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旅遊]富岡老街顯眼建築物呂家洋樓,將各種建築風格矯揉、富有美感的街屋建築,見證日治時期風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富岡地區老街、呂家洋樓有何關係呢??原來兩個地方都是彼此在一起。呂宅原來是日治時期當時的富岡地區政治領袖、商業鉅子呂家聲故宅。呂家洋樓位於桃園市楊梅區的富岡地區老街,從富岡車站出來的正前方中正路富岡老街道路上左手方一整排老舊房子,排面、氣勢、遺世獨立且唯一的堅毅感,混合風建築在老街上特別顯眼。

呂家洋樓埤塘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楊梅區中正路12-20號

電話:

03 478 3683

備註:

日治時期歷史建築

富岡老街顯眼建築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富岡地區老街最顯眼的,莫過於離富岡火車站不遠,橫跨五間連號門牌地址店面寬的呂家洋樓。呂家洋宅是位於富岡地區的歷史建築,為一五開間磚造二層房舍,融合多種西洋建築風格。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如正門的羅馬式雙列柱、正中央的拜占庭式窿頂、希臘式三角形外牆。將各種建築型式矯揉為一富有美感的街屋建築,為寧靜的富岡城鎮,增添日治時期情懷。

raw-image

這棟洋樓建於西元一一九三一年(SINCE 1931),其中央穹頂、希臘三角山牆、對稱羅馬柱以及細緻雕紋,還有極具特色,中間頂部圓頂的小室,二樓正面做成外圓凸狀,往內看去可見一些鴨子等可愛擺飾。

楊梅庄庄長呂家聲故宅

raw-image

這棟洋樓就算至今,仍可讓人感受到日治時期呂家聲屋主的富裕。看到重新漆過的外牆,更是能感受這棟建築的不凡氣勢。 這棟洋樓的建造人呂家聲是當時的楊梅庄庄長(相當於現在區長職位),對富岡市區的擴張很有貢獻。在他的爭取下,呂家洋樓成了爪字型街區的首要建築,除了代表呂家的富裕,也象徵著他的在地影響力。

raw-image

目前洋樓還是有呂家聲後代人居住不能參觀、僅能從外面欣賞。在富岡地區老街中唯一一座具有規模的老街屋。呂家洋樓將各種風格矯揉為一富有美感的街屋建築,為寧靜的富岡小城小鎮,增添懷舊日治時期情懷。

日治時期時期建築物見證

raw-image

總結:台灣各地都有許多隱藏版洋樓,洋樓代表的是日治時期一個時期豪華建築。尤其台灣近代史經歷過日治時期日本人統治過、由這些洋樓更可以見到洋樓歷經過時代風華過後、更是日治時期時期建築物見證。在富岡車站附近呂家洋樓便是富岡地區一個例子。

檢視較大的地圖

raw-image

呂家洋樓埤塘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楊梅區中正路12-20號

電話:

03 478 3683

備註:

