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Justus Paiewonsky給予初學者的忠告: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然而,瞭解Human Design的來龍去脈,瞭解你圖表的來龍去脈,如果做不是實驗的主要焦點,並不會讓你離解除制約更近一步。策略和權勢、人設和4種轉變,以及最終的PHS,以及幾年後的轉世/化身/輪迴交叉點——實際上沒有比這更多的了,你真的需要知道這些才能成功地解除制約。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當然,瞭解圖表的獨特方面和微小細節可以提供很多訊息。瞭解其他類型對於尊重和成功的溝通和互動非常有建設性。有很多東西要知道,它當然可以補充實驗的進行。訣竅是不要讓理論妨礙實踐。社交媒體中有很多人使用該理論來告訴人們在不同情況下該怎麼做。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這是一個例子,說明事物是如何被Mind接管的,記住,Mind是「非我」的代言人。如果你關注的Human Design「專家」並沒有把他們的主要重點放在策略和權勢上,而是定期告訴你Projector(投射者/導能者)、Generator(創造者/生產者)、Manifestor(顯現者/顯示者)或Reflector(反映者/反射者)在某些情況下應該做什麼,那麼他們本身很可能還沒有掌握那樣做。(翻譯:Google圖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