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17號】2025—好萊塢,你把奉俊昊怎麼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看電影的前半段,腦海不斷浮現上面標題的那句問號。

作為奉俊昊在奧斯卡拿下最佳影片、導演的【寄生上流】後,時隔六年推出的【米奇17號】,改編自愛德華艾希頓的2022年小說《米奇7號》,講述在2054年近未來的外星殖民計畫,只有在這兒可以使用「複數人」的技術,男主角米奇巴恩斯(羅伯派丁森 飾演)因為投資馬卡龍失敗欠錢,陰錯陽差簽約成為殖民地的消耗工,只要有屎缺,就拿米奇當實驗品,死了就複印重生,直到第17次死亡時發生意外,他沒死成,米奇18就出現了。


raw-image


在看《米奇7號》時,不同死法的一再死而復生,就像身處無間地獄,一次次的死亡架構了荒謬的存在主義喜劇。但是在看電影時,怎麼都看不出來,多了10個米奇有什麼用?【米奇17號】讓我想起80年代的科幻電影,角色的臉譜化,故事的平舖直述,轉折處戲劇性的理所當然,【米奇17號】似乎承繼的是【玉子】奇想橫衝的奉俊昊,而非【寄生上流】那種知識分子優雅野蠻的奉俊昊,利用很多荒謬視角觀看人性/現實無法處理的悲傷,只是這次執行的成果,彷彿像是迎合好萊塢電影市場最大化的平庸(之前也是Plan B出錢的【玉子】並沒這毛病啊!)。


raw-image


平庸並不是缺點,【米奇17號】絕對是讓很多人看得懂的科幻諷刺電影。我覺得電影的好看,是米奇17號撞見米奇18號才開始,這時電影已經過去一大半。兩個米奇相遇,開始爭奪「生存」的話語權(甚至包括佔有女友的權力),原本的政治諷刺,被存在主義式的性喜劇取代。我其實很喜歡這段劇情,羅伯派丁森的演技讓兩個米奇個性大不同,一個從眾逐流,一個獨立強勢,哪一個應該要消滅對方才能存活下去?在性喜劇部分,優良基因的凱對米奇17號釋出好感,對米奇原女友娜夏說:「妳一個,我一個,很公平。」彷彿米奇是個「東西」,對比一路陪伴米奇從一號死到17號,一眼就看出17號和18號不同的娜夏,那個聖母姿勢抱著逐漸死去的米奇畫面,對比被教會黑手把控,自栩優良人種的高階管理層,宗教諷刺意味十足。


raw-image


不過電影的閃光片段大概就是這樣了!【米奇17號】試圖探討資本主義、人工智慧、移民議題、宗教邪惡、政治假象和生物倫理等主題,但最終流於表面,船過水無痕就往下場戲走,用台詞而不是讓畫面說故事(根本就是自廢武功),過度解釋也讓情節拖沓,缺乏吸引力。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奉俊昊的功用,似乎只有讓小說錯綜複雜的非線性結構,看起來平順點,即使他也就正敘、倒敘重新排列。特別是同一個禮拜上映的【風之谷】的「王蟲海報」大軍,【米奇17號】裡的同樣情節和長相的「伏蟲(creeper)」那一整大段戲分,不免被比下去。(有機會,真的要來研究一下【沙丘】的沙蟲、伏蟲、王蟲的血緣關係。)


「我們要建立一個充滿優越人類的純淨白色星球。」顯然,米奇並不在這個「優越人類」之列,奉俊昊的【米奇17號】其實要探討一個題目:如果死亡不存在,那你又為什麼活著?17號的溫柔,是無可奈何的接受,18號的憤世嫉俗,是受夠了自己無能,他們擁有完全不同的個性,卻又都是「米奇」的一部分,我是我,我又不是我,用黑色幽默來包裹沉重議題,在沒有人認為你是英雄的時候,自己要活著像一個英雄,肉體死亡,精神永存,生存的價值是選擇而來,並不是命中注定。


建議看完電影,不妨讀一下原著《米奇7號》,會比較理解【米奇17號】在演些什麼?!


