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的人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日更計畫持續累積中,從每天不知道要寫什麼,到有方向有意識的去察覺身邊裡的事情漸漸變成一種習慣,特別是從日更的輸出中,也會觀察格友,或是追蹤上課的老師們傳達一些訊息,好像感受到頻率這件事,會把一樣的人聚集在一起。而觀察這些規律產出的同學、前輩或是先驅者們發現一個特點:他們的文字裡有著專屬個人的人味。以下就針對我感受到濃濃人味的先驅者來說明我的感受

閱讀前哨站-瓦基

我所追蹤的先驅者之一是「閱讀前哨站」的瓦基,很早開始追蹤這個真切又樸實的聲音,從他的podcast 與部落格可以感受到他專注在輸入與輸出並且真實的分享自己感受是他一貫的脈絡,一直到近期所出的書「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與「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讓人一步一步感受到屬於瓦基的人味:他手把手把自己從零到有的作法、思維、心態、過程很接地氣的描述在每一個他的產出,對於去年才加入自媒體的我來說有很多心法可以學習與揣摩。
我認為瓦基教的不是如何快速立即的成功模式,而是往你想達到的方向如何前進,而方向這件事需要我們自己不斷嘗試,才能確立好逐步出發,就像目的地如果是北部的三貂角,你往南只會到鵝鑾鼻,衝得再快也到不了目的地。

暢學宇宙-于為暢

而當我開始關注個人品牌、自媒體的議題後在某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暢學宇宙-于為暢,暢哥很早開始就提倡一人事業,鼓勵大家出來創業。這個對於一年前的我宛如獲得至寶的先驅者,他提倡的事業、生活、想法、觀念都像是當時引領我前進的燈塔(講燈塔好像太過時了XD),他不只講個人品牌、一人事業,很多時候他的文章也會透露著時代趨勢,還有他的個人經驗。
暢哥很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太在意別人怎麼說,落實自己對於人生的體驗與看見,文章與podcast一樣擁有他的個人風格,不走華麗轉身的style。強調日更精神的他對於現階段嘗試日更的我是很大的推手。

教學的技術-王永福(福哥)

另外一個追蹤的先驅者是福哥「王永福」,從他的電子報開始追蹤,一直到加入他人生50個夢想社團、遊戲化的教學課程,除了感嘆福哥對於自己想要的事很努力之外,臉書上真實闡述自己生活的周遭。因此福哥的形象很鮮明,是個嚴謹的講師之外,更透過遊戲化教學的方式襯托這個老師的與眾不同。
最近福哥也開始加入podcast的行列,在對談、思考、敘述上逐步促使聽眾反思自己的狀態。特別當自己成為授課的講師之後,福哥提出的案例也能應用調整在我的教學當中,這份人味也培養出福哥的受眾們,有一點同樣的氣味-遊戲化的教學模式。

爆文教練-歐陽立中

而今年開始加入追蹤的行列是有爆文教練稱號的歐陽立中老師,從追蹤他的podcast Life 不下課到參與他的歐陽talk書show,真的覺得可以把一個很靜態的閱讀、寫作習慣表演的如此簡單又有趣,市面上應該只有老師一個。
老師在節奏的安排上、說話的抑揚頓挫,讓原本平淡無味的靜態展示變成活潑有趣的活動,訪談或教學都像在欣賞一場show,想不吸睛也難,不知不覺就成為追蹤者了。

