隨一些類似B級片、在台灣電影裡頭滿罕見的獨特趣味——有幾場的調度和台詞莫不是寫出來糟蹋演員、同時令觀眾如坐針氈的嗎⋯⋯

最後,電影畢竟是集體創作吧,我覺得《瀑布》的主要演員表現和配樂還算到位。其實結局的安排也還行吧,感覺是先想好的?不過這反倒凸顯了中段劇情的胡亂填充感⋯⋯


5. 《王者的祭典》/manga/2011/★★★★★

raw-image

若有什麼作品能幾無疑問地拿下我心目中的五顆星aka神作認證,其一絕對就是清順創作的寶可夢同人漫畫,《王者的祭典》。畢竟是同人作品,在沒有編輯督促規範的情況下,即便自第一話起已超過十年,卻只有長短不一的十四話,堪稱年番。最近第十四話下篇剛出,看完之後激動萬分,想來也算在一月的範圍,就把握這機會為神作留個評論。

《王者的祭典》的劇情架構很簡單,僅僅是依循著G1遊戲的紅藍綠版,以出身真新鎮的三位訓練家赤、綠、藍為主角,描述他們經過重重道館、層層難關,終於來到石英高原要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訓練家一較高下、爭奪聯盟冠軍的故事;標題「王者的祭典」所指的就是石英聯盟大賽。

既然是以寶可夢對戰為主軸來推進情節的作品,那麼必不可少的就是精采的打鬥。《王者的祭典》中對戰的精采,建立在以高超畫功為基礎,極致的人/獸的肢體、神情以及動態感,令人出乎意料的戰術與峰迴路轉的發展——所謂寶可夢對戰的「智鬥」,絕對可比擬甚至超越早期《特別篇》的水準——在「綠 vs. 梨花」一戰中甚至可見接近《獵人》蟻王篇用旁白表現角色心理的手法。而作為一部同人作品,《王者的祭典》在沿用原作設定(大量參考寶可夢圖鑑的說明)與創新的比例也拿捏得恰到好處,不致完全悖離原作到令人出戲(即便偶爾有小失誤,但瑕不掩瑜),也絕非了無新意。

然而,明明乍看之下是一部主打戰鬥的熱血爽番,作者清順卻在描寫角色(包含人與每一隻寶可夢)性格、情感、關係、互動方面,展現了極為深邃、細緻到可怕的文戲功力。其中,貫穿三位主角生命的「拉達事件」,恐怕在我所看過談論創傷議題的大眾作品中可算是數一數二深刻,其情感之飽滿、力道之強至極端幾乎對讀者心理造成壓迫,但作者控制得宜的畫工和敘事能力又不致令調性走向做作或濫情。而小霞關於「強大」想法的轉變,梨花對惡系寶可夢的愛、信念與決心,風露面對所身負之傳統和理想時的壓抑、掙扎與解放,也同樣兼具說服力與感染力,每每重看(我應該重看了四、五次有?)都令人浸乎其中、心緒隨之起伏。

以紮實的作畫和分鏡功力為基底、交織且相互支持增強的文戲和武戲為結構,《王者的祭典》創造了一個我心目中相當「真實」——殘酷亦有美麗——但令人嚮往的寶可夢世界。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作者過於自由的創作節奏,算一算十二月這次更新,距離上一次已經快兩年了⋯⋯不過就成果的品質來看,若說是為了追求完美、慢工才能出細活,我完全可以被說服、也願意一直等待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化雜食者
5會員
46內容數
文化雜食不怕吃壞肚子
文化雜食者的其他內容
2023/01/26
2023/01/26
2023/01/26
尼爾:自動人形/殺戮尖塔/三國志14/睡魔/來自深淵:烈日的黃金鄉/劇場版:咒術迴戰0
Thumbnail
2023/01/26
尼爾:自動人形/殺戮尖塔/三國志14/睡魔/來自深淵:烈日的黃金鄉/劇場版:咒術迴戰0
Thumbnail
2023/01/26
女神異聞錄5 亂戰:魅影攻手/相合之物/Lycoris Recoil 莉可麗絲/電馭叛客:邊緣行者/讓子彈飛/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
Thumbnail
2023/01/26
女神異聞錄5 亂戰:魅影攻手/相合之物/Lycoris Recoil 莉可麗絲/電馭叛客:邊緣行者/讓子彈飛/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聽海湧》探討1940年代臺灣在日本殖民下的故事。透過新海家三兄弟的視角,劇情交織二次大戰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掙扎。在精心的製作之下,此劇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電影的水準,更引發對臺灣歷史的深度思考。獨特的音樂設計和多元的演員陣容,也讓這部劇成為值得期待的佳作。
Thumbnail
《聽海湧》探討1940年代臺灣在日本殖民下的故事。透過新海家三兄弟的視角,劇情交織二次大戰的歷史與個人的命運,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掙扎。在精心的製作之下,此劇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電影的水準,更引發對臺灣歷史的深度思考。獨特的音樂設計和多元的演員陣容,也讓這部劇成為值得期待的佳作。
Thumbnail
排球少年劇場版場版上映評論音聲,由村瀬歩、石川界人、梶裕貴以及中村悠一4位聲優所收錄的座談會。 這篇文章主要包括簡述評論《排球少年劇場版》評論音聲的內容,以及我聽着音聲看劇場版的感受。
Thumbnail
排球少年劇場版場版上映評論音聲,由村瀬歩、石川界人、梶裕貴以及中村悠一4位聲優所收錄的座談會。 這篇文章主要包括簡述評論《排球少年劇場版》評論音聲的內容,以及我聽着音聲看劇場版的感受。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