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遊記2─紅格爾敖包與那達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7月6日,到草原去!08:40從飯店向呼和浩特西北方約100公里的達茂旗上東河出發,D君公司有個基地在那裡。10:40抵達時,先繞去看一個大敖包。敖包?光問這兩個字怎麼寫就扯了半天,它又是什麼?「就是草原上的地標,都設在附近最高的點,年輕人也喜歡在那裡約會。」D君簡單解釋,但到了現場,即使先前毫無概念,也能感受到它必定還具有宗教、歷史甚至是軍事的意義。

未到敖包,已遙見其下人、車雲集,像有什麼慶典,D君也覺奇怪,邊推算著農曆月日邊說:「難道是那達慕嗎?」没錯,走近一看,敖包入口大門上橫掛著「希拉穆仁鎮哈拉烏素嘎查第10屆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的紅布條,前方廣場擺了排桌子,坐無虛席,還來不及問怎麼回事,麥克風嘩啦響起,圍觀群眾拍手歡呼,一個黑衣紅裙的女舞者出場,我立即向前卡位。舞者顯然訓練有素,神色姿態都很到味,她跳完後,主持人繼續介紹節目,說話乍聽下像日語,後來有位接待的蒙人朋友B君解釋,那是因為蒙語7母音(?),包含了日語的5母音,而且語法結構又相近。

raw-image

【舞者出場,趕忙卡位,看來不止我,背景那位大叔更是老當益壯啊!】

raw-image

【那達慕舞者2,相當專業哩!】

raw-image

【那達慕舞者3,從背景大門懸掛的紅布條可知怎麼回事。】

raw-image

【那達慕舞者4,最後的迴旋。】

raw-image

【著蒙裝的男女主持人,說話乍聽像日語。】

大概怕耽誤行程,D君催著上敖包去,表演先別看了。當時我並不知這一走可能錯過什麼,但現在孤狗了一下,才知那達慕大有來頭,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盛會,其前身或為蒙族的祭敖包,起源可追溯到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成吉思汗都召集、主持過的。最早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中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結合,成為固定形式。時至今日,活動內容五花八門,如賽布魯(投擲)、套馬、下蒙古棋、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甚至還有武術、馬球、乘馬斬劈、馬競走、馬術、摩托車等不一而足。不過,現場實在看不出有那麼大的規模,也許因為只是「嘎查」(村屯)級的,歌舞表演一番也就罷了(我當然要這麼想,否則會很不甘心吔)。

一進通往敖包的大門,就有人為我們套上哈達,這才注意到若平常來是得買票的,每張人民幣20元,因當天農曆5月18祭敖包,免費開放,曄!LUCKY(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被圈地收錢,感覺也滿怪的)!如今始知紅格尔赫赫有名,是烏蘭察布草原上最大的敖包,它的建立還有一個與五台山敖包神靈相關的深富教孝意義的傳說,可見已融入佛教因素。

raw-image

引道正對敖包緩緩向上,四望無極,來時路直直縮隱到無窮,如果只有自己,將湧起怎樣的胸懷?不過在這一年一度的大日子,紅男綠女熙來攘往,就無暇念天地之悠悠了。引道兩側,樹立若干轉經筒,顯然受藏傳佛教影響,真有人每個都去轉,上山時推右手邊的,自然而然順時針,而到了敖包,聽D君說依習俗也是要順時針繞個3圈,每繞1圈丟1到3個石頭,繞完3圈心中許願把哈達繫上去!除了没丟石頭,我們都照做了,可是硬是有人不守「規矩」,逆時針繞,好!就讓他們事與願違吧!

raw-image

【進門未久的引道兩邊有持矛的蒙古勇士,顯示了敖包軍事意義的一面,但當年騎馬射箭所向披靡的蒙軍真是這樣的裝扮嗎?】

raw-image

【遠遠望去一片蒙古包,並非蒙民住在裡面,而是草原上的民宿。】

raw-image

【引道正對敖包緩緩向上,兩邊有轉經筒。】

raw-image

【來時路直直縮隱到無窮,但好像草原的人都來了。】

raw-image
raw-image

【繼續走向敖包,哇!草原上居然能遇到這麼時麾的女性!】

raw-image
raw-image

【這就是紅格爾敖包了!你看看,那幾個打傘的「有髮無天」,偏偏要逆時針走,小心「事與願違」。敖包為蒙語,意即「堆子」,表木、石、土堆,最早應是用做浩翰草原的地標,後來逐漸加入軍事、宗教的意義。後來幾天也時常看到,只是大小繁簡不同。】

