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絕非天生豁達!黃州詞三首帶你看見他的迷茫與挫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東坡絕非天生豁達

東坡在我們的心目中一直是個豁達的天才,但其實從他的黃州詞所透露的心境轉折來看,東坡的豁達絕非渾然天成。
烏臺詩案是東坡一生的轉捩點,在此之前,他的人生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他是個學霸,22歲就以一篇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考中進士第二名,並讓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脩感嘆「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他也是個文藝小天才,詩詞、書法、繪畫的水平都足以流傳千古。
聽到這些,你可能以為東坡只是個舞文弄墨的讀書人,但事實上他的才華絕不止於此,在杭州擔任地方官的政績優異,而且是以擅長修築水利聞名,除此之外還是個美食家,不僅能吃,還擅長作菜。
擁有這樣開外掛的人生自然讓人羨慕,但也引人忌妒。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肥,東坡就被忌妒了,從政壇文壇的新星,跌落成人人都可以踩一腳的階下囚。
烏臺詩案因文字而獲罪,鋃鐺入獄的東坡,差點要在獄中上吊自殺,幸好有太后及一些官場上的朋友求情(甚至包括他的死對頭王安石),最後判得了被貶黃州的下場。
注意一下,這一年的東坡已經44歲了,發展順遂的話,正好是事業的巔峰;但如果驟然跌落谷底,重新來過的機會也不多了。
如果把現實功名比喻成一場遊戲,東坡的前半生是個天賦技能點滿,一路破關斬將的頂級玩家,烏臺詩案之後,他還是那個多才多藝的東坡,但被迫棄權退賽了。
「某自得罪,不復作詩文,公所知也。不惟筆硯荒廢,實以多難畏人,雖知無所寄意,然好事者不肯見置,開口得罪,不如且已。」(〈與沈睿達書〉)
這是東坡寫給朋友的書信中所透露的,在烏臺詩案之後,原本最是無所畏懼、直言不諱的東坡,也開始感到驚懼,不敢再寫與現實政治有所關聯的詩文,可見這起事件對他造成的心理陰影。
以下透過黃州詞三首,帶你看見東坡的迷茫與挫敗。

一無所有的時候,還願意相信自己是隻孤鴻嗎?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疏桐」、「漏斷」、「人靜」東坡透過寥寥幾個景物勾勒出此時此刻寂寞的心境。他將自己比喻成天上的孤鴻,因為受過傷而變得驚懼不定。但即使是在最寂寞且害怕的時刻,仍然保持著「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傲氣。
在讀這首詞的時候,讓我聯想到一首歌,是李宗盛的〈我是一隻小小鳥〉。
每次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 我總是睡不著 我懷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 沒有變得更好 未來會怎樣究竟有誰會知道 幸福是否只是一種傳說 我永遠都找不到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 想要飛呀飛 卻飛也飛不高
一無所有的時候,還願意相信自己是一隻孤鴻嗎?
經歷過挫折迷惘的時期才知道,在低谷的時候面對內心的恐懼,還願意相信自己,需要多大的勇氣。
但相較於廣大的天地以及無常的命運,又有誰不是一隻小小鳥呢?
望著寂寞沙洲,東坡沉默了。

