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募款:從自媒體經驗來看如何提高轉化率?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製作自媒體(例如部落格)不僅需要吸引觀眾閱讀,也需要讓他們願意花時間留下觀看你內容的時間和再次聯絡你的方式。而非營利組織在街頭募款時也是同樣需要注意到這些因素,以提高募款轉化率。
因此,本篇文章將分享一些非營利組織可以採用的方法,以提高街頭募款的效益,增加人們捐款的意願和長期性。
街頭募款一直是NPO團體常用的方法
在城市街頭,經常能看到許多非營利組織(NPO)的募款攤位,他們通常都會站在熙來攘往的街頭,希望藉由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來募得款項,以支援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然而,街頭募款不僅需要克服人們對於募款活動的厭煩,還需要面對民眾對於是否為詐騙愛心的懷疑。
經過筆者觀察,在復興北路與南京東路的交叉口,周末每1分鐘可以經過約20-30人,也就是1小時1,200-1,800人。這樣的人流量就好比你在經營部落格的時候,每小時可以增加1,200-1,800的點閱率,其實是高的。雖然駐足的人不多,但是2分鐘至少可以看到2-3個人駐足,每10分鐘至少有1-2人願意捐款,每小時就是6-12人,捐款轉換率約是0.5%-0.6%。
當然,這個參數也會受到募款團體的名聲、募款的項目知名度、捐款所在路線、氣候、經濟情況、地區等等所影響。但就筆者的假設,如果這個議題目前是火熱的或具體的(目前照片中的慈濟就是在募款土耳其大地震),數字應該不會相差太遠。
但就算是如此高的曝光率,捐款的轉化率卻只有0.5%-0.6%左右,我們先不談這些人是長期捐款還是小額捐款,單就轉化率來說就非常低了。如果這在自媒體的世界,至少要升高到1%左右,你的這篇文章或行銷手段才算是有價值,否則就是無效行銷。
因此提高捐款轉化率和促使捐款者留下聯絡資料,讓機構往後可以精準行銷,成為非營利組織必須克服的問題。以下提出幾種改善方法,是募款機構比較常用的方式:
  1. 【增加互動性】:透過提供遊戲或有趣的問答活動,讓人們與工作人員有所互動,增加募款的娛樂性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進而提高捐款轉化率。
  2. 【強調捐款的意義】:非營利組織應該明確地告訴捐款者他們的捐款將會用在哪些公益事業上,並強調這些事業的重要性,讓捐款者了解到自己的善行將對社會產生何種積極的影響。
  3. 【提供吸引人的禮品】:例如限量版的紀念品或折扣券等,讓人們感受到自己的善行有所回報,增加捐款的意願。
  4. 【提供方便的捐款方式】:除了現金外,也可以提供線上捐款的方式,讓人們在街頭上也能輕鬆完成捐款。同時,非營利組織也應該提供各種不同捐款金額的選擇,讓人們能夠按照自己的財力和心情進行選擇。
  5. 【鼓勵留下聯絡資料】:當人們主動提供自己的聯絡資料時,意味著他們對該組織的信任度已經提高。因此,非營利組織可以透過提供贈品或折扣碼等方式,鼓勵人們留下自己的聯絡資訊,以方便未來的募款活動或是宣傳訊息的發送。此外,非營利組織也可以透過聯絡資訊來主動感謝捐款者的善意,增加彼此的互動頻率,提高捐贈長期的持續性。
此外,筆者追蹤過許多NPO的募款方式後,得到的建議方式:
  1. 【客製化捐款】: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捐的款項有好好的被用在該用的地方,而資訊的不透明導致民眾無法在短時間內判斷是否符合,這個時候,如何客製化每個人都捐款體驗就尤為重要。例如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會將每個個案的故事鉅細靡遺地寫出來,吸引民眾對自己有興趣、甚至感同身受的人捐款。這樣大家不僅可以觀察每個案家的後續進步,也可以從中達到類似養成的效果。看著案家越來越好,捐款的民眾也獲得相對應的滿足感、心靈上的充足感,以增加客戶的黏著度。這些,才是捐款的人真正需要的東西。
每個民眾都可以捐款給想幫助的案家,也可以逐日看到改善(截自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
2. 【誘導民眾自願留下聯絡方式】:公益團體做起自媒體行銷,無疑就是要增加曝光率。而街頭上願意駐足、甚至願意捐款的民眾,都是你的潛在客戶,街頭捐款大部分卻只能讓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判斷是否要捐款,很容易流失大量的客戶。如果能夠讓這兩類人自願留下聯絡方式,以後不管是讓他們收到案家的進展、感謝信、收據等等的互動,又或者可以用自動化的信件推廣等等,讓機構繼續精準行銷都是很重要的。比如:拍攝募款過程的影片,並且採訪每位捐款者,讓他們在採訪後自願留下電話,等到他們的影片公布告往上後,可以發信或者電話告知,也是不錯的方式。
有時候一些街頭的訪問,也可以變成對捐款民眾善良的反饋
以上所提出的改善方法,都是為了增加街頭募款的效益,提高募款轉化率和人們留下聯絡資料的機率,進而增加募款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方法雖然可以提高募款的成功率,但是非營利組織在使用這些方法時,也需要謹慎考慮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規範,並且不應對捐款者進行過度的騷擾和推銷行為,以免反而引起不必要的負面情緒。
總結來說,街頭募款是非營利組織常用的一種籌款方式,而要提高募款的效益,非營利組織需要提供各種有趣、互動和有意義的募款活動,同時提供方便的捐款方式和吸引人的禮品,增加人們捐款的意願和動機。此外,鼓勵人們留下聯絡資料,也能夠增加與捐款者之間的互動和長期關係,提高捐贈的長期性和穩定性,讓非營利組織能夠更好地支援社會公益事業。
------------------------------------------------------------
