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陷經濟困境 都是中國害的◎經濟日報 / 克魯曼(2011.10.03)
全球經濟的悲慘狀態反映許多國家採取的破壞性措施,然而這不應阻止我們把責任算到個別國家的頭上。
聯邦參議院3日表決一項法案,準備對中國與其他操縱匯率的國家祭出制裁。
值得尊重的意見令人驚駭,然而這種意見最近一直謬誤,匯率問題也不例外。
試著自問:恢復完全就業何以如此困難?的確,房市泡沫已經破滅;比起幾年前,消費者如今更省吃儉用。然而美國曾經有能力在未出現房市泡沫與節約率高於當前的情況下,創造完全就業。何以有此改變?
答案是,我們以往的貿易赤字遠低於當前。如果我們每年用於進口商品與服務的耗費不曾比外國人用於我們的出口商品高出5,000億美元,美國經濟欲恢復健全勢必容易許多。
提高美國貨的競爭力是我們降低貿易赤字的先決條件。這意味,美元兌其他貨幣的匯率必須降低。
的確,部分人士絕對無法接受美元貶值。然而明智的決策者早已明白,有時候,貨幣匯率降低意味經濟更強而有力;他們也曾經實際運用這項常識。以瑞士為例,它曾經大手筆干預,以免瑞郎兌歐元的匯率太高。以色列甚至曾經更強力干預,以阻升以色列幣。
美國扮演非常特殊的全球角色,不能也不應該採取同樣的激進對策。然而值此美國經濟亟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非常時期,美元貶值極其符合我們當前的國家利益,我們可以也應該對蓄意壓低本國貨幣匯率,進而導致美國無法降低貿易赤字的國家採取反制措施。
這尤其指的是中國。任何反對把責任算到中國頭上的論調都禁不起檢驗。
部分觀察家指出,我們是否明白,人民幣匯率其實低估。然而他們在說笑,對吧?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後果之一是,累積龐大的外匯存底,目前已經達到令人咋舌的3.2兆美元。
其他人士則指出,如果中國不再購買美國公債,後果必定難以收拾。然而我們當前面臨的問題恰是太多人欲把他們的資產存入美國債務,而不是購買產品及服務,而這正是美國長期公債的利率只有2%的原因。
然而另一個反對的理由是,中國貨並未與美國貨競爭。這種論點相當具有技術性。容我說,持此論點的人士不但誇大,而且並未考慮到中國匯率政策產生的各種間接效應。
最近出現另一種反對向中國採取反制措施的論點。右派遊說團體,尤其是享有影響力的「成長俱樂部」,堅決反對向中國貨課徵制裁關稅的構想,理由是,這是徵稅的形式,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加稅。我只能說,民主黨人應該歡迎此一反稅的狂熱已經達到最高點,以致可以不顧美國國家利益的具體表現。
持平而論,如果時機不同,反對向中國祭出反制措施的論點一定有分量。各方無異議的事實之一是,中國的通膨已經逐漸衍生包括勞動成本增加等在內的效應,相對導致人民幣匯率偏低的論點不成立。其間的關鍵是「逐漸」:在美國的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的當前,四或五年內降低美國的貿易赤字不夠好。
部分人士強調,對中國強硬可能觸發一場貿易大戰或傷害全球經貿外交。失業災難的事實同樣是我對這些人的回答。雖然我認為言過其實,這些風險很真切。它們必須對照事實而不只是可能:失業率居高不下正在對美國產生巨大的累進式傷害。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日前明白指出,失業是我們的「國家危機,無數的美國勞工陷入長期失業的局面下,美國的經濟可能受到長期與短期的傷害。」
我們不能忽略任何有利於緩解這場危機的任何重要手段。把責任算到中國頭上無法解決我們的經濟問題,但卻可以促成解決,而我們早就應該這麼做。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http://edn.gmg.tw/column/view.jsp?f_seq_no=1239&col_seq_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