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OTT即將超越電視成為主流,台灣傳播產業會欣欣向榮還是瑟瑟發抖?

更新於 2023/04/07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重點節錄

  1. 現在就像是OTT的戰國時代,新的、舊的、本土、國際業者都一起大亂鬥,彼此合縱連橫、催生各種新玩意兒,不只讓消費者有選擇障礙,「演員」也一直在選擇的十字路口徘徊。你知道嗎,韓國導演曾指出「比起拍電影,明星更傾向拍Netflix影劇」😮
  2. OTT成為傳播市場王者早已不是新聞,但台灣OTT訂閱數和有線電視就快呈現「死亡交叉」,這比較讓人驚訝。事實上,台灣近年來傳播環境變遷劇烈,例如有線電視訂戶連續21季下降、客語節目比率剩不到1%,一起俯瞰台灣傳播產業環境,更新我們的想像!
  3. 如果我們真的很想贏韓國、很想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好內容,該怎麼做?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曾說:「內容產業需要工業革命,不是文藝復興。」他認為,台灣相關政策需要全面性盤整、檢討、修正,才能有較長遠的規劃。今天,一起來認識這場工業革命的「蒸汽機們」:「OTT專法」草案、自詡OTT國家隊的「公視+」、台灣目前唯一的OTT規範。

焦點快報

-OTT有夠夯…夯到演員不演電影、緯來拿到轉播權!

1️⃣ 韓國電影導演的煩惱:比起電影,演員更想拍Netflix

由Netflix原創的《黑暗榮耀》成為近期焦點,2021年的一則新聞也再度引發討論。當時《韓國日報》採訪一位電影導演,該導演表示雖與頂尖製作公司合作,但大咖演員卻「更想拍攝Netflix作品」,引發熱議。
同為Netflix原創的「魷魚遊戲」也能呼應這個現象,像是演員金姝怜的IG粉絲從400漲到破百萬、演員李政宰在第2季每集片酬達台幣2200萬(破韓國記錄),可見OTT帶來的影響力之大。然而,你若以為他們能因此直接致富,那就大錯特錯,像是魷魚遊戲導演曾表示,因為Netflix簽的是固定合約,所以「Netflix不會因為賣座就另外發獎金」。收穫最大的,還是跨國平台。

2️⃣ 爭味全龍轉播權,緯來因OTT贏Eleven Sports

OTT帶來影響力的潛力除了讓演員癡迷外,更可能成為左右轉播合約的關鍵,像是與Eleven Sports合作2年的中職味全龍隊,在合約到期後,於今年3月2日改與緯來電視網簽約3年,新一季球賽將由緯來轉播。領隊丁仲緯指出,「OTT平台」是考量之一,因為OTT比較符合年輕族群的收視習慣。
關於台灣運動轉播產業,國立體大教授陳子軒在報導者的專欄中提出分析:「愛爾達在與中華電信的合作下,從IPTV延續到OTT的腳步最為明快(Hami Video),Eleven Sports在與OTT起家的DAZN併購之後,勢必也將有更多布局,緯來則僅以內容提供者的角色與其他串流平台合作。」
延伸閱讀:
報導者》陳子軒/NBA轉播權「壓哨球」,預告了頂級運動轉播大遷徙時代|https://bit.ly/3yJacDS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觀會客室】怎麼看有差嗎?從運動轉播看見媒體變遷|https://bit.ly/3TpxM23

3️⃣ 2022年Hami Video新訂戶數年增近50%,沒有盜版會更多?

