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 囤物者的出清會 芳儀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2/6/18-19 囤物者的出清會]芳儀篇
對我來說,打造一個居家環境實際上就是在擺設我經年累月收集來的這些物件;每個物件都有它的故事,足以喚醒你對某些地方、某些人、以及探索興味的記憶。這也是向世界展現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的方式:這是展示自我的博物館;是一窺你個人特質的線索。我想,所有的物件──即便它再怎麼不起眼──只要慎重其事加以安排布置,都能綻放它的美麗。而「美」(不論「美」對你而言的定義如何),正是靈魂的慰藉。
<居住的藝術>
店小二聽到囤物的第一反應,內心絕對是驚嚇大過於好奇,老實說自己也有親戚,他家中擁有滿坑滿物的物品每天生活的路徑是由物品堆積而成的林間小路,窒息的堆積感讓人幾乎喘不過氣。
話雖如此,我也曾經整理過一個囤物者的物品,各式物品種類書籍像是一個扎實的分類系統,她運用它的美感,像是個勤奮的收集者,打造了專屬於她美感的國度。一邊整理一邊驚嘆,跟著她看著那個精彩的世界,然後自問自己能為「美」做到這個地步嗎?
這次出清會店小二邀請到兩位攤主,一位過去式,一位是進行式XD,其中一位爸爸又讓我見識到對美的事物的渴望,而另一位女孩的物品則是情感與物品強大生活依存關係。
雖說是出清會,但根據我們內部的對話結果,得出了以下幾個副標題:
#謝謝你,我們不要斷捨離
#如果可以,我願把物品留到最後一刻
#留住回憶,是我的任性
#那些親愛的曾經,恕我們無法出清
到底有沒有要出清拉拉拉拉拉拉拉拉(內心山谷的吶喊)
誠摯邀請各位來一場對話或交流,如果你不夠誠心,他們不會把東西交給你喔(誤)
(物品主人自述)
嘿,主角不是我,是把採購當作狩獵的,我的爸爸。
爸爸年輕時其實是令人頭疼的小混混,奶奶怕他走入歧途,國中就送他到士校讀書。職業軍人到25歲,他回台想念書但沒考上,那時外銷成衣正興起,他決定轉戰商人。只是,沒有足夠的成本與同業的好運氣,創業初期他幾乎都在債務浮沉。側看起來,爸爸似乎是世人眼中的失敗者,但區區失敗,絲毫阻止不了他對這份行業的喜愛。
工作關係,早年他有許多機會出國--泰國、緬甸、菲律賓、南非、白俄羅斯......。跑那麼多地方不會累嗎?其他人也許會,但我爸絕對是享受的。而且每從一個國家回來,一批特色家飾也噹啷噹啷排隊歸國。
採購對他來講,像在狩獵,他是眼睛閃閃發亮的捕捉喜愛之物。比起守著固定配合的廠商,他更熱衷跑各地的批發市場,花好幾小時甚至幾天,慢慢搜尋獵物。他尤其愛民俗風手織品、木製品(無論大小)、還有各式美式雜貨。
店裡雖然是服飾店,但很大一部分都在成列他的小物,傷腦筋的是,這些物件雖然初衷是作為商品,但基本上有增無減,陳設自然慢慢拓展到家裡了。
這次的出清會,主要就是想清出分享家裡的小物(還包括不少奶奶的痕跡,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事實上,爸爸在7年前就作天使了。他的一生太過鮮明,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消化他留下的各種痕跡。媽媽在今年掃墓時,終於也放下悲傷,平靜說出感覺是在懷念探望老朋友。出清會像是透過整理家裡來整理自己的心。其實美好的回憶都在,家飾只是表象,但各式物件會勾起太多往事,想幫家人的心清出一些空間,讓氧氣慢慢透進來。
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古物,但他們都曾經是爸爸奶奶的心肝寶貝(絕對沒有[斷捨離]這樣大逆不道的選擇),盼望透過出清會,能一起把他們珍惜且美好的心情轉交給你們。當然還是有捨不得,如照片裡的動物廚具小罐。
不過,掙扎也是很棒的經驗,順著本心走,也許過兩年,我會再跟商行詢問有沒有第二次合作機會呢。
--------
我們如何遇見芳儀的 that's how we met
「芳儀,我是唐青,看了你的報導與照片我非常感動,終於有一篇報導這些可愛傢伙的文了。雖然看到自己的照片被刊出來,店內一片哀鴻遍野他們慘叫連連。但是我覺得是非常動人的一篇記事,照片也拍得很好呀,也忠實反映他們平日的工作與生活。
每次報導他們都很害羞地躲起來,今年大概是因為我開始藏區台灣兩地跑的人生,他們也決定勇敢站出來了,(雖然還是一副害羞樣),謝謝你呀。我會想要把這篇印出來放在我的皮夾裡,有事沒事都拿出來看」
2016年的時候,那是我們第一次和芳儀見面並接受訪問,她擔任BetweenGos的編輯,透過上一個受訪者得知了我們,而訪問的當下只覺像是與朋友愉快的聊天。不論是當時店面各種荒謬的擺設或店小二們的各種堅持,芳儀總讓人感覺自己被好好接受,這真是一種神奇的感覺。
