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世界」風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這一篇範圍有點廣,首先重點還是電子音樂,然後是融入電子音樂的世界音樂。
在上篇稀奇樂器介紹中,所介紹的樂器皆是1902-1942這幾年間研發的「電子樂器」,這樣新奇且具有想像力的聲音,很快就令許多音樂家趨之若鶩,莫不想拿來擴展音樂的豐富性。直到1960年代,搖滾樂興起,電吉他成為運用的主要樂器,但容我提醒,電吉他在廣泛定義上也是電子樂器,因為它必須透過拾音器捕捉吉他絃的震動,將之轉換為電子訊號,透過擴音設備傳導才有聲音。不僅如此,在鍵盤樂器上的「電子化」如火如荼的開發中。即便如此,深具實驗性的音樂人還是不滿足,還紛紛將一些「非西方」常見的世界傳統樂器用上,比如披頭四和齊柏林飛船都用過西塔琴,而顫音琴也被不少樂團採用,所以此時就已經有了「Fusion/融合」樂風的雛型。
1970年,電子樂器越發達,加上運輸業與諮詢傳遞的發達,這些在世界各地的傳統樂器,非西方慣用的樂器,逐漸被傳遞到世界各地,音樂人將傳統與新鮮的電子樂結合,偶而還加入環境音效,這類音樂被稱為「New Age/新世紀」音樂,因為這類音樂表達音樂價值觀,也重塑新時代文化聲響,促進人類心靈滋養。不少著名音樂家,喜多郎、范吉利斯、麥克‧歐菲爾德等,都是這時代成名的名家。
1980年電子音樂與錄音設備更加發達,音樂產業已經成為全球事業體,世界各地的音樂傳遞更普及。雖然新世紀音樂已成為一類音樂的專有名詞,但是把傳統音樂元素加上現代感的電子音樂,已然成為發揚傳統在創新生的重要推手,逐漸出現「世界音樂」的風潮,而這股風潮裡最被熟知的便是Enya。
原本唱片公司並不認為Enya的音樂能賺錢,但也認為還是有比賺錢更重要的事,就是傳播好音樂。沒想到Enya走紅全球,也讓更多唱片公司,願意把眼光放向世界各地,在傳統音樂基礎上融入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的新音樂,諸如之前介紹過的Enigma/謎樂團,還有其他更多的團體都在90年代大鳴大放。經過這一階段,所謂的Fusion/融合樂,或Crossover/跨界音樂的觀念已然成立,流行音樂更大量融入一些世界傳統音樂元素,就像之前介紹過靈魂樂復興的Nu-Soul/新靈魂樂運動,其實也蘊含了不少黑人音樂家,轉頭探向自己祖輩的非洲音樂與傳統文化。
而音樂的融合程度越常見,所謂的「世界音樂」定義也無須再介意,成為真正的世界音樂。本篇就一起來欣賞,最近聽到的一些優質電子世界音樂。

1 Khanvict - Closer

這是一位巴基斯坦裔的加拿大音樂製作創作人,電子音樂和傳統樂器的融合意外動人。
2 MEZTIZA
這個團名有「混血」的意思在,兩位各自有一番DJ事業的西班牙女性,他們決定一起出手,以時尚與電子舞曲形式,來探索傳統佛朗明哥或是西班牙音樂。之前有出現過他們的影片,但很希望大家能再欣賞他們一回。
3 Snow Raven
很特別的一個團體,女歌手Andreas Om有著奇特的喉音唱腔,還能模仿多種自然聲效,無論風聲、鳥鳴甚至馬嘶。這首歌曲〈哭泣的地球〉深具環保意識十分動人。更讓人驚喜的是,集合三種不同民族的傳統唱腔,音樂從前面的神祕空靈帶著悲憫,直到後面的震動警醒,直擊心靈。

4 Altai Throat Singing Bai-Terek x Lull Remix

