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書宅 – 回頭看,所有來處皆如無數書頁相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7月書宅 – 回頭看,所有來處皆如無數書頁相疊


寫下「7月書宅」這幾字時才突然發現

自我開始寫「書宅」(自2019年5月)這電子雜誌後

中間雖搬移過(一開始在某平台)

但卻沒有停下過一期

到今日

竟也過去4年整了

將要邁入第五年

自己想想也沒想過能走這麼久

但也有可能是沒想所以才能走這麼久(笑)


回去翻開始寫後的每一篇書評與每一期的刊語

都充滿著當時自己真實生活的痕跡與讀過的書的感觸

一切真實與虛擬的時光如無數書頁交疊

層層鋪成來到今日、此處

不論如何

總是一個蠻欣慰的里程碑

僅此為記,給自己

=========本期內容=========

這期共有3本書評: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只能記憶過去

https://vocus.cc/article/648c6e9efd89780001c8ac1c

*動物城市 – 誰沒有罪

https://vocus.cc/article/648c779dfd89780001c9524b

*寧靜海的旅人 – 哪個自己都是自己

https://vocus.cc/article/648c7829fd89780001c95d03


本月新書書報:

*困惑的心

*我等待著你

*巴拿馬裁縫


=============7月書報==============

7月書報

本期書報有一本是老朋友的新作品

一本是老朋友的老作品再版

一本則是自己私心想要再試試之前略為失望的某一分類科幻

但人生本也是這樣

新新舊舊

有時以為見到了新人新事

熟了才發現

原來能吸引的特質

還是一樣的

+++++

文學:

1. 困惑的心

By 理察.鮑爾斯


我很喜歡作者的<樹冠上>

雖然當年讀時

一開始不是很喜歡

覺得有點…太設計

但中後卻像回甘的茶一樣

讓人喜歡的不得了

沈吟再三

就衝著這點

這本也是很值得期待與一試的


******以下摘錄部分當時寫的書評內容******

樹冠上 – 恆長時空中其實只有一種生命,我們

By Richard Powers 理察.鮑爾斯


樹冠上是一本六百多頁的書

(我真是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讀這麼厚的了)

但鮑爾斯的文筆優美 故事通暢

認真讀起來會讓人忘記時間流逝

就像被誰牽著走入一座靜謐、蔥鬱的森林裡

被包圍著 忘記所有人定的時間

只有四季更迭 只有宇宙運行


如果你認真讀

會讀到他似乎想說

我們的生命不應再是被切割的瑣碎的生存

而是恆常無垠 樹根交纏的一株共同的參天古樹


這本書架構其實很單純

也是小說常用的手法

以樹根、樹幹、樹冠與樹籽為主要篇章

每一章都寫了九位主角的故事

從”樹根”時他們各自的成長故事

講述他們怎麼跟樹結緣

然後到”樹幹”時

九位主角開始聚集、交纏

糾結如樹身

並帶來所謂小說的高潮

最終又各自離散(樹冠)

然後走向不同的結局(樹籽)


故事的主角們因為這樣那樣的緣分

因為一棵樹或是一座森林而相遇

並從此改變了一生

他/她們因為愛樹

或樹背後所代表的意涵、藏著的那個人

所以走上了護樹、育樹

保存千萬類樹的種籽

乃至在虛擬世界建構出一個新的宇宙

一個乾淨 充滿樹種的原始宇宙

這是一個多元可能的”保育”的故事


鮑爾斯故事好在

這樣的故事基底很容易落於說教

或是站隊

或是讓讀者感受到”苛責”

覺得自己沒有為樹 為這地球盡一份力

實在該死

不是 他只是藉由故事的推進

讓你慢慢感受到其中人情的糾結


人性的複雜

對比簡單、互助

活的從容 不疾不徐

跟這土地共存上億年的樹

讓你覺察它們的溫柔、包容與美

被那樣的情感所觸動

進而想做點什麼


「你和你家後院的樹來自同一個祖先。十五億年前,你倆分道揚鑣。但即使是今日、即使你倆各自走過無盡漫長的歲月,那棵樹和你依然共享你四分之一的基因。」(p171.)

這段話大概就是這本書的核心

在這顆星球上

沒有任何生物/非生物可以獨立其外

我想起那些所有相似的古老神話

描繪這整個世界都是建築在一個巨大的生物上

那可能是一隻龜 一個巨人的身體

或是一棵樹

「它們並非自力更生。這裡的一切都得跟其他的一切商量。」(p183.)

