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衝浪(下篇)-沙發經驗可以帶給我們的6個價值

2023/03/19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篇主要分享個人的沙發經驗,及在經歷過20來次的沙發經驗後,反思回顧沙發衝浪帶給我的價值和學習。
想要更多了解沙發衝浪的意義是什麼,或是可以如何開始的實際準備,可以讀(上篇):沙發衝浪(上篇)-讓旅人擁有人性互動和打開視野的機會|方格子 vocus

我的第一個沙發經驗

我的第一個沙發經驗,因著意外的插曲讓我永遠難忘。
第一個沙發總是最困難的,一方面因為沒有經驗,對那些不確定性考慮也較多,另一方面是沒有其他人的評價,主人只能從我的描述和寫的request去決定是否信任接收我(2011年是智慧型手機剛出沒幾年的年代,行動網路完全不理所當然和普及化)
畢竟是一位女生,安全也讓我考量較多,所以當時我花很多時間找主人、看評價,也只找有過評價的,且盡量是找女主人。
那時我在澳洲的紅土中心打著兩份工,邊計畫著接下來要去南澳阿德雷德(Adelaide),在被拒絕數次後,我最終幸運得到一個女主人M的答覆,她告知我她中間可能會離開一陣子(因為我預計過去的時間是聖誕節那段時間),但我還是可以住她家,可以幫忙照顧她養的雞和庭院。
當我火車抵達車站,M來接我「回家」,那時放了大小背包後,因為還是下午而已,她說家裡有腳踏車,跟我推薦如果想去市區和附近的海邊的話,可以拿去騎。看到腳踏車我就整個熱血上來,背包一丟,騎車去海邊,晚一些再騎去市區,但殊不知…我不知道自己要怎麼回家😂 去市區容易(反正有路標),但回郊區和住宅區域可要認路阿🤣
所以我…就迷路了。到傍晚還找不到回家路,手機已即將沒電(那時我沒智慧型手機),結果就遇到好心人士T,不僅幫我打電話給沙發主人,確認家地址,甚至陪著我騎腳踏車回去。
第一次沙發衝浪的主人家
M最後沒有如她原計畫的離開家,而且她剛好同時也有接收幾位其他國家的沙發客,所以我們常每天幾個沙發客輪流煮,一起結伴出去走走。第一次衝沙發的經驗,也讓我體驗到除了和沙發主人的互動外,同時和其他沙發客連結的樂趣。

超越主人&沙發客的單一角色,沙發衝浪是共創人類真誠互動的社群

除了一開始當沙發客,我後來也開始透過平台尋找認識人,無論是同樣在異地城市的旅人,或無法接待沙發客但願意見面的在地人,或是來台灣的外國人,都是個不錯的體驗。而在回台灣念書時,我也有了少許沙發主人的經驗,空出小套房裡的角落,也給我不同的體驗。
CS平台創造了很獨特且相對健康的社群,由社群成員們共同創造專屬的人與人互動體驗,這些記憶是一個為什麼現在當我憶起二十幾歲的許多片段是如此獨特的一大主因,在這過程中,幫助我認識自己、發現世界,讓我的旅行不只有一般會規劃的走訪必去的景點、必吃的美食,更有機會可以認識活生生的在地人,透過短暫的連結和互動,可以一窺他們對自己所居住的城市觀點和生活模樣,因著我的行腳經歷都伴隨著沙發衝浪的足跡,給我了些體悟,便有了「帶著當地人的眼睛旅行,並帶著旅人的眼睛生活」的感觸和期許。
隨著網路世代的發展,現代要認識一位陌生人的媒合平台和社群千百種,像是語言交換的、筆友的、單純社交、打工換宿的等都如雨後春筍般,或許如今看CS這類搭建社群的平台可能不覺得稀奇特有。
由於CS搭上了全球網路正邁向普及化的過程(創立於2003年),而我是從2011年才開始用,一路用到2019年,也因此我的體驗也算剛好見證到網路時代興起,轉變到行動網路時代的過程。也因此CS體驗也擁有許多非常人性互動的純粹互動和交流(畢竟我那段時期雖然有網路,但行動網路也還沒那麼發達)
帶著當地人的眼睛旅行,並帶著旅人的眼睛生活

其他類似的社群交流平台

以旅行找住宿來說,除了一般大家都知道的通用住宿媒合平台AirbnbBooking.comExpedia TravelTrivagoAgoda。如果希望為旅行增添一些其他體驗,打工換宿(Work Exchange)或保母換宿(House sitting)或許是個可以考量的選項。
打工換宿有很多型態,但多數都是偏勞務性質的,一般常見的像是農場、青年旅宿、庭院花草整理、陪伴小孩之類的工作性質,除了各國或地區各自架設的打工換宿網站外,全球性的打工換宿平台也不少,像是幾個可參考:WWOOF, HelpX, Workaway之類。
WWOOF我個人沒使用過,但它是想體驗農場換宿生活的老牌社群;我曾在2012年澳洲打工旅行時,用過HelpX找到澳洲的蔬菜農場換宿;並在2019年用Workaway找到在荷蘭的小農村型換宿,度過我後面寫論文的壓力時光,也為我省下一筆房租費。
在澳洲昆士蘭(Queensland)的蔬菜農場換宿
顧家換宿(House Sitting)我還沒試過,但概念有點像當我要外出離家一段時間,希望有人能幫我照顧或定時餵食我的寵物,也幫我稍微顧家,可能有點像小管家的感覺。平台像是Trusted House Sitters
我是覺得這媒合概念滿酷的,各取所需,在台灣或很多亞洲國家可能比較少這種需求,我在想因為東方比較有社群和幫助鄰舍的感覺;且好像也比較不習慣讓「陌生人」在我們不在家時住在我們家顧家,但對一些西方國家空間較大(像是有庭院),或是鄰居距離較遠(像是紐澳、美國有些州的鄰居都往往在需要開車的距離),就比較適合。

