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Q2投資檢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在發展的趨勢中,儘量保持開放的心胸去發掘不同的資訊來源、思考不同的策略和觀點,讓觀察到的證據投票做多數決,減少以某種既定的教條、對自己過去經驗的執著、和對他人的依賴為自己的決策做背書,也是這幾年下來發現自己變得比較成熟的部分。

下面從「投資報酬 = α+β×市場報酬」的公式來談談一些關於今年的省思,和我對下半年的幾個想法。

關於α和Β

靠α值賺錢代表你所選擇的投資標的在大盤漲的時候漲得更多,跌得時候卻跌得更少,這能夠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只是,話又說回來,能夠長期穩定選擇出高α值的標的,你必然需要掌握某種資訊優勢,在市場價格尚未反映資訊之前,比多數市場參與者先一步採取行動。可想而知,越容易取得的資訊優勢(例如某種技術或籌碼指標)在時間的演進中就越容易失效,而越不容易取得的資訊優勢(例如網路和主流媒體找不到的資訊、產業或公司的內部資訊)就越容易幫自己爭取提前交易的機會。只是,要取得這樣更強有力的資訊優勢,我們通常也需要投入相當的資源(時間、專業、系統、人脈等等),自己在這些資源上的優勢又是什麼?這最終還是一個經濟學上的trade-off。

靠β值賺錢給人的感覺多半是「押大賠大,押小賠小」,運氣的成分居多,這和「成就感」是比較難聯想在一起的。不過,從公式來看,α帶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加項,β卻是一個乘數,也就是說,在市場報酬為正的時候,聰明的運用β反而是以較少的資源提高報酬的方式

如何聰明的運用β值呢?很多人直覺上都會想到槓桿:如果我本來是指數投資者,買進槓桿型指數ETF就可以將β提高到到原本的兩倍或三倍,如果再加上融資/質借可能又能再提高個一兩倍。然而槓桿也是一把雙面刃,在多頭持續的市況下,無腦賺錢固然讓人開心,一旦多頭反轉,虧損一樣是倍數的放大,同時,融資成本是α的減項,這必須和槓桿能夠帶來的期望報酬一併考慮。

因此,即使槓桿本身沒有好壞,在運用槓桿的時候,我們自己同時也應該做一些檢視:為了提高β,直接指數上槓是不是唯一最佳解?或許,對於短期交易者來說,只要策略得宜,這並沒有什麼不妥,但對於長期投資人、或是被動投資人來說,不論是從擔保維持率或是心理壓力哪一方面來看,這同時也加大了下跌時讓自己成為forced seller的風險。反之,如果我能建立一個β較高的個股部位,是不是就能在不運用槓桿的情況達到同樣的效果?我能否找到值得長抱的主流強勢股?換股和出場的策略又是什麼?思考這些問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或許就是進步的關鍵。

關於市場報酬

​行情=資金+心理,市場心理不易捉摸,但資金面有卻有跡可循:在通膨如期下降後,Fed六月大幅縮減了QT規模,降息的腳步聲也越來越近了。全球主要央行資產規模隨中、美、歐央行政策趨向寬鬆和日圓匯率落底反彈而成長,貨幣供給也隨著企業信心/貸款增加而穩定上升。除了日圓升值導致資金回流本土,間接帶來全球風險資產的短期賣壓,今年資金寬鬆的背景格局應該維持不變,觀察美國、台灣的M1/M2指標也朝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從心理面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即使基本面趨勢不變,股市的估值還是可能被量能拉得越來越高。雖然市場進入極度恐慌或極度貪婪階段的時候,均值回歸發生的機率會同步增加,變得較容易預測,但是市場在大多數時間都處於不那麼恐慌、也不那麼貪婪的狀況,這時與其自作聰明的去猜想,或是因為道聽途說產生動搖,比較好的作法還是根據自己可以信賴的客觀指標,有紀律地進行操作(例如以技術面的壓力/支撐當作加減碼的依據,或是觀察法人動向、主流強勢股的走勢作為大盤的領先指標),如果這樣的指標沒有出現,那或許一動不如一靜是更好的應對之道。

我的策略規劃

在通膨數據如期緩解,經濟景氣持續向好,以及產業基本面逐步落實的情況下,對於今年的行情其實都可以樂觀看待。檢視上半年,影響績效最關鍵的問題可能是資金有沒有投入到市場,以及投入了多少?當市場傳言和自己規劃的方向不同的時候(例如四月對通膨再起的憂慮,七月因政治風險和日圓升值造成的賣壓),如果我們對基本面保有信心,其實都是良好的進場機會。在市場漲幅太大的時候,細心觀察主流強勢股的走勢,當技術面出現反轉訊號時適當減碼(例如NVDA在6/20的長黑K),或轉移到防守性資產(如短期美債、基礎建設)、估值相對較低的資產(美國金融股、中小型股),等到估值修正之後,再有紀律的回補大盤和主流科技股的部位(當強勢股測試底部、股價守住關鍵支撐的時候),這就是今年的策略主軸。