=========以下為摘錄於博客來之書介=========

出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0333?sloc=main

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尋找答案。

(中略)

一場巨變,讓一名致力尋找外太空生物的天文學家,和他九歲的亞斯伯格症兒子,走進彼此深藏的內心世界。

「人蒙受痛苦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痛苦。」

一對相依為命的父子。一部重返自然,開啟生命對話的修復之書 。

(中略)

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發生後,兩年來,一名致力於尋找外太空生命跡象的天文學家席歐‧拜恩,必須獨力撫養他九歲的亞斯伯格症兒子羅賓,並設法溝通。羅賓跟母親一樣,關心地球上瀕臨絕種的生物,他每天會花許多時間細細描繪動物。然而母親過世後,羅賓的情緒變得更加敏感易怒,甚至和同學爆發激烈衝突而面臨退學危機。由於不希望羅賓過早服用精神藥物,這時席歐瞭解到一種實驗中的神經反饋治療,可能有助於羅賓學習控制情緒。席歐決定放手一試,讓兒子羅賓接受治療,未料情況竟一發不可收拾……

「你覺得什麼比較大?外太空,還是腦子裡?」

孩子的提問是一切的開端。

當母親、鳥類和記憶一再消失,羅賓毫不猶豫展開行動。

──腦科學可以治療心理創傷嗎?

──人類為何要尋找外星生命?

──科學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當孩子渴望拯救地球時,我們該怎麼做?

當氣候變遷災害頻傳,為什麼人們不採取行動?

我們該如何向孩子描述環境變遷?

(中略)

全書對自然世界的描繪精湛絕倫,對地球以外的生命提出令人神往的願景,書中的父子深情更是真摯動人,堪稱理察‧鮑爾斯最私密、最感人的小說。兼具啟發性思考和人性情感,猶如一則當代的柏拉圖洞穴寓言,以更宏觀的視野,來審視宇宙中的地球,並深入探索人的靈魂,將大大擴展你我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每個人都有點搞不懂。每個人都難免困惑。」

(中略)

「我們必須願意放棄計畫好的人生,才能擁有等待著我們的人生。」──喬瑟夫‧坎伯

生命不需要我們事事校正。

「每個人都在每個人的心裡。」

科學的答案在路上,生命的答案就在眼前。


+++++

文學:

2. 我等待著你

By 金寶英


是不是韓國科幻小說最近流行用“光速“這個詞?

好像因為時光不可追

用了光速這詞

就有了一點科學中的感謝浪漫

但其實我一直覺得科幻小說的美

在於哪怕人類科技多麼發達

去到了宇宙多遠處

那些怨憎爭鬥

都不會離開

愛與寬容也是

所有小說/故事最終

寫的依然是人

希望這本可以在人性的情感上

感動人

=========以下為摘錄於博客來之書介=========

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0079?loc=P_0004_042

比光速更懇切的,是思念。

(中略)

  如果看不見等待的盡頭,該如何調整奔向你的速度?

  為了與數光年外的未婚妻在正確的時間點相會,他登上「等待之船」。出發那日,他寄出充滿思念的第一封信。可是旅途中的各種變數難以預料――未婚妻的船隻發生意外,將延遲十數年才能抵達地球,他悲傷地回家,卻發現韓國――或說全世界已化為廢墟。於是,他決定乘坐破爛的救生艇在軌道上繞行,在無垠的太空中等待著她歸來。――〈我等待著你〉

  只要我還記得你,無論你在哪個時間帶,我們都在一起――

  她的夢想就是與他共組美好家庭。然而,她從未想過這趟旅程會如此艱難。發生意外後,她為了想快點回家而換搭船隻,卻在快到地球時發現家園已毀。從那一刻起,船上的氣氛就變了――乘客被區分等級、船長進行獨裁統治。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唯一能讓她活下去的,只剩下對男人的思念。――〈我朝你走去〉

  他們是先知,世界是學校,生活是遊戲。先知來到下界是為了學習,因為只有親身體驗,才會知道怎麼讓這荒蕪的世界變得更好,讓人類更加完美。然而,先知不能忘我,不能感情用事,一旦有了愛恨嗔痴,那就是墮落的開始。――〈墮落的先知〉

(後略)


+++++

文學:

3. 巴拿馬裁縫

By 約翰・勒卡雷


約翰。勒卡雷

講到間諜小說必須提到的人

自己是情報單位走出來的

其父親亦是“奇人”

更是他走上這條路的“推動者”


作品被翻拍成影視無數

一生活得精彩如謎

毫不遜色於自己筆下的角色

為間諜小說立下了一個與他人不同的面向

已經寫過他兩本心得

閱讀完書友們應該大改可以知曉他是怎樣的人

說的是怎樣的故事


******之前寫的勒卡雷書籍心得******

https://vocus.cc/article/62d2e569fd897800019f98ff

https://vocus.cc/article/62e76917fd89780001545dc7

方格子


=========以下為摘錄於博客來之書介=========

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0849?loc=P_0004_105

「世上所有事物都會成真,
只要你編造得夠努力,只要你是為了所愛的人。」

哈瑞‧潘戴爾,來自英國的裁縫名匠,喜愛在馬勒的旋律中為顧客裁製高級西服。他對客戶所言深諳聆聽守密之道,在巴拿馬當地深受政商名流信賴。儘管事業與家庭美好無缺,潘戴爾內心卻藏著一個祕密。