沙發衝浪幫助我學習的人際能力(Human skills)

1. 文化智商(CQ, cultural Intelligence)及跨文化適應力(cultural adaptability)

就是一個人在不同國家、不同風俗民情和不同(組織/環境)文化之間的適應能力。
關於跨文化智商,可以閱讀天下雜誌的這篇文章
文章簡單把跨文化智商分為四個面向:
  • 動機型文化智商(motivational CQ):平時會注意和異文化相關的議題,對適應不同文化環境有信心,也比較有意願接受新環境的挑戰。
  • 認知型文化智商(cognitive CQ):對不同文化知識的學習與了解程度強,包括經濟、法律、政治等,並能有效運用知識,理解當下的情境。
  • 策略認知型文化智商(meta-cognitive CQ):能透過觀察和互動,理解異文化,在既有的認知中提出質疑,並透過親身實踐來驗證,達到文化知識的反思。
  • 行為型文化智商(behavioral CQ):與不同文化的人相處時,能正確使用該文化中的語言及非語言的行為,表現出符合該文化期待的行為。

2. 跨文化溝通

除了對語言的掌握,也有能辨認不同文化的人的價值觀和傳統的能力,在溝通過程中,能看懂、聽懂和理解對方的肢體語言、弦外之音(也就是讀得懂空氣),也懂得用適切的語言和肢體語言展現,以創造所期待彼此關係的距離和氣氛。

3. 做人處世

這聽起來很老掉牙,但也確為事實,當出門在外時,互相幫助及支持是很重要。做人處世涵蓋很多是品格的部分,如何將心比心、為人著想,如何發自內心關心人,如何欣然接受被愛,如何表達友善,如何表達感謝等。

4. 業務推銷

就如上面所提到的,沙發衝浪的媒合(尤其站在沙發客的角度)有點像要把自己銷出去,怎麼在個人首頁(Profile)和寄的一篇邀請訊息中,讓沙發主人閱讀時願意考慮為我打開他的家門(除了他自己的時間考量以外),要怎麼撰寫才會吸引到對方的目光,又帶點幽默感,讓對方也對我感到好奇,並想更多認識我。

5. 以不同角度認識甚至挑戰自己

寫Profile和邀請訊息是個不斷自我反芻和更迭優化(其實就是工作一直在談的PDCA)的過程。也會從不斷閱讀社群其他人是如何寫他們的Profile中不斷學習,並引發更多思考和改善。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在持續一次次修改的過程中,會不斷反覆思考一些跟個人核心有關的根本問題;隨著開始和沙發社群的人有更多互動(衝到沙發而認識沙發主人、認識其他旅人等)後,在聊天和交流的過程中,新的刺激會不斷地給予自己不同的面向的思考和反饋(有如一顆顆隕石撞擊和敲打內心的小宇宙一般),可能就又開啟一道從沒用這方式看待自己的眼光,我覺得這番內心所經歷的過程是很好玩且很棒的人生體驗。

6. 成為適應型的內向者

因為沙發衝浪滿多是一對一,或最多有時主人有室友or另一半,或和家人一起住,所以主要的互動交流對象基本上不會多,若你也跟我一樣是一個內向者,這絕對是個容易開始和適應的友善環境。就比較不會遇到一下子要面對到很多陌生人並開始進行社交的情形。
以個人經驗分享,我以前內向又悶騷且有時害羞的人,和人慢熟,雖知道自己喜歡人,但一開始接觸到陌生人群能量會消耗很快,就想趕快找空間獨處XD 但在沙發衝浪的過程中,因為一開始接觸的人不用太多,很多時候都在一次面對少於四人,就讓我比較自在舒服,可以用我的好奇心去自然去開展友誼和交流互動;若遇到主人超級外向且愛跑趴,也都會尊重我決定是否一起。我也透過每次和不同主人與其人際圈的交流互動,一次次摸索我在內向和外向特質之間的平衡,也漸漸學會如何在觀察不同個性的人後,調整適應和展現不同面向的自己和對方相處。
慢慢我開始對比我外向或內向的主人都可以馬上感到自在,且可以很快找到舒服的方式相處。而我也發現在這自我蛻變的過程中,我也慢慢朝著Ambivert(中向性格)的方向平衡,學會讓自己的外向特質有時可更多展現,本質上我還是個內向者,個人能量取得的方式主要還是以獨處的方式,但我也可以較自在地適應這個外向者較吃香的世界,但同時也可以肯定內向者的價值。

總結

這篇無非是希望以一個過來人,推薦大家一個帶給我年輕歲月豐富資產,並開啟我視野的平台。即使現因疫情及工作的現實因素,暫時沒積極主動在使用它,但我相信下次的旅行或當我的住宿環境可開放時,沙發衝浪仍舊會是我一大首選認識新朋友,繼續朝著20歲心中勾勒的畫面-「讓自己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前進。
期許對人性真實互動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體驗沙發衝浪,如CS標語所說的「Stay with Locals and Meet Travelers (和在地人住,與旅人相遇)」澎湃感動,也期待你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讓自己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
7會員
17內容數
從CSR、永續、到目前的ESG等趨勢關鍵字,甚至這幾年「循環經濟」、「淨零」等相互關聯的概念也被熱烈討論。社會要推進永續轉型,除了政府、企業、組織等是關鍵,大眾的力量不可缺少。這個出版專題從一個永續碩士畢業並認真生活的地球公民觀點出發,去反思「環境保護(E)」、「社會責任(S)」、「公司治理(G)」跟每天生活的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