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馬斯克重新想像人與機器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馬斯克旗下的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的成立故事,以及腦機介面領域背後的發展。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今年二月底,馬斯克在 X Spaces 提到他旗下腦機介面新創 Neuralink 的新進展:

第一位植入 Neuralink 大腦晶片的人類患者似乎已經完全康復,而且能夠用他們的意念操作滑鼠。

提到腦機介面,可能會讓人覺得這是個很 Cyberpunk 的科幻場景。只要在腦中植入電子晶片與電腦相連,就能進入虛擬世界,還可以用意念操控機器。

這篇來回答:Neuralink 的成立故事、旗下產品如何運作,以及腦機介面領域背後的發展演進又是如何?

在進入今天主題 Neuralink 之前,先來介紹腦機介面究竟是什麼?

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 或稱 brain-machine interface)聽起來是一個超有距離的領域。

但實際上你可能有聽過它的相關應用,比如說:腦電圖 EEG、fMRI 等。(因為今天會談比較多腦科學的內容,讓我把同樣也是記錄腦內大範圍活動的 fMRI 放進來,以嚴格意義來看它不算是腦機介面領域)

身在腦機介面研究領域的人,都在努力解決兩個問題:

  • 如何從大腦中獲取正確的資訊?
  • 如何將正確的資訊發送到大腦?

關於前者是捕捉大腦的「輸出」;後者則是將資訊「輸入」到大腦中。雖然這件事聽起來很抽象,這卻是我們每天大腦都在做的事情。

比如說,當你在收聽 Podcast 的時候,你的大腦會發出訊號(輸出)要你聽接下來的內容,這時你的耳朵會開始接收著聽到的每一句話,這些內容會刺激顳葉的神經元,讓每句話的單詞進入大腦,並刺激一部分的神經元,讓人可以理解每句話的涵義。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沒感覺腦袋經歷這麼多事?因為速度快到不會意識到,如果每一個步驟你都有意識到的話,會花上非常多時間。

腦機介面領域的產品,想在輸入和輸出資訊這兩個過程中,扮演要角。Neuralink 正是如此。

但 Neuralink 的成立起點和 Cyberpunk 的想像沒有太大關係,反而是馬斯克覺得打字太慢…

raw-image

Neuralink 成立故事:從人機介面到腦機介面

數位時代的科技進步,有一部分都圍繞在人類與機器的溝通方式上。讓使用者在使用電腦、手機時,整個介面設計得很簡單,讓人能夠直覺操作,這是人機介面領域關心的事。

  • Doug Engelbert 發明了滑鼠,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指向、點擊與電腦互動
  • Alan Kay 開發出容易使用、模仿實體桌面的圖像化操作介面,後來賈伯斯在設計麥金塔時參考了 Kay 的設計原型
  • Siri 則是一種提供使用者利用語音跟電腦互動

但人機介面有限制。比如說腦袋的想法跟不上手速。這也就是馬斯克決定在 2016 年創 Neuralink 的其中一個原因。有次他出差,他覺得用手指在 iPhone 上打字,實在太慢了。只能用打的把訊息輸入到裝置中,太耗時了。

馬斯克這時候想如果想法可以同步傳送給機器,就像你的大腦有了高速連結,一切都會變得更有效率。

人機介面的終極想像是「腦機介面」:讓電腦和大腦有個直接連線的裝置。比如說,在顱骨內植入晶片,就能讓資訊傳遞的速度加快。這樣就解決了手速跟不上腦袋想法的問題。

有了這想法後,馬斯克請其他人幫忙找到了解電腦與大腦互動的電腦科學家。早期團隊找來了 8 位頂尖神經科學家和工程師。其中,腦機介面研究學者 Max Hodak 到 2021 年都是 Neuralink 的總裁。其他還有 Benjamin Rapoport、Dongjin Seo、Paul Merolla、Philip Sabes 等人。但到目前為止,8 人的早期團隊最後只剩下 3 人,據傳講求漸進的科學進展與緊湊時程表相衝突,成為導火線。

