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寺廟建築普查計畫EP.001〔白沙鄉 大赤崁龍德宮〕

2023/04/1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大赤崁龍德宮 兩宮合祀的丁香魚村廟

大赤崁龍德宮為赤崁村的主要信仰中心,並配有五營系統。一樓正殿主祀哪吒三太子爺,龍邊小港神龕配祀註生娘娘,虎邊小港神龕配祀福德正神,以及太歲星君與官將首。二樓為水仙宮,主祀水仙尊王、山西夫子、岳府王爺、哪吒三太子、木吒二太子、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
大赤崁龍德宮正立面。(影像來源:作者攝)
一樓正殿神龕。(影像來源:作者攝)
開基哪吒三太子爺神像。(影像來源:作者攝)
二樓正殿神龕。(影像來源:作者攝)
「世所有宮殿宇廟蓋為聖神德化,溥及黎庶......」—〈龍德宮重建碑記〉
開宗明義點明了所有的廟宇蓋來是聖神以體貼的心去憂憫人、體諒人,讓德行廣闊到天下百姓,重建碑記所提與龍德宮之宮名意涵不言而喻。
龍德宮重建碑記(影像來源:作者攝)
赤崁村位於澎湖本島之東北方,赤崁地名之由來較為合理的應為:赤崁境內東北方有一處高地,玄武岩土質鮮紅而赤,自海上遠眺如紅色壁岸,故稱為「赤崁」。
北海遊客中心旁。今高地遍布仙人掌,難復見其赤土壁岸。(影像來源:作者攝)
大赤嵌鄉在明萬曆十六年(康熙元年〔1662年〕)時,已形成聚落。—《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
赤崁村在很早就有人居住,早期以農業為生,後期漁法改良後才逐漸以北海之漁獲為主要產業,澎湖的丁香魚魚場也在赤崁,姑婆嶼的紫菜更是全國唯一的天然紫菜保護區,長期維持著赤崁龍德宮的經濟收入。

一、大赤崁龍德宮建築大事記

  • 約17世紀中期已建廟。蔣毓英《臺灣府志‧高志》:「太子廟,一在鼎灣澳,一在赤嵌澳」。
  • 雍正6年(1728)可能有重建。1898 年澎湖廳「社寺廟宇調」紀錄赤崁龍德宮為「百七十年前」建,以此推算約西元1728年
  • 嘉慶9年(1804)前後重建。民國66 年《白沙鄉志》記載龍德宮於民前108年興建;《重修白沙鄉志》則載「嘉慶九(1804)年興建」。
  • 昭和9年(1934)龍德宮重建。
  • 昭和10年(1935)7月16日入火安座。
  • 民國70年(1981)重建。
  • 民國77年(1988)11月27日入火安座。
  • 民國94年(2005)11月屋頂修繕,此貌為今日所見。

二、龍德宮與水仙宮的關係

最早赤崁村的信仰並非太子爺,而是在廟前東北方的「水仙宮」
目前文獻中對於赤崁水仙宮的記載極為稀少,只在當地耆老的口述中提及水仙宮,唯一有記錄到的是1973《澎湖縣誌》記載民前12年(1900)創立大赤崁公學校,借以赤崁水仙宮為校舍。
水仙宮何時被建立?從文獻上不得而知,蔣毓英《臺灣府志‧高志》所記載的太子廟是否為太子爺被奉祀在水仙宮中來興盛而被記載成太子廟?
「哪吒三太子於明朝末年降駕赤崁,村民林庚到海邊釣魚,連數日皆釣起一塊木材,心裡感到非常無奈索性帶回家中放置雞寮中。可是唯獨那塊木材上沒有雞屎保持乾淨,且入夜後光芒四射,村民感到非常驚奇。某夜,太子爺託夢諭示欲永鎮赤崁,請村民將此上等樟木送至臺南知名佛像店,約定迎取時日。......」
若傳說屬實,太子爺來到赤崁興盛的時間與《臺灣府志》所記載到的太子廟相差不遠,此時是否宮名為「龍德宮」仍待考察。至於水仙宮於何時被合祀至龍德宮內?以龍德宮做頭順序本之記載來推測:
赤崁龍德宮的作頭順序本中記載了今廟內叫的出名字的神明聖誕日,經過許玉河老師的判斷,此本可能為民國64年(1975)前所重新抄寫的記錄本。若此時已經記錄到水仙尊王的聖誕日,那麼水仙宮合祀於龍德宮的時間可能為昭和10年(1935)龍德宮重建後至民國77年(1988)這段時間內,或者也有可能更早,還有待相關文獻資料來佐證。
赤崁龍德宮做頭順序本與神聖聖誕日(影像來源:龍德宮提供,作者掃描)

