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閱讀《紫式書摘》。
我是王啟樺,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統計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員。
你是否想在繁忙的工作中提升格局、理性思考與持續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成果呢?
在現代社會,人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理性思考能力以及持續學習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這邊文章將介紹我在這幾年於學術界工作的經驗中,體會到的如何通過提升格局、增強理性思考和持續學習來改善工作與生活表現。希望這些經驗可以幫助你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果。
轉變思維:從忙碌中發現更具價值的目標
就像同樣半杯水,有人看到有水的半杯,也有人看到空的半杯。水是同樣的水,但我們理解它的框架不同,得出的結論就會朝著不同方向去。
這個我們接收信息時用到的自動框架,其實也就是前面講到的圖式。借助圖式,我們能快速地從大千世界中捕捉信息,並給它賦予意義。
圖式 (Schema)是我們理解事情的方式。
有的人就是會把小刺激講得很嚴重。那些有經驗的人,就是會處變不驚。我一開始也會大驚小怪,但是隨著年紀變大,一切就都很普通基本。
可能這個就是「格局」出來了。
人有個格局,就能忙裡偷閒,用閒去找到更有價值的工作去做。實際工作後,就會知道不是所有工作都是平等的。找到最有價值的工作去做,才會真的產生影響。
然而,怎麼判斷工作的價值,就又與我們想去哪裡有關了。
數學與人際:邏輯思維在溝通中的應用
心理治療領域有一種理性情緒療法,就是在改變我們加工事件的框架。這個理論認為,我們的情緒反應並不來自外部事件,而取決於我們在用怎樣的框架看待這些事。如果啟動更理性的框架,就會帶來更恰當的情緒反應。
怎麼才能做到所謂的「理性」呢?其實,理性的意思就是從自動化的反應中停下來,想一想:如果我對一件事有這麼大的情緒,我用來理解它的框架是什麼?比如,我是否自動地把它看成了一個負面事件?自動聯想到了某些糟糕的結果?我是否還有其他的框架理解這件事?
這麼一想你就會發現,你甚至不需要改變原來的框架,只要啟動了理性思考,意識到框架的存在,很多激烈的情緒反應就有所鬆動。
一個人理性,就是看事情都會慢點看。
不理性的人,會把對方的文字放大,並做各種情緒性的反應。這樣總是導致衝突,尤其是親密的家人朋友。不去避開衝突,而是化解衝突,就要看一個人的理性格局。
我非常理性,這要感謝台大數學系的訓練。
數學系的訓練,讓我能夠看到事情背後的邏輯。應用到與他人相處溝通,我不會把對方的文字放大,而是去思考對方講這些背後的意圖動機,找到對方的核心利益。一但辨別出這個核心利益,就會沒有敵人,只有朋友。
理性思考,感性溝通。
成功之道:從事情相似度中找尋成長契機
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尤其容易發生在原有的穩態被打破,老辦法無法解決新問題的時候。這時候,很多人想不到換方法,只是在原有的路徑上「死磕到底」。但很多問題之所以解決不了,不是因為你不努力,而是你一開始解決問題的路徑就錯了,真正有效的方法並不在你習慣的反應模式當中。
所以,要解決不一樣的問題,就要刻意使用一些自己不熟悉,甚至感到別扭的方法。
老辦法不一定都能解決新問題,所以持續更新知識很重要。
我在每週五,都會到Google Book上面買1-3本電子書。我看的電子書主要都是商業管理類型。這類型的書本,紀錄很多工作職場上的做事方法與心態,其實用來處理生活的各種事情也非常有效。
其實,一個人能不能幹,還是得看他成功幹過多少事情。
而這個「多少事情」,還得看「事情之間的相似度」。一直幹同樣的事情,你會變成專家;一直幹不一樣的事情,你會變成經理。專家與經理,都是做成一件大事情不可或缺的成員。
而把專家與經理配合好一起工作,完成大事,那就是企業家了。
如此,通過學習文章所述的格局、理性思考和持續學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通過本文的探討,我們了解到提升格局、理性思考和持續學習在個人成長和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我們在職場上取得成功,還能讓我們在人生中建立更深厚的人際關係。最後,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將提升格局、理性思考和持續學習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呢?
謝謝你閱讀《紫式書摘》。如果覺得這個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
- 免費追蹤《紫式書摘》寫作專題
- 追蹤我的方格子
- 免費訂閱《紫式書齋》電子報
- 透過臉書與我隨意聊聊
- 追蹤我的Twitter看看英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