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使人溫和,無知使人冷酷。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麥可·舒爾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3/01
前言
話說在前頭,會讀這本書不是因為我想當個好人?(我本來就是!)
主要是因為,書名實在是有點搶眼,忍不住好奇所以乾脆直接買來看了。
老實說,剛開始拿到書的時候,有點後悔XD,要吐槽一下這本書的排版讓我看得有點吃力,字數又多,排列的又過於密集。(所以有閱讀障礙的人,可以不用考慮~)
不過呢,有趣的是,觀看這本書的過程往如倒吃甘蔗,起初很痛苦,看到後面竟然覺得越來越有趣,之後甚至會有點期待後續的內容。
這是作者編劇的美劇《良善之地》,也算是這本書的起源
到底什麼才算是好人?
這本書主要是從一個很稀鬆平常的議題開始說起,那就是「到底什麼才算是好人?」
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太一樣,舉例來說,你覺得你有隨手撿垃圾,這就代表自己是個好人,又比如你為了減塑買了環保杯等等。
看上去真的是好人對吧?
但如果把故事繼續往深入去挖掘,你會發現你隨手撿的垃圾裡包含了塑膠成分,丟進垃圾桶後,它最終還是會流入海洋,造成環境破壞。又或是,你發現你買的環保杯製造商,其實在製作過程中排放更多有毒物質在大自然中。
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繼續挖掘下去,你會發現,很多我們自以為是「好人」才會做的事,背後還有很多我們未曾看到的問題存在。我們可能無形之中成為破壞環境的幫凶?
這個結果確實是讓人失望的,但難道我們要因為結果讓人失望而不去做嗎?
當然不是,就是因為我們會一直犯錯,所以才不要放棄繼續嘗試。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對於「好人」都有一定的想像和標準,但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發生的大多數事情都很複雜,絕對不能以非黑即白的方式加以判別,所以我們才需要不斷花時間去思考,什麼是好人?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好人?
好消息是,當我們開始思索「什麼才是好人」的時後,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啟了一個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我們決定要在乎自己的所作所為,並決定要做得比以前更好。
不要小看這簡單的反思,這是讓我們在面對充滿矛盾的社會議題時,可以有個準則衡量此前的選擇,並判定我們未來可以成為怎樣的人。
道歉不僅必要還很重要
書中有介紹很多哲學家與相關理論,特別是聚焦在西方道德哲學的三巨頭上,分別是以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德性倫理學、邊沁的功利主義還有康德的義務倫理學。
有興趣的可以從這本書開始入門,了解這三巨頭的理論和意涵。
所以在此我就不特別贅述,我反倒是對作者在最後一個章節提到的「道歉」理論感到印象很深刻。
作者認為,道歉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關鍵,同時它也具有治癒的效果。講得白話一點,道歉可以讓我們真正變得更像一個「好人」。
當然,道歉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畢竟如果你只要讀了書中前200多頁的內容後,你就會知道比起學習其他哲學理論,道歉真的是通往好人之路最實際且有效的方法了。
不過,說起來是很容易,但每當要道歉的時候,我們都會礙於面子問題難以開口。即便是身經百戰的作者,他還是覺得道歉非常困難,因為我們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做錯。但如果你是一個在乎自己所作所為的人,道歉就是必經的過程。
我們難免會犯錯,錯了就道歉,道歉後再繼續嘗試,嘗試後我們可能又會犯錯,那就再道歉,然後繼續嘗試。就是這樣在反反覆覆的過程中,我們才能變得越來越好。
結語
憑良心講,這本書的作者確實廢話蠻多~真的超像在看一個人的FB貼文一樣,不過有趣的是,他開玩笑歸開玩笑,內容還是挺有料的,將很多看似與生活無關的哲學探討,帶入真實世界做參照,讓人在思考問題時,可以不再像過去一樣,只看到表淺的用意,而是轉而思考事物更深層的意涵。
看著看著,不禁開啟我對哲學的好奇,所以我相當推薦對於哲學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藉由這本書當作入門,你可以學到很多哲學家的思考和理論,然後借助這本書一點一點敲開哲學神秘的大門喔~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講解以及我閱讀完後的反饋,如果你也有看過這本書,歡迎留言與我交流喔。
我們下週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