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五)圖像初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但所謂「次世代教育」,並非如同一味追著變種病毒跑的「雙價疫苗」,而是治本清源、來到上游與前端,甚至另一個維度去防止病毒產生。以下我們試著從本體論、認識論及倫理觀三個向度來嘗試建構:
一、本體論
(一)價值主體:
教育的主體是人,過程即是目的,教育應專注於啟迪人心、發展人智,不再為任何政權、體制及時代任務服務;更不再因為自身的工具化,進而將師生物化。讓教育「創造」未來,而不是讓未來「塑造」教育。
(二)去中心化
連YT、FB、IG這些平台都會消失的WEB3時代,人們的知識學習也開啟「點對點」的模式,人人可以用演算法自由在網路世界遨遊,學校也要開始「去中心化」,開始鬆動目前這種需要特定時空、特訂課程、特定教材與特定課表的學習方式。
(三)自組織體
數位世代的演進,一日千里、複雜難測,因應「次世代教育」的學校營運架構,不可能一成不變,而應該怎麼變也不會有「最佳方案」,所以從行政服務到教師增能機制,都必須有預測、應變、重整、再生的「韌性」與「自組織」的能力。
二、認識論
(一)系統循環
學校之所以被稱為「教育工廠」,主要就是沿襲「流水生產線」的線性思維,這種只問生產、只問結果,而不問品質與影響力的「生產導向」經營方式。線性關係是有終點的,教育工作應該是系統循環,而且必須是「善的循環」。
(二)非同質化
每個學生都是唯一的,讓學生從排名、比序的「教育市場」脫身,不再成為只被關注漲跌的「教育投資」工具。同時,學生就是一個完整的人,不能再以量產觀念強行將學生的品德與學業分割。因此每個學生,都是獨特、不可替代的。
(三)擴增實境
只為達標的學習,容易侷限於書桌、課本與考卷,於是往往學完才發現有「致用」的問題。未來學校不是專為產業培養就業人才,而是能在真實社會終身學習與行動創造的人,因此學校除了必須成為一個真實的民主社會,還須結合數位虛擬空間以及地方社區社會,提供學生OMO(線上融合線下)的學習場域,鼓勵學生透過日常真實議題,包括現行課綱19大議題與SDGs17項目標,展開跨領域統整學習。
(四)遊戲金融
長久以來,學校教育忌諱「商業活動」,課程教學極力避免與金錢物質連結。事實上,商業活動的「搬有運無」對促進社會的交流分享,城市、交通的興起,都有莫大貢獻。一直沒有商業活動的校園,其實是缺少人際互動與社會發展的。尤其在「生生用AI」的未來,學生更容易蜷居在各自的安全窩與舒適窩。結合「遊戲化金融」的課程,諸如自組織的「NPO社團」或「班級社會企業」,都可以促進人際溝通,且讓學生「用以致學」。
(五)自動化
教育工作要從目前徒務「製造量產」的「悲傷曲線」,開始向左端的「研發創新」,以及右端的「行銷服務」延展。關鍵是導入「人工智能」,讓機器人負責大部分重複繁瑣的工作,以及進行各種學習數據分析,讓教師將主要的心力放在研究發展及學生的關懷,重展笑顏。
三、倫理觀/同村共好
學校必須從自詡為文化中心、文化堡壘的「孤島」心態,開始向社區學習:以社區的人士為老師、社區的空間為教室、社區的文化為教材,連結在地社會企業與地方創生團體,最終衍成一個地方社會的教育生態體系,以實踐「同村共好」,畢竟「養育一個孩子是全村人的共同責任」。
以上對於「次世代教育」的初步描繪,涵括了價值主體、去中心化、自組織的本體論:以及系統循環、非同質化、擴增實境、遊戲金融、自動化等知識方法的認識論;最後則為共好生態體系的倫理觀。在縱向時間軸部分,則傳承現代學校教育的優勢,也因應WEB3時代及元宇宙的發展,最主要仍是教育主體性的重塑與關切。教育如果不能恢復獨立自主的超然地位,人類就無法脫離目前因循的向下迴圈,也難以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
avatar-img
78會員
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惠銘AM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世界經濟論壇與OECD,又爭著提出對「未來教育」的規格清單,包括各種圖景、特徵、能力、參考案例……等,羅列詳盡,所有「教育工廠」也都跟著備工備料,準備上線生產。 當教育成了工具,學生就會被物化!身處VUCA時代,又面對人工智慧逆襲與永續發展危機的我們,是時候要一起努力讓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讓
依據世局挑戰去描繪「未來教育」,無疑又進入另一個「教育工具化」的循環;教育除了消極地解決問題,更要積極地彰顯價值、啟迪人心。因此,對世局的觀察與對未來的描繪,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來當作「解碼系統」,包括本體論、認識論與倫理觀。
VUCA世代的孩子,正要繼續走向Web3的未來,人工智慧的逆襲、日益迫切的永續危機…….除了「適性」,孩子更需要能預測、準備、應對與適應世局的「韌性」!