隨著台灣收視習慣改變,從東京奧運、世足到經典賽,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OTT觀看運動賽事,而與愛爾達密切合作的中華電信,旗下OTT平台Hami Video新訂用戶年增率將近50%,根據2022年第4季統計,MOD+OTT訂閱數超過279萬。
同時中華電信也藉機再指出盜版問題。2020年,包括他們在內共有12家本土OTT發起打擊盜版的串連行動,當時myvideo表示「台灣每年因盜版損失高達283億元」(2018年其年營收目標為6億元),而同年刑事局接連破獲「楓林網」、「Gimy劇迷」這兩大本土盜版網站,2021年刑事局也偵破盜版機上盒台灣安博的機房,而負責人也在今年被起訴。
打擊盜版看似頗有進展,但實際上這些網站早已東山再起,而安博盒子因為訊號源來自海外,就有網友表示仍「爽爽看」。值得注意的是,盜版問題對於規模相對小的本土OTT業者來說,傷害恐是更大,因為內容不僅是銀彈之爭,更決定了生死(市佔率)。
延伸閱讀:
信傳媒》七大團體拜會NCC 呼籲政府嚴打其他盜版電視盒子|https://bit.ly/3FB1Kdw

4️⃣ 主管機關在哪裡!NCC提出「2022傳播市場報告」

NCC每年都會提出「通訊傳播市場報告」,針對其業務範圍的國內外市場環境,進行盤點及分析,同時也透過實際問卷調查民眾的感受及政策建議。(延伸閱讀:https://bit.ly/3ZY8sCB
在今年有關OTT政策的篇章中,可以發現許多國家已針對OTT有相應的措施及修法,像是歐盟要求OTT業者應確保歐洲影視內容占比應達30%、韓國鬆綁付費電視法規並擬要求OTT業者支付網路使用費。台灣則……🙂。

5️⃣ OTT專法何時出來?立委質詢NCC:我真的是有點不耐煩了

3月15日立委李昆澤質詢OTT專法進度,主委陳耀祥說,目前內部已有研擬細節,但是治理方法有歧異,仍需溝通。李昆澤表示,目前消費者在OTT上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7天猶豫期」與「自動扣款」的爭議,陳耀祥回應,現況會遇到「境外業者」有法卻不能管的問題,而這也顯示出立法的重要性。他強調,專法目前會以「保護消費者權益」、「鼓勵產業創新」為前提。
李昆澤進一步指出,2019年到2022年聲量前20的台劇,有11部有OTT參與投資,其中有8部是本土OTT業者投資,然而目前本土業者的市佔率卻相當低,呼籲NCC應該要提高本土作品的比例,以縮短本土與國際OTT的差距、提升本土內容品質。

解讀焦點

-2022台灣傳播產業環境解析!死亡交叉不遠了?
NCC「2022通訊傳播市場報告」於2023年初公布,當中最新產業現況資料為2021年、民眾使用習慣調查為2022年。

1️⃣ 數位廣告佔總體67%,有線電視、報紙、雜誌廣告萎縮最嚴重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數位廣告在2017年超越傳統廣告,如今數位廣告依然持續成長,不過趨勢已放緩。2021年台灣整體廣告產值成長,其中數位廣告產值為544億(佔整體67.4%)、傳統廣告產值為263億(佔整體32.6%),進一步分析,數位廣告主要成長的動能來自「國際大型平台」(且力道越來越大),傳統廣告則以有線電視、報紙、雜誌這三類廣告萎縮最嚴重。
簡而言之,台灣傳統廣告持續衰弱,數位廣告則面臨被跨國平台瓜分的命運,然而廣告卻是內容產業重要的經濟來源,像是新聞議價的具體內涵就涉及廣告壟斷不利新聞及民主的議題。

2️⃣ 廣電市場不降反小升!但「新內容」正在萎縮

有線電視剪線潮持續了21個季度,廣電市場應該也慘上加慘?其實沒有,截至2021年,不論無線電視或衛廣電視的整體營收,都呈現持平、甚至小幅提升。尤其,在廣告營收近年呈現衰退的情況下,整體營收能持平,代表廣電業者應有持續尋求其他收入模式,例如活化內容通路。
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市場越來越難做,導致將本求利的心態,像是內容面的數據顯示, 「節目自製率」、「重播率」提升,「新播率」、「首播率」下降,也就是說雖然播送越來越多本國內容,但「新內容」的數量正在往下降

3️⃣ 節目使用臺語、原住民語比例成長,客語下降至不到1%!

