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AMM 成功的產品思維?(1)

2023/04/0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你是否有想過,在眾多 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 中,為什麼 AMM (自動做市商模型) 可以獨霸江山?什麼樣的 AMM 才會成功?為什麼 Curve 交易量可以超越 Uniswap 成為龍頭?為什麼 Balancer 要設計多代幣池?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只要搞清楚 AMM 的核心思維就可以迎刃而解。
本文不會以教學的角度介紹 AMM,也不會有一堆數學式子,而是思考 AMM 作為一個產品,該滿足什麼市場需求。
不論你是想要從事 Web3 的創業者,或是生態參與者,了解該領域的知識與原則可以有助於提升自身思考品質。這幾週我們談了許多概念,可以嘗試應用了,這次我們限縮範圍,聚焦在 AMM 的產品思維思考什麼樣的設計可以滿足市場,並延伸思考 AMM 未來的產品趨勢是什麼。
成功的事業其實可以大致分為兩個要素:產品與行銷。前者是關於如何滿足使用者需求,並提供價值的思維;後者是思考如何與使用者建立信任,建立傳遞價值的管道。創業要成功兩者缺一不可,本次主要聚焦在產品思維上的討論,行銷與時機的影響,礙於篇幅日後另撰文探討。
本次我們想要回答的問題:怎麼打造一個有需求的 AMM。因此,我們需要先從 AMM 解決了什麼問題理解起。

AMM 根本的市場需求是什麼

因為區塊鏈的交易成本,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減少操作次數的交易模型。在傳統交易所中,是利用掛單簿的方式進行交易,如果掛單者的價格偏離市場價格太多而未成交,掛單者將可以重新下單,但這樣不利建構於區塊鏈之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因為燃料費消耗會因為每次的變更價格而增加。
AMM 的原理是打破過往交易掛單簿的形式,將所有代幣都放入同一個交易池中,藉由交易對中兩種代幣數量的比例「自動」決定交易價格,因為價格是自動變化的,流動型提供者不須也無法自行更改掛單價格,因此可以節省交易成本,代價是交易策略受到限制。
去中心化交易所受制於不可能三角,在追求去中心化的前提下,犧牲交易效率。AMM 的出現使得區塊鏈上的代幣交易更有效率,降低交易成本。AMM 相對於傳統掛單簿,盡可能增加去中心化的前提下而增加效率。
AMM:盡可能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增加交易效率。

AMM 如何滿足市場需求

那麼 AMM 該如何做到「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增加效率」,也就是如何滿足 Web3 的市場需求?其實 AMM 的使用者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人:分別是流動性提供者與交易者,兩者的需求其實有些微不同甚至衝突的要素,我們需要分別討論:
流動性提供者最在意的需求是資產安全,不論是傳統世界或是 Web3 都是。而在 Web3 的流動性提供者,通常還會在意自身是否擁有足夠的自主權,例如可以隨時取回資產或是自由擬定做市策略。當然,身為流動性提供者,獲利與投資報酬率的要求也需要謹慎思考。
交易者如同流動性提供者,最在意的事情也是資產安全,且會選擇使用 AMM 的交易者,對於去中心化與抗審查的需求必定也格外重視。另外,小額交易者對於交易燃料費敏感,大額交易者對於手續費與滑價錙銖必較。最後,使用流程設計順暢的 AMM 將可以提升交易者的轉換率,盡可能減少交易者認知負擔也很關鍵。
綜合上述,可以總結上述兩者各別在意的價值是什麼:
  • 流動性提供者:安全、去中心化、效率、獲利
  • 交易者:安全、去中心化、效率、服務
因此可以推論一個好的 AMM 應該至少要做好這五件事情:安全、去中心化、效率、獲利、服務,接下來分別說明與討論這幾個要素。

Web3 核心價值

會發現上述流動性提供者與交易者在意的價值共同點是安全、去中心化、效率,而這三者就是我們在〈區塊鏈不等於 Web3?什麼才是 Web3 的剛需?〉所提到的 Web3 世界擁有最大共識的三個剛性需求,不論是 DeFi、AMM、質押、遊戲等各種子領域,都可以驗證這三個需求。我稱這三個需求為「Web3 核心價值」,是 Web3 領域運作最基本的邏輯。
而 AMM 之於這三個剛需,可以看到更具體的展現:
  • 去中心化:協議是否抗審查、是否開源、是否無須許可等基本要求。大多 AMM 協議基本上都有做到。
  • 安全:AMM 乃至於所有 DeFi 最重要的評估重點,金融建立在資產的安全性上。一旦有任何安全疑慮或是紀錄,基本上 AMM 協議就永遠失信於使用者。
  • 效率:包含時間效率與金錢效率,前者是指交易時間,後者與 AMM 特別相關,包含滑價、無常損失、手續費用、資金利用率,都會影響 AMM 的運作的效率,而在此需求上各家 AMM 都有推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可以說 AMM 的主戰場基本上就是效率之爭。