當教育成了工具,學生就會被物化!身處VUCA時代,又面對人工智慧逆襲與永續發展危機的我們,是時候要一起努力讓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讓教育開始「創造」未來,而不是讓未來繼續「塑造」教育!
最近世界經濟論壇與OECD,又爭著提出對「未來教育」的規格清單,包括各種圖景、特徵、能力、參考案例……等,羅列詳盡,所有「教育工廠」也都跟著備工備料,準備上線生產。 當教育成了工具,學生就會被物化!身處VUCA時代,又面對人工智慧逆襲與永續發展危機的我們,是時候要一起努力讓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讓
依據世局挑戰去描繪「未來教育」,無疑又進入另一個「教育工具化」的循環;教育除了消極地解決問題,更要積極地彰顯價值、啟迪人心。因此,對世局的觀察與對未來的描繪,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來當作「解碼系統」,包括本體論、認識論與倫理觀。
VUCA世代的孩子,正要繼續走向Web3的未來,人工智慧的逆襲、日益迫切的永續危機…….除了「適性」,孩子更需要能預測、準備、應對與適應世局的「韌性」!
當教育成了工具,學生就會被物化!身處VUCA時代,又面對人工智慧逆襲與永續發展危機的我們,是時候要一起努力讓教育重啟世界的永續循環,讓教育開始「創造」未來,而不是讓未來繼續「塑造」教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AI人工智慧的各種應用鋪天蓋地全面地襲來,我想不需要特別有智慧或高瞻遠矚的人,都會說,針對年輕世代、甚至學齡前的孩子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必須改弦更張,必須加以調整,以因應這個新的時代。例如,過去數十念以應試測驗方式舉才,以知識的學習和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必須調整改變,將原本的以理性思辯為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大學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落差,特別是「定位」、「邊界」、「審美」及「自學」的關鍵角色。作者指出,現代教育應促進主動探索與自我學習,強調美感教育對於學生未來職涯的重要性,並質疑教育體系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同時,文章也提到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業界專才的介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Web3代表著互聯網的下一個演變階段,其中數位學習平台和技術創新結合,為教育領域帶來了重大變革。這些平台利用分散式技術,如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應用,以提供更具彈性、開放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Thumbnail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教育與職業市場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落差。傳統教育體系,從小學到研究所,往往無法滿足職場的實際需求。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教育與職業配合體系——職途導航。
Thumbnail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傳統的價值觀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找到一份穩定,最好收入要不錯的工作」…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協助一個人成為自己。 就像是一顆種子種在土裡,給予陽光、空氣與水,種子會萌芽,長出自己。 教育者或父母,是那抹陽光、是無形的空氣、是滋潤身心的水。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AI人工智慧的各種應用鋪天蓋地全面地襲來,我想不需要特別有智慧或高瞻遠矚的人,都會說,針對年輕世代、甚至學齡前的孩子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必須改弦更張,必須加以調整,以因應這個新的時代。例如,過去數十念以應試測驗方式舉才,以知識的學習和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必須調整改變,將原本的以理性思辯為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大學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落差,特別是「定位」、「邊界」、「審美」及「自學」的關鍵角色。作者指出,現代教育應促進主動探索與自我學習,強調美感教育對於學生未來職涯的重要性,並質疑教育體系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同時,文章也提到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業界專才的介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Web3代表著互聯網的下一個演變階段,其中數位學習平台和技術創新結合,為教育領域帶來了重大變革。這些平台利用分散式技術,如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應用,以提供更具彈性、開放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Thumbnail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教育與職業市場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落差。傳統教育體系,從小學到研究所,往往無法滿足職場的實際需求。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教育與職業配合體系——職途導航。
Thumbnail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傳統的價值觀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找到一份穩定,最好收入要不錯的工作」…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協助一個人成為自己。 就像是一顆種子種在土裡,給予陽光、空氣與水,種子會萌芽,長出自己。 教育者或父母,是那抹陽光、是無形的空氣、是滋潤身心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