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研究

#台灣文學研究含有「台灣文學研究」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14:許俊雅所謂台灣文學體制化,以1997年真理大學和2000年成功大學分別為即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在高教系統設置台灣文學相關系所為開端。在此之前,能以台灣文學為研究的學者如前所述,多在清大中文。 除了許俊雅。
Thumbnail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13:文學理論前面提到台灣文學作品其實不少,有日治時期的累積,1970年代之後也不斷有新的作品出現,這些作品自然成為重要的研究文本。
Thumbnail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12:本土論/成大台文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11:柯慶明/95暫綱這幾天課綱又被翻出來講,順勢提一下統編本後第一次大規模課綱更動「95暫綱」與其主持者柯慶明。
Thumbnail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10:陳萬益/清大中文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9:天才林燿德到了1980年代則是天才的時代,詩人夏宇用《備忘錄》轟動文壇,夏宇的故事仍在傳唱,與主題也不相符,且按下不表。要提的是另一個天才──林耀德。
Thumbnail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8:史觀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7:葉石濤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6:王育德戰後台灣文學在1970年代興起,和當時政治社會環境脫不了關係。
Thumbnail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2:白話字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