而訪問的結果誠如老闆娘唐青回給芳儀的訊息一般,可以很忠實感受到那時刻的想法,也記錄了那個令人懷念的舊店。謝謝因為這個訪問而牽起的緣分,芳儀偶爾帶來捐贈物或擔任我們的義工,這次也透過出清會的家訪更認識了彼此。
/經典報導這邊看/
--------------
/囤物者的出清會/
6/18 (六) 14:00-18:00
6/19 (天) 14:00-18:00
地點:北市哈密街155號 (近圓山捷運站)
會在古物商的地下書室舉辦
活動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61157518176031

整理師相關筆記、協助整理空間的紀錄與思考、與活動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2/6/4-6/5 手感生活的出清會] 雅妃篇 這也幫助了我在創作上,設計出符合對象當下狀態的服飾, 一件可以陪伴你的生活、和你的心相映的織品, 你穿出它的美、她襯托你的美,那樣相互滋養的關係 現場每一件物品 都有它的故事 以及它想去的地方 邀請你來看看摸摸聽聽聊聊
[2022/6/4-6/5 手感生活的出清會] 阿仁篇 陶藝創作對我來說是一件可以陪伴到老的活動 不僅可以用在自己的日常 也可以交流換點生活費 讓自己有產出價值的機會 現代的日常都是被工廠製造出來的物件所包圍 甚至找不到家人朋友親手作的物件 如果可以找到一些手工製作的物件 也許是一個回到人性化社會
[2022/5/7-5/8 小世界的出清會] yozen篇 色彩和圖騰是我接近和認識世界文化的第一道媒介, 而”民族”比起”風格”,對我更像是探索世界和探索自己最自然的方式。 在未能有機會踏上異國土地前,挖掘寶物也是我親臨文化現場最近的距離。
[影視美術的出清會 2022/03/05-06] 啢光篇 店裡除了販售以外,其實還有租借的服務,這些都非常依靠各劇組與拍攝團隊的美術組,讓大家得以在店面以外的情境,看見物品的魅力。這次邀請到是景意和他的朋友啢光來出清,景意收藏很多燈飾,啢光則是有許多跟電影相關的美式老玩具。
[影視美術的出清會 2022/03/05-06] 景意篇 店裡除了販售以外,其實還有租借的服務,這些都非常依靠各劇組與拍攝團隊的美術組,讓大家得以在店面以外的情境,看見物品的魅力。這次邀請到是景意和他的朋友啢光來出清,景意收藏很多燈飾,啢光則是有許多跟電影相關的美式老玩具。
[2022/6/4-6/5 手感生活的出清會] 雅妃篇 這也幫助了我在創作上,設計出符合對象當下狀態的服飾, 一件可以陪伴你的生活、和你的心相映的織品, 你穿出它的美、她襯托你的美,那樣相互滋養的關係 現場每一件物品 都有它的故事 以及它想去的地方 邀請你來看看摸摸聽聽聊聊
[2022/6/4-6/5 手感生活的出清會] 阿仁篇 陶藝創作對我來說是一件可以陪伴到老的活動 不僅可以用在自己的日常 也可以交流換點生活費 讓自己有產出價值的機會 現代的日常都是被工廠製造出來的物件所包圍 甚至找不到家人朋友親手作的物件 如果可以找到一些手工製作的物件 也許是一個回到人性化社會
[2022/5/7-5/8 小世界的出清會] yozen篇 色彩和圖騰是我接近和認識世界文化的第一道媒介, 而”民族”比起”風格”,對我更像是探索世界和探索自己最自然的方式。 在未能有機會踏上異國土地前,挖掘寶物也是我親臨文化現場最近的距離。
[影視美術的出清會 2022/03/05-06] 啢光篇 店裡除了販售以外,其實還有租借的服務,這些都非常依靠各劇組與拍攝團隊的美術組,讓大家得以在店面以外的情境,看見物品的魅力。這次邀請到是景意和他的朋友啢光來出清,景意收藏很多燈飾,啢光則是有許多跟電影相關的美式老玩具。
[影視美術的出清會 2022/03/05-06] 景意篇 店裡除了販售以外,其實還有租借的服務,這些都非常依靠各劇組與拍攝團隊的美術組,讓大家得以在店面以外的情境,看見物品的魅力。這次邀請到是景意和他的朋友啢光來出清,景意收藏很多燈飾,啢光則是有許多跟電影相關的美式老玩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第一次去市集擺攤! 初期選物方式: 1. 整理了家裡用不到的東西,自己覺得多餘的東西,大家可能也覺得多餘 看大家準備帶什麼東西,發現大家都沒帶玩具、低價物品為主,就沒帶年輕人會愛的東西 參加完以後選物: 可以準備更多元化的東西,玩具、衣服類型的有一些客群 以應付所有客人 積極地推銷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最近忙著打包。過多的物品讓我著實頭疼,五分之四的物品,都是我爹我娘的收藏!我這輩子根本還沒開始買! 兩位老人家經歷過二戰、太平洋戰爭,所以平日的飲食穿著相當節儉。 但人性就是如此:如果你壓抑了某種衝動,那股動能會轉化成另一種形式,而且爆發得更猛烈…… 紗爸就是如此。他這一生拼命買故宮的複製畫、
