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1578年三王會戰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葡萄牙國王賽巴斯提安 (D. Sebastião) 1554年生於首都里斯本,是葡萄牙王子 João Manuel 及奧地利的喬安娜 (D. Joana de Áustria) 所生的孩子。出生時的國王為賽巴斯提安的祖父,「虔誠的」若昂三世 (D. João III)。
賽巴斯提安的祖父,「虔誠的」若昂三世 (D. João III)
賽巴斯提安生於1554年1月20日,在他出生前十八天,十七歲的父親 João Manuel 就死於肺結核 (有一說是死於從外公 Filipe I 那邊遺傳的糖尿病)。接著祖父若昂三世死於1557年,此時由於若昂三世的所有兒子們皆已早逝 (大多死於痲瘋病),於是葡萄牙的王位就由年僅三歲的賽巴斯提安繼承。
賽巴斯提安早逝的父親,João Manuel。他十七歲過世,他的兄弟們大多沒能活超過十歲
從1557到1568年,國家實權掌握在若昂三世的弟弟,也就是賽巴斯提安的叔公,大主教恩里克 (D. Henrique) 手上。基本上延續若昂三世的既定國策執行,直到1568年賽巴斯提安十四歲才親政。
若昂三世的弟弟,賽巴斯提安的叔公,大主教恩里克 (D. Henrique)
對葡萄牙而言不幸的是,這個年輕的國王真的還太年輕,直到1578年戰死在這場本文的主題戰役時,依然尚未結婚、沒有後代。於是隨著他的戰死,葡萄牙王位繼承危機也就浮現…
賽巴斯提安一世。1578年三王會戰陣亡,年僅二十四歲
<戰前情勢>
這個年輕國王缺乏經驗,做了愚蠢的決策,使葡萄牙大禍臨頭。他決定御駕親征摩洛哥,介入摩洛哥的蘇丹繼承紛爭,幫助被趕下臺的前任蘇丹 Maomé Mutavaquil (叔叔),對抗在鄂圖曼土耳其支持下上臺的現任蘇丹 Mulei Maluco (姪子)。
在丹吉爾 (Tânger) 登陸後,他拒絕摩洛哥蘇丹 Mulei Maluco 割讓港口以求和的提議,也就失去了免於之後災難性慘敗的最後機會。賽巴斯提安有著必勝的把握,規劃用一部份艦隊控制 Larache 港,再向東南方內陸挺進,目標是 Alcácer-Quibir,也就是這場戰役的發生所在。
葡萄牙王國從1415年征服休達 (Ceuta) 到1578年三王會戰所佔領過的摩洛哥領土
<雙方力量>
賽巴斯提安擁有75艘船,包含幾艘加利恩帆船和克拉克帆船,都配備精良的青銅大砲。還包含17艘划艇,其中有5艘是槳帆船、3艘雙桅帆船。
摩洛哥蘇丹展現出比起葡軍更強大的力量,人數更多,還更加了解戰場地理形勢。因此,蘇丹能夠採取策略,決定只使用他的一部份軍隊,放棄他的部分大砲。
<會戰開始>
在戰場另一側的賽巴斯提安,決定集合他的步兵排成方陣。不過當開始行軍時,遭遇了摩爾人的炮火攻擊。這突如其來的炮火,一度造成葡軍混亂。不過葡軍方陣在冷靜下來後,依然得以抵擋摩爾步兵;且葡軍騎兵也頂住了挫折,並將敵軍擊退。
明顯地,這個時刻象徵葡軍勝利的開始。然而,這只不過是個幻覺。缺乏經驗的賽巴斯提安,最終將會輸掉整個棋局。
摩爾步兵經驗豐富,受過良好訓練,且對於戰場更加了解。摩爾步兵重整過後,重新對葡軍發起更強烈的攻擊,並還會有隱藏於戰場之外的軍隊協助。
當時摩爾人擁有火鎗,而且口徑較大,可以理解為散彈鎗。於是葡軍方陣被迫散開,然而如此一來,每個葡軍單兵將失去方陣的保護,變得更為脆弱。
1578年三王會戰
<善用地形>
由於摩爾人更加了解戰場地形,因此善用這些不規則地形,作為隱藏部隊之用。火炮得以被隱藏在較高處,同時步兵埋伏在較低處。至於側翼和騎兵人數則較少,僅在末端增加人數,以便等待葡軍大部隊都進入戰場後,同時從四面八方包圍他們。
<陷入包圍>
當葡軍進入戰場後,被一旁山丘上的摩爾騎兵嚇了一跳,葡軍發現已經被摩爾人從四面八方包圍住。賽巴斯提安馳騁於戰場上發號施令,不過葡軍還被敵方隱藏的砲火給驚嚇。
在葡軍做出反應前,摩爾人率先開火。第一線就有一千名火鎗兵朝著葡軍開火。接著從其他方位也有火鎗兵開火。部分火鎗兵甚至騎在馬上,邊移動邊開火。就這樣摩爾人從四面八方對葡軍包圍並發起進攻。
葡軍前鋒急切著想進攻敵軍,於是就率先展開攻擊。緊隨前鋒發起攻擊的是中隊,他們對敵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賽巴斯提安自領左翼騎兵營,接著也率軍出擊支援前線。
