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上一篇文章說到,當被動收入多於日常開支時,就可以算是財務自由。
但是,有朋友可能會問,如果他們的日常開支是50萬一年,是不是當被動收入達到50萬元正,就可以馬上辭退工作,去財務自由呢?
理論上,這想法是沒有錯,但實際上,當然要準備一些安全空間。
原因有好幾個,最明顯的一個是,無論我們在支出記帳時,做得有多準確,計算出來的日常開支這個數字,都只是一個估算。所以,一般來說,我會建議最少要加上20%-30%的安全空間。如果用50萬日常開支為例,這代表被動收入要達到60-65萬,才應該考慮財務自由。
這個原因,我相信大家都不難理解。其實,除了這個原因,額外的被動收入,還有兩個更重要的作用,讓我跟大家說說吧。
有機成長
在任何的財自計劃中,一個有穩定增長的投資組合,都是十分重要。這裡說的『增長』不是指投資組合的市場價值,而是指組合每年可以提供的
現金流,像投資物業的租金收入,或是股票派發的股息等等。
因為,這些穩定的現金流,才可以支持財自後的日常開支,而不是投資組合每天不同的市場價值。
一個正常的經濟周期下,假設組合已經做好了
分散投資的話,整體的現金流收入,通常都能有所增加。就算增幅不是每年都很大,至少都應能追得上通脹。因為這樣才可以保障,財自後的生活質素,不會被通脹拉低。
但是,經過了三年的新冠疫情,還有沒完的俄烏戰爭,大家都明白經濟周期的走向,住住都不像預期。
所以,用每年額外的被動收入,去加大現有的投資組合,是一個保持現金流增長的好方法。例如,一個股票組合派發的股息,減去日常開支後,將每年剩餘的資金再買入組合裡的股票。
這個做法的好處有兩個,第一是不用費神,再去尋找新的投資目標。第二是,組合裡的股票數量和派發的股息,會像滾雪球般,自動隨著時間而增加。
增強抵抗
另一方面,一個穩定的投資組合不代表,不可以改變組合裡的成份。就像一個股票組合裡,如果某些公司或行業前景出現變化,該換掉的就
應該去換掉,這情況無論發生在財自前後,處理上絕對不應有分別。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換掉組合裡的股票,都會帶來一些損失,短期內令組合整體的市值下降。如果只是市值降低,對於財自後的朋友,雖然也會帶來心理壓力,問題還是不大。
但是,如果連同現金流也減少,就算只是短期性,帶來的壓力就會實際得多。因為,財自後的日常開支,全都是用現金流去支付。
在這個時候,額外的被動收入,就能幫助解決短期的現金流需要。讓財自後的朋友,在這過渡期的生活,不受影響。更重要的是,不會因擔心現金流減少,而遲遲不將組合裡壞了的股票換掉。
均衡營養
說到這裡,有朋友可能會想,既然額外的被動收入這麼重要,在考慮財務自由時,將被動收入的安全空間,由20-30%增加到100%-200%,那就一定是最好吧。
其實,對於財自後的朋友,投資組合跟我們的身體一樣,需要有健康的體魄。我們需要營養令身體保持強壯,或病癒後快速復完。同樣的道理,對於一個投資組合,額外的被動收入就是所需的營養素。
雖然如此,營養素對身體,和投資組合也是一樣。只需用合適的份量,效果就會最好,而不是越多越好。
試計算一下,如果你本來明年就可以財務自由,突然增加安全空間到200%的話,你需要再等多少年?而你又願意繼續等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