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這樣繁殖,一盆變二十盆,既省錢又能"賞肉",還不嘗試一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多肉繁殖不難,只要掌握一些繁殖技能,輕輕鬆鬆一盆變十盆,往後根本不用再買多肉了。

繁殖方法

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兩種,包括種子播種和葉片扦插。這兩種繁殖都能让多肉大批量生產,一下子變成多肉大戶。至於論及那一種繁殖方法較好,還是很難說得清楚,因為各自都有優點和缺點,就看你那個方法順手吧!

種子播種

  • 種子來源
    春天是大多數多肉植物的開花季老節。見植物從花莖延伸出長長的花箭,開放夢幻一樣的花朵。
    此時也會有其它的多肉植物在相若的時候開花。我們要利用兩盆同一科屬的植物互相授粉才有可能結出種子來,下列以百合科多肉植物授粉操作舉例說明。
  • 播種方法
    成功收获到种子後,在秋天較為暖和(16-26)的氣候進行播種。
    首先把種子均勻撒播到泥土中,配土以保水性較高的泥炭土為主,加入適量的珍珠岩、蛭石等颗粒土,來確有一定的透氣性。然後就是補充水份,使用浸盆法,從盆栽底孔吸收水份,見土表濕潤為止。套上袋子保濕,避免盆土快速幹燥。擺於在散射光處,約兩週左右露白。
    種子一但發芽後逐漸接觸光照,但不能操急,否則小芽容易曬死。當長出四至五片子葉時可以移盆,正常養護。
播種成敗看品種

容易種子繁殖的品種有很多,由於編幅有限,這裡主要介紹景天科品種。

【景天科】

景天科(Crassulaceae)是虎耳草目的一科,為多年生草本或低矮灌木,約有 34 屬 1426 種。其中伽藍菜屬 (Kalanchoe)和擬石蓮屬(Echeveria)是景天科當中最常見的多肉品種,包括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葉片扦插

  • 挑選優材
    要想進行葉插繁殖,至少手上有一盆栽多肉植物,理論上,任何一个生長阶段也能進行扦插,但為了提高存活,盡量選擇生長旺盛的,見莖幹粗、葉子眾多的為好。
  • 葉插萌發
    簡單來說,直接在母株多肉上揪下幾片葉子,均匀摆放在泥土表層,每间隔两至三天喷水一次,令泥土微微濕潤,然後置於陰涼處,讓它自然晾晒,約一個月左右,肉肉叶片就會长出红色的细根來,同時葉芽也隨之長出。當它扎根穩固後,可以适当晒太阳和加大浇水量。
葉插成敗看品種

葉插繁殖雖然容易上手,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成活率高低很看品種。只要選對品種,繁殖的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選錯了大部份會死亡。


追蹤及訂閱出版專題 【植物分享平台】,分享獨特罕見的植物品種, 讓我們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吧!訂閱Premium 每月方案(NT$50)

追蹤及訂閱出版專題【奇趣塊根植物養植全集】,收錄人氣塊根植物品種。僅針對愛好塊根植物的朋友。一次購買NT$300, 永久閱讀!