此時葡軍一度取得上風。摩爾人的第一線火鎗兵已被突破,意識到抵擋不住葡軍進攻,不得不轉移至第二線支援。葡軍先鋒、中隊在國王賽巴斯提安親率騎兵營的支援下,持續向前進攻擴大戰果。
<摩爾人反擊>
原本蘇丹對自己士兵的散漫感到氣憤,就快要屈服於葡軍的進攻時,忽然葡軍先鋒上校被擊殺,其他葡軍軍官見狀紛紛後退。於是原本一路向前衝的先鋒和中隊,就被遺棄在戰場前線而被敵軍團團包圍。
幾個摩爾軍官見狀,趕緊召集自己的衛隊,向被包圍的葡軍發起反擊。最終這批葡軍前鋒被敵軍完全「輾壓」,至此葡軍情況逐漸失控,就連原本跟著前鋒推進的第二線葡軍,也被敵軍攻擊而陷入混亂。
1578年三王會戰
<葡軍失敗>
接著第二線葡軍承受摩爾人的攻勢。在陣型被沖散後,葡軍分裂為數個小集團,各自不惜一切代價抵抗。這些葡軍的指揮官是 Francisco da Távora,一路從會戰爆發就持續戰鬥到此刻,體力正慢慢耗竭。儘管國王賽巴斯提安依然努力指揮剩餘軍隊奮戰,但已經難以扭轉被摩爾人完全包圍的局面…
<結局與後續>
三王會戰的結局是國王賽巴斯提安戰死,大批筋疲力竭的葡軍軍官與士兵均被俘;國王的盟友,摩洛哥前任蘇丹 Maomé Mutavaquil 在渡河時淹死;而現任蘇丹 Mulei Maluco 在會戰爆發前就已病重,會戰結束後沒多久亦駕崩。三王會戰的結局,以三位國王均駕崩告終。
賽巴斯提安一世之墓
接著交代會戰後續。摩洛哥蘇丹大位由 Mulei Maluco 之弟 Amade Almançor 繼任,他下令將找葡軍幫忙的前任蘇丹 Maomé Mutavaquil 之屍首剝皮,並拖到馬拉喀什 (Marraquexe) 示眾。葡萄牙由於大批將士被俘淪為階下囚,為了贖回這些俘虜,葡萄牙政府不得不付出巨額代價,這對於原本就已浮現許多財政問題的葡萄牙,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王會戰後的摩洛哥新蘇丹,Amade Almançor
賽巴斯蒂安一世死時無子,因此葡萄牙面臨了繼承問題。先是由一開始提到的叔公大主教恩里克 (D. Henrique) 擔任國王,不過由於他此時已高齡六十六歲,又身為主教,自然也沒有子嗣。兩年後恩里克駕崩,葡萄牙王位繼承戰爭 (Guerra da Sucessão Portuguesa) 爆發。
1580年葡萄牙王位繼承戰爭。這幅畫描繪西班牙大軍登陸亞速爾群島 (Açores) 的特塞拉島 (Ilha Terceira)
兩位主要人選分別為西班牙國王菲立普二世 (Filipe II),他是賽巴斯提安的舅舅;另一位是安東尼奧 (António de Portugal, Prior do Crato),他是賽巴斯提安父親 João Manuel 的堂兄。兩者都有親戚關係可主張,在葡萄牙也都各自有支持者,於是軍事力量就是最現實的答案。
「獨立者」「奮鬥者」安東尼奧
菲立普二世領導下的西班牙軍隊正如日中天,很快就粉碎了安東尼奧派的抵抗,最終菲立普二世兼任葡萄牙國王,開啟接下來長達六十年的「伊比利聯盟」(União Ibérica)。由於這六十年間的三位國王都叫菲利普,分別是二世、三世、四世祖孫三代,葡萄牙歷史上亦稱為「菲利普王朝」(Dinastia Filipina)。
菲立普二世領導下的葡萄牙與西班牙兩王國「伊比利聯盟」,亦稱為「菲利普王朝」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葡語圈•福爾摩沙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44會員
295內容數
這裡是樂浪的葡萄牙文空間。 Aqui é o espaço da língua portuguesa do Augusto.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葡語圈•福爾摩沙 的其他內容
有馬晴信 (1567~1612) 肥前 (今屬九州西北部) 有馬氏當主,信奉天主教是為「切支丹」 (Cristão) 大名。延續父祖政策,大力支持發展南蠻貿易,與松浦氏、島津氏同列為派遣最多次朱印船貿易的大名。
葡萄牙官方宣稱的發現巴西時間是1500年4月22日,是由卡布拉爾 (Pedro Álvares Cabral) 率領的船隊在前往印度途中所偶然發現,他們是在今巴西的巴伊亞州 (Estado de Bahía) 上岸。