  此時,巴拿馬運河主權移交在即,大國之間角力暗潮洶湧,猜疑與耳語也如伏流不斷。

  一個尋常的週五午後,年輕體健、來歷如謎的安德魯‧歐斯納德冒雨衝進店裡要求訂製西裝,潘戴爾的生活從此生變――他驚覺歐斯納德要的是一樁交易,一樁以內幕與隱私、刺探與密謀作為籌碼的買賣。

  為了挽救自己瀕於裂解的人生,藏住亟欲洗刷的過往,潘戴爾開始穿梭在虛實之間,以一個個「身分」、一條條「情報」為軸線,織紡出似假還真、龐大複雜到堪稱藝術的「故事」……

  只是,當繃緊的線開始出現裂口,潘戴爾能承擔多少代價?

(後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宅
21會員
132內容數
歡對書談(ㄓˇ)天(ㄕㄡˇ)說(ㄏㄨㄚˋ)地(ㄐㄧㄠˇ),所以很愛說說寫寫有關書的事。 若你也喜歡,歡迎留言聊聊。 IG #readingatthenight
書宅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第13位名偵探 – 人生推理遊戲 By 山口雅也 譯者:劉姿君 皇冠出版 先說結論 這本不太是我的菜 故事有點鬆散 懸疑感也不強(也不是重點)
Thumbnail
2025/05/02
第13位名偵探 – 人生推理遊戲 By 山口雅也 譯者:劉姿君 皇冠出版 先說結論 這本不太是我的菜 故事有點鬆散 懸疑感也不強(也不是重點)
Thumbnail
2025/05/02
5月書宅 – 人生,一場真情與假意的探戈 這個月的書評 在月底寫這期書宅梳理時才發現 一本小說 一本人文社科 一本剛好介於兩者之間 有意思... 
Thumbnail
2025/05/02
5月書宅 – 人生,一場真情與假意的探戈 這個月的書評 在月底寫這期書宅梳理時才發現 一本小說 一本人文社科 一本剛好介於兩者之間 有意思... 
Thumbnail
2025/04/19
假城鎮 – 假的真情實感 By 馬翊航 九歌文庫 這本比較像是散文集 收錄了作者許多生命中的片段 有跟成長背景的根相關的,例如母語 也有跟個人認同有關的,例如性向 穿插著似真似假(多少有點小說感潤筆)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19
假城鎮 – 假的真情實感 By 馬翊航 九歌文庫 這本比較像是散文集 收錄了作者許多生命中的片段 有跟成長背景的根相關的,例如母語 也有跟個人認同有關的,例如性向 穿插著似真似假(多少有點小說感潤筆)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7月書宅 – 回頭看,所有來處皆如無數書頁相疊 寫下「7月書宅」這幾字時才突然發現 自我開始寫「書宅」(自2019年5月)這電子雜誌後 中間雖搬移過(一開始在某平台) 但卻沒有停下過一期 到今日 竟也過去4年整了 將要邁入第五年 自己想想也沒想過能走這麼久 但也有可能是沒想所以才能走這麼久(笑)
Thumbnail
7月書宅 – 回頭看,所有來處皆如無數書頁相疊 寫下「7月書宅」這幾字時才突然發現 自我開始寫「書宅」(自2019年5月)這電子雜誌後 中間雖搬移過(一開始在某平台) 但卻沒有停下過一期 到今日 竟也過去4年整了 將要邁入第五年 自己想想也沒想過能走這麼久 但也有可能是沒想所以才能走這麼久(笑)
Thumbnail
六月相比五月過得很快,上半年就這樣過去了,這半年累積的閱讀很充實,也拓展了一些過去比較沒有接觸的領域書籍(但因此封面設計的時代差異感,一擺起來就很明顯⋯⋯)。書櫃清理計畫順利在六月完成,將家中的書櫃空間也釋放出一些位置,給未來的閱讀清單。
Thumbnail
六月相比五月過得很快,上半年就這樣過去了,這半年累積的閱讀很充實,也拓展了一些過去比較沒有接觸的領域書籍(但因此封面設計的時代差異感,一擺起來就很明顯⋯⋯)。書櫃清理計畫順利在六月完成,將家中的書櫃空間也釋放出一些位置,給未來的閱讀清單。
Thumbnail
6月書宅 – 追逐時光 六月 對於學生來說是畢業的季節 也是準備迎向新生活的季節 (下週又要送走一屆學生了…) 突然發現很神奇的是 記憶中較為深刻的學生時代的記憶 似乎大多是連結著白天、炙熱的天氣 反而出社會後 記得的都是夜晚、偏冷的氛圍
Thumbnail
