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到底算不算二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之前文章寫到流行音樂裡的「二創」,列舉了兩種音樂二創方式,分別是Sampling/取樣與Remix/混音。但有其他的音樂二創形式嗎? 寫完文章後自己想了想,似乎想不出來,那麼Cover/翻唱或Rearrangement/重新編曲(稱為「改編」似乎有些不適宜),到底算不算二創?

就二創的定義來說,是抽取原創其中的元素,發展成新的作品,所以翻唱在某些程度是保留一整首歌曲,而重新編曲則是幫歌曲換個風貌味道,這樣說來就算不得二創。那麼混音呢? 既不是重新編曲,也不一定保留原曲的樣貌,甚至可能將一首歌曲解構或融進其他歌曲,這樣的方式更接近二創。所以在分類上,就個人看法來說,就這麼分吧,朋友們若有其他想法,歡迎一起討論,而這一篇就來分享一些有趣的翻唱或重新編曲作品。

1 Barcelona Guitar Trio & Dance - Billie Jean

我不知道這把吉他到底是西班牙吉他還是古典吉他,總之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改編,以趣味新奇的演奏方式呈現。



2 The Divas' Rondo (Bayonetta 3 x The Fifth Element)

電影《第五元素》中最被熟知的那段音樂便是〈The Divas` Dance〉,此曲前段選自歌劇曲目,然後轉進電子舞曲,已幾乎難以達到的極限女歌音,加上當時科技輔助,讓人聲幾乎無音域限制。當然這技術在現在用軟體處理也不是難事,之前介紹過的網紅音樂家(用貓咪和其他動物聲音做音樂的那位),用的也是這類技術。這曲子加上了網路遊戲Bayonetta/魔兵驚天錄的配樂,這樣的相加還有另一種聽覺感受。



3 The Trooper (Accordion cover) - Iron Maiden

用兩架手風琴來演奏重金屬樂團歌曲,聽來另有一種樂趣。手風琴這種樂器,是我一直搞不清楚如何演奏的樂器,演奏實在看著神奇,看著兩位演奏者運指如飛,加上演奏時神情投入,十分吸引人啊。