三、赤崁龍德宮的建築形式

赤崁龍德宮現貌形體為民國77年落成所建,廟宇設計司阜為澎湖馬公重光里的謝自南先生。謝自南司阜設計了澎湖與臺灣本島多數著名的廟宇,像是高雄三鳳宮、南投日月潭文武聖廟等,作品甚至擴及日本與新加坡。
赤崁龍德宮正立面。(影像來源:澎湖知識平台https://penghu.info/01_Img/20/06/98a5b5c795bdebc2876428c3dc0a5f30.jpg?ver=1)
當時斥資7000多萬,占地兩百六十餘坪,室內空間有五層樓,一樓為龍德宮,二樓為水仙宮,廟宇建築五開間,一樓正殿前作凹壽,正殿內挑高,減柱的設計使得龍德宮的祭祀空間視覺感受極為寬廣、莊嚴。
一樓正殿牌樓面與龍柱。(影像來源:作者攝)
一樓正殿祭祀空間。(影像來源:作者攝)
一樓正殿由內向外看。(影像來源:作者攝)
一樓正殿祭祀空間側視圖。(影像來源:作者攝)
一樓共開五門,牌樓面為石雕裝飾,主要結構為鋼筋混凝土(RC)構造,在牌樓面前藻井空間為木作裝飾,地面使用磨石子工藝製作了仙鶴與日、花草圖案、麒麟等造型。龍德宮天花板的RC橫樑構造採用北式和璽彩繪,主繪製祥龍、鳳凰、幾何圖形等立粉的圖形,面積較大的結構採用南式彩繪,多為人物故事、忠孝節義、神仙典故等題材,彩繪司阜為今國寶級彩繪保存者洪平順先生所繪製。
一樓天花板北式彩繪與南式彩繪。(影像來源:作者攝)
二樓水仙宮的形制與傳統廟宇形式相符,三川殿、拜殿與正殿的設計,差別只於天花板不見傳統大木結構,改為平面大型彩繪作品,而廟頂的形式仍於傳統形式相同,可見謝自南司阜對於傳統大木作廟宇的形制有所掌握,並於當時的新建材RC又有所創新與結合,並不失古味。
龍德宮空拍圖。(影像來源:澎湖知識平台https://penghu.info/01_Img/20/06/2daa1d73bcf507d64df4772cbed5865b.jpg?ver=1)
水仙宮面寬三開間,開三門,牌樓面為石作,門前特作廣埕以利一樓遮風避雨,龍虎邊之石雕作品因受澎湖冬季的強烈東北季風影響,風化十分嚴重,但仍能看出當時石雕工藝之美。
二樓正殿水仙宮牌樓面。(影像來源:作者攝)
二樓龍邊石雕。(影像來源:作者攝)
二樓虎邊石雕。(影像來源:作者攝)
水仙宮與龍德宮之神龕設計為木作,在現代RC建築之廟宇中有如此精美的木作神龕實屬稀少,整體視覺與神像大小的比例搭配得十分完美,展現傳統大木作與鑿花(小木作)對於外型設計的美感掌握十分出色。
龍德宮整體的地板均為磨石子工藝,對於主要的祭祀空間才有特別製作圖案。
龍德宮廟頂採用橘黃色筒瓦,二樓水仙宮之三川殿為升簷假四垂,中間題宮名龍德宮三字,左右兩側為鐘、鼓樓。三川殿後接拜殿,屋頂為兩坡水。正殿屋頂為斷簷升箭口,在兩側過水廊間建垂直於正殿的歇山頂,作為正殿旁的工作間。屋頂剪黏經民國94年整修後改為淋搪材質之剪粘。
廟前牌樓為三層式RC建築採用淋搪材質的剪黏,題材採用鯉魚躍龍門,從最下層之鯉魚逐漸演變成最上層的龍之區間形式。
龍德宮牌樓。(影像來源:作者攝)
牌樓之下層鯉魚。(影像來源:作者攝)
鯉魚變形之龍頭魚。(影像來源:作者攝)
龍頭長魚身魚尾形。(影像來源:作者攝)
牌樓上層青龍。(影像來源:作者攝)
牌樓頂端青龍與眾仙。(影像來源:作者攝)
廟前龍邊設有基座三層、旗桿二層之旗桿座。
龍德宮旗桿座。(影像來源:作者攝)

四、龍德宮之建築藝術特色賞析

一樓正殿神龕前藻井工藝。(影像來源:作者攝)
二樓牌樓面石雕。(影像來源:作者攝)
廟頂過水廊雙龍搶珠剪黏。(影像來源:作者攝)
二樓水仙宮龍邊浮雕彩繪-老子過函谷關。(影像來源:作者攝)
二樓水仙宮虎邊浮雕彩繪-玉泉山帝顯聖。(影像來源:作者攝)
龍德宮內唯一一隻貓頭鷹。(影像來源:作者攝)
貓頭鷹留給大家一個小驚喜自行去尋找~
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與愛戴,也希望不吝支持創作者,讓創作者能夠創作出更好的文章作品給大家閱讀!
警告!(本文文字與圖片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4會員
17內容數
在資訊量爆炸與變化快速的時代中,發現、紀錄、書寫,創造自己的文字宇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