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爲松本清張知名短篇小說,曾多次改編爲電視劇。2009年爲了紀念松本清張百年冥誕,日本電視臺再度推出新版,由役所廣司、深津繪里主演,以1977年劇作家向田邦子改編的電視劇爲主要藍本。1977年的《驛路》電視劇,清張本人客串雜貨店老闆一角。這是兩大名家生前唯一的合作,傳爲佳話。
退休銀行高層小塚貞一獨自出遊後,久久未歸,於是妻子報警協尋。警方抽絲剝繭,逐步發現小塚在規律的生活之外,另有隱情,說不定是自願離家。小塚個性孤僻,人際關係單純,對於工作上的應酬,如宴會、高爾夫球等只是敷衍,並不樂中,亦未在這類場合與女性玩樂。唯一的愛好是獨自旅遊攝影,家中掛著小塚搜集的高更複製畫。警方認爲小塚或許一如高更,爲了追求第二人生,不惜放棄原本的一切。
警方努力探查小塚先前職場的人際關係,終於找到情婦福村慶子。不料小塚早已遭人殺害,來不及享受第二人生。
電視劇和小說最大的不同,在於福村慶子這個角色。小說中慶子在小塚離家之前已病逝,與全案無關。電視劇的慶子,相當焦急小塚下落不明,與冷靜自持的元配百合子相較,感情更深一層。使得觀衆更能同理小塚的選擇。向田邦子的女性視角,爲電視劇增添更豐富的內容,讓觀衆瞭解,小塚並非冷冰冰的怪胎,而是他的熱情只對慶子付出。
小說透過警察之口,幾次討論高更的理念。高更爲了追求第二人生,跑到南太平洋居住。又提及高更之言,「人是爲了孩子而犧牲的存在,而這些孩子又爲了他們的後代而犧牲,這愚蠢的情況永遠周而復始,沒完沒了。如果所有的人類都如此盲目地爲了子孫後代而犧牲,誰來創造藝術和美好的人生呢?」結尾時警察感歎自己薪水不高,根本無從奢望第二人生,只能忍耐地度過殘生。
高更之言或許略嫌偏頗,但很值得深思,忙忙碌碌爲家庭孩子過完一生,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高更選擇畫,小塚選擇心愛的女子,作爲補償自己的第二人生。但多少人有條件選擇?又或許就在粗糙的現實,爲自己擠出一點點資源,完成一些想望,不論是興趣或學習其他技藝都好,叠合第一人生與第二人生。
劇末提及昭和天皇(1989年)過世,役所廣司在湖面向死者致意,同事卻誤會是對天皇行禮,還指正東京的方向,凸顯人與人之間多有誤會,很難真正瞭解彼此的心意。或者也是呼應小塚與百合子,夫妻關係貌似融洽和諧,實則缺乏內心的交流,這類狀況其實是人生常態,無可如何。也許百合子安於這樣平穩但無趣的家庭生活,但顯然小塚更期待與志趣相投的慶子共度暮年。
昭和時代的上班族小塚,願意善盡家庭責任、社會義務,直到職場退休,兒子成年,也爲妻子留下足以養老的財産,晚年才放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惟現今強調自我,小塚這位上班族長年的壓抑克制,幾乎可算是神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