松浦隆信 (1529~1599) 肥前 (今屬九州西北部) 松浦氏第二十五任家督,能文能武多才多藝,對兵法、禮法、橫笛與鷹狩都頗有涉略;外交與商業手段靈活,巧妙周旋於九州各主要勢力與豐臣政權,是使松浦氏確保獨立地位並躍升為戰國大名的關鍵人物。
加斯帕‧維列拉 (1526~1572) 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深入學習日語,研究當地風土民情,運用日本人熟知的生活經驗為背景知識,不用透過翻譯,直接對當地人進行教義問答,一步步引導他們皈依天主。他在日本的傳教活動,對於葡萄牙人及天主教在日本影響很大。
路易斯‧德‧阿爾梅達 (1525~1583) 葡萄牙商人、醫師、天主教傳教士,早年經商致富,後創立醫院培養醫學人才並巡迴義診,晚年正式成為傳教士。
路易斯‧佛洛伊斯 (1532~1597) 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畢生致力於天主教在日本的發揚光大,親身見證天主教在日本的萌芽、茁壯與衰退,其留下的紀錄與著作,至今仍是研究日本戰國天主教發展史的第一手史料。
有馬晴信 (1567~1612) 肥前 (今屬九州西北部) 有馬氏當主,信奉天主教是為「切支丹」 (Cristão) 大名。延續父祖政策,大力支持發展南蠻貿易,與松浦氏、島津氏同列為派遣最多次朱印船貿易的大名。
葡萄牙官方宣稱的發現巴西時間是1500年4月22日,是由卡布拉爾 (Pedro Álvares Cabral) 率領的船隊在前往印度途中所偶然發現,他們是在今巴西的巴伊亞州 (Estado de Bahía) 上岸。
松浦隆信 (1529~1599) 肥前 (今屬九州西北部) 松浦氏第二十五任家督,能文能武多才多藝,對兵法、禮法、橫笛與鷹狩都頗有涉略;外交與商業手段靈活,巧妙周旋於九州各主要勢力與豐臣政權,是使松浦氏確保獨立地位並躍升為戰國大名的關鍵人物。
加斯帕‧維列拉 (1526~1572) 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深入學習日語,研究當地風土民情,運用日本人熟知的生活經驗為背景知識,不用透過翻譯,直接對當地人進行教義問答,一步步引導他們皈依天主。他在日本的傳教活動,對於葡萄牙人及天主教在日本影響很大。
路易斯‧德‧阿爾梅達 (1525~1583) 葡萄牙商人、醫師、天主教傳教士,早年經商致富,後創立醫院培養醫學人才並巡迴義診,晚年正式成為傳教士。
路易斯‧佛洛伊斯 (1532~1597) 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畢生致力於天主教在日本的發揚光大,親身見證天主教在日本的萌芽、茁壯與衰退,其留下的紀錄與著作,至今仍是研究日本戰國天主教發展史的第一手史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問千年的威尼斯總督(Doge)中,誰在教會中地位最高,大概很難有人比的上十世紀的佩德羅一世。 佩德羅一世.奧賽歐羅(Pietro I Orseolo),在976年推舉為總督。當時他已四十八歲,在中世紀早期,算的上老翁了。 他當上總督以前不久,威尼斯剛剛經歷一場嚴重的內戰。前任總督及其還在襁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葡萄牙在印度開墾殖民地的主要過程,以及兩位主角迪亞士跟達迦馬在印度的故事。其中講述了葡萄牙與印度王公和當地伊斯蘭商人的衝突,最終引發的衝突。這是一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述了葡萄牙數十年在印度殖民發展史的文章。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從1081年開始,拜占庭帝國迎接了一個中興時代:科穆寧王朝(Komnenos dynasty)。如先前【不該致命的戰敗:曼齊刻爾特戰役如何使拜占庭走向衰落和十字軍】所說,在1071年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使帝國走向崩潰的境地。