根據2014年到2021年無線電視台使用不同語言比例統計中,下降部分,國語(華語)從81.9%到69.3%、客語從5.1%到0.3%、英語從2.6%到1.1%;上升部分,臺語從8.9%到18.3%、原住民語從0.01%到10.8%。其中,客語在2020年的比例為4.6%,卻在隔年急遽下降。
關於客語比例下降,報告指出是因為2019年7月1日「公視臺語台」成立後,使用原本「公視2台」的頻譜,因此造成臺語比例增加、客語比例減少。回頭檢視公視2台在2018年8月的節目表,發現其播映節目之語言多元,為何造成客語比例下降劇烈,尚未有答案。不過若從語言傳承的角度切入,或許有點頭緒,例如客家電視台節目《客客客棧》曾引用學者研究指出「客家人母語使用者的下滑指數,比原住民下滑更快」,而過去我們實際訪問客台節目《練習生衝一波》製作人高嘉鴻時,他也曾指出「因為發現要找到具流利客語能力的高中生實在不容易,因此改由客台主持人主持節目」。
除此之外,目前由公視營運的Taiwan+在2022年10月3日同步於無線電視開播,因此未來英語的使用比例應會提升不少
延伸閱讀:
客家電視》客語的存亡之秋|https://bit.ly/3FBtCOU

4️⃣ 有線電視訂戶持續創新低,OTT快要「黃金交叉」

報告中資料顯示,2021年有線電視訂戶為474萬戶、年營收339億元,剪線潮已連續21個季度;2021年OTT訂戶410萬戶、年營收292億元,而若持續這個趨勢,在2026年將達到415億元。由此可知,台灣OTT與有線電視市場的「黃金交叉」可能不遠了。(要注意的是,NCC在報告中有關OTT的資料是二手資料,且訂戶與營收資料的來源不同)
同時,我們可以比較文策院在2022年發佈的資料,他們發現,雖然OTT版圖擴大,但「排擠效應」不明顯,也就是消費者可能同時使用有線電視及OTT,不一定是替代關係,因此「社群、電視、OTT三者共用的比例變化值得持續關注」。此外,他們也發現OTT在「40-49歲的中年族群」成長相當快速。
延伸閱讀:
文策院》2021年台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https://bit.ly/40oxrit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OTT其實分3種!(解讀焦點)|https://bit.ly/3W1tTAh

5️⃣ 台灣OTT排名揭曉、「OTT原生族」比想像多

研究抽樣的292人中,有47.2%的人沒有付費訂閱OTT,而剩下有付費訂閱的人之中,使用Netflix的佔最多數(44.8%)、Disney+次之(15.2%),而後是愛奇藝、Hami Video、friDay影音(皆各佔2.2%)。有趣的是,在這些人之中有將近一半是「OTT原生族」,也就是在訂閱OTT之前,並沒有收看電視服務。
2022年8月Disney+的全球訂閱人數已經超越Netflix,而與這份報告相比,台灣人還是比較喜歡使用Netflix。而2020年頒佈所謂「愛奇藝條款」、無法在台落地後,愛奇藝的市佔率從原先的42.4%下降到2.2%,但仍維持一定比例。

6️⃣ 「置入、冠名、贊助」YT上都是,電視有何不可?

置入、冠名、贊助是三種不同類型的廣告方式,它們在不同的節目類型、時段、商品下,都有不同的規定。而節目類型的部分,主要是規範新聞及兒童節目兩類:除新聞、兒童節目外都可「置入」;除新聞、兒童節目外都可「冠名」;除新聞節目外都可「贊助」。
根據NCC調查,70.6%民眾知道節目會出現「置入、冠名、贊助」,而有66.3%的民眾表示可以接受這類行為。其實,這類廣告方式是否再放寬,產業界有諸多討論,像是當網路內容興起後,這些廣告方式早已充斥閱聽環境,但「似乎」也沒有發生嚴重後果,是不是就代表應該鬆綁廣電規範?
我們認為,新聞及兒童節目不「置入」是底線,但是否開放「冠名、贊助」可以討論。不過,討論時必須瞭解網路跟廣電還是不同,尤其是「影響力」及「資本規模」上,尤其後者當財團內的產權關係不透明,我們是否有能力區辨這是拍自家產品馬屁?會不會導致財團規模更大更集中?或許從一個具體案例想想看:當中天新聞充斥「水神」,我們的感受為何?我們希望未來的節目可能長這樣嗎?
延伸閱讀:
全國法規資料庫》電視節目廣告區隔與置入性行銷及贊助管理辦法|https://bit.ly/3CGS0gs

