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者紀念碑(東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位於里斯本貝倫區海邊的發現者紀念碑,落成於1960年,紀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 ("o Navegador" D. Henrique) 逝世500周年。外型是一艘巨大的卡拉維拉帆船 (Caravela),主角恩里克王子站在最前端,右手拿著卡拉維拉帆船模型,左手拿著地圖,其身後分別有東西兩排的歷史人物,總共三十二位,有國王、航海家、戰士、修士、科學家和文人。
發現者紀念碑 (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
恩里克王子 (D. Henrique)
今天先看東側這面。1號拿著一張紙的是葡萄牙大文豪賈梅士。2號是恩里克王子的母親,若昂一世的王后,蘭開斯特的菲力帕,這個英葡聯姻也象徵著英葡同盟的開端。她是唯一一位在發現者紀念碑上的女性。
葡萄牙大文豪賈梅士 (Luís de Camões)
蘭開斯特的菲力帕
下週將繼續發現者紀念碑 (西側),有更多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敬請期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295內容數
這裡是樂浪的葡萄牙文空間。 Aqui é o espaço da língua portuguesa do Augusto.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葡語圈•福爾摩沙 的其他內容
巴西於1822年9月從葡萄牙獨立,至今兩百週年。當時巴西的領土劃分,與今天的明顯不同;再往前追溯三百年的葡萄牙殖民時期,葡屬美洲的領土擴張、變遷與劃分,是如何一步步形塑出今天的巴西?本篇將梳理自1750年葡西《馬德里條約》簽訂,歷經十九世紀拿破崙戰爭、巴西獨立、改行共和,直到二十世紀的領土變遷。
巴西於1822年9月從葡萄牙獨立,至今兩百週年。當時巴西的領土劃分,與今天的明顯不同;再往前追溯三百年的葡萄牙殖民時期,葡屬巴西的領土擴張、變遷與劃分,是如何一步步形塑出今天的巴西?本篇將梳理自1500年葡萄牙人登陸巴西,到1750年葡西《馬德里條約》簽訂時「葡屬美洲」的領土變遷
無花果樹廣場位於里斯本下城區,鄰近捷運 Rossio 站。銅像於1971年被安裝於此。若昂一世是葡萄牙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大帝」綽號的國王,另外還有「好的」「美好回憶」等綽號。
布拉干薩的卡特琳娜王后 (infanta D. Catarina de Bragança) 把對茶以及瓷器的喜愛帶去英格蘭,為英格蘭宮廷的習慣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成為每天下午五點舉行的真正儀式,搭配著茶壺、茶杯、牛奶罐、糖罐以及糕點,像是麵包和蛋糕。
1618年開打的三十年戰爭,一步步流乾西班牙的血,也一步步損耗葡萄牙對「伊比利聯盟」的向心力。當西班牙東北省分加泰隆尼亞爆發「收割者起義」(Guerra dos segadores) 時,葡萄牙貴族也在1640年底於里斯本發動政變,重新宣布獨立。
1578年葡萄牙國王賽巴斯提安 (D. Sebastião) 御駕親征摩洛哥,介入摩洛哥王位紛爭。最終國王戰死;其支持的前任蘇丹 Maomé Mutavaquil 在渡河時淹死;而現任蘇丹 Mulei Maluco在會戰爆發前就已病重,會戰結束後沒多久亦駕崩。三王會戰的結局,以三位國王均駕崩告終。
巴西於1822年9月從葡萄牙獨立,至今兩百週年。當時巴西的領土劃分,與今天的明顯不同;再往前追溯三百年的葡萄牙殖民時期,葡屬美洲的領土擴張、變遷與劃分,是如何一步步形塑出今天的巴西?本篇將梳理自1750年葡西《馬德里條約》簽訂,歷經十九世紀拿破崙戰爭、巴西獨立、改行共和,直到二十世紀的領土變遷。
巴西於1822年9月從葡萄牙獨立,至今兩百週年。當時巴西的領土劃分,與今天的明顯不同;再往前追溯三百年的葡萄牙殖民時期,葡屬巴西的領土擴張、變遷與劃分,是如何一步步形塑出今天的巴西?本篇將梳理自1500年葡萄牙人登陸巴西,到1750年葡西《馬德里條約》簽訂時「葡屬美洲」的領土變遷
無花果樹廣場位於里斯本下城區,鄰近捷運 Rossio 站。銅像於1971年被安裝於此。若昂一世是葡萄牙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大帝」綽號的國王,另外還有「好的」「美好回憶」等綽號。
布拉干薩的卡特琳娜王后 (infanta D. Catarina de Bragança) 把對茶以及瓷器的喜愛帶去英格蘭,為英格蘭宮廷的習慣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成為每天下午五點舉行的真正儀式,搭配著茶壺、茶杯、牛奶罐、糖罐以及糕點,像是麵包和蛋糕。
1618年開打的三十年戰爭,一步步流乾西班牙的血,也一步步損耗葡萄牙對「伊比利聯盟」的向心力。當西班牙東北省分加泰隆尼亞爆發「收割者起義」(Guerra dos segadores) 時,葡萄牙貴族也在1640年底於里斯本發動政變,重新宣布獨立。
1578年葡萄牙國王賽巴斯提安 (D. Sebastião) 御駕親征摩洛哥,介入摩洛哥王位紛爭。最終國王戰死;其支持的前任蘇丹 Maomé Mutavaquil 在渡河時淹死;而現任蘇丹 Mulei Maluco在會戰爆發前就已病重,會戰結束後沒多久亦駕崩。三王會戰的結局,以三位國王均駕崩告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貝爾法斯特號(HMS Belfast)是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城級輕巡洋艦,她現在永久停泊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由帝國戰爭博物館運營,貝爾法斯特號建造於1936年12月,為皇家海軍第一艘以北愛爾蘭首府命名的船艦。她於1938年3月17日下水,於1939年8月初開始服役。
Thumbnail
