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的牛仔外套,見證多少夢想被挫敗——台灣紀錄片《上山》中的文化意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雙城記》1859
raw-image
紀錄片《上山》為導演陳耀圻的作品,19分鐘的影片裡,16mm攝影機記錄了台灣三位青年的一段旅程。西元1966年,在美攻讀電影學位的導演為拍攝畢業作品回台,結識眾多青年男女。《上山》便是導演跟隨友人黃永松、黃貴蓉、牟敦芾結伴登山的路程,錄下當時文青的生活樣貌,也記錄下他們的思想、觀點與夢想。



紀錄片《上山》是陳耀圻導演早期的作品,紀錄了三位青年男女「上山」的路程。其中出現最多的便是美式元素,包括一直作為劇外音樂所出現的著名美國合唱樂團一一媽媽與爸爸合唱團﹝The Mamas & the Papas﹞的歌曲 《California Dreamin'(沒錯,便是在電影《重慶森林》中時常出現的那首歌!)和一騎絕塵的美式轎車。但我們今天談及的並不是聽到就會讓人不自覺想搖擺身體的歌曲,而其中很容易被忽視,但卻極具象徵意涵的——三位主人公中穿著的牛仔外套!

raw-image

服飾如同戲劇、小說一樣是種群眾記憶,通過它可以重現歷史文化的樣貌。牛仔外套首次出場是在三人接受導演訪問之時,黃永松身上所穿;而在上山的過程中,則由黃貴蓉穿著。

牛仔布料開始作為織品原料的年代,約是在於美國掏金熱的那段時期——大量的掏金者前往加利福尼亞,懷抱著希望與夢想,尋求一個發大財的機會。配合貫穿全曲的背景樂《加州之夢》,許是在暗示他們懷抱著的熱情與夢想,並且想去實踐它,就像是當年那一批又一批前往加州的掏金者們。

但歷史總是相似的,他們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生活從不吝嗇於給予懷抱夢想之人打擊,例如獎學金因為不符合當時的體制內的忠烈愛國的思想與身分而被取消等等,他們開始對現今所處的世界冷漠。而「上山」的過程,可以解讀為「逃走」的過程,像是60或者70年代美國的嬉皮,對於現狀不知道如何反擊,那就上山吧。

帶著牛仔外套,帶著自己,逃離身處的世界,即使只有一會兒也好。放下生活的不如意與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種種悲劇,上山吧。

raw-image


他們談起夢想一一和其他回答問題時的狀態不同,都是以非常篤定的口氣,甚至還帶有一絲絲驕傲。或許這是鮮衣怒馬少年時,只恨道窄、只怨天高獨有的少年意氣。在凡事不確定的年代,他們至少還有自己。

他們是這樣想的嗎?就像那一件牛仔外套,和千萬懷抱希望的掏金客,尋求一個微小的機會,讓他們擦出火花來,熊熊燃燒他們的才華與熱愛。

影片裡牟敦芾曾經非常篤定地表示,他想成為一位導演,若不能質踐,他寧願死。而之後的他,亦曾為五斗米折腰;黄桂蓉為了愛人退居幕後,這場婚姻卻也没有收獲好的結局,以離婚收場;黃永松創辦了 《漢聲》雜誌,出了一系列圖書,之後移居美國,鮮少回鄉。

而在《上山》數位修復上映時,主辦方請來已是白髮皤皤的黃永松與黃桂蓉兩人,時隔多年,他們就如同我們這些觀眾一般在台下看著自己青春時期的年少記憶,與豪言壯語,深有感觸。讓我想起了中國詩人北島的一首詩〈 波蘭來客〉:「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如今還會有嗎?仍想「上山」的那夥人。他們會帶著自己的牛仔外套,上山去嗎。