人生無常......還是先喝一杯好了。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以「大江東去,浪淘盡。」象徵時間的流逝,著力描寫周瑜「雄姿英發」的神貌,整首詞的前面大半段可謂氣吞山河。直至最後一句「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陡然回歸寂靜。
就算曾經有過多麼燦爛的人生,最終還不是都化為無形嗎?時間就像江水一般,無情地吞噬一切。
雖然明白這都是自然規律,但多情如我,對人世還飽含著期盼和眷戀,怎麼可能輕易地放下執著呢?於是乎早生華髮。
面對這股無法消解的哀愁,東坡如何解決呢?
「人生無常......還是先喝一杯好了。」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臨江仙.夜歸臨皋〉
如果只看「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一句,很容易會誤以為這是首浪跡江湖的瀟灑之作,而從整首詞來看,是東坡深夜失眠被困在家門外,只好獨自出門散心的憂愁之作。
「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是東坡在夜深人靜,卸下偽裝的時候,對自己的生命所發出的沉痛質疑。從東坡前半生的言行來看,他並非一心只想歸隱山林的隱士,相反地,他是如此熱愛這個世界,能夠真切地欣賞著所有事物的美好,對於不公不義的事情也會感到哀傷或是憤怒;無論對朋友、家人、伴侶都飽含著深情,這樣的人很難沒有一顆積極入世的心,更何況他是一個天才?有無限的才華可以施展。
但人生的很多時候身不由己,就像此刻的他也不明白為何就被貶至黃州。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雖然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但起碼能讓現在的自己好過點。
由上面三首黃州詞可以知道,東坡的豁達絕非渾然天成,他也和我們一樣,迷惘挫折的時候會有焦躁、寂寞等等負面情緒。他之所以能活成那個「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東坡,靠得是他在陷入人生低谷的時候,仍然不肯放棄熱愛自己的信念,透過他那善感、善思的心靈,去體悟生活、思辨哲理,遊走於儒釋道之間,最終活成了豁達的精神象徵。
這是我從東坡身上看到最可愛,也最可敬的地方。
avatar-img
200會員
128內容數
記錄些喜聞樂見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難免遭遇挫折,如何調適心情,繼續生活,迎接又一個明天,這是人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哲學。對此,北宋文豪蘇軾的作為,當可為後人帶來深刻的啟示。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居湖北黃州,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其〈定風波〉詞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自題金山畫像>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前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五月,蘇軾獲赦從儋州北上,途經鎮江金山寺,看到畫家李公麟為他所繪之畫像,有感而作。也是在多年貶謫後,對自己一生的總評。黃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貶謫、流放的地方,在這三個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前言 我對「烏台詩案」中,蘇東坡在被捕時的驚駭失態,沒什麼興趣,因為常人突然蒙冤後的反應,大概也是如此,沒什麼好驚怪的,不是如此,反倒值得一提;對蘇氏在獄中的非人處遇—日夜不停的謾罵凌辱,威逼認罪—,沒什麼興趣,前段時間的緬甸以及台灣詐騙團對被詐對象的凌虐,可能更加酷烈,最後竟然是不了了之,比較起
Thumbnail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我(蘇東坡:腦補版),被貶黃州期間所作,處於逆境,心境卻超然物外,對人生淡然,對困境達觀。 看我的灑脫淡然,在人生風雨中堅韌不拔、積極進取,你是否看到我無窮的精神力量? 本人不是認知心理學達人,誰還是達人?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應該是假借蘇東坡的名義,寫的一個自我認知的故事! 蘇東坡是佛門居士,有一天他寫信給道友,說他的修行已經到了八風不動的境界,道友回信,上面只寫了一個屁字!蘇軾很生氣的過江要去理論,結果大門上朋友只貼了一張寫下那段文字的紙,蘇學士心生感觸,然後就回家了!八風指的是佛家的八苦,分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
Thumbnail
面對生命的長河,你是否曾在時間的腳步中迷失方向?在逆境與迷惘的路途上,你是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讓我們從蘇東坡在黃州孤獨時光中找尋答案,他如何在寂靜的寺廟與繁忙的田野間,重塑自我,創造出歷久彌新的作品,重新理解「時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難免遭遇挫折,如何調適心情,繼續生活,迎接又一個明天,這是人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哲學。對此,北宋文豪蘇軾的作為,當可為後人帶來深刻的啟示。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居湖北黃州,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其〈定風波〉詞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自題金山畫像>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前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五月,蘇軾獲赦從儋州北上,途經鎮江金山寺,看到畫家李公麟為他所繪之畫像,有感而作。也是在多年貶謫後,對自己一生的總評。黃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貶謫、流放的地方,在這三個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前言 我對「烏台詩案」中,蘇東坡在被捕時的驚駭失態,沒什麼興趣,因為常人突然蒙冤後的反應,大概也是如此,沒什麼好驚怪的,不是如此,反倒值得一提;對蘇氏在獄中的非人處遇—日夜不停的謾罵凌辱,威逼認罪—,沒什麼興趣,前段時間的緬甸以及台灣詐騙團對被詐對象的凌虐,可能更加酷烈,最後竟然是不了了之,比較起
Thumbnail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我(蘇東坡:腦補版),被貶黃州期間所作,處於逆境,心境卻超然物外,對人生淡然,對困境達觀。 看我的灑脫淡然,在人生風雨中堅韌不拔、積極進取,你是否看到我無窮的精神力量? 本人不是認知心理學達人,誰還是達人?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應該是假借蘇東坡的名義,寫的一個自我認知的故事! 蘇東坡是佛門居士,有一天他寫信給道友,說他的修行已經到了八風不動的境界,道友回信,上面只寫了一個屁字!蘇軾很生氣的過江要去理論,結果大門上朋友只貼了一張寫下那段文字的紙,蘇學士心生感觸,然後就回家了!八風指的是佛家的八苦,分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
Thumbnail
面對生命的長河,你是否曾在時間的腳步中迷失方向?在逆境與迷惘的路途上,你是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讓我們從蘇東坡在黃州孤獨時光中找尋答案,他如何在寂靜的寺廟與繁忙的田野間,重塑自我,創造出歷久彌新的作品,重新理解「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