日治時期歷史建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ralk C.-avatar-img
2023/05/08
我喜歡這邊,去了好幾趟,古意樸實
avatar-img
bravejim的沙龍
61會員
1.9K內容數
這裡是bravejim的生活日常紀錄,與大家分享各地旅遊與美食的分享,如果你跟我一 樣愛吃又愛四處旅遊、那麼就跟隨我的紀錄,讓你認識原來台灣也能如此美麗與美感
braveji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在台灣傳統習俗中,無論婚、喪、喜、慶各種場合都能看米香的存在。米香店在台灣早期處處可見,隨著時代轉變、時至今日,米香店屈指可數更為稀有。米香比要有機會看到的是路邊攤出現,這家泉利米香將台灣古早味美食化身為不同經營方向,泉利米香在傳統思維美食,讓大家對於米香有了不同口味吃法與製作技術。 泉利米香相關
Thumbnail
2025/04/29
在台灣傳統習俗中,無論婚、喪、喜、慶各種場合都能看米香的存在。米香店在台灣早期處處可見,隨著時代轉變、時至今日,米香店屈指可數更為稀有。米香比要有機會看到的是路邊攤出現,這家泉利米香將台灣古早味美食化身為不同經營方向,泉利米香在傳統思維美食,讓大家對於米香有了不同口味吃法與製作技術。 泉利米香相關
Thumbnail
2025/04/28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Thumbnail
2025/04/28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Thumbnail
2025/04/27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Thumbnail
2025/04/27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看看在地人的眼中的「萬華」,品味他們生活和文化,一窺不同的龍山寺。 前身在日治時期是「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馬蹄形的市場主建物平屋頂由鋼筋混凝土樑支撐,牆體為加強磚造。後經過整修後煥然一新並活化空間,成為了分享、共創和展覽交流,是不同族群交會的場所而不在只是老舊的古蹟。
Thumbnail
看看在地人的眼中的「萬華」,品味他們生活和文化,一窺不同的龍山寺。 前身在日治時期是「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馬蹄形的市場主建物平屋頂由鋼筋混凝土樑支撐,牆體為加強磚造。後經過整修後煥然一新並活化空間,成為了分享、共創和展覽交流,是不同族群交會的場所而不在只是老舊的古蹟。
Thumbnail
『聚奎居』是日治時期烏日地區的富紳商賈陳紹宗(1888~1952)於昭和5~15(1930~1940)年間所建造的中西合壁式洋樓,位於臺中市烏日區學田路405巷內(學田路便行巷旁)。於2012年列為台中市定古蹟,並於2020年7月修復完成,2021年12月正式對外營運。
Thumbnail
『聚奎居』是日治時期烏日地區的富紳商賈陳紹宗(1888~1952)於昭和5~15(1930~1940)年間所建造的中西合壁式洋樓,位於臺中市烏日區學田路405巷內(學田路便行巷旁)。於2012年列為台中市定古蹟,並於2020年7月修復完成,2021年12月正式對外營運。
Thumbnail
提到鹿港,相信大家想到的就是鹿港老街和天后宮等古蹟建築(台灣古蹟巡禮(十三)~鹿港古蹟一日遊:天后宮|龍山寺|文武廟 )。這篇要來介紹的雖然未列入古蹟,但也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辜家舊居『鹿港民俗文物館』(鹿港當地語稱:大和大厝、民俗館)。
Thumbnail
提到鹿港,相信大家想到的就是鹿港老街和天后宮等古蹟建築(台灣古蹟巡禮(十三)~鹿港古蹟一日遊:天后宮|龍山寺|文武廟 )。這篇要來介紹的雖然未列入古蹟,但也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辜家舊居『鹿港民俗文物館』(鹿港當地語稱:大和大厝、民俗館)。
Thumbnail
富岡地區老街、呂家洋樓有何關係呢??原來兩個地方都是彼此在一起。呂宅原來是日治時期當時的富岡地區政治領袖、商業鉅子呂家聲故宅。呂家洋樓位於桃園市楊梅區的富岡地區老街,從富岡車站出來的正前方中正路富岡老街道路上左手方一整排老舊房子,排面、氣勢、遺世獨立且唯一的堅毅感,混合風建築在老街上特別顯眼。 呂家
Thumbnail
富岡地區老街、呂家洋樓有何關係呢??原來兩個地方都是彼此在一起。呂宅原來是日治時期當時的富岡地區政治領袖、商業鉅子呂家聲故宅。呂家洋樓位於桃園市楊梅區的富岡地區老街,從富岡車站出來的正前方中正路富岡老街道路上左手方一整排老舊房子,排面、氣勢、遺世獨立且唯一的堅毅感,混合風建築在老街上特別顯眼。 呂家
Thumbnail
新北市蘆洲李宅古蹟位於空中大學對面巷子內、蘆洲國中旁邊,此一文化資產於清代光緒年間,由李氏七大房家族合資重建,為全臺現存相較完整的傳統閩式大宅院,也是臺灣抗日名將李友邦故居,當地人稱為「李祖厝」,乃蘆洲深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 【附註】 地址:247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243巷19號
Thumbnail
新北市蘆洲李宅古蹟位於空中大學對面巷子內、蘆洲國中旁邊,此一文化資產於清代光緒年間,由李氏七大房家族合資重建,為全臺現存相較完整的傳統閩式大宅院,也是臺灣抗日名將李友邦故居,當地人稱為「李祖厝」,乃蘆洲深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 【附註】 地址:247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243巷19號
Thumbnail
這天的行程,從早上的洋風建築,一直延續,到晚上用中華建築,做為結束。
Thumbnail
這天的行程,從早上的洋風建築,一直延續,到晚上用中華建築,做為結束。
Thumbnail
時移變遷,時間帶走,也鞏固。滄桑的傷痕累累,綠苔橫生,樑柱蝕壞,人不在了,止不住互相引動的連環崩塌,縫隙裂的可以透光的時候,他們決心來修復僅剩搖晃骨架的老屋,就像在起風時低身穿過殘骸走進屋裡,在屋簷牆面重新砌建起來之前,先為它擋雨。
Thumbnail
時移變遷,時間帶走,也鞏固。滄桑的傷痕累累,綠苔橫生,樑柱蝕壞,人不在了,止不住互相引動的連環崩塌,縫隙裂的可以透光的時候,他們決心來修復僅剩搖晃骨架的老屋,就像在起風時低身穿過殘骸走進屋裡,在屋簷牆面重新砌建起來之前,先為它擋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