raw-image




附註

(・×・´)ゞ《上山》紀錄片預告請往《上山》數位修復版預告|2020桃園電影節

(o´・ω・`)σ了解更多有關《上山》的內容請往《上山》The Moutain-認識電影-國家及視聽文化中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遲颯與飄飄夫人的沙龍
4會員
5內容數
2024/07/28
巴黎2024夏季奧運正式開幕,整座城市都是法國的表演場。從聖火的傳遞到開幕式的文學之夜,充滿法國的文化和歷史元素。法國慣性思維在奧運主題表達中展現,充滿自傲與自信。 體育、文化、歷史,每一項都在彰顯著法國自由包容的文化自信。
Thumbnail
2024/07/28
巴黎2024夏季奧運正式開幕,整座城市都是法國的表演場。從聖火的傳遞到開幕式的文學之夜,充滿法國的文化和歷史元素。法國慣性思維在奧運主題表達中展現,充滿自傲與自信。 體育、文化、歷史,每一項都在彰顯著法國自由包容的文化自信。
Thumbnail
2023/07/20
兩週前,一刷國際新聞動態都是報導法國暴亂的情況, 上街遊行,燒搶擄掠,暴動四處開花。 而我當時,恰好在法國史特拉斯堡(Starsbourg)。
Thumbnail
2023/07/20
兩週前,一刷國際新聞動態都是報導法國暴亂的情況, 上街遊行,燒搶擄掠,暴動四處開花。 而我當時,恰好在法國史特拉斯堡(Starsbourg)。
Thumbnail
2023/06/17
法國老電影《秋水伊人》有浪漫的畫面、傷感的劇情、歷久彌新的音樂,與那些你可能沒注意到的背景故事。
Thumbnail
2023/06/17
法國老電影《秋水伊人》有浪漫的畫面、傷感的劇情、歷久彌新的音樂,與那些你可能沒注意到的背景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雖然依舊在老去,但現在的我能感受到老去的自己,感受到時光
Thumbnail
我雖然依舊在老去,但現在的我能感受到老去的自己,感受到時光
Thumbnail
「如果可以,你想回到影史上的哪個年代?」這句探問作為《釀電影》新刊的單元之一,我原先以為自己會想回到一九五〇年的法國,看看後生追逐的高達、楚浮與侯麥。但仔細地想,畢竟回到過去的機會只有一次,我最後終於確定,我想回到的地方依然是台灣,一九八〇年代的台灣。
Thumbnail
「如果可以,你想回到影史上的哪個年代?」這句探問作為《釀電影》新刊的單元之一,我原先以為自己會想回到一九五〇年的法國,看看後生追逐的高達、楚浮與侯麥。但仔細地想,畢竟回到過去的機會只有一次,我最後終於確定,我想回到的地方依然是台灣,一九八〇年代的台灣。
Thumbnail
台灣導演陳耀圻的短片《上山》中捕捉到超越古今、遍布中外的共通精神與迷惘 一件牛仔外套,承擔多少無法言明的重量 【學名:紀錄片《上山》中的文化意象——以牛仔外套為例】
Thumbnail
台灣導演陳耀圻的短片《上山》中捕捉到超越古今、遍布中外的共通精神與迷惘 一件牛仔外套,承擔多少無法言明的重量 【學名:紀錄片《上山》中的文化意象——以牛仔外套為例】
Thumbnail
很多的電影或者音樂,非常有時代感,一聽就會回憶起當時的年代。比如日本的電影「人性的證明」、「追捕」、「望鄉」、「砂器」,開啓了我們大家對日本電影的喜愛。「人性的證明」裡面的「草帽歌」,也被大家所傳唱。
Thumbnail
很多的電影或者音樂,非常有時代感,一聽就會回憶起當時的年代。比如日本的電影「人性的證明」、「追捕」、「望鄉」、「砂器」,開啓了我們大家對日本電影的喜愛。「人性的證明」裡面的「草帽歌」,也被大家所傳唱。
