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不可思議,用「心」才能相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的時候不懂修行是什麼,不懂佛法的真實義。總覺得修行就是修仙,要修到變成神仙才是圓滿。那時候理解的修行,是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誤以為修行的門檻很高,不是我這種凡夫可以觸及,也不是我這個俗子可以承擔的。後來,有機緣接觸佛法,在持誦經典的過程當中,受到佛菩薩的智慧洗禮、薰陶,漸漸了解佛法是很生活化的,且生活中處處都有修行的機會,真正的修行就是將佛法確實地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心口合一,知行合一。

 

事實上,修行是很單純的,就是斷除貪嗔痴、修正習氣、清理不善心,讓蒙塵的自性滌淨,恢復本自具足的清淨心。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成仙成佛、也不是為了要長生不老、更不是為了修練神通、唯我獨尊、成為宇宙的主宰,修行僅是懺悔改過,去除混沌與不善,知行合一,恢復本來面目,找回清淨佛性,究竟圓滿。

 

幼時無知,把佛當偶像崇拜,認為佛可讓人許願、發願、求福。以為只要準備豐盛的供品祭拜佛菩薩,只要祂們享用的高興,願望就能夠成真。現在才知道這樣的想法真的很愚痴,佛菩薩是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對眾生一視同仁,怎麼可能用利益交換呢?修行之後,因有長時間持誦大乘經典,在佛經的長期薰陶之下漸漸有所體悟,對佛菩薩的恭敬心來自於讚嘆、認同佛菩薩的智慧、慈悲與無分別心,不再把佛當成偶像,當成許願所求的對象,而是當作學習的對象、努力的目標。

 

回顧我的人生,從小到大所犯的錯實在太多太多了,如果人生能重來,我一定會用佛法去改正我所犯下的無限多錯誤。能學佛修行真的需要很大的福報,佛法的智慧眾生必修的功課,對人生的各種際遇、境相、問題……等等,都有很大的幫助,有正確的觀念才不會一直犯錯、造惡,有成熟的智慧才能修善、究竟圓滿。

 

(分享完畢)


 

修行是各人修各人得,不需與任何人比較;佛法之前眾生平等,沒有分別計較,一切眾生通通都是清淨平等,佛性都是正覺慈悲。有緣人說:「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成仙成佛、也不是為了要長生不老、更不是為了修練神通、唯我獨尊、成為宇宙的主宰,修行僅是懺悔改過,去除混沌與不善,知行合一,恢復本來面目,找回清淨佛性,究竟圓滿。」這是很重要的觀念,修行不是修仙成神,也不是修一個神通廣大、心想事成,而是修心,提升心的層次,能看破、放下,才能斷除煩惱、痛苦,人生才能隨緣、自在。

 

修行貴在修心,修什麼心?修恭敬心、平等心、清淨心、不動心、慈悲心、真誠心……等等,這些通通都是直心,也是佛心,是眾生的本來面目,本來就有的。修行要從根本修才能圓滿,什麼是根本?心就是根本。放下對世間名相的執著,回歸自然,就能證得清淨法身。對世間事要看破、放下,心才能隨緣、自在,這樣修行才是究竟、才能圓滿,在一切境緣當中都是清淨自在,沒有任何束縛。

 

修行要得力,就要「向內觀照」也就是「微觀」,若能觀照到自己的問題,就能對治,所以向內觀照就是對治的開始。人會生病,不管是心病、身病、意病都是執心太重、煩惱太多引起的,所以治病要從「心」開始,心就是病根。

 

若能觀察到病的根源,就能對治,所以修行要觀心,知道心的問題是什麼,然後用佛法的智慧對治,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來解決問題,來改過自省,漸漸修得清淨。〈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眾生身在五濁惡世當中,常被境相所騙,被受、想、行、識所轉,而生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意識,認為一切的根源在於「我」,「我」是人生的主宰,一切違背「我」的任何言語、行為、活動甚至於意念,通通都會導致「我」生起煩惱、痛苦、貪嗔痴等不善心,這其實都是五蘊的運作所造成的幻覺。

 