但從科穆寧王朝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開始,拜占庭逐步穩定局勢、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探訪葡萄牙王國第一任國王誕生地吉馬良斯,包括吉馬良斯城堡和布拉幹薩公爵宮的探索,以及舊城區奧利維拉廣場和巴西共和國大道的風光。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过去大英帝国是如何击败西班牙和法国的联合舰队的?说到这个问题,特拉法加海战是绕不过去。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之中,法国的拿破仑就已经成为了皇帝,并开始将西班牙视为一个傀儡。拿破仑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是西班牙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法国的拿破仑时期,当拿破仑·波拿巴在战败以后,为什么没有立刻遭到处决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失败后,便向英国军队投降。随后,他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的流放使他避免了受到任何进一步的政治影响或军事行
Thumbnail
如果問千年的威尼斯總督(Doge)中,誰在教會中地位最高,大概很難有人比的上十世紀的佩德羅一世。 佩德羅一世.奧賽歐羅(Pietro I Orseolo),在976年推舉為總督。當時他已四十八歲,在中世紀早期,算的上老翁了。 他當上總督以前不久,威尼斯剛剛經歷一場嚴重的內戰。前任總督及其還在襁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葡萄牙在印度開墾殖民地的主要過程,以及兩位主角迪亞士跟達迦馬在印度的故事。其中講述了葡萄牙與印度王公和當地伊斯蘭商人的衝突,最終引發的衝突。這是一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述了葡萄牙數十年在印度殖民發展史的文章。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從1081年開始,拜占庭帝國迎接了一個中興時代:科穆寧王朝(Komnenos dynasty)。如先前【不該致命的戰敗:曼齊刻爾特戰役如何使拜占庭走向衰落和十字軍】所說,在1071年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使帝國走向崩潰的境地。但從科穆寧王朝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開始,拜占庭逐步穩定局勢、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探訪葡萄牙王國第一任國王誕生地吉馬良斯,包括吉馬良斯城堡和布拉幹薩公爵宮的探索,以及舊城區奧利維拉廣場和巴西共和國大道的風光。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过去大英帝国是如何击败西班牙和法国的联合舰队的?说到这个问题,特拉法加海战是绕不过去。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之中,法国的拿破仑就已经成为了皇帝,并开始将西班牙视为一个傀儡。拿破仑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是西班牙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法国的拿破仑时期,当拿破仑·波拿巴在战败以后,为什么没有立刻遭到处决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失败后,便向英国军队投降。随后,他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的流放使他避免了受到任何进一步的政治影响或军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