洞悉未來

-台灣傳播產業的「工業革命」

1️⃣ 贏在起跑點…協尋「台灣OTT專法」🤥

台灣早於2020年2月提出「傳播政策白皮書」,當中就指出將納管OTT業者,並於同年7月提出第一版「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簡稱OTT專法草案),當時被稱為「全球首創」,也引來一些討論及討論聲音。爾後,在2022年5月NCC提出第二版OTT專法草案架構,其中主要的改變在於納管方式、業者義務等模式,並納入盜版議題。
目前,OTT專法的進度仍停留在第二版的草案「架構」,甚至還未釋出具體條文,NCC則表示,去年已召開公聽會蒐集意見,OTT專法將列為今年立法目標。

2️⃣ 「OTT專法」細節為何?

由於目前最新的草案細節尚未公布,因此下列內容是基於舊版草案及新版架構,實際內容應以日後公布之最新草案為主。
📌納管對象:管PGC,不管UGC
PGC是指「專業生產內容」,像是Netflix上的影集;UGC是指「使用者生產內容」,像是YouTube上的創作。這部專法管制的對象主要是與我國有實質關聯、提供專業內容的OTT業者(不論是否在台設有商業據點),像是Netflix、Line TV、myVideo等,而不涉及YouTube、臉書、IG等社群平台。此外,中國OTT(如愛奇藝)因已被經濟部宣布禁止在台經營,因此並不在這部專法的範疇中。
NCC判斷「實質關聯」的基準,包含該OTT業者在我國境內有顯著的使用者數量,或是否以我國為其商業活動的主要目標等。
📌納管方式
從第一版的「自願登記」改為第二版的「行為管理」,而這同時是比照歐盟數位治理的原則,也就是當業者符合前述「對象」規定時,即需擔負起「一般義務」,而當業者具有一定規模、受NCC公告應進一步納管時,即需遵守「特別義務」。
NCC表示,納管方式的改變是為適應產業變動較大,而認定需進一步納管的業者清單時,將會考量使用者數量、重大公共利益等指標。
📌業者義務及罰則
區分為「一般義務」及「特別義務」。「一般義務」是所有業者都應遵守的基本義務,包含境外業者指定本國代理人(落地)、揭露基本資料、遵守服務內容規範等;「特別義務」是經NCC公告的指定業者需遵守,包含必須符合我國內容產製規範(例如保障本土內容)、加入自律組織等。
OTT專法最重要就是讓業者落地,才能具體落實法律目標。因此在罰則中,若境外業者未指定本國代理人、指定業者未依規定登記,NCC可以進行處罰,最重手段可要求電信業者拒絕提供服務,也就是斷網。此外,若OTT業者違反著作權,也將採相同路徑處理。
延伸閱讀:
央廣》OTT TV草案(第二版)架構出爐 大型業者將納管並遵守特別義務|https://bit.ly/3j0gWsp
INSIDE》新版草案公布後,引發業者疑慮及討論|https://bit.ly/3LPXN8P