Neuralink 專門開發可以植入大腦的小型晶片,讓人類與電腦心靈相通,並計畫透過在神經疾病患者(像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等)腦中植入 Neuralink 的大腦晶片,來幫助他們能直接和電腦互動。

解決人機介面的限制、幫助神經疾病患者,是馬斯克創 Neuralink 的其中原因。但他更想達到的終極目標是:保護人類意識不會被人工智慧傷害。

馬斯克在讀到 lain Banks 宇宙科幻小說《文明》(The Culture)時,裡面有個叫做「神經織網」(neural lace) 的技術,一個基本上可以透過大腦中的神經元與外界直接溝通。這是腦機介面的終極想像:全腦介面(whole-brain interface)。

《文明》這本小說不僅給了他取名為 Neuralink 的靈感外,也讓他意識到腦機介面的技術可以保護人類意識。

截至 2019 年 7 月,Neuralink 已獲得 1.58 億美元的資金(其中 1 億美元來自馬斯克)。在介紹 Neuralink 的旗下產品如何運作之前,先來介紹過去腦機介面過去存在的工具,有什麼樣的限制和發展脈絡,最終 Neuralink 選擇做他們現在的產品。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05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VK科技閱讀時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2.7K會員
71內容數
Hi,我是 VK~ 好奇科技發展、想看懂科技趨勢和新創的眉角。決定每週記錄下那些我感興趣、還看不懂的事。這裡會聊很多科技公司、新創,他們背後的人物與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K科技閱讀時間 的其他內容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他如何思考財富?如何寫出暢銷書?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大家對於 Morgan Housel 比較多的印象,可能是來自他的第一本書《致富心態》(The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美國知名創投 a16z 普通合夥人 Chris Dixon 的新書《Read Write Own》。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Read Write Own: Building the Next Er
Hi 我是 VK~ 年後的這期我們來聊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這是我目前寫過最有挑戰性的一家公司。 不僅是業務牽涉許多晶片設計專有技術外,它也是一家商業模式很特別的公司。不像是過去聊的軟體公司大多走的是訂閱制等,他們採取的商模是智慧財產權。 除此之外,安謀的創業歷程也極為曲折。原先這個晶片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Reid Hoffman 的創業和投資歷程。如何從 PayPal Mafia,到成立 LinkedIn,後來成為了老牌創投 Greylock 的合夥人?之中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 下週過年電子報會休息一周,我們年後見,也提前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Stripe Press 的成立故事、創新之處。 身為一個到現在還會讀實體書的老派讀者來說,實在很好奇為什麼這家做支付服務的 Stripe,決定成立出版部門 Stripe Press、推出實體書,甚至經營了六年的時間。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
這期來聊聊創業家 Palmer Luckey 的創業歷程,他過去曾成立 Oculus VR、國防科技新創 Anduril。為什麼他會從虛擬實境轉作國防科技的題目?接著,也會談到,為什麼 Facebook(現改為 Meta) 會以 20 億美元收購 Oculus VR?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他如何思考財富?如何寫出暢銷書?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大家對於 Morgan Housel 比較多的印象,可能是來自他的第一本書《致富心態》(The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美國知名創投 a16z 普通合夥人 Chris Dixon 的新書《Read Write Own》。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Read Write Own: Building the Next Er
Hi 我是 VK~ 年後的這期我們來聊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這是我目前寫過最有挑戰性的一家公司。 不僅是業務牽涉許多晶片設計專有技術外,它也是一家商業模式很特別的公司。不像是過去聊的軟體公司大多走的是訂閱制等,他們採取的商模是智慧財產權。 除此之外,安謀的創業歷程也極為曲折。原先這個晶片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Reid Hoffman 的創業和投資歷程。如何從 PayPal Mafia,到成立 LinkedIn,後來成為了老牌創投 Greylock 的合夥人?之中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 下週過年電子報會休息一周,我們年後見,也提前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Stripe Press 的成立故事、創新之處。 身為一個到現在還會讀實體書的老派讀者來說,實在很好奇為什麼這家做支付服務的 Stripe,決定成立出版部門 Stripe Press、推出實體書,甚至經營了六年的時間。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