Thumbnail
我年輕時,喜歡逛大賣場。   假日時,常帶孩子去逛大賣場。 每次去逛,都買很多東西,滿載而歸,結果就是家裡一堆雜物。 有些東西,放了幾年沒用到。本來想丟掉,但想到都是花錢買來的,捨不得丟,結果雜物愈來愈多。   現在到了樂齡的年齡,不喜歡逛大賣場了,也很少逛大賣場。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Thumbnail
「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 收納口訣:集中處理 挑選 分類 歸位 作者: 廖哥 ISBN:9789579199360 P60:囤積不是收藏,遠離不甘心 「這花很多錢買的耶!」 要留著,期待有一天我能找到機會賣掉它們,喚回我的辛苦錢。 縱使當初我有多在意他們的進貨價, 但那些囤貨卻也回不去當
Thumbnail
自我對話 回看上一篇創作對自我的提問,想到文君老師曾在書中提到''物品是支持我們''而存在,曾經的自己執著於物品數量,實施短暫買一丟一,但內心有種說不出來的空虛感,整理這件事在人生中因此沉寂一段時間。 時間回朔到2022年,不知為何看著衣櫃內衣服,覺得裡面的衣服不是我的(衣服),想起曾想去體驗穿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
Thumbnail
你丟掉的不是東西,而是造成你人生不幸福的原因,清除之後,就能將偏差的人生軌道調整回來。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 我的父母親那一代,屬於嬰兒潮世代,很多都有收集東西的特別需求。 也許是因為他們的上一代生活在物資缺乏、靠著配給度日的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們平常省吃簡用慣了,而父
Thumbnail
第一次去市集擺攤! 初期選物方式: 1. 整理了家裡用不到的東西,自己覺得多餘的東西,大家可能也覺得多餘 看大家準備帶什麼東西,發現大家都沒帶玩具、低價物品為主,就沒帶年輕人會愛的東西 參加完以後選物: 可以準備更多元化的東西,玩具、衣服類型的有一些客群 以應付所有客人 積極地推銷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最近忙著打包。過多的物品讓我著實頭疼,五分之四的物品,都是我爹我娘的收藏!我這輩子根本還沒開始買! 兩位老人家經歷過二戰、太平洋戰爭,所以平日的飲食穿著相當節儉。 但人性就是如此:如果你壓抑了某種衝動,那股動能會轉化成另一種形式,而且爆發得更猛烈…… 紗爸就是如此。他這一生拼命買故宮的複製畫、
Thumbnail
我年輕時,喜歡逛大賣場。   假日時,常帶孩子去逛大賣場。 每次去逛,都買很多東西,滿載而歸,結果就是家裡一堆雜物。 有些東西,放了幾年沒用到。本來想丟掉,但想到都是花錢買來的,捨不得丟,結果雜物愈來愈多。   現在到了樂齡的年齡,不喜歡逛大賣場了,也很少逛大賣場。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Thumbnail
「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 收納口訣:集中處理 挑選 分類 歸位 作者: 廖哥 ISBN:9789579199360 P60:囤積不是收藏,遠離不甘心 「這花很多錢買的耶!」 要留著,期待有一天我能找到機會賣掉它們,喚回我的辛苦錢。 縱使當初我有多在意他們的進貨價, 但那些囤貨卻也回不去當
Thumbnail
自我對話 回看上一篇創作對自我的提問,想到文君老師曾在書中提到''物品是支持我們''而存在,曾經的自己執著於物品數量,實施短暫買一丟一,但內心有種說不出來的空虛感,整理這件事在人生中因此沉寂一段時間。 時間回朔到2022年,不知為何看著衣櫃內衣服,覺得裡面的衣服不是我的(衣服),想起曾想去體驗穿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
Thumbnail
你丟掉的不是東西,而是造成你人生不幸福的原因,清除之後,就能將偏差的人生軌道調整回來。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 我的父母親那一代,屬於嬰兒潮世代,很多都有收集東西的特別需求。 也許是因為他們的上一代生活在物資缺乏、靠著配給度日的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們平常省吃簡用慣了,而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