3️⃣ 一個OTT國家隊的夢——公視+

你每年花多少錢訂閱OTT?即便是Netflix的寄身帳號,每人一年至少也要近千元,但若以公視法規定,政府每年固定代收給公視9億預算,每人一年只給公視不到40元。公視固定經費不足造成削弱獨立性、降低內容品質,早已不是新聞,而這也是敦促「公視法」盡快修法的主因之一,連監察院都在今年初對文化部提出糾正。
在OTT浪潮衝擊下,公視董事長胡元輝「公共電視不能再叫電視了」的一席話,點出其數位優先的方向。他指出公視在今年4月將推出改版後的OTT平台「公視+」,希望走出具備台灣特色脈絡的OTT產業,而不會想像OTT時,只剩下Netflix或YouTube的樣子。具體的方向例如:讓內容規劃與製作上,能夠含納更多公民意見及想法。
📌除了公共媒體,還有沒有其他想像?
台灣電信三雄都各有自己的OTT平台,而近年來它們也投資許多熱門的本土戲劇,像是Hami Video投資「我願意」、myVideo投資「茁劇場」、Friday影音投資「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此外,Hami Video也與千千、博恩、蔡阿嘎、志祺七七等台灣創作者合作,推出「網紅館」,希望壯大本土的影音平台。
我們想說的是,由於台灣市場較小,除了由公共媒體壯大本土OTT產業外,本土OTT業者也應該彼此合作、壯大勢力,在對抗跨國大平台時才會更有力道。此外,對於「本土內容是否缺乏國際觀眾」的迷思,Netflix「越在地越國際」的策略,就是一個很好的反證。2019年成立的文策院,他們的工作就是致力讓本土內容能接軌國際市場。

4️⃣ 台灣目前針對OTT的唯一管制:民間自律規範

台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 協會)早在2020年10月就提出「台灣隨選視訊服務產業自律規範」,該會成員包含Netflix、Disney+、Line TV等共218個,他們希望藉由會內的自律力量,像是「自律委員會」的模式,由第三方會議處理不妥的內容及行為。
自律規範共有7項原則(詳細請見圖片),主要重點如:督促國內外業者遵守台灣法規、誠實納稅;實施分級制度,禁止不當內容;提供本土內容;遵守台灣廣告法規政策等。其中關於「分級制度」的問題,直到現在都還是iWIN的討論重點之一,像是靖娟基金會就發現,相同內容在電視與OTT上的防護機制並不一樣,顯見不同業者在分級上有不一致的情況。
「不當內容」、「分級制度」因為牽涉到不同情境與個人的主觀感受,一直是相當爭議且難有共識的議題。不過,專門處理網路有害兒少內容的單位iWIN,近年已累積一些心得值得參考,他們透過「例示框架」與業者建立一套定義不當內容的共識,讓彼此都更「有跡可尋」。
延伸閱讀:
逆食News》S2. Ep10. 關心網路內容自律一定要知道的「機構」,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https://bit.ly/3z8IQar
iWIN》網路有害兒少身心健康內容防護層級例示框架|https://bit.ly/42GeIAN

支持我們🥰

⭐ 和我們一起塑造「更好的媒體,更好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 這將能支持媒觀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s://www.mediawatch.org.tw/about
》透過 媒觀官網 支持我們 💰
》歡迎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 👍