4 Europe - The Final Countdown - Bardcore

用民族樂器來演奏種搖滾樂團,歐洲合唱團的著名歌曲,雖然這首歌有不少人或團體改編,但自媒體音樂家們永遠有新奇創意,讓一首經典歌曲永遠鮮活。



5 DISNEY goes HEAVY ROCK | with Our Last Night

前面是把搖滾改成民謠,而這個樂團則是以重金屬樂形式,演繹迪士尼組曲,把一些原本活潑可愛的歌曲,變得霸氣有勁,聽完只能吶喊:怎麼能這樣!!! 完全是「毀童年」的感覺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ina-avatar-img
2023/05/20
好有趣、新奇的二創表演方式,有些效果相當不錯呢!
avatar-img
一片蔚藍天空的沙龍
59會員
295內容數
2025/04/20
蘇慧倫再推新專輯《輕重》。 從玉女歌手試圖走成熟都會路線,再到搞怪歌路活潑輕熟,然後反璞歸真,現在的蘇慧倫,更多講述一種澄澈的心理狀態,不再端著一種形象,而是更成熟且灑脫的看待世界。 這張《輕重》,是蘇慧倫第十七張正是錄音室專輯,距上一張專輯《面面》發行已經過五年。這段時間,蘇慧倫在家庭、演員與
Thumbnail
2025/04/20
蘇慧倫再推新專輯《輕重》。 從玉女歌手試圖走成熟都會路線,再到搞怪歌路活潑輕熟,然後反璞歸真,現在的蘇慧倫,更多講述一種澄澈的心理狀態,不再端著一種形象,而是更成熟且灑脫的看待世界。 這張《輕重》,是蘇慧倫第十七張正是錄音室專輯,距上一張專輯《面面》發行已經過五年。這段時間,蘇慧倫在家庭、演員與
Thumbnail
2025/04/14
這篇不是介紹歌手。 是因為最近被YT演算法推薦了一波Beatbox的音樂表演。 這是個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範疇,所謂一張口就征服世界,當然歌手也可以,但人們對於歌唱的接受度過於頻繁,所以感受能力已然降低許多。Beatbox卻不同,一張口可以模擬許多樂器或打擊樂器,甚至自然界或各種器具聲響,大家一下
Thumbnail
2025/04/14
這篇不是介紹歌手。 是因為最近被YT演算法推薦了一波Beatbox的音樂表演。 這是個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範疇,所謂一張口就征服世界,當然歌手也可以,但人們對於歌唱的接受度過於頻繁,所以感受能力已然降低許多。Beatbox卻不同,一張口可以模擬許多樂器或打擊樂器,甚至自然界或各種器具聲響,大家一下
Thumbnail
2025/04/10
每個演出結束,都得與角色或那些醞釀的過程告別,留下的就是某個舞台上存於腦海瞬間,很可能是一個不經意的踉蹌,或是一次的失誤,都成為刻印腦海中的存檔影像。這些影像不斷積累,成為豐富我人生的養分。 這兩年蔚藍喜愛的三位女歌手,紛紛有告別舞台的可能,其中一位應該是「確定」自舞台退休,就來回顧這些歌手的精彩
Thumbnail
2025/04/10
每個演出結束,都得與角色或那些醞釀的過程告別,留下的就是某個舞台上存於腦海瞬間,很可能是一個不經意的踉蹌,或是一次的失誤,都成為刻印腦海中的存檔影像。這些影像不斷積累,成為豐富我人生的養分。 這兩年蔚藍喜愛的三位女歌手,紛紛有告別舞台的可能,其中一位應該是「確定」自舞台退休,就來回顧這些歌手的精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其實這一篇範圍有點廣,首先重點還是電子音樂,然後是融入電子音樂的世界音樂。 在上篇稀奇樂器介紹中,所介紹的樂器皆是1902-1942這幾年間研發的「電子樂器」,這樣新奇且具有想像力的聲音,很快就令許多音樂家趨之若鶩,莫不想拿來擴展音樂的豐富性。直到1960年代,搖滾樂興起,電吉他成為運用的主要樂器,
Thumbnail
其實這一篇範圍有點廣,首先重點還是電子音樂,然後是融入電子音樂的世界音樂。 在上篇稀奇樂器介紹中,所介紹的樂器皆是1902-1942這幾年間研發的「電子樂器」,這樣新奇且具有想像力的聲音,很快就令許多音樂家趨之若鶩,莫不想拿來擴展音樂的豐富性。直到1960年代,搖滾樂興起,電吉他成為運用的主要樂器,
Thumbnail
之前文章寫到流行音樂裡的「二創」,列舉了兩種音樂二創方式,分別是Sampling/取樣與Remix/混音。但有其他的音樂二創形式嗎? 寫完文章後自己想了想,似乎想不出來,那麼Cover/翻唱或Rearrangement/重新編曲(稱為「改編」似乎有些不適宜),到底算不算二創? 就二創的定義來說,是抽
Thumbnail
之前文章寫到流行音樂裡的「二創」,列舉了兩種音樂二創方式,分別是Sampling/取樣與Remix/混音。但有其他的音樂二創形式嗎? 寫完文章後自己想了想,似乎想不出來,那麼Cover/翻唱或Rearrangement/重新編曲(稱為「改編」似乎有些不適宜),到底算不算二創? 就二創的定義來說,是抽
Thumbnail
不僅高頻泛音會勾人,弦樂織度的聽覺感受有如雙手撫摸到提琴弓上那搓馬毛的觸感;低頻依然渾厚不減,甚至比之前更為具象。 再聽諾拉瓊斯,她的歌聲更甜了,手風琴演奏則更有韻味,連馬二的管風琴低頻竟更甚以往!
Thumbnail
不僅高頻泛音會勾人,弦樂織度的聽覺感受有如雙手撫摸到提琴弓上那搓馬毛的觸感;低頻依然渾厚不減,甚至比之前更為具象。 再聽諾拉瓊斯,她的歌聲更甜了,手風琴演奏則更有韻味,連馬二的管風琴低頻竟更甚以往!
Thumbnail
IDM跟隨著MTV的潮流興起,以「腦舞音樂」之姿開創新的音樂格局。深受啟發的爵士音樂家,紛紛以逆向工程的方式改變音色音質,投身電子音樂帶來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IDM跟隨著MTV的潮流興起,以「腦舞音樂」之姿開創新的音樂格局。深受啟發的爵士音樂家,紛紛以逆向工程的方式改變音色音質,投身電子音樂帶來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真的要創作的音樂家,還是得好好地、堂堂正正地,動手編出自己要的音符呀!不然坊間太多現成音樂罐頭,使得這時代的音樂聽起來越來越像,可不是創作者該樂意見到的。
Thumbnail
真的要創作的音樂家,還是得好好地、堂堂正正地,動手編出自己要的音符呀!不然坊間太多現成音樂罐頭,使得這時代的音樂聽起來越來越像,可不是創作者該樂意見到的。
Thumbnail
世界名曲往往是旋律動人、雅俗共賞的,能夠演奏這樣的世界名曲,對於學習樂器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我們要在較為複雜、困難的技巧上琢磨,無論是音準、音樂性的細膩度。希望各位能夠跨越這道牆,有天能夠愉快地拉奏這首樂曲。
Thumbnail
世界名曲往往是旋律動人、雅俗共賞的,能夠演奏這樣的世界名曲,對於學習樂器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我們要在較為複雜、困難的技巧上琢磨,無論是音準、音樂性的細膩度。希望各位能夠跨越這道牆,有天能夠愉快地拉奏這首樂曲。
Thumbnail
這首選自巴哈的鍵盤組曲,作品編號BWV822,原為G小調,為了教學方便,鈴木大提琴改為C小調。 這首嘉禾舞曲,在原來的作品中,完整的名稱是「Gavotte en Rondeau」,也就是「輪旋曲式」的嘉禾舞曲。因此我們先來簡單講解何謂「輪旋曲式」:
Thumbnail
這首選自巴哈的鍵盤組曲,作品編號BWV822,原為G小調,為了教學方便,鈴木大提琴改為C小調。 這首嘉禾舞曲,在原來的作品中,完整的名稱是「Gavotte en Rondeau」,也就是「輪旋曲式」的嘉禾舞曲。因此我們先來簡單講解何謂「輪旋曲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