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alink秋季演講彙整(一)

2023/03/11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Neuralink是特斯拉和SpaceX執行長Elon Musk所創辦的公司。該公司專注於研發腦機介面商品,雖然目前仍無商用產品,近期舉行的秋季演講,透漏了Neuralink產品的輪廓。
演講連結:

何謂腦機介面?

一般而言,我們會用滑鼠、鍵盤、或聲音來控制電腦或機械下達指令或與之溝通,讓機械或電腦能完成我們要做的事情。然而,這種溝通法有致命的缺點,就是人類在固定時間內可下達的指令數,遠低於電腦能接收的指令數。舉例而言,人類一秒鐘最多能輸入2到3個字,然而電腦可以在一秒鐘接受成千上萬個字元的資訊。這樣的傳送量與接收量的落差,就是瓶頸。腦機介面就是為此而生,可以透過在人類大腦植入晶片或電極,讓神經訊號直接轉換成資訊傳送給電腦,弭平傳送量與接受量的落差。這個大腦與電腦的互相傳輸的接口,就是腦機介面。腦機介面除了可以將大腦訊號擷取進而傳遞出來,亦能將外界的訊號傳遞進大腦。
因此,除了提升人類與機械/電腦的溝通效率,腦機介面也有著更為重要的使命,就是讓神經損傷的人,可以恢復功能。好比讓半身癱瘓的人可以重新恢復行動能力或者讓眼盲者恢復視力,這兩者恰巧都是Neuralink正在執行的計畫。我會在本文詳述目前Neuralink研發的進展。

Neuralink研發的腦機介面有什麼?

穿戴式裝置N1

Neuralink目前研發的穿戴式裝置代號為N1,體積約為一個硬幣大。N1內有晶片可以處理訊號、藍芽傳輸晶片、電池與1024個通道的電極。每個電極通道都可以量測和給予神經細胞電刺激。N1可以取代腦殼鑲在大腦上,所以從被植入者外觀上看不出差異。演講中,Elon Musk開玩笑地說,可能我已經安裝了N1但你們不知道。
Elon Musk: "I could have a Neuralink device implanted right now, and you would even know".
Elon Musk: 我可能已經安裝了Neuralink的裝置,而你根本不知道。
N1有幾個主要優點,目前有1024個電極通道,意即可以同時記錄1024個不同位子的神經訊號;其次,N1在植入後並不會影響外觀,也不會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三、N1可以完全透過藍芽無線溝通與充電,大大的增加了使用便利性;四、可以在任意場合使用。
Neuralink在節省N1的能耗方面下了許多工夫。Neuralink首先利用演算法找出特定活動最相關的神經訊號,N1則只傳送神經活化時的資訊(熱狀態)。反之,當神經不活化時,稱為冷狀態,冷狀態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神經並不會在熱狀態與冷狀態頻繁切換。此時,N1只會監測冷狀態的神經,將取樣時間拉長,進而節省功耗。Neuralink改善了N1的充電模組線圈設計,利用動態的線圈耦合,使線圈可以在任何距離都維持高的充電效率。相較前一代,目前充電距離也比之前長,並延長了電池壽命。

手術機器人

安裝N1,需要將腦殼切開一個小洞,移除腦殼、腦硬膜等,並將線狀電極束(thread)插入大腦,最後再將N1固定在腦殼上。目前,將腦殼切開的手術仍需由人工進行,但將線狀電極束插入大腦,已經可以由機器取代。這個進行手術的機器人代號為R1。R1有數個優點,包含:一、精準地插入電極束;二、能預測大腦的微小震動並對此進行校正,使得手術更精確;三、在插入電極束的時候能避開血管,減少損傷;四、能夠大量且安全地進行手術。目前,腦神經外科醫師與人口比大約1比十萬,而訓練醫師曠日廢時,若要大規模的進行手術,以機器取代人力是不可避免的。
在演講的同時,Neuralink實際展示R1如何在大腦精準的插上電極。(有興趣的人可以在影片的41分鐘開始觀看。展示中使用的是一個假體大腦,不會看到血淋淋的畫面)。大約20分鐘內,R1就已經將64個電極束,精準的安裝在大腦中。
Surgical Robot R1. 圖片來源: Neuralink Show and Tell, Fall 2022 演講影片。
電極插入示意圖. 圖片來源: Neuralink Show and Tell, Fall 2022 演講影片。
R1手術是如何達成的呢? Neural團隊使用二種光學影像,一個是可見光影像,觀察手術機器人如何插入電極束;第二個是光學同調掃描儀(OCT)可以準確的觀察大腦與其位移;如此一來,R1在植入電極時,可以避免破壞血管。

