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狂粉的日常〕EP184 - 打開你的耳朵吧!👂李慈湄《聽起來像聲音?-石-頭-S-ton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透過聲音帶你探索聽覺、勞動身體、技術、感官之間的關係」
「 ♪ノ若這樣的想法有在任何地方打動你ノ♪♪ノ我們誠摯邀請你來一起參與這個想像 ノ♪」

📣劃重點

1. 來賓介紹👏👏👏
-- 主創者:李慈湄
-- 演員:王熙淳
很用力打開耳朵的兩位~👂

主創者:李慈湄

主創者:李慈湄


2. 跟聲音的緣分……😌
-- 遙望那個還是廣播當道跟錄音帶的年代🤭
-- 高中一定要有的熱音社啦!🎶
-- 慈湄的另外一個身分:地球戰士?🌎


3. 慈湄用聲音紀錄人類的生活📄
-- 近年主持計畫《凝結歷史殘響:台灣洞穴的感知敘事》
-- 只用聲音帶你體驗礦工一天的工作內容跟故事
-- 在視覺主流的現今,如何與觀眾溝通?


體驗礦工一天的工作內容跟故事

體驗礦工一天的工作內容跟故事


4. 《聽起來像聲音?-石-頭-S-tone》
-- 石頭可以同時存在於"“未來””與””過去””
-- 從一個日常活動的感官經驗出發,點出人類感官的變化
-- 透過視覺閱讀攫取文字,腦中聽見默讀文字的聲音所整合出的經驗,這種經驗正在遺失嗎?✍️
-- 挖掘石頭帶來技術文明,禁錮了我們的身體,那麼禁錮我們的究竟是挖掘石頭,還是技術文明?

階段性呈現劇照

階段性呈現劇照


5 .演出時間+地點🎟🎟🎟
2023/6/23 (五) 19:30
2023/6/24 (六) 14:30
2023/6/24 (六) 19:30
2023/6/25 (日) 14:30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購票連結:
https://tinyurl.com/ywbmuk42

🏹所有社群排排站~(  ̄▽ ̄)σ 各個Podcas收聽平台請往這走~

劇場狂粉的日常

劇場狂粉的日常


💡若喜歡節目請給予五星好評,並歡迎訂閱、分享、轉貼和贊助劇場狂粉!