對於下半年來說,經過這一兩個月的估值修正,AI的應用逐步發酵,加上傳統的電子消費旺季,許多一個月前看起來太貴的標的都來到甜蜜點,我的重心還是放在AI從半導體開始直到終端應用的層面,但如Q2規劃的,會繼續從上游的IC產業分散多一些到雲端服務、工業電腦、消費性電子這些中下游的板塊,非科技/電子股的比重也將持續提高(金融、基建、中小、健康醫療等等)。

最後談談幾個最近常被問到的題目:

  • 槓桿:當多頭進入下半場,融資成本上升了,無腦多的風報比和勝率卻降低了,槓桿的運用應當謹慎再謹慎,特別是長期、被動投資的部位,不宜進行開槓桿重押的操作(不得不說這時槓桿對投資人的誘惑異常巨大)。
  • 股債配置:短期美債可視作調節股票部位時資金的短期去處,但就長債而言,如果殖利率多數時間都已經有效反映市場對於聯準會降息預期,對債市的投機操作就很難達到比股市還要好的報酬率。只有當殖利率如4-5月那樣不理性飆升時,投機才有利可圖,但問題是在那樣的時候,股市還是更賺錢更划算的投資。因此,我認為在這個階段,是否購買長債還是應該回歸自身長期資產配置的需求,也就是領息和對黑天鵝事件的下檔保險,而非對於降息進行投機性的押注。
  • 持股比例:多數人認為空手/沒有賺賠是衡量投資績效的基準點,但是從機會成本的角度看,沒賺到市場報酬其實已經算是賠錢了(特別是在市場報酬這麼高的時候:SPY、QQQ > 15% YTD,0050 > 37% YTD)。因此,在經濟景氣的成長期,除非有更好的策略,持股比率最好維持在5成甚至是7成以上,剩下的資金再視市場情況和自身策略做加減碼的調節,即使完全不操作進行被動投資,都會比空手或低持股合理得多。


※ 被動投資懶人包:一份被動投資的地圖
※ 了解投資過程中常有的盲點與疑惑:《投資動動腦-關於投資的頭腦體操
※ 霍華.馬克斯經典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讀書心得
※ 改變人生思考的一本書:《當下的力量》慢讀計畫
※ 閱讀是一場豐盛的旅行:阿蒙的推薦書單