看電影【米奇17號】不如讀原著小說《米奇七號》。

看電影【米奇17號】不如讀原著小說《米奇七號》。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綜觀這份得獎名單,可以看到得是好萊塢電影的能量,似乎還沒從編劇、演員工會罷工中復原,疫情的影響也餘波盪漾,並沒有眾所矚目的超級大片可以橫掃千軍,如果要我歸納今晚看到的重點,應該有兩個,一個是台前幕後的電影工作者對於「進電影院」的苦口婆心,另一個是美國夢的碎裂與重生。
我看【艾諾拉】的過程,不斷想到1991年【麻雀變鳳凰】用3000塊美金買一個性工作者的一個禮拜,到了2024年,【艾諾拉】要用一萬五千美金,原來這就是「通貨膨脹」啊! 如果1991年的【麻雀變鳳凰】,茱莉亞羅勃茲飾演的性工作者,在好萊塢日落大道上遇見了開著跑車的富商李察吉爾,原本只是一夜春宵,
看【隔壁的房間】過程,我一直想到吉姆賈木許在1995年拍攝的【Dead Man】中文片名「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印象中的賈木許的黑白攝影,映襯著眼前阿莫多瓦的表現主義顏色更加鮮豔,甚至電影的主題「死亡」也有著男女性別迥異的解讀空間。
《魔法壞女巫》是一部改編自經典故事的電影,探索善與惡的複雜性以及角色間的成長。影片聚焦於邪惡西方女巫艾爾法巴與善良北方女巫葛琳達的關係,展現出反抗與挑戰的青春成長精神。導演朱浩偉透過視覺效果與音樂詮釋,使改編的故事在今日依然閃耀生機。即使熟悉原故事,電影仍能帶來感動與深思,提醒觀眾不要被外界所定義。
過了三十年,回頭再看1994年的這三部電影—【阿甘正傳】、【刺激1995】和【黑色追緝令】都是很「好」且很「好看」的電影。當年奧斯卡獎的結果證明了「獎」真的不代表什麼,好的電影是有能力經過時間的淘選,這三部電影都證明了這點。
【絕地戰警】系列自1995年開始,也許如現實生活中一樣,好友之間的化學反應會因為時間的變遷而逐漸淡去。
綜觀這份得獎名單,可以看到得是好萊塢電影的能量,似乎還沒從編劇、演員工會罷工中復原,疫情的影響也餘波盪漾,並沒有眾所矚目的超級大片可以橫掃千軍,如果要我歸納今晚看到的重點,應該有兩個,一個是台前幕後的電影工作者對於「進電影院」的苦口婆心,另一個是美國夢的碎裂與重生。
我看【艾諾拉】的過程,不斷想到1991年【麻雀變鳳凰】用3000塊美金買一個性工作者的一個禮拜,到了2024年,【艾諾拉】要用一萬五千美金,原來這就是「通貨膨脹」啊! 如果1991年的【麻雀變鳳凰】,茱莉亞羅勃茲飾演的性工作者,在好萊塢日落大道上遇見了開著跑車的富商李察吉爾,原本只是一夜春宵,
看【隔壁的房間】過程,我一直想到吉姆賈木許在1995年拍攝的【Dead Man】中文片名「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印象中的賈木許的黑白攝影,映襯著眼前阿莫多瓦的表現主義顏色更加鮮豔,甚至電影的主題「死亡」也有著男女性別迥異的解讀空間。
《魔法壞女巫》是一部改編自經典故事的電影,探索善與惡的複雜性以及角色間的成長。影片聚焦於邪惡西方女巫艾爾法巴與善良北方女巫葛琳達的關係,展現出反抗與挑戰的青春成長精神。導演朱浩偉透過視覺效果與音樂詮釋,使改編的故事在今日依然閃耀生機。即使熟悉原故事,電影仍能帶來感動與深思,提醒觀眾不要被外界所定義。
過了三十年,回頭再看1994年的這三部電影—【阿甘正傳】、【刺激1995】和【黑色追緝令】都是很「好」且很「好看」的電影。當年奧斯卡獎的結果證明了「獎」真的不代表什麼,好的電影是有能力經過時間的淘選,這三部電影都證明了這點。
【絕地戰警】系列自1995年開始,也許如現實生活中一樣,好友之間的化學反應會因為時間的變遷而逐漸淡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衝著《怪胎》原班人馬 #林柏宏 #謝欣穎,重回戲院看 #廖明毅 導演的第二部全iPhone拍攝電影作品。
Thumbnail
美國好萊塢很愛推出超級英雄電影。原因無它,改編自漫畫,原已廣為人知,找來大咖明星主演,若男女主角還能意外擦出愛情火花,等於是免費的宣傳,讓大家更想進電影院一探究竟。而且,如果票房告捷,還能再順勢推出續集,再繼續撈錢。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移開眼花撩亂的畫面和設定,電影原本的主軸是什麼?
Thumbnail
你有沒有一種感覺,為何同個演員露臉的頻率如此密集?怎麼這部片有他/她,這一部又是同個人!雖是不同的電影、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情節,但一直看到同個人,有時下意識的反應便是:「Not Again!怎麼又是他!」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威尼斯魅影謀殺案】2023★★。【驚奇隊長2】2023★★
Thumbnail
看影視作品的一些小想法:紀錄片【宮崎駿:十載同行】2019★★★,影集【昨日的美食】S2. EP.1~2★★★。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衝著《怪胎》原班人馬 #林柏宏 #謝欣穎,重回戲院看 #廖明毅 導演的第二部全iPhone拍攝電影作品。
Thumbnail
美國好萊塢很愛推出超級英雄電影。原因無它,改編自漫畫,原已廣為人知,找來大咖明星主演,若男女主角還能意外擦出愛情火花,等於是免費的宣傳,讓大家更想進電影院一探究竟。而且,如果票房告捷,還能再順勢推出續集,再繼續撈錢。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移開眼花撩亂的畫面和設定,電影原本的主軸是什麼?
Thumbnail
你有沒有一種感覺,為何同個演員露臉的頻率如此密集?怎麼這部片有他/她,這一部又是同個人!雖是不同的電影、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情節,但一直看到同個人,有時下意識的反應便是:「Not Again!怎麼又是他!」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威尼斯魅影謀殺案】2023★★。【驚奇隊長2】2023★★
Thumbnail
看影視作品的一些小想法:紀錄片【宮崎駿:十載同行】2019★★★,影集【昨日的美食】S2. E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