💰 歡迎斗內劇場狂粉,推坑更多人進劇場看好戲
https://tinyurl.com/y5sxj5t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劇場狂粉的日常
13會員
334內容數
📡專屬MC:🎤吉米布蘭卡 v.s. 🎤鳳君 由劇場圈兩枚狂粉"吉米布蘭卡"與"鳳君"開設的Podcast頻道, 專門聚集狂粉"們"的交誼廳。 什麼都能聊,什麼都不無聊, 逛劇場當成日常,也把日常當劇場, 賞樂賞曲賞節目,看戲看舞看謝幕。 「投資看戲有賺有賠,購票前請詳閱節目說明書」
劇場狂粉的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4/03/07
🌿「事情會變好,不一定會超好,但是會變好吧?」──《好事清單》 🌿這是送給我媽的禮物,我希望她可以活下去。 來賓介紹👏👏👏 -- 王世緯 -- 林家麒〈老爹〉 -- 竺定誼〈小竺〉 喔耶,狂粉一次集滿三位好事公仔,啊不是,是三位演員啦!✌️
Thumbnail
2024/03/07
🌿「事情會變好,不一定會超好,但是會變好吧?」──《好事清單》 🌿這是送給我媽的禮物,我希望她可以活下去。 來賓介紹👏👏👏 -- 王世緯 -- 林家麒〈老爹〉 -- 竺定誼〈小竺〉 喔耶,狂粉一次集滿三位好事公仔,啊不是,是三位演員啦!✌️
Thumbnail
2024/03/04
🌿「生命不是我們活過的那些,而是我們記得的,以及我們如何記得」 🌿「真相是被建構出來的」「什麼是正義?」 來賓介紹👏👏👏 --《♾的總和》導演丁怡瑄 -- 《奧瑞斯提亞》導演劉庭瑄
Thumbnail
2024/03/04
🌿「生命不是我們活過的那些,而是我們記得的,以及我們如何記得」 🌿「真相是被建構出來的」「什麼是正義?」 來賓介紹👏👏👏 --《♾的總和》導演丁怡瑄 -- 《奧瑞斯提亞》導演劉庭瑄
Thumbnail
2024/03/02
🌿「浸潤在100件樂器中,感受呼吸,與之共振,在心中掀起漣漪」 來賓介紹👏👏👏 -- 計畫主持 / 主創 / 聲音暨裝置設計:賴奇霞 -- 主創 / 作曲:林煒傑 嗯,兩位是古典樂出身,但是創作主角是木魚?🤔 在地的故事,在地的物件,在地的樂器,在地的聲音
Thumbnail
2024/03/02
🌿「浸潤在100件樂器中,感受呼吸,與之共振,在心中掀起漣漪」 來賓介紹👏👏👏 -- 計畫主持 / 主創 / 聲音暨裝置設計:賴奇霞 -- 主創 / 作曲:林煒傑 嗯,兩位是古典樂出身,但是創作主角是木魚?🤔 在地的故事,在地的物件,在地的樂器,在地的聲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 日前參加了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CREATORS聲鬥陣、林映辰「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成果發表活動。 果然是具實驗精神的進駐計畫,主張激發聲音與音樂新創意,前衛到20分鐘表演完後,個人還是搞不太清楚狀況。
Thumbnail
【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 日前參加了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CREATORS聲鬥陣、林映辰「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成果發表活動。 果然是具實驗精神的進駐計畫,主張激發聲音與音樂新創意,前衛到20分鐘表演完後,個人還是搞不太清楚狀況。
Thumbnail
#聽聲漫遊 再次邀請到 ZONE SOUND 融聲創意 創辦人 紀柏豪 (Po-hao Chi) 分享科技與聲音的美妙結合的展覽。《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係由融聲創意的紀柏豪老師策展,並由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洪廣冀副教授擔任顧問。展期3個月。 在寫訪問大綱的時候,找了
Thumbnail
#聽聲漫遊 再次邀請到 ZONE SOUND 融聲創意 創辦人 紀柏豪 (Po-hao Chi) 分享科技與聲音的美妙結合的展覽。《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係由融聲創意的紀柏豪老師策展,並由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洪廣冀副教授擔任顧問。展期3個月。 在寫訪問大綱的時候,找了
Thumbnail
2022年的世界音樂節,不僅在演出上特別企劃了好幾組的新創節目,我們也邀了其中四組到創夢大叔接受專訪,透過一小時的故事分享,聽見音樂人對音樂事的堅持。他們甚至在生命低谷時向宇宙、大海許願,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和音樂、歌聲來回報......。
Thumbnail
2022年的世界音樂節,不僅在演出上特別企劃了好幾組的新創節目,我們也邀了其中四組到創夢大叔接受專訪,透過一小時的故事分享,聽見音樂人對音樂事的堅持。他們甚至在生命低谷時向宇宙、大海許願,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和音樂、歌聲來回報......。
Thumbnail
🌿「跟著音樂遊中壢,以歌聲唱出時間與空間的旅行記憶。用人聲音符,穿越古今,遨遊東西,唱出旅途的點點滴滴。」 ✨大賽當晚邀請第三十二屆流行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得主「尋人啟事」以及與傳統藝術金曲獎四項大獎得主「台北室內合唱團」輪番上陣演唱。
Thumbnail
🌿「跟著音樂遊中壢,以歌聲唱出時間與空間的旅行記憶。用人聲音符,穿越古今,遨遊東西,唱出旅途的點點滴滴。」 ✨大賽當晚邀請第三十二屆流行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得主「尋人啟事」以及與傳統藝術金曲獎四項大獎得主「台北室內合唱團」輪番上陣演唱。
Thumbnail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比日治時期還要再往後推一些的#台灣音樂家——#許石。 #黃裕元、#朱英韶《#百年追想曲_歌謠大王許石與他的時代》 |古都的餵養:寶美樓、普濟殿、福住町 1919年,許石在「福住町」誕生,父親是漢醫師,母親是受驚婆,這樣的他小時候最喜歡在遶境的時候跟著迎熱鬧,在戲台下看廟會的歌
Thumbnail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比日治時期還要再往後推一些的#台灣音樂家——#許石。 #黃裕元、#朱英韶《#百年追想曲_歌謠大王許石與他的時代》 |古都的餵養:寶美樓、普濟殿、福住町 1919年,許石在「福住町」誕生,父親是漢醫師,母親是受驚婆,這樣的他小時候最喜歡在遶境的時候跟著迎熱鬧,在戲台下看廟會的歌
Thumbnail
很想把每一位參加「埋班作樂」這企劃的音樂人的名字,逐一告訴大家,因為他們每一個,經過Alex Fung、Carl叔叔、Edward Chan跟李端嫻四位監制的循循善誘下,大膽地將自己相信的音樂,全都進行到底。
Thumbnail
很想把每一位參加「埋班作樂」這企劃的音樂人的名字,逐一告訴大家,因為他們每一個,經過Alex Fung、Carl叔叔、Edward Chan跟李端嫻四位監制的循循善誘下,大膽地將自己相信的音樂,全都進行到底。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嗎?希望是...)最讓大家懷念的幾件事情之一,應該一定有一項是一起參加 現場 Live 演出活動吧? 而8/22,第一場音樂祭,在台北小巨蛋用不太一樣的特殊方式,回到了生活之中。 這是一場: 在室內伴著空調固定座位的音樂祭 沒有晚風美食攤位芳草香的音樂祭 陪伴觀眾的有: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嗎?希望是...)最讓大家懷念的幾件事情之一,應該一定有一項是一起參加 現場 Live 演出活動吧? 而8/22,第一場音樂祭,在台北小巨蛋用不太一樣的特殊方式,回到了生活之中。 這是一場: 在室內伴著空調固定座位的音樂祭 沒有晚風美食攤位芳草香的音樂祭 陪伴觀眾的有:
Thumbnail
由一部卡式錄音機展開的穿越故事,一首首廣東歌穿插來回,新的、舊的、似新還舊的;經典的、神秘的;愉快的、沉重的。 驚覺台上林二汶、陳柏宇、林奕匡、葉巧琳、小塵埃和黃妍唱著的歌,全都承載著自己的笑和淚。
Thumbnail
由一部卡式錄音機展開的穿越故事,一首首廣東歌穿插來回,新的、舊的、似新還舊的;經典的、神秘的;愉快的、沉重的。 驚覺台上林二汶、陳柏宇、林奕匡、葉巧琳、小塵埃和黃妍唱著的歌,全都承載著自己的笑和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