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20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只有Air,意思就是沒有喬丹

導演: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

演員:麥特戴蒙、班艾佛列克、薇拉戴維斯、傑森貝特曼、高斯塔夫史卡司加德、克里斯梅西納、克里斯塔克


身為一位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絕對是「G.O.A.T」等級,但是在運動員的成就之外,球場外,麥可喬丹與Nike聯手打造出超人氣品牌 Jordan Brand,在商業上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媲美他的籃球成就。這裡舉一個數據,根據媒體報導,Nike在2022年的營收為467億美元,其中副品牌Jordan Brand就貢獻51億美元,其中,喬丹喬丹可以拿到5%—也就是【AIR】電影裡著名的5%,2億5,600萬美元,相當於麥可喬丹在NBA打籃球15年下來薪資的兩倍。【AIR】就話說從頭,講述當年Nike和麥可喬丹簽約的過程。

raw-image

「你要打破規則,才有可能創新」

在八十年代初期,運動品牌Nike還沒有開始「Just Do It」,那個年代創業沒多久的Nike,只能分食adidas與converse剩下的市場,所有叫得出名號的籃球明星也不屑與他們簽約代言,就在這個風雨飄搖的階段,Nike如何慧眼相中當時還是菜鳥的麥可喬丹,跟他簽下一份至今仍是運動商業最高價值的合同,【AIR】電影講的就是這個時間段的故事。

其實讀過麥可喬丹傳記或紀錄片的人來說,【AIR】敘述的故事是跟現實有些出入,不過既然班艾佛列克親自訪問過麥可喬丹本人,就姑且把這部片當成麥可喬丹的青春傳記吧!

raw-image

這部電影的片名叫作【AIR】,其實就已經暗示電影並不是以麥可喬丹為核心,對於這位籃球大帝的豐功偉業連個正面鏡頭都沒有;以電影的主線故事來說,麥特戴蒙飾演的Nike籃球部門營運主管Sonny Vaccaro才是主角,他想要拯救Nike瀕臨失敗的籃球部門,於是將所有預算押寶在麥可喬丹身上,聚焦一群人想要促成這個菜鳥籃球員和三線運動品牌的簽約過程。以現今的結果論來說,這結果當然是成功的,但觀影過程,我比較思考為什麼班艾佛列克想要拍一部沒有麥可喬丹的麥可喬丹電影。

raw-image

「鞋子原本就只是一雙鞋,直到有一位特別的人穿上它。」

正如Nike 創辦人Phil Knight(班艾佛列克 飾演)在訪問中說到:「跟麥可喬丹的簽約,如果成功的話,會有一千個父親,如果失敗的話,就只會是個孤兒。」表面上,這是一群男人想要滿足自我又可以海撈一筆的案例,以電影敘述的主線,這個影響後來商業運動的籃球合約,背後溯及八十年代初期的拜金或投機主義,大家對一件事以及背後那個至高無上的信念買單:麥可喬丹會創造歷史,而且每個人都會賺到很多錢!但【AIR】並沒有像要拍成麥可喬丹版的【華爾街】,或是平易近人版的【大賣空】,因為那個沒有出現的主角才是最重要的:麥可喬丹,才是讓這個價值數十億美金的夢想,成了唯一一個能實現的可能!

raw-image

當所有的球探看的是球員在球場上的數據,Sonny Vaccaro看到了麥可喬丹投球後自信的神情,【AIR】電影透過角色們的對白,堆疊故事的戲劇性,傳遞了「相信」與「夢想」的難能可貴!嚴格來說,【AIR】已經接近紀錄片拍攝,從一個直線敘事的簽約過程,鉅細靡遺地將眾人對於一雙球鞋不同的想法呈現給觀眾,每個人對於麥可喬丹或MJ鞋都有不同的想像期待,但所有人的行為動機都是來自他們「相信」麥可喬丹,也因為這份相信,讓他們敢懷抱揚名立萬的「夢想」。

就像麥特戴蒙飾演的Sonny Vaccaro說的:「我的目標並不是做一個「好經理」,我只想把經理的工作「做好」。」因為這群人的「相信」與「夢想」,所以他們敢打破常規,顛覆當時的市場運作法則,一如Nike 做了一雙紅黑配色的Air Jordan球鞋,違反那時NBA球鞋的「白化」原則(白色須佔球鞋 51% 面積),如今看了【AIR】,剛好體驗一下當年(或是觀影的自己)那個敢於顛覆、挑戰傳統的精神。

raw-image

「而最重要的是,你會重新站起來,繼續回到大家的心中。」

看【AIR】,要小心不要把它看成一部Nike的葉佩雯,雖然很接近了!在2023年拍一部40年前歷史的電影,身為導演的班艾佛列克比身為演員的班艾佛列克高明多了,至少他將電影節奏處理地很流暢!

【AIR】並不是一部頌揚麥可喬丹的運動電影,也不是一部運動行銷的神話故事,它更像是一部年近半百的中年男子,回首1980年代那個還保有單純夢想,願意向前衝,甚至還有大把青春可以賭一把的電影;藉著緊湊機敏的台詞,試著在絕望焦慮中找出一條生路的活力,人生/商場無異都是球場,你來我往之間,身者為王敗為寇,與這群角色一起經歷一場奮鬥,一個賭注改變了一群人的一生,也改變了體育商業運行法則和當代流行文化,【AIR】用另類方式書寫「Air Jordan」這雙鞋與麥可喬丹這個名字所代表的精神,也算是種回望的浪漫了。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的沙龍
44會員
427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政治正確?因為政治正確不好玩啊!童話的魔力並不在於政治正確,「很久很久以前.....」是因為接下來那些讓你意想不到的故事發展,帶你脫離現實,打開想像力的窗...
看電影的前半段,腦海不斷浮現上面標題的那句問號。在看《米奇7號》時,不同死法的一再死而復生,就像身處無間地獄,一次次的死亡架構了荒謬的存在主義喜劇。但是在看電影時,怎麼都看不出來,多了10個米奇有什麼用?
綜觀這份得獎名單,可以看到得是好萊塢電影的能量,似乎還沒從編劇、演員工會罷工中復原,疫情的影響也餘波盪漾,並沒有眾所矚目的超級大片可以橫掃千軍,如果要我歸納今晚看到的重點,應該有兩個,一個是台前幕後的電影工作者對於「進電影院」的苦口婆心,另一個是美國夢的碎裂與重生。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政治正確?因為政治正確不好玩啊!童話的魔力並不在於政治正確,「很久很久以前.....」是因為接下來那些讓你意想不到的故事發展,帶你脫離現實,打開想像力的窗...
看電影的前半段,腦海不斷浮現上面標題的那句問號。在看《米奇7號》時,不同死法的一再死而復生,就像身處無間地獄,一次次的死亡架構了荒謬的存在主義喜劇。但是在看電影時,怎麼都看不出來,多了10個米奇有什麼用?
綜觀這份得獎名單,可以看到得是好萊塢電影的能量,似乎還沒從編劇、演員工會罷工中復原,疫情的影響也餘波盪漾,並沒有眾所矚目的超級大片可以橫掃千軍,如果要我歸納今晚看到的重點,應該有兩個,一個是台前幕後的電影工作者對於「進電影院」的苦口婆心,另一個是美國夢的碎裂與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