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劇本自己寫,改變命運靠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萬物萬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太罣礙;人生就是來酬業的,本來就會依累世的善惡種子而產生不同的劇本;沒有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沒有看盡人生百態,怎能徹悟人生。」

近來一位同事因事休息一陣子,在一次開會中,經另一位同事透露,才得知其請假事由。原來那位同事近日才獲知父親早於兩年前就過世,一時之間無法平復內心的情緒,所以無心工作。同事亦透露那位同事和父親早就形同陌路,二十多年來未曾有聯絡,沒想到其內心對父親過世的消息,感受竟是如此強烈。

聽到時覺得有些遺憾,但想一想兩人之間可能有因果;因果錯綜複雜,無非是依「討債、還債、報恩、報仇」的形式來進行。之前也曾有一位同事在公司群組中有感而發,他說即將上大學時,他的父親突然決定結束長達三十年的婚姻,放棄一個擁有七個子女的家庭。文字中可以感受到這位同事對整個過程的痛苦,不能諒解父親的自私行為。也因為父母突然決定離異,並將大部份的錢和精力都花在打官司上,使得還在求學的他一時失去後盾,無法如願上大學。他面對如此轉變,只能開始為生活和學費而工作,目前仍積欠許多學貸。他的父親後來再婚,又另組一個新的家庭並有小孩,漸漸他和父親也幾乎不再聯絡。

淨空法師談「人生酬業」的開示: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生酬業」,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我們為什麼會到這個世間來做人,做人的意義究竟在哪裡?佛這一句話就說破了。不但是人道,六道裡面所有的眾生捨身受身,真正原因就是酬償業報。業是自己造的,果報一定是自己承受,誰也不能夠代替。可是在你受果報的時候,你又會不斷的在造業,因此受報造業、造業受報永遠不會中止,這就是造成了輪迴的現象,這個現象不是一個好現象,是一個很痛苦、很淒慘的現象。當痛苦沒有現前的時候,你感受到有一點小樂,這個樂就是苦樂相對之樂,並不是真正的樂,因為它的時間很短暫,當中還產生許多副作用,那就是享福的時候有意無意又造作無量無邊的業習。

經上又說「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就是為了這樁大事,一切眾生輪迴生死的大事。輪迴現象的這一個事實,佛沒有出世之前,印度許多的宗教都知道,而且都有相當程度的認識,這是古印度一些宗教家們都修禪定有一些功夫,確實能到非想非非想天,有這種能力,可惜出不了三界,他們是非常希求超越三界的。佛看到這種情形,所以降生在那個地方,這就是作佛的機緣成熟了,佛不出現在中國而出現在印度,原因就在此地。

古時候的中國人雖然很淳厚,也有相當的定功,但是達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沒聽說過,中國古聖先賢的境界達到欲界天的很多。佛教給我們,如果能改變我們的觀念、行為與法性相應,法性是空無我,無願無作,與這個相應就能超越了。這才說明六道、十法界原本是一心所造,「造」就是變現的意思。

佛教給我們怎麼樣用心,佛家講修行,修菩薩道,修普賢行。在哪裡修?就在起心動念之處,就在日常生活之中,處事待人接物裡修菩薩行、修普賢行。用無住生心,無住是不執著,放下一切執著,放下一切成見,修六波羅蜜,三學六度,這就是修菩薩行。無論什麼人,無論過什麼樣的生活、從事哪一種行業工作,只要離開成見、執著,修六度就是菩薩。

如果能夠用「真誠清淨平等覺」去修六度普賢十願,那就叫修普賢行,這個人就是普賢菩薩。由此可知,修菩薩道、修菩薩行確實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在家出家,成就是同樣的殊勝。諸位在《無量壽經》上看到「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十六個人是在家人,都是等覺菩薩,也都是諸佛如來。我們聽了佛的話,明白事實真相,就應當發憤努力,看破放下,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放下成見、我執,這樣學佛弘法才能得到感應,才能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使我們這一生過得真正有意義、有價值。