上面四個先驅者的文字也好、聲音也好,確實在我的想法上引起極大的改變,而現在的我也走在這樣的改變中,經歷並感受自己的不同。我在學習轉化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人味、還有那些我還沒發現的事。
但我更相信從這樣的過程,在找尋自己的價值與「人味」裡,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2023日更計畫
avatar-img
59會員
263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美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夠愛自己嗎?什麼是愛自己?怎麼樣叫做夠愛自己?哪些是愛自己的行為?」 這些問題在這個禮拜不斷在我腦海中出現,我想愛自己不僅是一種情感,還包含了一種行為與態度,包含關愛自己全方面:身體、心理、精神健康,而更重要是接受自己,理解自己。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不一樣的面貌,在生命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任何時刻,
有沒有一種經驗,看了一個東西覺得很心動,馬上購買後回家發現,這個產品並沒有想像中的實用⋯或是另一種經驗,評估後沒有馬上下單,結果決定繞回去買時,東西已經賣完了。如果只是小錢小事,惋惜感可能還好,但如果涉及到一間房子,一個工作,甚至是一個人,這種心情該會是怎麼樣子起伏?
從去年年底開始,不管在閱讀也好,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能也好,或是看影片也好、聽podcast也好,各種能夠「滋養」自己在各方面進步的方式,我都會提醒自己要記得「輸出」。這些輸入讓我們長智慧,給我們更多不同的觀點,拓展人生視野。相對而言,也需要透過「輸出」讓我們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這樣的滋養才會真正有效,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成功的定義,人一輩子追求某些事中,大多跟成功脫離不了關係。對我來說,看見別人成功的路徑,也會促使我思考,是否想要像他一樣成功,活成他現在的這個樣子。 在我出社會的前幾年,我也想要成為那些成功的樣貌,於是我開始觀察、學習身邊成功的楷模,包含事業有成、家財萬貫、搭商務艙環遊世界、超級女強
這個過年看了幾部影片,其中一部反諷感極微強烈的,就是五星饗魘。單純聽劇名以為是在講述美食文化的影片,看了以後你會思考:當我們所吃下去的食物,是吃下去食物給你的滿足感,還是食物以外的東西?擺盤、服務、人、還是儀式感? 劇情從一對主角瑪格與男友泰勒開始敘寫,兩人到偏遠小島上的高級餐廳「霍桑」享用美食,這
每年過年對結婚後的我來說,年初二彷彿才是真正的感受過年。並非婆家待我不好,而是在我生活幾十年的娘家過年,才有那樣兒時過年的熱鬧:一家十幾口的熱鬧年夜飯、交換禮物大家笑到不行的歡樂、兄弟姐妹爸爸媽媽阿公阿媽的話家常、過年時才有的小賭一把,或全家卯起來一起玩刮刮樂⋯,這些「過年感」會延續著初二回娘家一直
「你夠愛自己嗎?什麼是愛自己?怎麼樣叫做夠愛自己?哪些是愛自己的行為?」 這些問題在這個禮拜不斷在我腦海中出現,我想愛自己不僅是一種情感,還包含了一種行為與態度,包含關愛自己全方面:身體、心理、精神健康,而更重要是接受自己,理解自己。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不一樣的面貌,在生命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任何時刻,
有沒有一種經驗,看了一個東西覺得很心動,馬上購買後回家發現,這個產品並沒有想像中的實用⋯或是另一種經驗,評估後沒有馬上下單,結果決定繞回去買時,東西已經賣完了。如果只是小錢小事,惋惜感可能還好,但如果涉及到一間房子,一個工作,甚至是一個人,這種心情該會是怎麼樣子起伏?
從去年年底開始,不管在閱讀也好,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能也好,或是看影片也好、聽podcast也好,各種能夠「滋養」自己在各方面進步的方式,我都會提醒自己要記得「輸出」。這些輸入讓我們長智慧,給我們更多不同的觀點,拓展人生視野。相對而言,也需要透過「輸出」讓我們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這樣的滋養才會真正有效,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成功的定義,人一輩子追求某些事中,大多跟成功脫離不了關係。對我來說,看見別人成功的路徑,也會促使我思考,是否想要像他一樣成功,活成他現在的這個樣子。 在我出社會的前幾年,我也想要成為那些成功的樣貌,於是我開始觀察、學習身邊成功的楷模,包含事業有成、家財萬貫、搭商務艙環遊世界、超級女強
這個過年看了幾部影片,其中一部反諷感極微強烈的,就是五星饗魘。單純聽劇名以為是在講述美食文化的影片,看了以後你會思考:當我們所吃下去的食物,是吃下去食物給你的滿足感,還是食物以外的東西?擺盤、服務、人、還是儀式感? 劇情從一對主角瑪格與男友泰勒開始敘寫,兩人到偏遠小島上的高級餐廳「霍桑」享用美食,這
每年過年對結婚後的我來說,年初二彷彿才是真正的感受過年。並非婆家待我不好,而是在我生活幾十年的娘家過年,才有那樣兒時過年的熱鬧:一家十幾口的熱鬧年夜飯、交換禮物大家笑到不行的歡樂、兄弟姐妹爸爸媽媽阿公阿媽的話家常、過年時才有的小賭一把,或全家卯起來一起玩刮刮樂⋯,這些「過年感」會延續著初二回娘家一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禮拜在後世相知或有緣中提到我的老師是正式將古代與東方的東西帶進我生命裡的第一人,但當我真的翻閱原文的時候,我只能將那些內容片段的翻譯,甚至稱不上閱讀,這樣的過程使我非常痛苦與不暢快,因為我的原意並不是欣賞古文,而是了解古人要傳達的精神。 但實際上要我閱讀白話文呢,我又感覺少了一點味道,好像也不願