軟體與演算法

Neuralink除了開發硬體,亦有專人負責後續的大腦資料解碼(neural decoding)與應用(application)。大腦訊號的分析包含三大面向,第一,機器要可以更快速的判斷大腦訊號,減少延遲效果。第二,解析各種不同情境的大腦訊號。第三,訊號要能穩定且可靠的被解讀。一旦判讀錯誤,將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從Neuralink釋出的影片來看,N1的大腦訊號判斷速度較一年前快了一倍,因此大腦控制的滑鼠移動速度較前代也快了一倍。我個人觀察,目前已經達到與用人手控制滑鼠的速度相當。算是有蠻大的進展。
在解析不同情境的大腦訊號方面,Neuralink解析大腦如何使用常見的手機控制方法。包含移動滑鼠、點擊左右鍵、點擊與拖曳、使用游標來輸入鍵盤,滑動輸入鍵盤、手寫辨識與手勢辨識。Neuralink希望藉由腦機介面來完成日常的滑手機活動。或許未來人類滑手機就不再需要用手了。
解析各種大腦活動. 圖片來源: Neuralink Show and Tell, Fall 2022 演講影片。
持續且穩定的讀取大腦訊號是Neuralink演算法工程師著墨最多之處。因為神經元的活化率每天都會變動,因此必須讓演算法適用於每一天。否則,同個演算法在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效果,將使腦機介面的可靠性蕩然無存。團隊目前有兩種解決方法,方法一,透過不斷的收取新資料並納入訓練系統。方法二,每天都會收取的新的訓練訊號,但僅使用相近時間點的取樣來訓練系統。未來這兩個方案都都需要時間驗證。

開發平台與裝置

除了開發以上和商品相關的軟硬體,Neuralink也投入研發穿戴式裝置的開發測試模組。這模組能在開發中的穿戴式裝置進行各項測試,包含充放電、模擬腦訊號接收測試、資料回傳測試。這個開發測試模組將可24小時不間段的監控所有連接的硬體,包含電極與電池相關數據。新的測試模組除了可量產與便宜外,亦能用於未來的穿戴式裝置。
可靠性測試平台是使用與生物體相似的潮濕微環境,來測試N1的穩定度與防水防鏽。Neuralink利用升溫加速可靠性測試,例如在高溫環境運作一個月相等於一般環境運作四個月,以此來推測一個穿戴式裝置的使用壽命。目前的測試平台能讓N1安裝在假體上,並自動化的收集相關資料。Neuralink透露,他們有一整個機櫃的測試平台,同時測試上千個N1裝置的可靠性。

Neuralink研發的腦機介面有何應用?

應用一: 重見光明

當人們因為眼睛病變喪失視力,是否可以藉由刺激視覺皮質使他們重獲視力? Neuralink的神經科學家認為,Neuralink的穿戴式裝置是個相當可行的方案,且具有三個特點很符合需求。一、N1除了可以接收大腦信號,同時也能給予大腦電流刺激。二、N1眾多通道,是合成複雜視覺所必要的。通道越多,將可以獲得更清晰的視覺。三、N1可藉由手術機器人植入在大腦較內側的距狀溝,他是初級視覺皮質的所在地。
初級視覺皮質與人眼的視覺區是一對一的呈現。如何說呢? 在視野的某一個光點,將對應到視覺皮質的某一個位子,這個視覺皮質的空間,稱為視覺空間受域(Visual Receptive Fields)。反之,在視覺皮質某一處給予電刺激,將在視野的某一個點產生光點。
Neuralink的科學團隊,將N1植入兩隻猴子大腦的視覺皮質上,並利用反向相關(Reverse Correlation)技術,量測每個通道的神經元的視覺空間受域。接著,團隊可以利用給予不同通道不同強度的刺激,將使猴子看到視覺影像。
重見光明之實驗示意圖. 左側為猴子可能觀看到的影像,中間為實驗裝置,右側為正常肉眼看到的影像。
圖片來源: Neuralink Show and Tell, Fall 2022 演講影片。
目前Neuralink研究團隊透過實驗,已經確定猴子可以看到透過電刺激而產生的閃光。這是一個視覺追蹤實驗,起初當猴子看到白點,則需要凝視白點,而後獲得獎勵。實驗顯示,當給予猴子的視覺皮質電刺激,猴子仍會凝視相對應閃光的位子,儘管這時候的螢幕並沒有白點。這是因為猴子在視覺上看到了因視覺皮質電刺激而產生的白點,而為了獲得獎勵而將眼球凝視該方向。