參考資料

1.ETtoday(2023)/NCC公布111年Q4有線電視最新訂戶數統計|https://bit.ly/3yJeZoG
2.銘報(2022)/亞洲新媒體高峰會登場 李永得:持續支持|https://bit.ly/40bEESO
3.銘報(2023)/蔡嘉駿接任文策院董事長 辭NMEA理事長|https://bit.ly/3JJhrkv
4.自由時報(2023)/大咖韓星更愛Netflix!電影導演無奈:找不到演員|https://bit.ly/3FvZW5K
5.自由時報(2021)/《魷魚遊戲》212號韓美女粉絲暴漲5700倍!合體姜曉、智英登雜誌爆發時尚氣場|https://bit.ly/3Tld839
6.聯合新聞網(2022)/破韓星紀錄!李政宰「魷魚遊戲2」超高天價片酬曝光!|https://bit.ly/3JrVZQA
7.鏡週刊(2021)/《魷魚遊戲》導演鬆口第二季「不得不拍」 幫Netflix賺250億酬勞沒漲|https://bit.ly/3FtFIcE
8.中央社(2023)/味全龍隊改由緯來轉播 OTT平台是決定合作重點|https://bit.ly/3FwPoDz
9.聯合新聞網(2023)/未來3年與緯來合作 味全領隊:相當興奮|https://bit.ly/3JqFvYW
10.自由時報(2023)/中華電信Hami Video傳佳績 2022年付費新用戶數年增近50%|https://bit.ly/40d3IIZ
11.自由時報(2020)/本土OTT平台串聯「#我就正」反盜版|https://bit.ly/3n3H3k3
12.台灣醒報(2021)/媒體資源大失衡 杜絕盜版盼分潤|https://bit.ly/3yNfuy6
13.聯合新聞網(2023)/Google提共榮 媒體公會:解決問題的開始 盼付費接棒|https://bit.ly/3lj2Eol
14.PTT Gossiping(2023)/[新聞] 「安博盒子」侵害國內外72家電視台著作|https://bit.ly/3loEXeb
15.自由時報(2023)/「安博盒子」侵害國內外72家電視台著作權 台灣安博負責人起訴|https://bit.ly/3JTXxVb
16.iThome(2020)/刑事局破獲盜版影音網站楓林網,每月獲利估至少400萬元|https://bit.ly/3FAqDGh
17.T客邦(2021)/刑事局宣布偵破台灣安博機房、將台灣安博負責人送辦|https://bit.ly/3JPh6hk
18.CTWant(2020)/繼楓林網「最大盜版網gimy」也被抄! 警鎖定背後藏鏡人:國立大學高材生|https://bit.ly/3JRLKXi
19.立法院議事轉播(2023)/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交通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李昆澤委員|https://bit.ly/3yP1iof
20.就是節目表(2018)/公視2台——2018年8月期間|https://bit.ly/3FCS7v3
21.客家電視台(2019)/《客客客棧》EP8:大家一起來說客家話吧! (客語版)|https://bit.ly/3FBtCOU
22.DMA(2022)/2021台灣數位廣告統計報告|https://bit.ly/3TucoZl
23.鏡週刊(2022)/全球最大串流平台換人當!Disney+擠下Netflix當龍頭 新價格曝光|https://bit.ly/3YYoATy
24.文化內容策進院(2022)/2021年台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https://bit.ly/40oxrit
25.iThome(2022)/NCC公布新版網際網路視聽管理法草案架構,加強納管OTT TV業者|https://bit.ly/3FWwyGA
26.太報(2023)/NCC:OTT專法將朝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目標來制定|https://bit.ly/3KaGGgL
27.自由時報(2022)/OTT專法草案架構修正 採「公告登記」並新增侵權防治|https://bit.ly/3lHfi0D
28.數位時代(2020)/OTT專法來了!法規5大重點、催生始末、台灣產業生態圖⋯懶人包一次看|https://bit.ly/3lK18fc
29.工商時報(2020)/OTT TV立專法 全球首創|https://bit.ly/3TK5MpY