有意義、有價值是世間人的說法,在大聖心目當中從來沒有起心動念,他怎麼會去分別、執著意義與價值?我們在初學能向著這個目標、方向去走就是好事,這就是走覺悟的道路。所以在現前這個階段,佛法的修學要用功、要認真、要努力,將自己的過失、缺點改正過來,這是真正修行。修行就是修正一切錯誤的思想、行為,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裡面(這是他的著作)勸導我們要「真幹」,「真幹」就是真改,真正肯改,進步就快了。佛法裡面講精進,要真幹,要真改。我們相聚的因緣不容易,時間雖然不長,對諸位也許有一點幫助,希望我們互相珍惜。

人有善願,諸佛菩薩一定加持,縱遇到困難也決定不退心,要學阿彌陀佛在因地上那樣的大願大行,不畏一切苦難,一心一意為救度一切眾生,不要去想自己,救度一切眾生,自己也是眾生之一,自然包括在其中,希望我們共同勉勵。

(引用完畢)

每當聽到周遭人的心聲,自己總是覺得非常慶幸遇到精舍,「因果債,功德還」的殊勝,給自己懺悔、彌補的機會,解決因累世業障帶來的困境。自己用「因果債,功德還」償還與兩位陽世業主菩薩的業力,並補善因緣福德資糧,前後的差異真的很大,感覺「待遇」變好了,與人相處時更加自在。

「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沒有學佛修行,衆生便會隨過去世所造的善惡業因,在業力的牽引下彼此糾纏不已,在人世間演出一段段的愛恨情仇輪迴因果劇,以致於又不斷地「受報造業、造業受報」,在六道輪迴中不得解脫。所以人要藉由修行提升心性與智慧,深信因果,不昧因果,多結善緣,學習用平常心看待人生。

(分享完畢)

人跟人的關係都是因果牽引,善因結善緣,惡因結惡緣。佛菩薩教導我們要跟眾生「廣結善緣」,佛眼看得便是未來世的業報。俗話說「吃虧就是佔便宜」,又說「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許多事情在當下的情境裡,看似是自己受了委屈、吃了大虧,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因與果的法則中,從來沒有誰委屈,一切都只是「因果」。與人相處,只要謹記「情出自願,事過無悔,不負遇見,不談虧欠」,不管身邊的人如何來來去去,不論周遭的事如何亂七八糟,我們都能心平氣和面對,坦然接受一切的變化,心中沒有委屈、沒有遺憾、沒有不捨。

沒有人的一生是圓滿無波折的,有的人婚姻幸福美滿,但無法生育、沒有子嗣命;有的人經濟富裕,但與親人的感情疏離、親緣薄弱;有的人倍受父母疼愛,但生來體弱、藥不離身……,只要活著,就總有缺憾,恰如易經中的第十一卦泰卦,第十二卦就是否卦,所以人生不是否極泰來,就是泰極否來,這說明人生沒有圓滿,有好有壞、有苦有甜才是人生,太過圓滿就是困厄與災難的開始。

我們有自己的習氣,父母同樣也有自己的習氣,修正習氣,將習氣由偏改正是各人的功課,誰也無法勉強誰。婚姻是一種契約,一種可以信賴的承諾,雖說受法律保障,但人心一旦思變,再多的法律教條也無法套住想往外走的心,我們只能說各人的因果,各人須承擔。丈夫是妻子的命,妻子是丈夫的運,兩個人組成的生命共同體便是「命運」,今天因為其中一方有了不想繼續往下走的心,甚至因為自己的行為導致家庭亂了套,縱使後面另組幸福的家庭,但傷害前一個家庭和家人的因果依舊存在,以後因緣成熟,因果還是得還。

古人云:「虧妻,百財不入;虧孝,百事不順。」家和萬事興,家不和萬事衰,不管父母之間如何爭吵,為人子女千萬不能選邊站,然後介入他們之間的因果,因為不管站在哪一邊,子女的孝道都是有虧的。最好的方式還是了解父母雙方的因果業由,有出軌對象的則再加上請示與小三或小王的因果,幫忙化解完後,雙方阿賴耶識裡的吸引力、仇恨記憶消除了,見面便能比較心平氣和,不會有以往想「互毆」或「勾勾纏」的衝動。

