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的民謠情人夢——沒有許石,就沒有巨人的肩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比日治時期還要再往後推一些的#台灣音樂家——#許石

#黃裕元#朱英韶#百年追想曲_歌謠大王許石與他的時代

|古都的餵養:寶美樓、普濟殿、福住町

1919年,許石在「福住町」誕生,父親是漢醫師,母親是受驚婆,這樣的他小時候最喜歡在遶境的時候跟著迎熱鬧,在戲台下看廟會的歌仔戲。
圍繞在信仰中心普濟殿的祭祀活動,也讓傳統戲曲、宗教音樂、民俗樂器成為許石浸淫的日常。
大哥在著名的酒樓「寶美樓」擔任總鋪師,三哥開貨運營生,二、四哥早故;做完「十六歲」,就遠赴東京千代田區的「日本歌謠學院」學習。

|歌壇的闖蕩:駐唱、採錄、創業

1942年畢業後,先後考入「赤風車劇院」、「東寶公司歌劇團」成為駐唱歌手,並以「#大石敏雄」為藝名開始走跳江湖。
1946年因母病危返台,與#蔡瑞月發表並提倡台灣音樂文化提高運動。
先後演出了<新台灣建設歌>、<南都之夜>、<臺南三景>,希望能傳遞台灣的歌謠文化。

1949年於臺中臺南兩地往返任教的他,帶著學生王瑞河(即後來民謠界馳名的#文夏),在恆春鎮外採集民謠。無獨有偶,數十年後,由師大#許常惠教授於此地,採錄月琴歌手#陳達的歌聲,掀起了當時民歌採集運動的高潮。

在異地求學襲上心頭的寂寞,是一直不懈於追尋台灣曲調的許石,心頭上那一滴精血。前輩們如鄧雨賢、姚讚福將民謠融進流行歌創作,其後#呂泉生也讓地方民謠走進舞台劇公演,許石在歌謠的求索裡,試圖在自我的文化認同與形塑民族特徵,走出一條嶄新的路。
這些走訪各地的音樂調查,並未錄音,也沒有忠於原音的記譜,只有日積月累的紀錄,並於日後化為一首首「新民謠」,標刻著當代的專屬印記。

1950年許石迎娶作曲家#楊三郎的外甥女#鄭淑華,搬到台北大稻埕,距離「黑美人大酒家」不遠的巷內。成為作詞家#陳君玉的學校同事,跟主持勝利唱片的#陳秋霖一起物色音樂好手;與幾位股東合資「中國錄音製片公司」,先改名為「女王唱片廠」,後獨資經營「#大王唱片廠」。

<安平追想曲>是創業時期的代表作——戰後唱片壓製技術面臨斷層,許石身後留下的信封袋透露當時給予技術支持的有戰前古倫美亞唱片的#栢野正次郎,以及在歌謠學院的學長#吳晉淮;信封袋內有著豐富的插圖與文字解說,泛述唱片的製作過程與規格。就這樣設立於三重的工廠,成了黑膠唱片的重鎮,陸續有唱片公司的移入,讓這裡成了庶民娛樂中心。

<鑼聲若響>是在正聲電臺擔任主持節目時,重新譜曲灌錄唱片而成。
<悲戀的酒杯>是以四百元紅包表達對前輩的敬意,而獲得姚讚福的授權。

1959年,在台北永樂大戲院舉辦的「許石作曲十週年音樂會」,發表了一系列個人創作與編曲。

同一時期,正當33轉唱片取代了78轉,歌壇也吹起了改編援用日本歌曲的「台語流行歌新紀元」。

|曲調的傳承:教授、發表、發聲

同年創立了「許石音樂研究所」,民謠歌王歌后劉福助、林秀珠分別拜於門下;參與了大量電視電影的幕後音樂製作。

1969年開始舉辦十年一回的「#台灣民謠音樂會」,演唱自作曲的台語歌、當紅華語歌曲、各地採錄的填詞民謠。這系列的鄉土民謠整編為大王商標標號的「KLK 57、58、59、60、66、67」,可分為四類:「平埔族的閩南民謠」、「客家族的採茶民謠」、「白字戲仔的車鼓民謠」、「高山族的山地民謠」。
並另作成比照德弗札克《新世紀交響曲》的交響曲,各樂章比附上述四類,分別作慢快節奏,暗示台灣持續前進的雄壯活潑。

1960年代仍在動員戡亂時期,台灣作為主體的發聲,基本上是敏感且受限的,可是許石沒有放棄他的理想,不斷地藉由各式各樣的舞台,發表「台灣的聲音」。

1963年因為連日大雨而讓淡水河畔的「大王」慘遭滅頂,妻子因為人作保干犯票據法而遭通緝;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家庭成為「太王唱片」的代工廠。
但這些困挫沒有打擊倒他,在極力奔走下,一點一滴得到企業家的贊助與地方政府單位的支持,諸如吳三連、許丙丁、洪桂己⋯⋯等,還有許多同志們加入民謠行列。

