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探訪、文化交流』活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愛鄉愛土——張文德先生作品展”開幕式現場
湖水依依,蘆葉風滌。鴻雁回歸,祥和瑞禧。10月9日,由河南博物院和臺灣南部河南同鄉會共同主辦的“愛鄉愛土——張文德先生作品展”在河南博物院向人們展示出一幅幅生動畫面。張文德先生之子張明誠先生遵父遺願將展出的24件(組)作品悉數無償捐贈河南博物院,以表愛鄉愛土之情。
“愛鄉愛土——張文德先生作品展”開幕式簡約而隆重,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康潔、河南博物院院長張文軍、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李玉東、臺灣高雄市河南同鄉會理事長張明誠先生等出席開幕式並剪綵,河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丁福利主持開幕儀式。業內專家、臺灣南部河南同鄉會成員以及河南書畫愛好者數百人參加開幕式。展期:10月9日——11日。
康潔代表河南省文化廳在開幕式上致辭:“河南與臺灣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改革開放以來,兩地交流日趨頻繁,交流範圍不斷擴大,交流層次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們在臺灣成功舉辦了‘中原文化寶島行’、‘中原經濟區合作之旅——走進臺灣’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我省文化訪問團在臺灣成功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戲曲演出、藝術展覽活動,增進了兩岸同胞的瞭解和友誼。”
“河南是張文德先生的故鄉,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此次張明誠先生遵照其父遺願將作品捐贈河南博物院,為我們研究和瞭解臺灣河南籍同胞的生活經歷和藝術追求提供了幫助,也為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做了一次有意義的事情。”
張文軍代表河南博物院致辭:“通過這次展覽,我們可以欣賞到張文德先生作品中的中國傳統水墨書畫藝術,增進我們對傳統書畫藝術的瞭解,豐富中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張文德先生的兒子張明誠先生將展出的全部作品無償捐贈河南博物院,這是張文德先生和臺灣南部同鄉會熱愛故土、情系河南、高風亮節、支援河南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崇高行為。”
張明誠先生在開幕式上對成功完成父親遺願表示欣慰,並對河南省文化廳、河南博物院重視並成功舉辦此次活動表示感謝。
張文德先生是河南省封丘人,上個世紀中葉到臺灣定居。他一生閱歷豐富,從事過教職,參加過軍隊,服務過地方,但閒暇時從未停止過藝術學習和創作,直至2000年辭世。
此次展出張文德先生的24件(組)作品,全面反映了張先生的藝術創作成就。
明人李時珍譽雁為:“德禽,良有以也。” 張文德先生對蘆葦雁情有獨鍾,他的創作多以雁為主題。他繼承傳統,師法古人,推陳出新,往往只用寥寥數筆,就能勾畫出蘆葦雁的千姿百態,表現出她的生動靈性,達到栩栩如生的藝術效果,其間折射出張文德先生對生活的觀察、對藝術創作的理解和執著。張文德先生繪畫構圖精巧、線條凝練、潑墨有致、意境幽遠,通透空靈,似有仙氣,給人以美的感受和啟迪。
“臺灣氣候不適宜蘆葦雁生存,在臺灣是尋不到它們‘芳蹤’的。張先生癡情于畫蘆葦雁,應該還籍有思鄉之情吧。”一位資深畫家感歎。
開幕式後,剛從臺灣演出歸來的河南省豫劇三團設午宴熱情款待了此行的臺灣南部同鄉會的老朋友們。
文化廳新聞稿
河南博物院院長張文軍(左)向張文德先生之子張明誠先生頒發榮譽證書
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康潔觀賞展出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12年春季旅遊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同鄉會歷任理事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原民部落體驗】宜蘭寒溪泰雅獵徑|尋根野營二日|原民獵徑探險【原民部落體驗】宜蘭寒溪泰雅獵徑|尋根野營二日|原民獵徑探險 💥全台獨家!這次讓宜蘭寒溪的泰雅獵人帶你一起體驗尋根野營。 📌全程由專業合法的泰雅獵人陪同執行活動,讓旅遊回歸大地。 📌風趣幽默的泰雅獵人帶領一起製作獵人餐包DIY、尋找傳統獵徑、陷阱狩獵、野菜採集。 📌給自己兩個太陽一個
    Thumbnail
    avatar
    Pp貓~愛玩愛美食
    2023-06-26
    20年前尋根遊乘著春節空間期間,走馬大陸江南一遊,毫無公務壓力之行,對我還真是難得的一次!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波音747-400飛機相當舒適,相對的服務態度就有點像他們電視廣告,駕駛員敞開制服前襟一樣的鬆散,說實在的,只要平順安全準時的到達,其他對我都不是很重要.同機的大多是返家過年的大陸鄉親,南腔北調都是中文。
    Thumbnail
    avatar
    門神
    2023-06-19
    千里迢迢我的尋根之旅年逾耳順之年,仍然怕被問到:府上哪兒?必先深呼吸一口氣,答到:“祖籍四川奉節,生在上海,長在台灣,現僑居美國舊金山灣區”。然後,根據口音,身材,飲食習慣,照例再準備答覆:“三代前已移居湖北武昌,老爸因祖父在福建做官,而生在龍岩州,在上海讀[同濟大學],畢業就業結婚定居。
    Thumbnail
    avatar
    門神
    2023-06-18
    《方丈尋根記 前傳》 記下我們的故事若果更多香港人仿傚方丈的說故事方式,記錄當年所思所想、社會實況,不失為一種平民百姓可以選用的文化保育手段。
    Thumbnail
    avatar
    關間聞
    2023-01-07
    跟著鍾老小說探尋鍾老故鄉--「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半日遊鍾肇政的筆調具有濃厚的土地氣息,令我深深著迷,最近正沉浸在他的《濁流三部曲》當中。《濁流三部曲》雖然是小說,但鍾老在主角身上融入個人部分經歷,並且是以故鄉龍潭作為第三部曲的主要場景。雖然我老早就知道龍潭有一個「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不過直到拜讀了他的作品,總算引起走訪的興趣……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2-11-15
    尋根夢醒中華道統文化的根,在哪裡? 在臺灣嗎?在香港嗎?抑或是在大陸呀? 蔣宋美齡夫人說:真正的中國在臺灣。 怎麼樣才是「真正的中國」呢? 講人性、講良知、講人格平等、講人格尊嚴、講人格自主,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真正的中華文化! 故謂真正的中國在臺灣。 ①要去馬列,不能認賊作父。②要正語文,必須認祖歸宗。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2-06-10
    二分法尋根求解二分法的邏輯很簡單,就是先對合理的數值解,找一個極端小的值與極端大的值,然後反覆運算,夾擊逼近到正確的數值解。
    Thumbnail
    avatar
    Piemann
    2022-02-07
    尋根當朝聖之旅成了尋根之行, 當3C商品取代了鵝毛筆。 在世界的變遷中,我遺失了返回故鄉的地圖。 在輪迴的過程中,我迷失在不知名的國度。 在時間的流逝中,我再也尋不回來時路。 在生老病死的途中,我究竟將自己所愛的遺留何處.....
    Thumbnail
    avatar
    藍色直條紋
    2020-07-17
    尋找知識與體驗之間的平衡― 「野果:跟著梭羅探訪161種果實之美」推薦序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
    avatar
    李偉文
    2017-11-30
    尋根:以色列成年禮前的必修作業<p>以色列的世俗教育中,在小孩的成年禮前後,有一份很重要的作業,叫做「根」。在這份作業中,要把祖宗八代與親戚五十的事情都搞清楚。</p>
    Thumbnail
    avatar
    吳維寧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