raw-image

【我們規規矩矩地跟著D君順時針繞3圈,圖左方有個很大的石香爐,許願者燒的香也很大一根。】

raw-image

【掛著哈達繞完3圈的姊妹倆】

raw-image

【許完願把哈達繫上去】

raw-image

【夫妻倆以草原為背景照一張】

raw-image

【姊妹與連襟,中立者為一起接待我們的Y君。】

raw-image

【K老的孫子,年輕人總是要表現一下活力。】

raw-image

【臨走前大夥兒在敖包前留影,左1為D君、左2為K老。為何獨不見妻?絕對「憋不住」的她找洗手間去了,好不容易找到間蒙古包造型的,卻要收1元人民幣,怎麼辦?身無分文,一再拜託讓她先上,等老公來了再給錢,守門的硬是不肯(天啊!這還有人性嗎?)所幸有個路人甲實在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妳快進去,錢我給!」總算讓我們對內地的人心不致絕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B Tan的沙龍
19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JB T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Thumbnail
2025/04/29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Thumbnail
2025/03/22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Thumbnail
2025/03/22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Thumbnail
2024/03/16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2024/03/16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作品文本 「一陣陣尖叫,高呼、卡車喇叭聲似的嘶吼,唱撒布爾伊斯昂的鳥也不停地叫著,他們開始由樹頂往這山谷活動,在月光不再照明山谷之前,他們陸陸續續鑽入樹幹裡的洞穴及山洞。」《最後的獵人》 「一天,我們正在逗黑馬駒玩呢,蹲在乳牛腳旁的奶奶突然來了興致。她一面擠著奶,一面哼起一之歌子,那就是<鋼
Thumbnail
一、作品文本 「一陣陣尖叫,高呼、卡車喇叭聲似的嘶吼,唱撒布爾伊斯昂的鳥也不停地叫著,他們開始由樹頂往這山谷活動,在月光不再照明山谷之前,他們陸陸續續鑽入樹幹裡的洞穴及山洞。」《最後的獵人》 「一天,我們正在逗黑馬駒玩呢,蹲在乳牛腳旁的奶奶突然來了興致。她一面擠著奶,一面哼起一之歌子,那就是<鋼
Thumbnail
《愛在滿格時》是少見在台灣公開上映的蒙古電影,故事以在蒙古大城市工作的飯店主廚圖佳,因繼父生病而返回老家草原,巧遇在這家鄉生活的男孩,偏鄉的男孩讓圖佳想起自己的過去,漸漸與他牽起羈絆。隨著時間過去圖佳與男孩的牽絆越深,也越發了解男孩的過去,而草原上除了馬匹、芒草與牛羊,還有兩代人無盡的思念。
Thumbnail
《愛在滿格時》是少見在台灣公開上映的蒙古電影,故事以在蒙古大城市工作的飯店主廚圖佳,因繼父生病而返回老家草原,巧遇在這家鄉生活的男孩,偏鄉的男孩讓圖佳想起自己的過去,漸漸與他牽起羈絆。隨著時間過去圖佳與男孩的牽絆越深,也越發了解男孩的過去,而草原上除了馬匹、芒草與牛羊,還有兩代人無盡的思念。
Thumbnail
這一切都要從一袋麵包說起。
Thumbnail
這一切都要從一袋麵包說起。
Thumbnail
酒過一巡,牧民們自牆壁取下樂器,兀自演奏起來。馬頭琴的弦樂時而低泣時而高昂,皮鼓蓬蓬打著節拍,羊膝骨喀拉喀拉穿插其間,數百年來的牧民樂音穿透蒙古包,在草原上遠遠傳了出去。
Thumbnail
酒過一巡,牧民們自牆壁取下樂器,兀自演奏起來。馬頭琴的弦樂時而低泣時而高昂,皮鼓蓬蓬打著節拍,羊膝骨喀拉喀拉穿插其間,數百年來的牧民樂音穿透蒙古包,在草原上遠遠傳了出去。
Thumbnail
「現在這裡有多少鷹獵人呢?」 阿格拉先是挑眉看著我,接著將視線轉移到遠方,沉著臉。彷彿需要時間下定決心,才能掏心掏肺。「全部大約有250位,『真正』的鷹獵人只有80位。」語氣中帶有一絲驕傲與嘆息。蒙古西部的鷹獵文化發展至今,每年有大批的觀光客進入烏列蓋地區,參與金雕節,當地人也漸漸習慣將家中的一角提
Thumbnail
「現在這裡有多少鷹獵人呢?」 阿格拉先是挑眉看著我,接著將視線轉移到遠方,沉著臉。彷彿需要時間下定決心,才能掏心掏肺。「全部大約有250位,『真正』的鷹獵人只有80位。」語氣中帶有一絲驕傲與嘆息。蒙古西部的鷹獵文化發展至今,每年有大批的觀光客進入烏列蓋地區,參與金雕節,當地人也漸漸習慣將家中的一角提
Thumbnail
阿格拉帶著鷹佇立在山壁上,眼睛從左至右掃過整個山谷。「沒有動物呢……。」他發出似有若無的聲音,話還沒說完,他瞪大眼睛,用氣音對我大叫:「狐狸!狐狸!」並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掉金雕的眼罩。金雕的眼睛瞬間聚焦於一個點,展開超過兩公尺的雙翅,向下俯衝,掀起一陣風。
Thumbnail
阿格拉帶著鷹佇立在山壁上,眼睛從左至右掃過整個山谷。「沒有動物呢……。」他發出似有若無的聲音,話還沒說完,他瞪大眼睛,用氣音對我大叫:「狐狸!狐狸!」並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掉金雕的眼罩。金雕的眼睛瞬間聚焦於一個點,展開超過兩公尺的雙翅,向下俯衝,掀起一陣風。
Thumbnail
草原、戈壁、伏特加,那些工作營之外的蒙古 14天的工作營中,有兩天一夜的小戈壁之旅,也是我最期待的旅程。 從工作營的草原區開到小戈壁須耗上半天的時間,蒙古幅員遼闊,打開手機GPS定位,我還是不清楚自己哪裡,於是決定收起手機,在這浩瀚的大自然中,隨遇而安
Thumbnail
草原、戈壁、伏特加,那些工作營之外的蒙古 14天的工作營中,有兩天一夜的小戈壁之旅,也是我最期待的旅程。 從工作營的草原區開到小戈壁須耗上半天的時間,蒙古幅員遼闊,打開手機GPS定位,我還是不清楚自己哪裡,於是決定收起手機,在這浩瀚的大自然中,隨遇而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