非常精彩雙喉音與呼麥的歌唱展現。然後佐以現代舞曲節拍,傳統立刻換發新生。
5 Ummet Ozcan - Bifrost
雖然七世紀末到十一世紀初,維京人以強悍的航運掠奪很多地方,中世紀稱這群人為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海盜,但他們也是北歐文明的一支。至於維京人的文化復興得以傳播是出現於19世紀,一種勇猛且浪漫的幻想,且於20世紀形成現代維京神話的變體,陪伴不少與我同齡人的卡通〈北海小英雄〉,便是根植於此。但現代維京文化,大多與史實研究有些誤差。但以維京為主的音樂創作可真不少,這首舞曲可做為參考之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一部電影原聲帶認識她,帶著一股迷離感的歌聲,令人感覺暢快又細緻無比的電子流行樂,就喜愛上這位女歌手,Imogen Heap。 1977年生於英國倫敦,她的名字靈感來自於作曲家Imogen Holst,而她也從小就學習鋼琴,可她並不想彈奏那些名作曲家的曲子,而會照著他們的風格演奏,但最簡單的原因是,
Tito Puento,1923年生於美國是位具有波多黎各血統的音樂人。從小就有過動症傾向,經常敲擊家裡許多物件發出聲響被鄰居投訴,母親便送他去學25美分/小時的鋼琴課,十歲時對打興趣,轉而學習打擊樂。1930年代,他和妹妹組成了歌舞二人組,對於成為專業舞蹈員產生極大興趣,後來腳踝肌腱受傷才放棄。當
作為一支國際知名的超級名團,他們算是比較幸運的。就音樂性或樂團實力來說,他們算是靠特色出名的一個樂團。 來自愛爾蘭,1989年組成的Cranberry Saw Us,是由主唱Niall Quinn、Noel(吉他)和Mike(貝斯) Hogan兩兄弟、鼓手Fergal Lawler所組成。1989年
這個題目應該寫過,當時寫的大目標是,找出幾首當公認最難唱的歌曲。那幾首歌在演唱難度上,幾乎算是「神級認證」的存在。這些歌曲要歌手天賦極高,加上演唱功力堅強才能掌握。 現在錄音技術加上修音技術都有著長足進展,以前的歌手,還能因為錄音室錄音可以一遍一遍的唱,所以在定Key的時候,可以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極
想聊「聲音」,其實是因為一支PS4音效師的影片,不知道大家看完後有怎樣的感覺? 原來音效是一種創作,那些聲音引發聯想,和影像連結後,大家慢慢就以為那些事物發出的聲音就是這樣,比方「斷骨」音效,是折斷義大利麵啊,但大家聽久了就會被影響,以為現實裡斷骨真的是這樣的聲音,其實也算是一種「制約效應」吧,其實
之前文章寫到流行音樂裡的「二創」,列舉了兩種音樂二創方式,分別是Sampling/取樣與Remix/混音。但有其他的音樂二創形式嗎? 寫完文章後自己想了想,似乎想不出來,那麼Cover/翻唱或Rearrangement/重新編曲(稱為「改編」似乎有些不適宜),到底算不算二創? 就二創的定義來說,是抽
從一部電影原聲帶認識她,帶著一股迷離感的歌聲,令人感覺暢快又細緻無比的電子流行樂,就喜愛上這位女歌手,Imogen Heap。 1977年生於英國倫敦,她的名字靈感來自於作曲家Imogen Holst,而她也從小就學習鋼琴,可她並不想彈奏那些名作曲家的曲子,而會照著他們的風格演奏,但最簡單的原因是,
