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伏煩惱,增長福慧的超級妙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云:「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能得人身又遇佛法,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應當好好珍惜寶貴的修行時光,切莫蹉跎、切莫懶怠,要努力精進地用功,才能漸漸契入佛法,破迷開悟。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漸漸地明心見性,顯露佛性;心性提升之後,再弘揚佛法、隨緣度眾,讓更多正在受苦受難的眾生能接觸佛法,幫助他們改變命運

阿伯說:「「佛,不好修;但修得起來萬丈光芒,不是任何東西可比擬;願大家堅持百忍。」修行的過程並不容易,每個人的業障都很多,無明習氣都很深重,光是要消業障和消習氣,就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循序漸進地努力,堅定不退的意志,才能將無始劫以來累積的業力習氣漸漸消除。

有句話說「佛助自助者」,只要我們努力精進,佛菩薩和龍天護法都會時時巡視,看看我們用不用功?有沒有努力提升心性?是修到境隨心轉,還是心隨境轉?有沒有被眾生度走?有沒有再重蹈覆轍?並且適時地幫助我們調整心性,確保我們一直走在正法正道上。佛菩薩對所有眾生一視同仁、一切平等,要關注所有的眾生,需要花很多時間,所以佛菩薩是非常忙碌的。因此,我們更要努力精進,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不要以為佛菩薩都不知道,眾生的起心動念,遍周法界,人間私語,天聞若雷,修行人要正大光明,心存恭敬,才能與佛菩薩相應。

如果對佛菩薩沒有一點恭敬心,那就不叫做在修行。《六祖壇經》:「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直心就是真心,也是對佛菩薩的恭敬心。佛說:「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也是眾生;對佛菩薩要心生恭敬,對眾生也要心生恭敬,這才是有用心在修行。

阿伯說:「你要當哪種人?正確的思想與觀念,影響你人生的高度與成就。要成為那一種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功課。」

要成為哪一種人,選擇權在自己手上,難行而行是真行,選擇一條崎嶇難走的向上正道,雖然一開始較辛苦,但只要用心努力,人生就會如同倒吃甘蔗一樣,越吃越甜;崎嶇難走的路也會變成一條康莊大道。

(分享完畢)

人為什麼沒煩惱?因為他有恭敬心;人為什麼有福報?因為他有恭敬心。恭敬心能降伏煩惱、增長福慧,真的是非常殊勝,卻鮮少有人知其奧妙。

我們生活在這世間,內心被諸多煩惱所束縛,外面又有惡緣在伺機誘惑,前是斷崖後是深谷,實在進退兩難,且稍一不注意就很可能會摔個粉身碎骨。人活在這世間真的就像佛經說的:「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火宅,無明為因。無明會驅使眾生造下無邊無際的業障,若能消除無明,從因地上杜絕造一切惡業的可能性,在果地上就能無有恐怖,祥和平安。

消除無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唸佛修行,「恭敬心」是修行成敗的關鍵。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誠敬」就是契入佛法的關鍵鑰匙,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業障;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消一分業障,就能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消十分業障,就能增長十分福德和智慧。修到福德智慧圓滿,就能顯露本真的清淨光明。

修行沒有恭敬心,就沒辦法降伏煩惱,若是連唸佛修行都沒辦法降伏煩惱、對治痛苦,那也就沒有什麼法可用了。我們可以仔細觀察,恭敬心不足的人其實煩惱很多,他們對人不恭敬,所以召感人際關係的煩惱;對事不恭敬,所以凡事都做不好。心不生恭敬,那就不可能有慈悲心、卑下心、平等心、菩提心,只會有瞋恨心、計較心、分別心、攀緣心,如此,修行怎麼會如法?人生又怎麼能清淨自在呢?所以,修恭敬心就是在是修性德,恭敬心俱足則沒有煩惱,福報綿延,智慧圓滿。