因為閱讀前哨站而開始寫閱讀心得,還有也會收聽「下一本讀什麼」的節目,讀這本書是想多了解瓦基的這段歷程,希望有一天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自主人生。 這本書是瓦基以自己的經歷來說明如何打造自己的夢幻工作。藉由認識自己,「以終為始」的制定目標,驅使內在動力,回顧與反思,以及不同抉擇的思考模式,一步步接近自己
Thumbnail
4/30中午茶不思、飯不想、覺不睡,就要看福哥 今天犧牲午休時間,一個小時半,拜學了福哥的,製作線上課程的技術的直播,不知道你們認不認識福哥,孤陋寡聞的我,第一次知道他,也是在謝文憲(憲哥)2024年,極限賽局新書分享會,台北場的現場知道他的,之後在短短的一兩個月內,加入了F學院,並且買了兩堂他精
Thumbnail
記錄閱讀瓦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一個小章節的摘要筆記。
Thumbnail
這本書以「打造夢幻工作、實現自主人生」為主題,從察覺自己真正的興趣開始、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夢幻職涯,並實現自主人生,開啟人生新旅途。本書談到了許多有關生涯規劃以及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和建議,並包含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經歷。閱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獲得一些珍貴的啟示和激勵。
阿信去了古代旅遊,買了一些竹簡和肚兜送給他的朋友 眾人開心地拋起中游仔阿薯和阿片,中游仔很厲害,很多人喜歡他們。 小峰大伯爺大明今年已經65歲了,他的身型適中,目光炯炯有神,性格比較沉穩踏實,他是一間跨國大商業集團的總裁,經
Thumbnail
在PPA上參與化輸入為輸出和爆文寫作課的經驗,分享了在閱讀和寫作中獲得的收穫,包括得到博客來禮券和出版社贈書等正面回饋。文章也傳達了正能量循環的理念,鼓勵讀者共同創造更多正向影響。
「你在我的世界,帶來些許改變。」 在一條再平凡不過的路上,遇見了人生的變數,我相信,這或許是緣分,也或許是努力。 維宏:「嗨。」 元介:「哈囉,大家好,我是新來的幹部。」 生澀的招呼,是我們第一次相識的對話,那一刻,僅是覺得這個人帥的不可思議。 在緣分的安排下,還有社團人力的分配因素。
Thumbnail
我總是想得空泛,不曾深思,更是執行過少。 大家都知道瓦基嗎?我不太確定該怎麼稱呼他,姑且先稱他為一位知名部落客和 Podcast 節目主持人,他主要以分享各個領域的書籍閱讀心得而聞名。其實我耳聞他的大名已經很久了,卻直到最近才開始訂閱他的電子報。 瓦基的部分就提到這,今天我想聊的是經由瓦基的經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禮拜在後世相知或有緣中提到我的老師是正式將古代與東方的東西帶進我生命裡的第一人,但當我真的翻閱原文的時候,我只能將那些內容片段的翻譯,甚至稱不上閱讀,這樣的過程使我非常痛苦與不暢快,因為我的原意並不是欣賞古文,而是了解古人要傳達的精神。 但實際上要我閱讀白話文呢,我又感覺少了一點味道,好像也不願
因為閱讀前哨站而開始寫閱讀心得,還有也會收聽「下一本讀什麼」的節目,讀這本書是想多了解瓦基的這段歷程,希望有一天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自主人生。 這本書是瓦基以自己的經歷來說明如何打造自己的夢幻工作。藉由認識自己,「以終為始」的制定目標,驅使內在動力,回顧與反思,以及不同抉擇的思考模式,一步步接近自己
Thumbnail
4/30中午茶不思、飯不想、覺不睡,就要看福哥 今天犧牲午休時間,一個小時半,拜學了福哥的,製作線上課程的技術的直播,不知道你們認不認識福哥,孤陋寡聞的我,第一次知道他,也是在謝文憲(憲哥)2024年,極限賽局新書分享會,台北場的現場知道他的,之後在短短的一兩個月內,加入了F學院,並且買了兩堂他精
Thumbnail
記錄閱讀瓦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一個小章節的摘要筆記。
Thumbnail
這本書以「打造夢幻工作、實現自主人生」為主題,從察覺自己真正的興趣開始、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夢幻職涯,並實現自主人生,開啟人生新旅途。本書談到了許多有關生涯規劃以及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和建議,並包含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經歷。閱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獲得一些珍貴的啟示和激勵。
阿信去了古代旅遊,買了一些竹簡和肚兜送給他的朋友 眾人開心地拋起中游仔阿薯和阿片,中游仔很厲害,很多人喜歡他們。 小峰大伯爺大明今年已經65歲了,他的身型適中,目光炯炯有神,性格比較沉穩踏實,他是一間跨國大商業集團的總裁,經
Thumbnail
在PPA上參與化輸入為輸出和爆文寫作課的經驗,分享了在閱讀和寫作中獲得的收穫,包括得到博客來禮券和出版社贈書等正面回饋。文章也傳達了正能量循環的理念,鼓勵讀者共同創造更多正向影響。
「你在我的世界,帶來些許改變。」 在一條再平凡不過的路上,遇見了人生的變數,我相信,這或許是緣分,也或許是努力。 維宏:「嗨。」 元介:「哈囉,大家好,我是新來的幹部。」 生澀的招呼,是我們第一次相識的對話,那一刻,僅是覺得這個人帥的不可思議。 在緣分的安排下,還有社團人力的分配因素。
Thumbnail
我總是想得空泛,不曾深思,更是執行過少。 大家都知道瓦基嗎?我不太確定該怎麼稱呼他,姑且先稱他為一位知名部落客和 Podcast 節目主持人,他主要以分享各個領域的書籍閱讀心得而聞名。其實我耳聞他的大名已經很久了,卻直到最近才開始訂閱他的電子報。 瓦基的部分就提到這,今天我想聊的是經由瓦基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