源頭的因果要化解,這是「盡人事」,但如果對方本身就有喜新厭舊、不安定的習性,那便只能「聽天命」。改變得從自己開始,自己的執著心要漸漸放下,才不會日日活在痛苦、鬱悶中。人生所遇到的不是報恩就是報怨,不是討債就是還債,將過程中的來去當成是一段債務的了結,也許是一件好事也未可知。人生就是來酬償業報的,業是自己造的,果報一定是自己承受,誰也不能夠代替。想通了這層道理,便能隨緣消舊業,看破,放下,自在。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遇到人生挫折,沒有遇上業障討報,眾生大多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做得很好,不會想要懺悔、修行。」 一位師姐分享,人生在世就是討債、還債、報恩、報仇的關係,所以推測約莫有3/4的人都在苦海中冤冤相報。我的事業合作夥伴加總至今,有13位是我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遇到人生挫折,沒有遇上業障討報,眾生大多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做得很好,不會想要懺悔、修行。」 一位師姐分享,人生在世就是討債、還債、報恩、報仇的關係,所以推測約莫有3/4的人都在苦海中冤冤相報。我的事業合作夥伴加總至今,有13位是我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在工作中,若經常偷懶,對不起自己的薪水,就是在耗福報,福報耗盡後,下一世就會投胎到畜生道,從最底層開始修起。」 因果法則是三界共遵的,是宇宙真理,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千萬不要為了滿足一時私欲而違背因果,惡業苦報最後都要自己承擔,沒有人能替代。但這世間不相信因果的人很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在工作中,若經常偷懶,對不起自己的薪水,就是在耗福報,福報耗盡後,下一世就會投胎到畜生道,從最底層開始修起。」 因果法則是三界共遵的,是宇宙真理,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千萬不要為了滿足一時私欲而違背因果,惡業苦報最後都要自己承擔,沒有人能替代。但這世間不相信因果的人很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萬物萬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太罣礙;人生就是來酬業的,本來就會依累世的善惡種子而產生不同的劇本;沒有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沒有看盡人生百態,怎能徹悟人生。」 近來一位同事因事休息一陣子,在一次開會中,經另一位同事透露,才得知其請假事由。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萬物萬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太罣礙;人生就是來酬業的,本來就會依累世的善惡種子而產生不同的劇本;沒有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沒有看盡人生百態,怎能徹悟人生。」 近來一位同事因事休息一陣子,在一次開會中,經另一位同事透露,才得知其請假事由。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人的一生中為了利益,做了很多損人利己之事,所以造業很快,但是還債很漫長,若沒有學佛修行、誦經行善、償還因果債、累積福德資糧,一天過得不如一天、一世過得不如一世是很正常的事情。自知福薄,就要老實唸經消業、修福,誦經就如「求道之人,為法忘軀」,能過著平淡清淨的生活,每日守著固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人的一生中為了利益,做了很多損人利己之事,所以造業很快,但是還債很漫長,若沒有學佛修行、誦經行善、償還因果債、累積福德資糧,一天過得不如一天、一世過得不如一世是很正常的事情。自知福薄,就要老實唸經消業、修福,誦經就如「求道之人,為法忘軀」,能過著平淡清淨的生活,每日守著固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一直想請示和週遭的人之間的因果關係,但是不得其法,直到最近時機成熟才得以成功請示。一直以來總覺得和身邊的許多人有因果關係,希望有機會能用「因果債、功德還」這個方便法來彌補過去所犯的錯誤。第一次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一直想請示和週遭的人之間的因果關係,但是不得其法,直到最近時機成熟才得以成功請示。一直以來總覺得和身邊的許多人有因果關係,希望有機會能用「因果債、功德還」這個方便法來彌補過去所犯的錯誤。第一次請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開示出新業障,這是你的禮物;業主菩薩願意慈悲地跟大家和解,要心存感恩,而非抱怨經文數多。『受報』和『唸誦經文迴向業障』,有智慧的人會選擇後者,重報輕受,莫抱怨,努力消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選。」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開示出新業障,這是你的禮物;業主菩薩願意慈悲地跟大家和解,要心存感恩,而非抱怨經文數多。『受報』和『唸誦經文迴向業障』,有智慧的人會選擇後者,重報輕受,莫抱怨,努力消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選。」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生就生、死就死,該來就來、該去就去,怕死的最終還是要死。人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每個人要走的時候都要豁達一點,越不怕死就越有機會不會死,心性豁達,把生死的關卡考過,會越長命。」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生就生、死就死,該來就來、該去就去,怕死的最終還是要死。人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每個人要走的時候都要豁達一點,越不怕死就越有機會不會死,心性豁達,把生死的關卡考過,會越長命。」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