收益

流動性提供者最大的動機是獲利,因此不斷出現各家 AMM 提出增加收益的方案,包含流動性挖礦或是聚合交易等功能,都是為了滿足流動性提供者的需求。當初 Sushiswap 利用流動性挖礦可是差點把 Uniswap 幹掉呢!可見流動性提供者的收益是扎實的 AMM 市場剛需,不可忽視。
獲利與風險是需要同時考量的。就算投資報酬率很高,如果相對應的風險高,其實潛在獲利是需要修正的。例如 2021 年出現許多 AMM 仿盤,就算流動性挖礦年化報酬率表面上突破 1000%,但因為風險極大,同樣無法滿足市場,最終因為無法維持長久共識,失敗的項目滿地皆是。

服務

服務包含許多面向,例如使用流程順暢、交易便利性、售後服務。以 AMM 來說,最重要的服務是提供交易資產的種類數量,如果擁有流動性的資產種類愈多,對於使用者來說是更加方便的,這也是為什麼使用者喜歡使用大交易所的原因:可以最方便買到自己要的代幣,不用擔心白跑一趟。
但有趣的是,如果想要提升「資產多元性」,會使得流動性變得破碎,使滑價增加,反過來降低金錢運作效率。欲提升資產多元性,傳統 AMM 的做法需要建立多種流動性池。例如 Panackeswap 為了 BNB、CAKE、BUSD 三個代幣的流動性,這三個代幣的流動性就破碎於三個流動性池,分別是 BNB/CAKE、BNB/BUSD、BUSD/CAKE,實質上代幣種類再增加,流動性將會指數級破碎。因此資產多元性與流動性 (資金效率) 其實是負相關的。
也因此 Balancer 與 Curve 都有推出類似 Metapool 的概念,將多個池子主流代幣的流動性共用,就是一種同時增加服務與效率的折衷方案。但同時也增加了系統風險,降低了安全性。只要有其中一種代幣價格巨幅跌落,會造成其他資產被掏空。

AMM 系統

從上文可以得知,AMM 產品設計上有五個剛性需求,分別是安全、去中心化、效率、利利、服務。
AMM 核心價值「安全、去中心化、效率、收益、服務」
知道了各個要素意義後,還需要理解這些因素其實也是會相互影響制衡的。例如去中心化會減少效率,安全性降低其實會使得實質獲利跟著降低,手續費增加可以增加資金效率吸引流動型提供者,但會反過來減少交易者的資金效率等等。我們可以歸納出並畫出 AMM 系統圖:
AMM 系統圖
眼尖的讀者可能注意到了,本次僅討論原始 AMM 功能,沒有涉及代幣經濟學與代幣持有者的論述,有助於簡化討論。將會於日後的文章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價值變數是使用者所在意的價值,也就是使用者的需求,分為交易者與流動性提供者的需求,在 AMM 領域中最重要的五個價值變數是「安全、去中心化、效率、收益、服務」。當交易者需求被滿足,交易量就可能會增加;當流動性提供者的需求被滿足,TVL 就可能會增加,兩個目的都是衡量 DeFi 的重要指標。
設計變數就是各大 AMM 角逐的主要領域,也是開發團隊發揮創意與思考的部分。例如 Sushiswap 聚焦在服務的多元性,包含交易、借貸、IDO,但為了避免服務多元性造成的流動性破碎,推出 Bentbox 共用流動性降低此問題。不同的交易所會以自身發展定位,思考著重什麼價值變數,並決定設計變數的調整。
若能掌握 AMM 共同的邏輯,對於開發團隊的行動將可以有更全面的理解,有助於自身判斷項目的優劣勢,甚至預測趨勢。本文探討了 AMM 底層思維與五個 AMM 產品的價值變數,下回將會針對設計變數的細節補充說明,並進行案例研究。
持續思考,呵護熱情,下次見。
訂閱電子報,用原則來理解 Web3:連結
4會員
12內容數
任何科學都是建立在最基礎且適當的基本原理之上,幾何原本為數學提供了最基本的公理與公設,使得人類得以從抽象原則解決具體問題。在充斥雜訊的 Web3 世界,更需要靜下心想清楚,思考本質,方為生存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