若我們時時以正念、淨念來觀照一切緣起的變化,就可以漸漸察覺「諸法無我」的空性,就能漸漸淡化我執、我見,進而生起「般若智慧」,照見「五蘊皆空」。

 

修行不得力其實就是向內觀照不得力。為什麼?因為自身的妄想止不住、轉不過來,雖然有修行、誦經和唸佛,但心裡還夾雜著許多妄想、雜念,向內一觀照,觀到的都是妄想、雜念,這樣要怎麼找到問題?要怎麼解決問題?要斷除妄想、雜念首先一定要真心信佛,對佛法要有信心,要真的信、真的反省、真的改過、真的執行。佛菩薩的教誨是真理、是真相、是純正無妄、無邪,若您對佛菩薩的教誨總是半信半疑,對自己有利的才信,對自己不利的不信,那就是分別、計較,不是清淨、平等,這些通通都是妄想,難怪修行不能提升,煩惱痛苦越修越多,追根究底還是自己的問題。

 

修行要「信、解、行、證」,要用心去相信佛法,了解佛的智慧,確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執行,歷事練心,方能漸漸體悟佛的智慧,證悟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徹悟空性。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尚未修行、尚未了解因果之前,凡事在乎的都只有自己的感受,直到了解因果後,才懂得不管別人怎麼做是他們的選擇,別人怎麼待我是我的因果,我怎麼待別人是我的修行,修行就是要在人世間修得圓滿。 我的氣血循環不好,在唸誦消除外道願的經文就會特別難受,因為累世的黑氣會湧出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中元節前夕,夢到一位往生約兩年的友人。夢中我們一起在學習,但是她說功課太難了看不懂,作業也沒有做完,後我就醒了,夜半夢醒,印象清晰。這位朋友是我大學社團的學姊,相處四年,畢業後也都有聯繫往來,相識近20年,是很有交情的朋友。學姊為人直率豪爽、有情有義,是俠女性格,對學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行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自從從事了整理師這個行業以後,發現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客戶。這次服務的客戶是一對夫妻,夫妻倆一起學佛修行,第一天來到客戶家,發現家裡的磁場很舒服(可能自己比較敏感,過去接觸的一些案子,有些家庭家裡太亂,或者磁場不對,我就會容易頭痛)。   這次很不一樣,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尚未修行、尚未了解因果之前,凡事在乎的都只有自己的感受,直到了解因果後,才懂得不管別人怎麼做是他們的選擇,別人怎麼待我是我的因果,我怎麼待別人是我的修行,修行就是要在人世間修得圓滿。 我的氣血循環不好,在唸誦消除外道願的經文就會特別難受,因為累世的黑氣會湧出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中元節前夕,夢到一位往生約兩年的友人。夢中我們一起在學習,但是她說功課太難了看不懂,作業也沒有做完,後我就醒了,夜半夢醒,印象清晰。這位朋友是我大學社團的學姊,相處四年,畢業後也都有聯繫往來,相識近20年,是很有交情的朋友。學姊為人直率豪爽、有情有義,是俠女性格,對學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行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自從從事了整理師這個行業以後,發現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客戶。這次服務的客戶是一對夫妻,夫妻倆一起學佛修行,第一天來到客戶家,發現家裡的磁場很舒服(可能自己比較敏感,過去接觸的一些案子,有些家庭家裡太亂,或者磁場不對,我就會容易頭痛)。   這次很不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據悉,佛的教導是脫離苦的修心法,是自古以來成道者諸多法門中的一種,也是自有其獨特性與特殊性,有其針對性的一門修心法。 我,並不以佛教修行法專修而減弱自身的苦,佛經與我而言更像是照鏡子,憶念起真實的一種提醒。「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是如是;我也因無為法,無所為而逐漸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據悉,佛的教導是脫離苦的修心法,是自古以來成道者諸多法門中的一種,也是自有其獨特性與特殊性,有其針對性的一門修心法。 我,並不以佛教修行法專修而減弱自身的苦,佛經與我而言更像是照鏡子,憶念起真實的一種提醒。「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是如是;我也因無為法,無所為而逐漸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