avatar-img
130會員
127內容數
像一粒野橄欖一樣從金融業漂流到海邊,興趣是探究接觸到的一切知識。希望陪伴大家一起成為聰明優雅的投資人,悠游世界、享受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邊阿蒙 的其他內容
登山時體驗到摸黑行進的挑戰,引發了一些對於投資的疑惑與思考。
投資的過程實際上比較像是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做導航,雖然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確切在地圖上的哪一點,但透過我們持續的觀察、思考、推理,自然能夠不斷限縮自己定位的可能範圍。
最近天氣逐漸轉暖,樹木的生長狀態讓我聯想到每個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步調。本文中分享了我這一季投資的操作,並且指出了目前投資市場產業的變化和機會,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些靈感。
霍華馬克思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提到兩個投資人對「風險」常有的誤解。
記得年輕時一次求職面試中,阿蒙曾經被老闆問過一個問題:什麼是好的風險?那時我聽不懂老闆在問什麼,我心想,風險不都是壞的嗎,怎麼會有好的風險呢? 如果是你,又會怎麼回答呢?
結交朋友對於投資和許多其他事情都至關重要。單打獨鬥固然有其好處,但若過於孤立自己,可能會脫節市場,使目標越來越遠。朋友可以分享智慧、經驗和未來洞見,互相支持,並在我們需要時提供幫助。透過結交朋友,可以看到更寬廣、更豐富的世界。
登山時體驗到摸黑行進的挑戰,引發了一些對於投資的疑惑與思考。
投資的過程實際上比較像是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做導航,雖然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確切在地圖上的哪一點,但透過我們持續的觀察、思考、推理,自然能夠不斷限縮自己定位的可能範圍。
最近天氣逐漸轉暖,樹木的生長狀態讓我聯想到每個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步調。本文中分享了我這一季投資的操作,並且指出了目前投資市場產業的變化和機會,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些靈感。
霍華馬克思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提到兩個投資人對「風險」常有的誤解。
記得年輕時一次求職面試中,阿蒙曾經被老闆問過一個問題:什麼是好的風險?那時我聽不懂老闆在問什麼,我心想,風險不都是壞的嗎,怎麼會有好的風險呢? 如果是你,又會怎麼回答呢?
結交朋友對於投資和許多其他事情都至關重要。單打獨鬥固然有其好處,但若過於孤立自己,可能會脫節市場,使目標越來越遠。朋友可以分享智慧、經驗和未來洞見,互相支持,並在我們需要時提供幫助。透過結交朋友,可以看到更寬廣、更豐富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投資市場中,波動性常被視為風險因素,但摩根·豪瑟卻將其視為手續費,促使投資者學會擁抱波動,以獲取長期報酬。本文探討了投資人如何在面對高風險環境下,克服情緒與認知失調,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以及如何在預測時留有足夠的錯誤空間以降低損失風險。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最近所有人心中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股市見底了嗎?該賣嗎?反而比較少人會問可以做多嗎?而這就是人性的循環、貪婪與恐懼的交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在指數比以前15000點還要大了,20000點的空間就會造成更大的震幅。如果單日小於200點的話其實算是小漲或小跌。因為就像是2024.8.2還有2024.7.26都出現大跌千點的行情。這時候選擇權翻倍獲利賺錢的機會就超級大。此刻不把握這種不用挑股票,只需要看指數的漲跌,操作對象只有加權指數,多單
Thumbnail
## 開槓桿投資?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投資是一門藝術,開槓桿更是一場心跳加速的冒險。身為一位資深的投資者,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槓桿投資上的經驗與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風險至上」,因為我實在不想讓這十年的努力化為烏有。投資是細水長流的事,沒必要為了一時衝動押上身家。
Thumbnail
提升交易期望值有兩條路:一是提高平均獲利幅度,如增加槓桿或放寬停損,但風險也會增加;二是降低平均虧損幅度,如收緊停損,雖然獲利潛力減少,但可設計"再進場"條件,適時加碼趕上行情,達到風險收益最佳化。不同風格的交易者應選擇合適的策略,期望值觀念是交易長存的關鍵。
Thumbnail
從2022年七月入金第一筆元大台灣50正2起,目前投入時間為22個月,慢慢見證了股市由空頭轉為多頭氛圍,第一筆投入00631L當時股價為104元,最低點跌到73元,最高點漲到217元(2024年5月)。我採取每個月都投入的方式進行(為了規避回調風險與心理耐受程度)。
Thumbnail
國際新聞持續影響投資市場,風險評估至為重要。本文探討投資槓桿與維持率,並設定對應風險的應變方案。
Thumbnail
投資能夠獲利的要件不只在於搭上趨勢,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要能在趨勢轉變時退場,而賣股票退場是一項更不容易的決定,因為這是信心滿滿的站在順風趨勢上卻要做逆風的決定。
Thumbnail
終於接近160%了 今天的市場波動有讓開槓桿賭運氣的投資人要開始有情緒交易了 好好珍惜市場每一年修理輸家的節奏 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非常準的人性指標 只需要判斷預期人性要犯錯的節奏,就可以贏過花錢學一堆技術分析的投資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投資市場中,波動性常被視為風險因素,但摩根·豪瑟卻將其視為手續費,促使投資者學會擁抱波動,以獲取長期報酬。本文探討了投資人如何在面對高風險環境下,克服情緒與認知失調,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以及如何在預測時留有足夠的錯誤空間以降低損失風險。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最近所有人心中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股市見底了嗎?該賣嗎?反而比較少人會問可以做多嗎?而這就是人性的循環、貪婪與恐懼的交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在指數比以前15000點還要大了,20000點的空間就會造成更大的震幅。如果單日小於200點的話其實算是小漲或小跌。因為就像是2024.8.2還有2024.7.26都出現大跌千點的行情。這時候選擇權翻倍獲利賺錢的機會就超級大。此刻不把握這種不用挑股票,只需要看指數的漲跌,操作對象只有加權指數,多單
Thumbnail
## 開槓桿投資?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投資是一門藝術,開槓桿更是一場心跳加速的冒險。身為一位資深的投資者,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槓桿投資上的經驗與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風險至上」,因為我實在不想讓這十年的努力化為烏有。投資是細水長流的事,沒必要為了一時衝動押上身家。
Thumbnail
提升交易期望值有兩條路:一是提高平均獲利幅度,如增加槓桿或放寬停損,但風險也會增加;二是降低平均虧損幅度,如收緊停損,雖然獲利潛力減少,但可設計"再進場"條件,適時加碼趕上行情,達到風險收益最佳化。不同風格的交易者應選擇合適的策略,期望值觀念是交易長存的關鍵。
Thumbnail
從2022年七月入金第一筆元大台灣50正2起,目前投入時間為22個月,慢慢見證了股市由空頭轉為多頭氛圍,第一筆投入00631L當時股價為104元,最低點跌到73元,最高點漲到217元(2024年5月)。我採取每個月都投入的方式進行(為了規避回調風險與心理耐受程度)。
Thumbnail
國際新聞持續影響投資市場,風險評估至為重要。本文探討投資槓桿與維持率,並設定對應風險的應變方案。
Thumbnail
投資能夠獲利的要件不只在於搭上趨勢,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要能在趨勢轉變時退場,而賣股票退場是一項更不容易的決定,因為這是信心滿滿的站在順風趨勢上卻要做逆風的決定。
Thumbnail
終於接近160%了 今天的市場波動有讓開槓桿賭運氣的投資人要開始有情緒交易了 好好珍惜市場每一年修理輸家的節奏 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非常準的人性指標 只需要判斷預期人性要犯錯的節奏,就可以贏過花錢學一堆技術分析的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