淨空法師:「學佛、學道、學聖賢,你能夠得到幾分,你能夠學到多少,全在你的恭敬心之有無,有恭敬心,你就真得到,沒有恭敬心,雖然圍繞在阿彌陀佛身邊,你什麼都得不到。我們大家都圍繞在佛身邊聽佛說法,每個人感悟不一樣,有人聽經說法開悟了,有人大徹大悟,有人證初果,有人證四果,也有少數人能徹底放下他所得的,大乘教稱為頓捨,他一下就捨掉,一絲毫沒有留戀,捨得乾乾淨淨,明心見性,他成佛了。

有例子,例子不少,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就給我們做了示範;在中國,像禪宗惠能大師這一號的人物,也給我們做了示範,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他能修成別人不能,原因到底在哪裡?真誠的恭敬心不一樣。惠能大師有十分真誠恭敬心,一絲一毫的懷疑都沒有。這個恭敬心在什麼時候出現?給諸位說,一切時一切處,從來沒有中斷,從來沒有失去。諸位細細去讀《六祖壇經》,你會看到,六祖對哪一個人不恭敬?六祖對哪一樁事不恭敬?我們就曉得,我們平常講恭敬,到講堂來聽經要恭敬,面對佛菩薩要恭敬,算不錯了,可是一回頭,面對大眾不知道恭敬,那這個恭敬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真的永遠不會變,會變的就不是真的。對待你的冤親債主都要恭敬,像對佛一樣,真心、真誠恭敬沒有改變,對妖魔鬼怪也沒有改變,也是恭敬,對蚊蟲螞蟻也是這樣恭敬,那叫真正恭敬心現前,你才能夠一聞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這個恭敬心生不起來,那你就學不到東西。

世出世間聖人教我們第一句話就是恭敬,我們疏忽了。你看世間聖人,中國的《禮記》,這幾千年前的作品,第一句話說,「曲禮曰:毋不敬」,沒有一樣不恭敬,對人、對事、對物沒有一樣不恭敬,世間聖賢君子。在佛法裡面,諸位看到很多懺儀,你看第一句話,「一心頂禮,一切恭敬」,都是這樣的句子。對象呢?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人事物。我們要用這樣的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用這樣的恭敬心去學習佛法、學習聖賢,你才能真正得到。所以說起來『恭敬』兩個字真不容易,但是這兩個字關鍵太大,我們一生修學有多大成就,就在這兩個字當中。

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恭敬你就得一分收穫,二分恭敬你就得二分收穫,不在外,不在別人,全在自己,你有幾分恭敬心。這樁事情與誰都不相干,佛菩薩、大聖大賢只能勉勵我們,把這個事情對我們講清楚、講明白,實際上得要我們自己真幹,自己不肯真幹,那一分收穫都沒有。」(引用完畢)

修行只有累積沒有奇蹟,就像雕琢璞玉一樣,要一步一步地鍛鍊,一點一點地打磨,才能成為無價珍寶。

修行是為了找回自己的恭敬心。只要長存恭敬心,就不會起妄念,不起妄念,就不會妄動。例如,起一個惡念,恭敬心就不見了,無明習氣,貪嗔痴慢疑通通都跑出來,人就敢為非作歹了,這就是眾生業障深重、煩惱不斷的原因。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以誠敬心與恭敬心唸佛,佛菩薩就會來。」

「若過去世曾修行過,體質會較敏感,今世也要持續修行,並多看高僧大德的文鈔,以啟發自身佛性,心識越清淨,修行程度就越高。以虔誠、恭敬、清淨的心來修習佛法,則能與佛菩薩快速相應。」

「拜佛重點在誠心,而非在相,恭敬心是要從內心發起的,不只是表面的禮拜;『看』是別人的事,『做』是自己的事,有人看你才做,沒有人看,難道你就不做嗎?