應用二: 重獲運動能力

當人們因為脊椎或運動神經受傷,是否可以透過電刺激使得病人重新獲得運動能力?
運動訊號由大腦產生,經由上運動神經元,傳遞至脊椎的運動神經元池(motor pool)與下運動神經元結合,再傳遞至各別肌肉,使之產生運動。同時,當手觸碰到物體之後,所產生的感覺也會逆向從此路徑傳回大腦的感覺皮質。但是,當脊椎受傷或者運動神經元受傷後,這個傳遞路徑就已經無法將訊號傳遞至肌肉使之產生運動,或將觸覺傳回大腦。
因此Neuralink團隊冀望在運動神經元池埋入電極,以刺激下運動神經元,使腿部或手部肌肉收縮。Neuralink的手術機器人R1一樣可以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將電極束準確地埋入脊髓中。另一方面,透過在豬隻身上貼上運動標籤,研究人員可以在實驗豬運動時,同時紀錄大腦運動皮質和脊髓神經的電訊號。因此,研究人員可以透過演算法,解碼神經訊號與關節運動的關係。
重獲運動能力之實驗示意圖. 左側為關節運動資訊,中間為運動標籤,右側為實驗豬的腿部收縮。
圖片來源: Neuralink Show and Tell, Fall 2022 演講影片。
當神經訊號與運動訊號已經可以準確地被解構,研究員即可以刺激相關神經,使實驗豬的腿部收縮或伸直。未來,研究員將試圖解碼大腦訊號,當N1電極接收到走路信號,則可透過演算法,算出一系列收縮與伸直腿部的動作,使實驗豬可以移動。除了移動外,電刺激也可以讓肌肉持續性的收縮,完成長時間的站立。同時,這個裝置未來也可以反向的將體感神經或感覺訊號,傳送回大腦感覺皮質,讓運動可以更精確。

下一代裝置將會有什麼改進?

在會議中後段,Neuralink說明其下一代穿戴式裝置的研發計畫。未來的裝置會有4個電極模組,每個模組有4096個通道。因此,一個裝置將會達到總共16000個通道。穿戴裝置的工作電壓將提升至2.5V,以提供更強的電刺激。此外,新的裝置將內建ARM M23處理器,提升裝置的的運算力。
下一代裝置的充電模組,將會採用雙向近場通訊技術,除了可以改善充電延遲效果,也可以改善充電溫度,進而縮小充電時間。
因為電極阻抗將會嚴重影響所讀取的神經訊號的品質,目前Neuralink正著手研發阻抗自動量測設備。未來當穿戴式裝置植入大腦後,電極會自動量測附近生物體的阻抗,大約在20秒內就可以量測完1024通道的阻抗。這些阻抗資訊的將會用於未來電極的阻抗的設計,以最佳化大腦讀取訊號的品質。
考量到新的裝置會持續地推出,Neuralink在設計產品時考量了後續硬體的置換與軟體的升級。為了防止組織再生使得裝置被新生組織黏住於大腦表面,Neuralink認為未來的裝置需要不破壞硬腦膜(Dura)才會是最佳方法,一來降低手術難度,二來保護大腦避免組織重生。如此一來將可以更容易地替產品進行硬體升級。
下一代手術機器人將會比R1可完成更多類型的手術,包含顱骨切除手術(Craniectomy)與硬膜刺穿手術。Neuralink團隊選用超音波刀作為開顱手術刀,其具有只切割顱骨而不傷及軟組織的特性。為此,Neuralink團隊開發了特殊的刀頭,可以更快速地完成手術並減少熱傷害。另外,Neuralink團隊正研發CNC鑽來進行開顱手術,以應付切割特定形狀與特定深度的需求。
硬膜刺穿手術將能避免植入穿戴式裝置時破壞腦硬膜。不破壞腦硬膜,即能保護大腦,也防止組織重生。組織重生將造成N1的維護困難。為此,Neuralink研發團隊開發了兩種不同的光學系統,光線可以穿透過腦硬膜,清楚的呈現大腦表層血管的位子,避免在進行手術時破壞血管。
此外,為了使40微米的針頭可穿透約1釐米的腦硬膜,Neuralink團隊設計了許多針頭。這些針頭須滿足三個需求,一、需要夠硬以穿透腦硬膜,二、要能攜帶著電極束且不造成電極束的形變,三、插入大腦時不能破壞大腦組織。為了符合上述需求,Neuralink所採用的針頭是以鎢、錸為材料,製造針頭時仰賴特殊雷射切割不同形狀的針頭,而不同形狀的針頭須搭配不同種類的電極束。目前製造一根針頭可從22分鐘降至6分鐘,良率也從50%提升至90%,而產製電極束的製程效率在去年也提升了33%。
開發腦硬膜穿刺手術的最後一塊拼圖就是測試平台,這個平台的可靠性將大大影響未來Neuralink使用硬膜穿刺手術植入電極束的成功率。Neuralink利用目前R1進行手術時量測到的大腦組織力學特徵,與電極束與組織的介面構造,來設計這個測試平台,使之符合大腦真實情況。最早的大腦假體是由洋菜膠與發泡膠組成,而現在所使用的大腦假體則為水凝膠。至於大腦硬膜假體,Neuralink研發團隊也製造了相似的合成生物組織,他們並未詳述此假體組織材料與設計。
當這些開發平台逐一到位,可以預見下一代手術機器人將能進行更多複雜的手術,而手術所帶來的大腦損傷也將降至更低的水準。
假體與真實大腦組織差異。左圖為電極束在組織中的樣子,中圖為一般組織,右圖為Neuralink團隊人工合成的假體組織。圖片來源: Neuralink Show and Tell, Fall 2022 演講影片。
以上就是這次秋季演講的完整內容彙整。下一篇文章,將會進一步整理Neuralink團隊在這次發表會中的QA問答時間,也會有我個人看完這次發表會的心得。那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學生綠客
學生綠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