Thumbnail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理想國》,雖是一本談論哲學與政治理想的對話錄,卻也揭示了人類道德理想的某種理想標的,甚至被延伸為是一種烏托邦的代名詞。千百年來,懷抱著理想性格的人們,無不以各種方式,追求並致力打造心中的理想國度。 我也觀察到,在陳昇早期的作品裡,「理想國」這個概念經常出現,不論是對理想世界
Thumbnail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理想國》,雖是一本談論哲學與政治理想的對話錄,卻也揭示了人類道德理想的某種理想標的,甚至被延伸為是一種烏托邦的代名詞。千百年來,懷抱著理想性格的人們,無不以各種方式,追求並致力打造心中的理想國度。 我也觀察到,在陳昇早期的作品裡,「理想國」這個概念經常出現,不論是對理想世界
Thumbnail
作家張拓蕪在《代馬輸卒手記》的一系列作品中,為眾多的底層老兵刻畫永恆的時代形象,可說是老兵文學的代表。陳昇的前期作品中,也有幾首以小人物形象來描寫的老兵身影,作為一系列的作品,有著相近的表現手法與關懷視角,分別是:〈溫柔的迪化街〉、〈老爹的故事〉、〈爸爸的年代〉,我姑且稱之為「老兵三部曲」。
Thumbnail
作家張拓蕪在《代馬輸卒手記》的一系列作品中,為眾多的底層老兵刻畫永恆的時代形象,可說是老兵文學的代表。陳昇的前期作品中,也有幾首以小人物形象來描寫的老兵身影,作為一系列的作品,有著相近的表現手法與關懷視角,分別是:〈溫柔的迪化街〉、〈老爹的故事〉、〈爸爸的年代〉,我姑且稱之為「老兵三部曲」。
Thumbnail
1970年代末,鄧志浩與大哥鄧志鴻將初心珍重地放入「東海花園留言簿」的一頁,決定組隊,動身前往演藝的世界,用音樂走入人群,走入社會。世人記得他們的成功,沒有人知道歌聲背後還有他們與老作家楊逵的交往。唯有青年與老作家私密的書信往來,紀錄這段情誼的後續發展,也寫下了青年們動身的軌跡與老人前行的姿態。
Thumbnail
1970年代末,鄧志浩與大哥鄧志鴻將初心珍重地放入「東海花園留言簿」的一頁,決定組隊,動身前往演藝的世界,用音樂走入人群,走入社會。世人記得他們的成功,沒有人知道歌聲背後還有他們與老作家楊逵的交往。唯有青年與老作家私密的書信往來,紀錄這段情誼的後續發展,也寫下了青年們動身的軌跡與老人前行的姿態。
Thumbnail
先說校園民歌。校園民歌是愛國思潮(清末以來受列強的欺侮,抗日之苦難,一直到七十年代退出聯合國)加上台灣青年苦悶(像聯考之重重難關,像學校的髮禁等)的產物。 再說新電影。 我算是見證了台灣新電影發生的前端。我的很多朋友,例如:楊德昌、張毅、余為彥等,都是新電影運動的重要健將......
Thumbnail
先說校園民歌。校園民歌是愛國思潮(清末以來受列強的欺侮,抗日之苦難,一直到七十年代退出聯合國)加上台灣青年苦悶(像聯考之重重難關,像學校的髮禁等)的產物。 再說新電影。 我算是見證了台灣新電影發生的前端。我的很多朋友,例如:楊德昌、張毅、余為彥等,都是新電影運動的重要健將......
Thumbnail
思想形成最關鍵的人生階段,高中,台灣是閉鎖的,是一意只被聯考所籠罩,幾乎沒法再有別的心思。美國的高中,卻早極自由,早發展出打扮自己、追逐流行、投入成年人享受之演練,以及對生命之探討等等。 當時的台灣,委實將此點點滴滴逐漸的接收在意念資訊裏,終至在愈發富裕的八十年代慢慢發作成現今的娛樂景貌......
Thumbnail
思想形成最關鍵的人生階段,高中,台灣是閉鎖的,是一意只被聯考所籠罩,幾乎沒法再有別的心思。美國的高中,卻早極自由,早發展出打扮自己、追逐流行、投入成年人享受之演練,以及對生命之探討等等。 當時的台灣,委實將此點點滴滴逐漸的接收在意念資訊裏,終至在愈發富裕的八十年代慢慢發作成現今的娛樂景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