1966年進行一連串以「著作權」為主的法律行動。
樂壇盛行的大量翻唱日文歌,唱片灌製幾乎零成本,對於講究自己作詞作曲甚至錄製音樂演奏的許石來說,大環境不注重著作權也就罷了,但對於自費創作的他形同重挫。因此當亞洲唱片擅自將他的曲目重新編曲,並冠上其他人的名字後,許石憤而發起告訴。然而法院以登記時間作為判決依據,判決敗訴。
幸好幾場訴訟後,這樣的歪風也逐漸在聽到「許石」的名字後,有所忌憚而止歇。

擁有8女一男的許石,在女兒們一個也不少的情況下,度過這貧困艱難的時期。
1970年代,錄製兒童歌謠、成立姊妹的「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巡迴演出,甚至一度紅至日本,長年駐唱。

1980年,因心臟病病逝於林口長庚醫院。


「台灣的聲音」是什麼呢?

雖然國中小就讀音樂班,很可惜地面向的都是古典樂與國樂,對於這一塊竟是如此陌生。
看了這本書,在網路上搜尋著相關音源,覺得又找回了失落的一塊。

每一個人喜好有所不同,沒有高低之分。但是,藉著對於台灣人事物更多的了解,不禁感到自己身在寶島卻不見樹不見林。

這些「俗文化」曾因政權被定義,被排擠,可是有人記得,有人記錄,有人重新演繹。技術會日益精鍊,但還有比那更強大的,永不過時的曲調。

許石作為串連日治時代與戒嚴時期至今,台灣自己的歌謠能被唱出來,他可謂居功厥偉。
希望我們大聲地唱出,屬於我們的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ㄓˊ感書店的沙龍
5會員
58內容數
個人書評為主,因私人因素離開教育界後,期許提供新課綱下國文教育的多元選書,成為體制外的教育助力。 著重議題討論與台灣文學,若有講座研習或課程設計,歡迎留言或來信討論^^
2022/06/08
「也許人與人的遇合只宜茶宜香,因它們都短暫乾淨,彷彿是進行消毒,把情欲殺得只剩一縷碧煙;或者情感也只宜入一盆篆香,拓時全心全意,燒時芳香薰人,然一切都會成灰,心灰也是灰,那是完全燃燒後的空無。」 因為習茶而讀書,我們因為茶而生緣結客。
Thumbnail
2022/06/08
「也許人與人的遇合只宜茶宜香,因它們都短暫乾淨,彷彿是進行消毒,把情欲殺得只剩一縷碧煙;或者情感也只宜入一盆篆香,拓時全心全意,燒時芳香薰人,然一切都會成灰,心灰也是灰,那是完全燃燒後的空無。」 因為習茶而讀書,我們因為茶而生緣結客。
Thumbnail
2022/05/25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25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18
學了茶,當然也要來讀讀跟茶有關的書。 起心動念其實是讀《#茶金歲月》時,主角提到紅茶沒落影響了姜家家業,雖寥寥一句,我卻充滿疑問: 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原本好好的卻走壞了,究竟是運氣太壞還是經營不善的託辭? 後來得知 衛城出版 的這本: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Thumbnail
2022/05/18
學了茶,當然也要來讀讀跟茶有關的書。 起心動念其實是讀《#茶金歲月》時,主角提到紅茶沒落影響了姜家家業,雖寥寥一句,我卻充滿疑問: 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原本好好的卻走壞了,究竟是運氣太壞還是經營不善的託辭? 後來得知 衛城出版 的這本: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港台歌手曾經霸佔兩岸一片天…… 【許茹芸】從半引退狀態,因這種「光陰的故事」時差,在對岸再紅十年,這種純淨空靈的唱腔很難模仿,就被冠上『雲式唱腔』。 出身對岸的【郁可唯】常被笑『台式唱腔』,因為兩岸歌手能唱這種『雲式唱腔』,就真是寥寥數人,真很有意思,【郁可唯】演唱會每唱這首,對岸人人起立致敬。
Thumbnail
港台歌手曾經霸佔兩岸一片天…… 【許茹芸】從半引退狀態,因這種「光陰的故事」時差,在對岸再紅十年,這種純淨空靈的唱腔很難模仿,就被冠上『雲式唱腔』。 出身對岸的【郁可唯】常被笑『台式唱腔』,因為兩岸歌手能唱這種『雲式唱腔』,就真是寥寥數人,真很有意思,【郁可唯】演唱會每唱這首,對岸人人起立致敬。
Thumbnail