Tito Puento,1923年生於美國是位具有波多黎各血統的音樂人。從小就有過動症傾向,經常敲擊家裡許多物件發出聲響被鄰居投訴,母親便送他去學25美分/小時的鋼琴課,十歲時對打興趣,轉而學習打擊樂。1930年代,他和妹妹組成了歌舞二人組,對於成為專業舞蹈員產生極大興趣,後來腳踝肌腱受傷才放棄。當
作為一支國際知名的超級名團,他們算是比較幸運的。就音樂性或樂團實力來說,他們算是靠特色出名的一個樂團。 來自愛爾蘭,1989年組成的Cranberry Saw Us,是由主唱Niall Quinn、Noel(吉他)和Mike(貝斯) Hogan兩兄弟、鼓手Fergal Lawler所組成。1989年
這個題目應該寫過,當時寫的大目標是,找出幾首當公認最難唱的歌曲。那幾首歌在演唱難度上,幾乎算是「神級認證」的存在。這些歌曲要歌手天賦極高,加上演唱功力堅強才能掌握。 現在錄音技術加上修音技術都有著長足進展,以前的歌手,還能因為錄音室錄音可以一遍一遍的唱,所以在定Key的時候,可以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極
想聊「聲音」,其實是因為一支PS4音效師的影片,不知道大家看完後有怎樣的感覺? 原來音效是一種創作,那些聲音引發聯想,和影像連結後,大家慢慢就以為那些事物發出的聲音就是這樣,比方「斷骨」音效,是折斷義大利麵啊,但大家聽久了就會被影響,以為現實裡斷骨真的是這樣的聲音,其實也算是一種「制約效應」吧,其實
之前文章寫到流行音樂裡的「二創」,列舉了兩種音樂二創方式,分別是Sampling/取樣與Remix/混音。但有其他的音樂二創形式嗎? 寫完文章後自己想了想,似乎想不出來,那麼Cover/翻唱或Rearrangement/重新編曲(稱為「改編」似乎有些不適宜),到底算不算二創? 就二創的定義來說,是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回顧了自1970年以來電子郵件的發展如何影響娛樂形式的演變,特別是獨立創作音樂的興起及其影響。以Enya的音樂作品為主軸,探討了藉由網際網路而崛起的音樂類型及其時代背景。
Thumbnail
你知道嗎?其實電子音樂歷史中的先驅大多為女性,但她們至今近乎被遺忘,或是說她們的影響被淡化了,早在1938年,喬安娜·貝爾(Johanna Magdalena Beyer)就發表了第一部由女性創作的電子樂譜《 Music of the Spheres 》,從那時起,許多女性開始紛紛踏入電子音樂領域。
Thumbnail
Dvořák: 9. Sinfonie (»Aus der Neuen Welt«) 又名新世界交響曲 德弗札克是國民樂派作家(1841-1904),他的年代正值民族運動興起之時,而他的音樂也充滿著對故鄉(捷克)的濃濃鄉愁及波西米亞風格~ 而1892年時他也應邀前往美國進行教學及寫作,新世界交響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凱爾特所呈現出的另一種「歐洲」,是被羅馬文明與基督教所壓抑,視之為野蠻、雜亂無章,甚至連書寫和語言都沒有的文化。一九八八年,愛爾蘭歌手恩雅(Enya)發行了她的個人專輯《水印》(Watermark);這張CD很快便成為了百萬暢銷經典…恩雅的音樂之所以大受歡迎…
Thumbnail
「第一代水晶琴」是由資深音樂人王森地,與在南京擁有中醫師背景的知名療癒音樂製作人王旭東聯手共同研發製造,並發行膾炙人口的兩張水晶音樂專輯:《水晶真顏色》、《水晶清音樂》。在此基礎下,風潮音樂成立了「身體工房」,並著手規劃「第二代水晶琴」,就讓我們來一同窺探這其中的奧妙吧!