這期來聊聊創業家 Palmer Luckey 的創業歷程,他過去曾成立 Oculus VR、國防科技新創 Anduril。為什麼他會從虛擬實境轉作國防科技的題目?接著,也會談到,為什麼 Facebook(現改為 Meta) 會以 20 億美元收購 Oculus VR?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Thumbnail
深吸一口氣到滿後,再吸一口氣。憋氣一下,再緩緩把氣吐出。 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重新開機,那就先把所有程式都關掉試試。 每次看著腦科學與心理學的書,一邊解構著自己如何運作,一邊深深確信, 我們都是某個高不可測的存在製造出的超高級機器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讀者對於馬斯克自傳的心得與啟發,包括了對於馬斯克演算法、專業的邊際效益遞減、財務自主的可持續性、以及其他管理與商業策略的疑問反思與收穫,適合對特斯拉投資者與馬斯克成功故事感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幾個月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一則、自己投資的新創公司,已成功為一名病患的大腦植入晶片,重磅消息瞬間襲捲全球,引起諸多討論,人腦意念透過晶片的傳達,像多年前《阿凡達》電影般的情節,如今似乎在醫療上的運用即將付諸實現了。
Thumbnail
我認為在近未來,AI反而會加速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加上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olink,已經開始試著將晶片植入大腦,未來應該會比較類似《電馭叛客2077》Cyberpunk的世界,企業的權力將大到可與政府抗衡,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會天差地遠。
Thumbnail
Elon Musk 是一位傳奇企業家,創辦了多家知名公司,如 PayPal、SpaceX、Tesla、The Boring Company、Neuralink 等等。本文介紹馬斯克的創業經歷,包括創辦公司的過程和一些成功與爭議,並探討他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及未來可能的新創業故事。
Thumbnail
In January, one company under Elon Musk, named Neuralink.
Thumbnail
Neuralink的創辦人Elon Musk近日於社交平台X上宣布,公司已經在首位人類受試者身上成功安裝公司所研發的電極。他亦表示,目前病人恢復狀況良好,此腦機介面也可以穩定的收取大腦神經元所釋放的電訊號。
Thumbnail
馬斯克,他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影響人類未來最大的問題究竟是什麼?」,他得到的三個結論是:「網路、永續能源和宇宙開發」。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Thumbnail
深吸一口氣到滿後,再吸一口氣。憋氣一下,再緩緩把氣吐出。 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重新開機,那就先把所有程式都關掉試試。 每次看著腦科學與心理學的書,一邊解構著自己如何運作,一邊深深確信, 我們都是某個高不可測的存在製造出的超高級機器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讀者對於馬斯克自傳的心得與啟發,包括了對於馬斯克演算法、專業的邊際效益遞減、財務自主的可持續性、以及其他管理與商業策略的疑問反思與收穫,適合對特斯拉投資者與馬斯克成功故事感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幾個月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一則、自己投資的新創公司,已成功為一名病患的大腦植入晶片,重磅消息瞬間襲捲全球,引起諸多討論,人腦意念透過晶片的傳達,像多年前《阿凡達》電影般的情節,如今似乎在醫療上的運用即將付諸實現了。
Thumbnail
我認為在近未來,AI反而會加速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加上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olink,已經開始試著將晶片植入大腦,未來應該會比較類似《電馭叛客2077》Cyberpunk的世界,企業的權力將大到可與政府抗衡,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會天差地遠。
Thumbnail
Elon Musk 是一位傳奇企業家,創辦了多家知名公司,如 PayPal、SpaceX、Tesla、The Boring Company、Neuralink 等等。本文介紹馬斯克的創業經歷,包括創辦公司的過程和一些成功與爭議,並探討他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及未來可能的新創業故事。
Thumbnail
In January, one company under Elon Musk, named Neuralink.
Thumbnail
Neuralink的創辦人Elon Musk近日於社交平台X上宣布,公司已經在首位人類受試者身上成功安裝公司所研發的電極。他亦表示,目前病人恢復狀況良好,此腦機介面也可以穩定的收取大腦神經元所釋放的電訊號。
Thumbnail
馬斯克,他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影響人類未來最大的問題究竟是什麼?」,他得到的三個結論是:「網路、永續能源和宇宙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