已經不記得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與音樂連結的時刻了,但是讓我難忘與深刻記憶的是看到他的留言真跡。然而,千金難買早知道!早知道我會這麼介意,我就會帶著相機把這一切拍下來;甚至花重金將那本珍貴的留言手冊買斷下來,但有些記憶是無法回復的。相信當時和我一起認識這位音樂前輩的同窗與朋友,也有不少人會有相同的感嘆.
Thumbnail
已經不記得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與音樂連結的時刻了,但是讓我難忘與深刻記憶的是看到他的留言真跡。然而,千金難買早知道!早知道我會這麼介意,我就會帶著相機把這一切拍下來;甚至花重金將那本珍貴的留言手冊買斷下來,但有些記憶是無法回復的。相信當時和我一起認識這位音樂前輩的同窗與朋友,也有不少人會有相同的感嘆.
Thumbnail
大家聽過{南都之夜}、{安平追想曲}、{鑼聲若響}、{夜半路燈}這些歌曲嗎?知道作曲者是誰嗎? 在我幼年時,這些歌曲便經常從電台廣播中傳出,逐漸深印腦海。然而彼時歌手才是焦點,而詞、曲作者則不太被注意,電台主持人通常只播報演唱者,於是我對作曲者完全沒概念。過了很久才逐漸清楚,原來這些歌謠都是[許石]
Thumbnail
大家聽過{南都之夜}、{安平追想曲}、{鑼聲若響}、{夜半路燈}這些歌曲嗎?知道作曲者是誰嗎? 在我幼年時,這些歌曲便經常從電台廣播中傳出,逐漸深印腦海。然而彼時歌手才是焦點,而詞、曲作者則不太被注意,電台主持人通常只播報演唱者,於是我對作曲者完全沒概念。過了很久才逐漸清楚,原來這些歌謠都是[許石]
Thumbnail
地點:吳晉淮音樂紀念館、德元碑荷蘭村 日期:2020/10/25
Thumbnail
地點:吳晉淮音樂紀念館、德元碑荷蘭村 日期:2020/10/25
Thumbnail
許冠傑,著名音樂人、創作歌手、詞曲作家、唱片製作人、及電視節目主持、演員、電影配樂、編劇、故事、電影監製等多重身分,亦是粵語流行曲潮流的開創者。
Thumbnail
許冠傑,著名音樂人、創作歌手、詞曲作家、唱片製作人、及電視節目主持、演員、電影配樂、編劇、故事、電影監製等多重身分,亦是粵語流行曲潮流的開創者。
Thumbnail
葉啟田,本名葉憲修,嘉義縣太保市人,台灣男歌手,有「寶島歌王」之稱。
Thumbnail
葉啟田,本名葉憲修,嘉義縣太保市人,台灣男歌手,有「寶島歌王」之稱。
Thumbnail
周華健,華語流行音樂創作歌手、製作人,也是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語歌手之一。曾獲封為台灣「國民歌王」、香港「天王殺手」的美譽。
Thumbnail
周華健,華語流行音樂創作歌手、製作人,也是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語歌手之一。曾獲封為台灣「國民歌王」、香港「天王殺手」的美譽。
Thumbnail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比日治時期還要再往後推一些的#台灣音樂家——#許石。 #黃裕元、#朱英韶《#百年追想曲_歌謠大王許石與他的時代》 |古都的餵養:寶美樓、普濟殿、福住町 1919年,許石在「福住町」誕生,父親是漢醫師,母親是受驚婆,這樣的他小時候最喜歡在遶境的時候跟著迎熱鬧,在戲台下看廟會的歌
Thumbnail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比日治時期還要再往後推一些的#台灣音樂家——#許石。 #黃裕元、#朱英韶《#百年追想曲_歌謠大王許石與他的時代》 |古都的餵養:寶美樓、普濟殿、福住町 1919年,許石在「福住町」誕生,父親是漢醫師,母親是受驚婆,這樣的他小時候最喜歡在遶境的時候跟著迎熱鬧,在戲台下看廟會的歌
Thumbnail
十首歌曲,給予我們、給予Alfred最大的勇氣,擁抱自己的好和壞,方能成為有血有肉的人。有請老許電視台台長,為各位益友細味他的內心世界,拾回往日放下的種種。台長最懷念的,又是甚麼?
Thumbnail
十首歌曲,給予我們、給予Alfred最大的勇氣,擁抱自己的好和壞,方能成為有血有肉的人。有請老許電視台台長,為各位益友細味他的內心世界,拾回往日放下的種種。台長最懷念的,又是甚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