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哈加縱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哈加縱走】其實是「連走」兩座毫無關連的中級山,兩座之間還隔著一條「風美溪」。

raw-image

raw-image

【加里山】是苗栗境內有名的中級山,山頂有一顆「一等三角點」,也是著名的小百岳;

raw-image

raw-image

而【哈堪尼山】的登山口與【加里山】同在一處,均位於「鹿場」,因此一些喜歡挑戰長距離縱走的山友便開發了「哈加縱走」這樣的路線!

raw-image

raw-image

【哈加縱走】的困難度在於登上【哈堪尼山】頂峰後,就要陡降下切到風美溪谷,然後再重新攀爬上到【加里山】,

raw-image

raw-image

地形上形成一個「V」字型,最後在加里山登頂前更是要以幾乎80度拉繩陡攀一座垂直90度的巨岩才能上到三角點!

raw-image

raw-image

所以,【哈加縱走】不僅要攀登兩座中級山,還要陡降下切溪谷,總爬升超過1400公尺,不僅考驗著山友的體力,也考驗著臂力!

raw-image

raw-image

以我們這群年過半百的大媽大叔們想要挑戰這個年輕小夥子都要退避三舍的【哈加縱走】路線,確實相當勇敢!

raw-image

raw-image

幸好,大家對自己的體力都有相當的把握,在鹿場登山口分做兩隊:6人的小隊只上【加里山】,另外17人的大隊則挑戰自己的極限【哈加縱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哈堪尼山】與【加里山】均是日領時代的造林地。