艦船角色 埃爾德里奇號(USS Eldridge ,DE-173)是美國坎農級護航驅逐艦,艦名是為了紀念在所羅門羣島行動中陣亡的美國海軍少校約翰 • 埃爾德里奇(1903-1942)。埃爾德里奇號於1943年2月22日開工,1943年7月25日下水,1943年8月27日正式服役。
Thumbnail
金鹿號是英國探險家、著名海盜德雷克,在環球航行時,為紀念通過麥哲倫海峽剩下的最後一艘船,德瑞克將之改名為金鹿號(Golden Hind),因為此船贊助人海頓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隻金鹿,船型為大航海時代的蓋倫型三桅帆船,全船長約26米。
Thumbnail
歷史上並沒有關於「皇家幸運號」的相關記載,卻有這麼一段歷史,是關於皇家辛運號船長的紀錄,而碧藍航線裡皇家幸運號的外觀就是以這位船長的模樣為原型。
Thumbnail
勝利號,英國海軍名艦,這艘名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第一次參戰即俘獲法國「獨立獸角號」巡航艦。1805年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附近爆發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以霍雷肖納爾遜勳爵指揮的英國艦隊一舉擊敗了由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確立了英國作為海上強國的霸主地位。
Thumbnail
冒險加利號,Adventure Galley,也稱為Adventure,原是一艘英國商船,由蘇格蘭船長威廉.基德(William Kidd)駕駛,她是一種混合動力船,將風帆與槳相結合,使其在有風和平靜的條件下都具有機動性。該船於 1695 年底下水,並於次年被基德收購,用於他的私掠活動。
Thumbnail
斐迪南·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英語:Ferdinand Magellan,1480年10月17日-1521年4月27日),享年40歲,是葡萄牙探險家,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他在1519年至1521
瓦斯科·達伽瑪 瓦斯科·達伽瑪(Vasco da Gama,1460-1524)是一位重要的葡萄牙航海家,也是第一位率領艦隊從歐洲直達印度的人。他的一生對歐洲的航海與香料貿易有著深遠的影響。 1497年,達伽瑪率領四艘船艦和160名船員,經過五個月的航行到達非洲好望角,再繼續向東航行。途中經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到塞浦路斯的第二天,到首都尼克亞區走走,透過博物館文物了解在這塊島上的歷史足跡,加深對塞浦路斯的認識。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貝爾法斯特號(HMS Belfast)是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城級輕巡洋艦,她現在永久停泊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由帝國戰爭博物館運營,貝爾法斯特號建造於1936年12月,為皇家海軍第一艘以北愛爾蘭首府命名的船艦。她於1938年3月17日下水,於1939年8月初開始服役。
Thumbnail
艦船角色 埃爾德里奇號(USS Eldridge ,DE-173)是美國坎農級護航驅逐艦,艦名是為了紀念在所羅門羣島行動中陣亡的美國海軍少校約翰 • 埃爾德里奇(1903-1942)。埃爾德里奇號於1943年2月22日開工,1943年7月25日下水,1943年8月27日正式服役。
Thumbnail
金鹿號是英國探險家、著名海盜德雷克,在環球航行時,為紀念通過麥哲倫海峽剩下的最後一艘船,德瑞克將之改名為金鹿號(Golden Hind),因為此船贊助人海頓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隻金鹿,船型為大航海時代的蓋倫型三桅帆船,全船長約26米。
Thumbnail
歷史上並沒有關於「皇家幸運號」的相關記載,卻有這麼一段歷史,是關於皇家辛運號船長的紀錄,而碧藍航線裡皇家幸運號的外觀就是以這位船長的模樣為原型。
Thumbnail
勝利號,英國海軍名艦,這艘名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第一次參戰即俘獲法國「獨立獸角號」巡航艦。1805年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附近爆發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以霍雷肖納爾遜勳爵指揮的英國艦隊一舉擊敗了由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確立了英國作為海上強國的霸主地位。
Thumbnail
冒險加利號,Adventure Galley,也稱為Adventure,原是一艘英國商船,由蘇格蘭船長威廉.基德(William Kidd)駕駛,她是一種混合動力船,將風帆與槳相結合,使其在有風和平靜的條件下都具有機動性。該船於 1695 年底下水,並於次年被基德收購,用於他的私掠活動。
Thumbnail
斐迪南·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英語:Ferdinand Magellan,1480年10月17日-1521年4月27日),享年40歲,是葡萄牙探險家,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他在1519年至1521
瓦斯科·達伽瑪 瓦斯科·達伽瑪(Vasco da Gama,1460-1524)是一位重要的葡萄牙航海家,也是第一位率領艦隊從歐洲直達印度的人。他的一生對歐洲的航海與香料貿易有著深遠的影響。 1497年,達伽瑪率領四艘船艦和160名船員,經過五個月的航行到達非洲好望角,再繼續向東航行。途中經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到塞浦路斯的第二天,到首都尼克亞區走走,透過博物館文物了解在這塊島上的歷史足跡,加深對塞浦路斯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