如果你喜歡我的故事,請訂閱我的方案,支持我繼續寫作,分享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科技新知專欄的討論區:除了介紹Chat CPT、Midjourney如何應用在職業重建、心理、文字工作等領域外,也開放大家在這裡討論新的知識、資訊、以及其他內容主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街頭速寫:新竹芎林農家水田寧靜與和諧的氛圍 速寫描述一種寧靜與和諧的氛圍。在新竹芎林交流道附近,大馬路旁邊一大片的農田、後面則是小村落的景象,呈現出一種生活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場景。這種景象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感,更帶有一種解脫與安詳的感覺,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生活的樂趣。 大馬路與農田的對比 在這樣的場景中,大馬路與農
Thumbnail
avatar
普普文創
2024-06-20
街頭速寫:新竹芎林田野新竹芎林 這個地方聽起來很寧靜舒適啊!位於新竹芎林交流道附近的田野,只有一個房子和樹木的陰影,讓人感覺平和而安靜。能夠停車觀賞這樣的風景,看到那一動的紅磚房子,周圍植物生長茂盛、充滿生命力,給人一種活潑和生動的印象。這樣的景象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安詳,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樣的環境會給人深刻的印象。
Thumbnail
avatar
普普文創
2024-06-19
街頭速寫:韓國釜山甘川洞望海 韓國釜山甘川洞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景點。這個地方最初是在韓戰以後由難民村發展而來,由於當時沒有統一規劃,建築物隨意亂蓋,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大部分建築都偏小,形成了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然而,正是這種雜亂無章的特點,加上後來藝術家的改造,使這裡變得五彩繽紛,充滿設計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
Thumbnail
avatar
普普文創
2024-06-18
街頭速寫: 韓國釜山甘川洞遠眺韓國釜山甘川洞文化村以其繽紛的彩繪房屋和迷人的巷弄而聞名,也是釜山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在甘川洞文化村,遊客可以欣賞到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包括壁畫、雕塑和裝置。 此外,甘川洞文化村還擁有許多觀景台,可以讓遊客遠眺釜山的美麗景色。甘川洞文化村最著名的觀景台是小王子觀景台。小王子觀景台位於甘川洞文化
Thumbnail
avatar
普普文創
2024-06-17
街頭速寫:韓國釜山甘川洞民宅韓國釜山甘川洞文化村位於釜山市影島區,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彩繪村落。村內有許多色彩繽紛的壁畫、裝置藝術和特色小店,是釜山近年來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之一。 甘川洞原本是韓國戰爭時期的貧民窟,在2009年經過政府和藝術家的改造,搖身一變成為充滿活力的藝術村落。村內有超過300幅壁畫,涵蓋了各種主題,包括
Thumbnail
avatar
普普文創
2024-06-16
街頭設計 – 如果不是愛,沒有其他答案街頭設計 – 如果不是愛,沒有其他答案 by 影山裕樹 『柳平曾說過:「迎合大眾會削弱原有的那種粗獷魅力。」』(p47.)
Thumbnail
avatar
pin chu CHEN
2022-05-13
街頭藝術在4部紀錄片中:從它的誕生到它的黃金年代如果街頭藝術沒有一個精確的定義,那是因為它不需要。它是一種以公共空間為媒介的藝術形式--如同其他種藝術型式。在街頭藝術發展的50年間,它是否正在失去了自身的獨立性和顛覆性價值,那麼它是否也失去了存在的基本理由...
Thumbnail
avatar
PTexpress
2021-12-20
街頭相對論》「四十歲前的工作領悟:幻滅、信仰,還有點M屬性!」—王離(詩人)VS. 何俊穆連假結束了,想到隔天要上班,是否覺得心很累、很想一直賴床呢?逗點編輯部邀請同窗好友,《編輯》作者王離以及《幻肢》作者何俊穆展開對談。同是詩人也是上班族的兩人,相約午休時間上到屋頂天臺,一邊喝啤酒吃洋芋片。誰知道在電梯和樓梯間的時刻,兩人聊起一路以來的工作經驗與幻滅過程……讀完會讓你重新思考上班意義的
Thumbnail
avatar
逗點人
2021-08-03
街頭相對論》「舞台是一個開關,幫我們把本性放出來!」——夏宇童(演員)VS. 周定緯(演員左起:周定緯(演員)、夏宇童(演員)、叉燒(演員) 《不讀書俱樂部》上演在即,逗點編輯部特地前進排練場,趁著四月下旬的排演空檔,邀請女主角夏宇童擔任記者,與劇中重要演員周定緯、叉燒聊上一回。三個人除了暢談舞台劇的演出趣事,也分享了舞台演出像是一組開關,讓他們打開了不同的人格(!)。讀完之後,別忘了手
Thumbnail
avatar
逗點人
2021-07-13
街頭藝人行前準備我把折疊桌椅從嘉義寄上台北,還買了一個推車跟一個夾式檯燈,我打算要在台北開始從事街頭藝人的工作了,我預約了下週一要在四平陽光商圈試擺看看,但是我發現時間越接近,我就越緊張,尤其這個地點離我租屋處很近,我等於是在我家附近擺攤的概念,鐵定會被鄰居發現,我好像有包袱,沒有辦法坦然面對。
Thumbnail
avatar
番茄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