「不論是唸佛、持咒、誦經、靜坐,都要以恭敬心去做,表示對佛菩薩的敬意與感恩,莫只是做做表相。」

無論唸佛修行或是待人處世,都要心存恭敬才能圓滿。印光大師:「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對佛法有恭敬心,在修行上就會虛心地學習、用心地改變,我們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修行不用跟別人比較,也不用與自己的過去比較,過去是借鏡,未來是希望,兩者若沒有現在的努力,過去就如同海上消散的泡沫,未來就如同呼嘯而過的風,誰都沒有辦法掌握。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裡修,生活中處處都是佛法,處處都是歷練,以經為師,跟著大乘經典用心修持,明心見性指日可待!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的時候不懂修行是什麼,不懂佛法的真實義。總覺得修行就是修仙,要修到變成神仙才是圓滿。那時候理解的修行,是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誤以為修行的門檻很高,不是我這種凡夫可以觸及,也不是我這個俗子可以承擔的。後來,有機緣接觸佛法,在持誦經典的過程當中,受到佛菩薩的智慧洗禮、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的時候不懂修行是什麼,不懂佛法的真實義。總覺得修行就是修仙,要修到變成神仙才是圓滿。那時候理解的修行,是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誤以為修行的門檻很高,不是我這種凡夫可以觸及,也不是我這個俗子可以承擔的。後來,有機緣接觸佛法,在持誦經典的過程當中,受到佛菩薩的智慧洗禮、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要誦的經文功課暴量增加,是因為佛菩薩開示辦公室有一位我的業主菩薩,所以每天除了修行社團的定課之外,還要趕緊誦消業障的經文,才能早日圓滿與他相欠的因果,以及補和他之間的善緣福德資糧。 現代人每天都很忙碌,我亦是如此,除了工作還要讀書。所以我珍惜時間,有一點時間就拿起經文讀誦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要誦的經文功課暴量增加,是因為佛菩薩開示辦公室有一位我的業主菩薩,所以每天除了修行社團的定課之外,還要趕緊誦消業障的經文,才能早日圓滿與他相欠的因果,以及補和他之間的善緣福德資糧。 現代人每天都很忙碌,我亦是如此,除了工作還要讀書。所以我珍惜時間,有一點時間就拿起經文讀誦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云:「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能得人身又遇佛法,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應當好好珍惜寶貴的修行時光,切莫蹉跎、切莫懶怠,要努力精進地用功,才能漸漸契入佛法,破迷開悟。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云:「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能得人身又遇佛法,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應當好好珍惜寶貴的修行時光,切莫蹉跎、切莫懶怠,要努力精進地用功,才能漸漸契入佛法,破迷開悟。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當你對別人起恭敬心,要別人能接受,那就要保持當下不起分別心。要知道,當你對別人起恭敬心時,有時並不是別人不接受你的恭敬,而是可能當下他很忙,心中正好在想事情,慢一點回答,或者他接受的態度表現動作粗略一點,你就馬上起分別心,以為別人沒有接受你的恭敬。
Thumbnail
當你對別人起恭敬心,要別人能接受,那就要保持當下不起分別心。要知道,當你對別人起恭敬心時,有時並不是別人不接受你的恭敬,而是可能當下他很忙,心中正好在想事情,慢一點回答,或者他接受的態度表現動作粗略一點,你就馬上起分別心,以為別人沒有接受你的恭敬。
Thumbnail
「促進家庭幸福」。我們身為一個修行人,每天都要能幫助人,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恭敬,這樣對我們修行來說是有輔助作用,使我們更精進、更努力,對道場呢?這也是一件非常殊勝的因緣。「鍛錬體魄」,依近代高僧印光大師的開示錄中,印祖常言:「吾是一個慚愧僧。」我們修行人的內心應該要常懷慚愧心,如印祖說的我們自己是一個
Thumbnail
「促進家庭幸福」。我們身為一個修行人,每天都要能幫助人,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恭敬,這樣對我們修行來說是有輔助作用,使我們更精進、更努力,對道場呢?這也是一件非常殊勝的因緣。「鍛錬體魄」,依近代高僧印光大師的開示錄中,印祖常言:「吾是一個慚愧僧。」我們修行人的內心應該要常懷慚愧心,如印祖說的我們自己是一個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