6月書宅 – 追逐時光 六月 對於學生來說是畢業的季節 也是準備迎向新生活的季節 (下週又要送走一屆學生了…) 突然發現很神奇的是 記憶中較為深刻的學生時代的記憶 似乎大多是連結著白天、炙熱的天氣 反而出社會後 記得的都是夜晚、偏冷的氛圍
Thumbnail
稍微遲了些的三月月記,彙整時覺得這個月的書封色彩真一致。實體書的比重比前兩個月來得高,但書摘的紀錄也因此比較慢,加油、加油。
Thumbnail
稍微遲了些的三月月記,彙整時覺得這個月的書封色彩真一致。實體書的比重比前兩個月來得高,但書摘的紀錄也因此比較慢,加油、加油。
Thumbnail
新年的第一個月,算是結束土星回歸後的振作,是否短暫不得而知,總之是個試圖腳踏實地的開始。稍微利用每月紀錄來反思一下生活情況,因為想要整頓生活,所以開始了新年的幾個計畫來自我提醒。
Thumbnail
新年的第一個月,算是結束土星回歸後的振作,是否短暫不得而知,總之是個試圖腳踏實地的開始。稍微利用每月紀錄來反思一下生活情況,因為想要整頓生活,所以開始了新年的幾個計畫來自我提醒。
Thumbnail
文字如煙,柔軟但強韌,你以為它會一瞬即逝,其實都在內裡穩固紮根,時候到了便化作雨水,一洗身上灰塵。
Thumbnail
文字如煙,柔軟但強韌,你以為它會一瞬即逝,其實都在內裡穩固紮根,時候到了便化作雨水,一洗身上灰塵。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本書 書名是"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作者是"張西" 其實也稱不上是最近才看的書 已經翻閱了好一陣子了 雖然已經看了一段時間 但只看了二分之一 有些內容很催眠 看著想著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所以同一章節 只是一小段文字總反覆咀嚼了好幾回 每再看一次內心總有不同的想法 一下子是對號入座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本書 書名是"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作者是"張西" 其實也稱不上是最近才看的書 已經翻閱了好一陣子了 雖然已經看了一段時間 但只看了二分之一 有些內容很催眠 看著想著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所以同一章節 只是一小段文字總反覆咀嚼了好幾回 每再看一次內心總有不同的想法 一下子是對號入座
Thumbnail
這篇算是意外地產出,期望能夠創造讀者、創作者與自己的共榮三贏。創作尚未滿一周年,從第1篇到現在的第80篇,過程中經歷自我探索,包含撰寫的文章類型,以及在閱讀書評與職場系列游移不定,最終我想追求的是,即使隔著螢幕也能夠以文字傳遞溫暖。讀者的回饋都讓我覺得不再只是對自己說話,邀請你來聽聽我的創作內心話。
Thumbnail
這篇算是意外地產出,期望能夠創造讀者、創作者與自己的共榮三贏。創作尚未滿一周年,從第1篇到現在的第80篇,過程中經歷自我探索,包含撰寫的文章類型,以及在閱讀書評與職場系列游移不定,最終我想追求的是,即使隔著螢幕也能夠以文字傳遞溫暖。讀者的回饋都讓我覺得不再只是對自己說話,邀請你來聽聽我的創作內心話。
Thumbnail
如題所示,半年以前原本刊登在關鍵評論網專欄上的文章都已經搬至方格子本站平台了。歡迎讀者觀看閱讀,但不得轉載。 先提供我個人認為比較有代表性和個人最喜歡的七篇文章:
Thumbnail
如題所示,半年以前原本刊登在關鍵評論網專欄上的文章都已經搬至方格子本站平台了。歡迎讀者觀看閱讀,但不得轉載。 先提供我個人認為比較有代表性和個人最喜歡的七篇文章:
Thumbnail
最近聽同事聊天才發現,現在看書的人真的好少,搞得這件事竟然變得有點古典(誰能抵擋 Youtube 和 Netflix 那些精密的動態劇場呢?),變得像活字印刷那樣古老、笨拙的手工藝⋯⋯
Thumbnail
最近聽同事聊天才發現,現在看書的人真的好少,搞得這件事竟然變得有點古典(誰能抵擋 Youtube 和 Netflix 那些精密的動態劇場呢?),變得像活字印刷那樣古老、笨拙的手工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