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半島
含有「恆春半島」共 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邊境牧羊犬的觀察筆記
2025/05/21
走訪屏東牡丹鄉 Part 2:高士神社、旭海沙灘、八瑤灣與港仔沙漠
這篇文章介紹了屏東牡丹鄉的高士神社、旭海沙灘、八瑤灣和港仔沙漠,並分享了作者的旅遊經歷和感受。文章深入淺出地描述各景點歷史、文化、自然景觀以及作者的個人體驗,如高士神社日本神道與排灣族傳統儀式的融合,在旭海沙灘欣賞美麗鵝卵石海灘,在八瑤灣和港仔沙漠感受豐富的生態和壯觀沙漠景觀。
#
牡丹鄉
#
高士神社
#
神社
12
2
IvyTravelChannel
2025/05/21
1
一大片黃鷺飛起來好壯觀啊
1
邊境牧羊犬
發文者
2025/05/21
1
IvyTravelChannel 真的!我在那裏看牠們飛好久~有種在看動物頻道的錯覺,哈哈!
1
邊境牧羊犬的觀察筆記
2025/05/14
走訪屏東牡丹鄉 Part1:牡丹社事件故事館、紀念公園、石門古戰場
帶你探索屏東牡丹鄉,走訪牡丹社事件故事館、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石門古戰場,從歷史走讀到自然生態,感受恆春半島的獨特魅力。
#
恆春半島
#
石門
#
石門古戰場
12
2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2025/05/14
1
每次去恆春半島或台東都會經過的地方 但一直沒機會停下來走走逛逛
1
邊境牧羊犬
發文者
2025/05/14
1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沒錯!我也是這樣,去恆春的路上總是好奇山上有哪些風景,沒想到非常漂亮!屏東真的很大,怎麼玩都有新花樣呢~
1
台灣色帖
2025/04/26
南境四季|台灣色帖06
||草木與日光,在嚴冬中堂皇蔓生||
#
自然色票
#
台灣色彩
#
色票
喜歡
留言
楊子霈的沙龍
2025/04/26
走入一塊魔幻而充滿能量的土地──我讀林剪雲《我的恆春 我的半島》
捧讀雄女學姐林剪雲老師的最新散文集《我的恆春 我的半島》,我在恆春的童年回憶又在腦海裡鮮明湧現。 三到九歲時,我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移居恆春鎮,在那裡直到讀完恆春國小三年級才搬到鳳山。三、四十年前的恆春半島,尚未觀光化,人煙稀少,天空和大海都無比湛藍遼闊,沙灘金燦純淨
#
林剪雲
#
恆春半島
#
恆春
喜歡
留言
邊境牧羊犬的觀察筆記
2025/02/12
看海美術館「落山風藝術季」,感受風之藝術
2024落山風藝術季,來自臺、日、印尼、美國 19 藝術團隊,打造 26 組作品,橫跨看海美術館、沙灘、街道、村落及藝術旅店五大展區,帶你用五感體驗恆春半島獨特的落山風之美。展覽亮點包括沉浸式體驗、隱藏巷弄的貓咪雕塑、充滿個性的村落展區作品等。文章提供建議觀賞路線及展覽資訊,邀請大家來體驗落山風!
#
屏東旅遊
#
屏東旅行
#
屏東景點
11
9
Carry Kuo
2025/02/12
4
巨大眼睛好有氣勢阿~
4
邊境牧羊犬
發文者
2025/02/12
3
Carry Kuo 很帥氣!仔細端詳編織結構也很有趣,是遠觀近看都很棒的作品呢~
3
柳笛摸金
2025/02/06
船難,爭戰,陰謀,野心與燈塔
一百五十年來的恆春半島,驚心動魄,跌宕起伏,充滿國際陰謀與野心。
#
恆春半島
#
鵝鑾鼻燈塔
#
原住民
3
留言
Yvonne ❤️
2025/02/02
⛰️恆春半島第一高峰 。 里龍山
⛰️里龍山海拔1062公尺⛰️ 日期:20250123 天氣:晴 來回:9.3公里 起登:10:30 完登:17:00 耗時:來回6h30m(含大小休及午餐) 北登山口可停約7台車,這次左去右回,前端算好走,後面1.3公里至三角點爬升402公尺,較具挑戰性。當天落山風放假沒上班
#
登山
#
恆春半島
#
里龍山
28
留言
地方 賊The thief of places的沙龍
2025/01/28
【賊樂兒 聽點樂評】戴曉君《VAIVAIK尋走》
無疆界的野性,當半島與世界在她的聲音中顯現:戴曉君 這是一張風格相當突出的專輯,即使有曉君不少好友合作,像是阿蓮娜‧沐塱(Alena Murang)、泰武古謠傳唱,或是漂流出口的布妲菈.碧海,曉君自我風格濃烈的色彩仍然沒有褪去,反而相得益彰。
#
音樂
#
專輯
#
金曲36
5
留言
work life balance
2025/01/09
台灣是寶島 為何最近紛紛擾擾 烏煙瘴氣?
台灣因何享有“寶島”之美譽? “福爾摩沙”名稱的由來!到底有哪些神奇寶貝,讓其得此美譽呢? 隨著十五、十六世紀的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的開辟,人類進入海權時代,同時又盛傳東方地區有遍地的黃金與香料,使得當時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新興海權國家,紛紛派遣船只到此勘探,對遠東地區發展轉販貿易。 台
#
遠東地區
#
恆春半島
#
神奇寶貝
3
留言
一杯豆漿的沙龍
2024/12/15
《恆春打工換宿》第五章| 萬里桐與核電緊急應變道
騎腳踏車穿越烈日下的核能疏散道路,反思核能議題的奢侈與現實。抵達萬里桐後,與在地老討海人交流,感受村莊的傳統與對海洋的依戀。文章融合旅途中汗水與人情,描繪南國陽光下的深刻回憶。
#
成長與自由
#
旅遊
#
記憶
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