Blog網站連結【JYY植物分享平台
社交平台 【FB】【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佑的沙龍
3.2K會員
566內容數
JYY seeds shop主要發布植物資訊及分享個人種植經驗, 包括花卉, 多肉品種, 塊根品種, 仙人掌品種。它們要不小巧精緻, 萌萌可愛; 要不外形古怪,珍稀罕見, 總有一些你感興趣的新奇植物。
林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6
山地玫瑰Aeonium aureum是景天科蓮花掌屬的多肉植物,也叫高山玫瑰,山玫瑰。山地玫瑰的狀態非常獨特,尤其在夏天的時候,山地玫瑰在高溫下會進入休眠狀態,葉片自然收攏並變色,植株外形會變成一朵朵「玫瑰花」的樣子,別提多好看了。但在種植過程需要注意兩個問題。 山
Thumbnail
2025/02/16
山地玫瑰Aeonium aureum是景天科蓮花掌屬的多肉植物,也叫高山玫瑰,山玫瑰。山地玫瑰的狀態非常獨特,尤其在夏天的時候,山地玫瑰在高溫下會進入休眠狀態,葉片自然收攏並變色,植株外形會變成一朵朵「玫瑰花」的樣子,別提多好看了。但在種植過程需要注意兩個問題。 山
Thumbnail
2025/01/13
太陽大戟 (Euphorbia radians) 屬於大戟科植物,儘管體型不大,卻憑藉亮眼的花序在眾多植物中脫穎而出。 它那絢麗的繖狀花序,宛如大自然中的小太陽,吸引了無數植物愛好者的目光。我們一起看看太陽大戟有多獨特吧!
Thumbnail
2025/01/13
太陽大戟 (Euphorbia radians) 屬於大戟科植物,儘管體型不大,卻憑藉亮眼的花序在眾多植物中脫穎而出。 它那絢麗的繖狀花序,宛如大自然中的小太陽,吸引了無數植物愛好者的目光。我們一起看看太陽大戟有多獨特吧!
Thumbnail
2025/01/12
塊根植物(Caudex)在過去數十年捲起一股種植熱潮,時至今日還是受歡迎嗎?要知道答案,看價格的波動就一目了然了。你有沒有想過塊根植物的價格甚麼普遍偏貴? 目前到底有那些貴價和便宜的塊根植物?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25/01/12
塊根植物(Caudex)在過去數十年捲起一股種植熱潮,時至今日還是受歡迎嗎?要知道答案,看價格的波動就一目了然了。你有沒有想過塊根植物的價格甚麼普遍偏貴? 目前到底有那些貴價和便宜的塊根植物?看下去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植物本就長於大地,接受自然雨露、任憑風吹日曬而生。照理說來,露養植物應該不是一件難事才對。 但「環境」對植物的影響,真的很大。 以多肉而言,其種類繁多,原生地的環境也各有差異。並且,再經過多肉賣家的馴養,多少改變了多肉原生的體質。
Thumbnail
植物本就長於大地,接受自然雨露、任憑風吹日曬而生。照理說來,露養植物應該不是一件難事才對。 但「環境」對植物的影響,真的很大。 以多肉而言,其種類繁多,原生地的環境也各有差異。並且,再經過多肉賣家的馴養,多少改變了多肉原生的體質。
Thumbnail
多肉是一種神奇的植物,一片葉子就能生根發芽、孵出小苗。 但我特意培育的小苗,時常養不出緊密飽滿的可愛狀態,反而很容易徒長。 因此,我決定幫多肉小苗搬個家,從一吋的塑膠盆,換到之前我自製的泥雨靴和鋁線椅去住住看。
Thumbnail
多肉是一種神奇的植物,一片葉子就能生根發芽、孵出小苗。 但我特意培育的小苗,時常養不出緊密飽滿的可愛狀態,反而很容易徒長。 因此,我決定幫多肉小苗搬個家,從一吋的塑膠盆,換到之前我自製的泥雨靴和鋁線椅去住住看。
Thumbnail
多肉繁殖不難,只要掌握一些繁殖技能,輕輕鬆鬆一盆變十盆,往後根本不用再買多肉了。到底如繁殖?來看看吧!
Thumbnail
多肉繁殖不難,只要掌握一些繁殖技能,輕輕鬆鬆一盆變十盆,往後根本不用再買多肉了。到底如繁殖?來看看吧!
Thumbnail
天氣和暖,很多小巧可愛的多肉植物都適合種植,看看那些品種便宜,好養又漂亮吧!
Thumbnail
天氣和暖,很多小巧可愛的多肉植物都適合種植,看看那些品種便宜,好養又漂亮吧!
Thumbnail
多肉植物是很多花友的心頭好,它們型態各異,別具特色,看著那萌萌可愛的樣子,忍不住要入手種植物。然而,當你入手後,發現很難養活,而且沒有死亡前"預告",令你一臉無奈。不知如 也許不一定是你的種植技巧問題,可能與它的體格強弱有關!
Thumbnail
多肉植物是很多花友的心頭好,它們型態各異,別具特色,看著那萌萌可愛的樣子,忍不住要入手種植物。然而,當你入手後,發現很難養活,而且沒有死亡前"預告",令你一臉無奈。不知如 也許不一定是你的種植技巧問題,可能與它的體格強弱有關!
Thumbnail
千里光屬品種是一類菊科多肉植物。它們普遍比較矮小,有著下垂特性,很適合養成吊盆觀賞。常見品種包括情人淚、佛珠、銀月和新月。看看如何養護、繁殖及其注意事宜。
Thumbnail
千里光屬品種是一類菊科多肉植物。它們普遍比較矮小,有著下垂特性,很適合養成吊盆觀賞。常見品種包括情人淚、佛珠、銀月和新月。看看如何養護、繁殖及其注意事宜。
Thumbnail
景天科伽籃菜属落地生根(不死鳥),為馬達加斯加島多肉植物品種之一。和馬島很多珍稀多肉植物不同,落地生根有著超強的環境適應力和繁殖能力,很容易氾濫成災,是少數不太受人歡迎的多肉品種。但盡管如何,它的顏值不算很低,而且養護簡單,不用怎樣打理,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忠實粉絲''。
Thumbnail
景天科伽籃菜属落地生根(不死鳥),為馬達加斯加島多肉植物品種之一。和馬島很多珍稀多肉植物不同,落地生根有著超強的環境適應力和繁殖能力,很容易氾濫成災,是少數不太受人歡迎的多肉品種。但盡管如何,它的顏值不算很低,而且養護簡單,不用怎樣打理,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忠實粉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