30.央廣(2022)/OTT TV草案架構出爐 大型業者將納管並遵守特別義務|https://bit.ly/3j0gWsp
31.INSIDE(2021)/【葉郎串流筆記】Netflix 的轉大人秘方:去美國中心化|https://bit.ly/3z7ZneD
32.新頭殼(2023)/專訪》加碼1.5億投入「公視+」OTT平台 胡元輝:公廣集團將加速數位轉型|https://bit.ly/3ZiJi0o
33.關鍵評論網(2022)/推動公廣集團數位轉型,公視董事長胡元輝:我要讓《公視+》成為國人最常用的本土串流平台|https://bit.ly/40FQiFV
34.聯合新聞網(2023)/電信三雄 加碼挺台劇|https://bit.ly/3z9Uhi1
35.自由時報(2023)/坐視公視董監事爭議連連 監院糾正行政院、文化部|https://bit.ly/40kbu4j
36.數位時代(2020)/Netflix加持,台灣第一份《OTT TV 自律規範》出爐!NCC點頭,專法會生變嗎?|https://bit.ly/40EEtj0
37.INSIDE(2020)/NMEA 草擬的台灣 OTT TV 產業自律規範出爐!|https://bit.ly/3LOUKxP
38.台灣英文新聞(2022)/新媒體及影視音發展協會最新理事名單出爐 國際企業Netflix、LINE陸續加入|https://bit.ly/3lPc8HZ
avatar-img
88會員
53內容數
我們是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這裡,我們會定期推出專題文章,從「媒體時事」帶你掌握國內外媒體大事,並從中一起「長知識」😎另外,我們也有Podcast了,馬上搜尋「媒觀析」🔊 FB跟IG也趕快追蹤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媒體大事長知識 的其他內容
你在回家路上了嗎?想跟你借「真的」5分鐘,保證這首歌結束前就看完!🤥 暌違一年半、歷經三屆文化部長,昨天終於再次推出《公視法》修法草案,而且這次立院與政院版本有較高共識,有望盡快通過!但,有些事政府沒說、新聞也沒報。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你在回家路上了嗎?想跟你借「真的」5分鐘,保證這首歌結束前就看完!🤥 暌違一年半、歷經三屆文化部長,昨天終於再次推出《公視法》修法草案,而且這次立院與政院版本有較高共識,有望盡快通過!但,有些事政府沒說、新聞也沒報。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面對轉行或各種人生重要決定時,人們的質疑和擔憂可能會讓你感到迷惘和沮喪。本文分享如何處理他人對你決定的質疑和挑戰,並提出了尋找自我答案的方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幸福真的來得太突然,以至於大叔滿腦子一整天都在思淫慾,他得一直避開那種連身大鏡子,以免像自己條公狗似的,對著小天正太的身體不斷發情。大叔似乎還沒完全接受,自己現在裝在這具可口的正太身體裡,性慾簡直不要太強了。
Thumbnail
小美和阿強是同事,兩人在公司一起奮鬥了好幾年,彼此間的默契無人能及。兩人經常一起吃午餐、分享工作上的困難與心得,甚至下班後還會一起去運動。小美覺得阿強是她在職場上的最佳夥伴。然而,一切在阿強升遷後發生了巨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個叫查理的男人,雖然沉穩內斂思慮一副很周密的模樣有點超齡,但這人大概不超過三十歲吧,劍眉薄唇單眼皮帶有小狗眼,年紀大概不比家教老師大多少,散發出的氣場,卻跟那冠儒的風流成性截然不同,眼神常常屬於深邃的狀態,喜怒不形於色,很難看得出到底在想什麼,雖然看起來溫文儒雅,但城府其實是很深的。
Thumbnail
龍鶴山 當條件被限縮到極限。極限功能方現。 最困。最難。最艱。最苦。乃生最大自由。學術理論錯誤盲點全部發現。 不能生病。不能看醫師。不能有意外。不能索取任何資料。 不能問。不能望。皆不可以。 您僅能面對時空瞬間當下變化。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雷電瞬間當下震卦。您就能發現了………
Thumbnail
近日因某YouTuber在線上課程平台販售自己接受諮商後的心得整理而成的線上課程,造成網路上的一陣熱議。無論諮商心理師、律師或醫師紛紛出來發聲,他們認為該YouTuber以身為諮商個案進行類諮商行為的自我探索帶領,無疑是將對諮商不甚理解的民眾,甚至是有些已有身心症狀的觀眾置入險境,拖延尋求諮商時間