自從禁止伐林後,高聳筆直的柳杉林景觀就成為【哈加縱走】吸引山友的特色之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加上沿途有許多段已廢棄的運柴軌道與林道,在這個溽暑酷夏中,躲到天然的冷氣房裡,確實是一大樂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從登山口攀登【哈勘尼山】約是3公里,從【哈勘尼山】下切【風美溪谷】再陡上【加里山】約是4.2公里,從【加里山】返回登山口則為3.2公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沿途盤根糾結、歪七扭八的樹根,蓬鬆軟泥落葉、造型怪異的巨石,幸好涼風徐徐拂面、雲霧水滴透心涼,就算手痠抽筋、汗濕毀妝,這10.4公里的路線也在一步步之間走完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唯一可惜的是:登頂【加里山】卻是一片白牆,無法遠眺樂山、大霸群峰、雪山聖稜線等美麗的景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不過,能夠在10小時之內完成【哈加縱走】,也是值得為自己拍手鼓掌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更多的相片請至【2022 哈勘尼山~加里山O型縱走】相簿內欣賞!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7會員
238內容數
喜歡隨性單純的旅遊 讓自己遠離喧鬧的城市 享受一下孤獨並與心靈深入溝通 總以為.... 旅遊...也是一種"動態的靈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南橫三星,包含塔關山、關山嶺山以及庫哈諾辛山,自2009年南橫公路中斷後便無法輕易探詢,在歷經13年直到2022年南橫公路修復完成後才又再度開放。三座山的登山口皆位在南橫公路上,從梅山口方向進入依序是庫哈諾辛山、塔關山,過了隧道後則可見到關山嶺山登山口以及整段南橫公路的最高點埡口。
Thumbnail
#小百岳048 台中的小百岳已經爬得差不多了,因為調課突如其來的空檔,幫自己安排了一次的南投小百岳行。 這座山是八卦山的制高點,是個非常容易抵達的地方,幾乎可以算是騎車就能登頂的一座山,就算不彎進小路,走到三角點也不用十分鐘。 雖然可走步道繞行山頂一圈,但感覺大多數的地方是竹林,所以就只走了最
#小百岳060 這次趁著隔天要跑阿里山雲端路跑之前,提前來到嘉義阿里山的奮起湖大凍山來解鎖新的三角點。 在出發前在奮起湖的步道裡遇到一個阿伯,和我們分享大凍山的路線,大凍山有兩個登山口,分別在以奮起湖為中心的兩個方向,這次挑了一個離奮起湖比較近的登山口出發。 雖然奮起湖的遊客很多,但這座山看起
#小百岳026 由於有親戚住在新竹,十八尖山已經是一座去了好幾次的小百岳了,但以前都不知道,而且通常都是帶長輩去踏踏青,所以都是簡單繞繞。這次選擇在從新竹返回台中的路上,來正式解鎖十八尖山的三角點。 十八尖山是一座非常簡單的小百岳,但如果沒有離線地圖要找三角點其實還挺難的,因為裡面路線非常多條,
#小百岳041 位於台中大坑風景區的頭嵙山,應該是台中最受歡迎的小百岳了,這次選擇其中比較有名的4號路線登頂,一路上的圓木棧道,雖然一個不小心踩空就有可能卡在裡面,但我滿喜歡這樣的棧道。部分路段滿陡峭的,但一路上風景很好,部分沿著稜線前行的路線,視野很好,再搭配風的吹拂,一路上都可以十分享受。
#小百岳040 這座山印象比較沒那麼深刻,除了兩條主要登頂路線中,都是有某一段偏陡峭的路段,但整體來說算是滿親民很適合一家老小一起來爬的山,也非常方便抵達,途中也有看到一些人在半山腰處泡茶聊天。 沿路的風景不差,其中半山腰某處是這座山視野最好的地方,所以如果只是想踏青,不執著蒐集三角點的人,可以
#小百岳086 都大老遠跑去花蓮了,如果只爬一座山感覺有點可惜,再加上初音山的體驗不是很好,所以決定再來找一座順路的山來解鎖,最後決定回程中橫上的卡拉寶山。 卡拉寶山不是最一開始小百岳的名單之一,2016年時原小百岳之一的祖輪山由於風災影響,導致路線嚴重受損,因而被這座位於碧綠神木附近的卡拉寶山
Thumbnail
南起庫哈諾辛、北至卑南主山的中央山脈南一段,因水源與植被的關係而被山友視為一段難纏的路線,這次我們從南橫的進涇橋登山口起登,至小關山後直接下切神池,中途離場,走了南半段的南一段,也因此把路線定名為小南一段。此為較詳實的文字行程紀錄,供需要的山友取用。
Thumbnail
🌱 🌱 🌱 🌱 🌱 🌱 🌱 🌱 🌱 🌱 🌱 🌱 新竹尖石霞喀羅附近的四座山峰,“養老山西北峰,養老山,基那吉山,布努加里山”串連後名為養布基連走,全長約20幾公里,步行時間約12小時左右,是挑戰性較高的中級山經典路線。 20231209 考量車程和行走公里數都超
Thumbnail
波津加山海拔 1772 公尺,爬升高度 1070 公尺,來回全長約7.2公里。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朋友們的一次登山之旅,透過文章可以感受到在山中的一系列人文與環境敘述,並傳達作者對大自然的愛與敬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南橫三星,包含塔關山、關山嶺山以及庫哈諾辛山,自2009年南橫公路中斷後便無法輕易探詢,在歷經13年直到2022年南橫公路修復完成後才又再度開放。三座山的登山口皆位在南橫公路上,從梅山口方向進入依序是庫哈諾辛山、塔關山,過了隧道後則可見到關山嶺山登山口以及整段南橫公路的最高點埡口。
Thumbnail
#小百岳048 台中的小百岳已經爬得差不多了,因為調課突如其來的空檔,幫自己安排了一次的南投小百岳行。 這座山是八卦山的制高點,是個非常容易抵達的地方,幾乎可以算是騎車就能登頂的一座山,就算不彎進小路,走到三角點也不用十分鐘。 雖然可走步道繞行山頂一圈,但感覺大多數的地方是竹林,所以就只走了最
#小百岳060 這次趁著隔天要跑阿里山雲端路跑之前,提前來到嘉義阿里山的奮起湖大凍山來解鎖新的三角點。 在出發前在奮起湖的步道裡遇到一個阿伯,和我們分享大凍山的路線,大凍山有兩個登山口,分別在以奮起湖為中心的兩個方向,這次挑了一個離奮起湖比較近的登山口出發。 雖然奮起湖的遊客很多,但這座山看起
#小百岳026 由於有親戚住在新竹,十八尖山已經是一座去了好幾次的小百岳了,但以前都不知道,而且通常都是帶長輩去踏踏青,所以都是簡單繞繞。這次選擇在從新竹返回台中的路上,來正式解鎖十八尖山的三角點。 十八尖山是一座非常簡單的小百岳,但如果沒有離線地圖要找三角點其實還挺難的,因為裡面路線非常多條,
#小百岳041 位於台中大坑風景區的頭嵙山,應該是台中最受歡迎的小百岳了,這次選擇其中比較有名的4號路線登頂,一路上的圓木棧道,雖然一個不小心踩空就有可能卡在裡面,但我滿喜歡這樣的棧道。部分路段滿陡峭的,但一路上風景很好,部分沿著稜線前行的路線,視野很好,再搭配風的吹拂,一路上都可以十分享受。
#小百岳040 這座山印象比較沒那麼深刻,除了兩條主要登頂路線中,都是有某一段偏陡峭的路段,但整體來說算是滿親民很適合一家老小一起來爬的山,也非常方便抵達,途中也有看到一些人在半山腰處泡茶聊天。 沿路的風景不差,其中半山腰某處是這座山視野最好的地方,所以如果只是想踏青,不執著蒐集三角點的人,可以
#小百岳086 都大老遠跑去花蓮了,如果只爬一座山感覺有點可惜,再加上初音山的體驗不是很好,所以決定再來找一座順路的山來解鎖,最後決定回程中橫上的卡拉寶山。 卡拉寶山不是最一開始小百岳的名單之一,2016年時原小百岳之一的祖輪山由於風災影響,導致路線嚴重受損,因而被這座位於碧綠神木附近的卡拉寶山
Thumbnail
南起庫哈諾辛、北至卑南主山的中央山脈南一段,因水源與植被的關係而被山友視為一段難纏的路線,這次我們從南橫的進涇橋登山口起登,至小關山後直接下切神池,中途離場,走了南半段的南一段,也因此把路線定名為小南一段。此為較詳實的文字行程紀錄,供需要的山友取用。
Thumbnail
🌱 🌱 🌱 🌱 🌱 🌱 🌱 🌱 🌱 🌱 🌱 🌱 新竹尖石霞喀羅附近的四座山峰,“養老山西北峰,養老山,基那吉山,布努加里山”串連後名為養布基連走,全長約20幾公里,步行時間約12小時左右,是挑戰性較高的中級山經典路線。 20231209 考量車程和行走公里數都超
Thumbnail
波津加山海拔 1772 公尺,爬升高度 1070 公尺,來回全長約7.2公里。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朋友們的一次登山之旅,透過文章可以感受到在山中的一系列人文與環境敘述,並傳達作者對大自然的愛與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