Thumbnail
聲音療癒這幾年蔚為風潮且走進人們的日常,許多人也會將各種聲音療癒樂器帶進自己的生活裡,像是水晶砵、頌缽、銅鑼或手碟,作為轉換身心壓力的紓壓方法。2024年丹麥靈魂男聲安德斯與伴侶卡西娜將再次透過線上課程的方式,帶領我們唱出最真實的自己,並且憶起那些我們所遺忘的愛與美好。
Thumbnail
1996 秋天出現了「Queen’s」, Queen’s 的出現造成一股不可逆的電音狂潮,首先是路上89的汽車喇叭開始出現電音節奏,他們通常是想吸引目光,然後某個朋友的弟弟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也在家裡放電音被阿嬤說太吵又沒人唱歌,最後是有個「電音三太子」上了國際媒體,從那時開始聽電子音樂的人越來越多。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Thumbnail
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新誕生的樂器? 不過我相信未來會有很多人喜歡它的音色。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回顧了自1970年以來電子郵件的發展如何影響娛樂形式的演變,特別是獨立創作音樂的興起及其影響。以Enya的音樂作品為主軸,探討了藉由網際網路而崛起的音樂類型及其時代背景。
Thumbnail
你知道嗎?其實電子音樂歷史中的先驅大多為女性,但她們至今近乎被遺忘,或是說她們的影響被淡化了,早在1938年,喬安娜·貝爾(Johanna Magdalena Beyer)就發表了第一部由女性創作的電子樂譜《 Music of the Spheres 》,從那時起,許多女性開始紛紛踏入電子音樂領域。
Thumbnail
Dvořák: 9. Sinfonie (»Aus der Neuen Welt«) 又名新世界交響曲 德弗札克是國民樂派作家(1841-1904),他的年代正值民族運動興起之時,而他的音樂也充滿著對故鄉(捷克)的濃濃鄉愁及波西米亞風格~ 而1892年時他也應邀前往美國進行教學及寫作,新世界交響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凱爾特所呈現出的另一種「歐洲」,是被羅馬文明與基督教所壓抑,視之為野蠻、雜亂無章,甚至連書寫和語言都沒有的文化。一九八八年,愛爾蘭歌手恩雅(Enya)發行了她的個人專輯《水印》(Watermark);這張CD很快便成為了百萬暢銷經典…恩雅的音樂之所以大受歡迎…
Thumbnail
「第一代水晶琴」是由資深音樂人王森地,與在南京擁有中醫師背景的知名療癒音樂製作人王旭東聯手共同研發製造,並發行膾炙人口的兩張水晶音樂專輯:《水晶真顏色》、《水晶清音樂》。在此基礎下,風潮音樂成立了「身體工房」,並著手規劃「第二代水晶琴」,就讓我們來一同窺探這其中的奧妙吧!
Thumbnail
聲音療癒這幾年蔚為風潮且走進人們的日常,許多人也會將各種聲音療癒樂器帶進自己的生活裡,像是水晶砵、頌缽、銅鑼或手碟,作為轉換身心壓力的紓壓方法。2024年丹麥靈魂男聲安德斯與伴侶卡西娜將再次透過線上課程的方式,帶領我們唱出最真實的自己,並且憶起那些我們所遺忘的愛與美好。
Thumbnail
1996 秋天出現了「Queen’s」, Queen’s 的出現造成一股不可逆的電音狂潮,首先是路上89的汽車喇叭開始出現電音節奏,他們通常是想吸引目光,然後某個朋友的弟弟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也在家裡放電音被阿嬤說太吵又沒人唱歌,最後是有個「電音三太子」上了國際媒體,從那時開始聽電子音樂的人越來越多。
Thumbnail
古代的音樂品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跨越時代的藝術精神的體現, 你願意一同探索這段引人入勝的音樂之旅嗎? 大家好,我是菜菜🙋🏻‍♀️ 很高興能夠以分享《樂器的起源》當作第一篇文章,雖然古代音樂距離我們現在相隔千年,但透過音樂,我們就像是穿越時光的冒險者,將聆聽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聲音,
Thumbnail
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新誕生的樂器? 不過我相信未來會有很多人喜歡它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