Thumbnail
女孩究竟在光譜的哪一端,取決於各界需要她們在哪個位置,符合如何的典型,從而值得什麼樣的定義。
Thumbnail
去年底開始,一路以來,一再的提醒注意大盤風險,到了五月初甚至以停止專題的方式要大家嚴正面對大盤急墜的風險。 但7月5日開始,在別人搶反彈失利開始興高采烈要空殺弱勢族群時,個人看出了止跌跡象開始提醒。 7月8日還是提醒不用急著獲利了結,或是調整該調整的持股。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一名紐約大學社會學博士,過去曾經是一名時裝模特兒,為了研究性別、種族、階級問題而讓自己化身為「女孩」,在長達18個月的近身田野調查而得以寫出這本由富豪、公關、女孩合演的豪奢大劇。
Thumbnail
戲劇不是現實人生,但人生也有可能充滿戲劇性,在看一些編輯寫的書時,內心常冒出「這太誇張了」的驚嘆 ⋯⋯ 不知道業內人士看著元氣滿點勇往直前的女主角,年輕有才又多金的男主角,是不是邊看邊吐槽,但心裡是否也會閃過「有人說出我們的故事,真好」的念頭呢。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面對轉行或各種人生重要決定時,人們的質疑和擔憂可能會讓你感到迷惘和沮喪。本文分享如何處理他人對你決定的質疑和挑戰,並提出了尋找自我答案的方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幸福真的來得太突然,以至於大叔滿腦子一整天都在思淫慾,他得一直避開那種連身大鏡子,以免像自己條公狗似的,對著小天正太的身體不斷發情。大叔似乎還沒完全接受,自己現在裝在這具可口的正太身體裡,性慾簡直不要太強了。
Thumbnail
小美和阿強是同事,兩人在公司一起奮鬥了好幾年,彼此間的默契無人能及。兩人經常一起吃午餐、分享工作上的困難與心得,甚至下班後還會一起去運動。小美覺得阿強是她在職場上的最佳夥伴。然而,一切在阿強升遷後發生了巨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個叫查理的男人,雖然沉穩內斂思慮一副很周密的模樣有點超齡,但這人大概不超過三十歲吧,劍眉薄唇單眼皮帶有小狗眼,年紀大概不比家教老師大多少,散發出的氣場,卻跟那冠儒的風流成性截然不同,眼神常常屬於深邃的狀態,喜怒不形於色,很難看得出到底在想什麼,雖然看起來溫文儒雅,但城府其實是很深的。
Thumbnail
龍鶴山 當條件被限縮到極限。極限功能方現。 最困。最難。最艱。最苦。乃生最大自由。學術理論錯誤盲點全部發現。 不能生病。不能看醫師。不能有意外。不能索取任何資料。 不能問。不能望。皆不可以。 您僅能面對時空瞬間當下變化。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雷電瞬間當下震卦。您就能發現了………
Thumbnail
近日因某YouTuber在線上課程平台販售自己接受諮商後的心得整理而成的線上課程,造成網路上的一陣熱議。無論諮商心理師、律師或醫師紛紛出來發聲,他們認為該YouTuber以身為諮商個案進行類諮商行為的自我探索帶領,無疑是將對諮商不甚理解的民眾,甚至是有些已有身心症狀的觀眾置入險境,拖延尋求諮商時間
Thumbnail
女孩究竟在光譜的哪一端,取決於各界需要她們在哪個位置,符合如何的典型,從而值得什麼樣的定義。
Thumbnail
去年底開始,一路以來,一再的提醒注意大盤風險,到了五月初甚至以停止專題的方式要大家嚴正面對大盤急墜的風險。 但7月5日開始,在別人搶反彈失利開始興高采烈要空殺弱勢族群時,個人看出了止跌跡象開始提醒。 7月8日還是提醒不用急著獲利了結,或是調整該調整的持股。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一名紐約大學社會學博士,過去曾經是一名時裝模特兒,為了研究性別、種族、階級問題而讓自己化身為「女孩」,在長達18個月的近身田野調查而得以寫出這本由富豪、公關、女孩合演的豪奢大劇。
Thumbnail
戲劇不是現實人生,但人生也有可能充滿戲劇性,在看一些編輯寫的書時,內心常冒出「這太誇張了」的驚嘆 ⋯⋯ 不知道業內人士看著元氣滿點勇往直前的女主角,年輕有才又多金的男主角,是不是邊看邊吐槽,但心裡是否也會閃過「有人說出我們的故事,真好」的念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