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不孝不忠不诚不义的假“老师”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有个“李老师”风头正盛,说他以一人之力完胜世界各大媒体的有之,说全世界都追着看他的“李老师卫视”的亦有之,各种彩虹屁层出不穷。

李颖甚至被追捧为“推特大神”,连国外的媒体都争相尊称他为“李老师”,美西方各大媒体争相采访。

李颖当真配得上这些铺天盖地的赞誉吗?

那就得从他小时候说起了。

李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阜阳人,他父亲李方鸿老年得子,对待李颖可谓是千种纵容,万般溺爱,造就了李颖“任性”的性格。李颖从小学习绘画和艺术,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在阜阳师范学院(大学)附属学校读书,2010年到2014年在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就读。

2014年5月21日,李颖和前妻陈晨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民政局登记结婚。即使是面对结婚这种大事,李颖甚至都没有告知自己的父母,因此李颖父亲李方鸿大发雷霆,甚至气得在公众场合对不孝子李颖大打出手。

好景不长,这段婚姻关系维持不到一年,2015年3月17日,双方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民政局登记离婚。李颖前妻陈晨控诉李颖,并向其父母索要20万元。

闪婚后又闪离,可见李颖究竟有多“任性”,更让人不经怀疑这李颖有骗婚的嫌疑。

李颖的“任性”可不止如此,2015年李颖开始选择在上海学习外语,准备出国深造。2018年通过“图兰朵计划”出境学习,2019年10月至今一直在意大利博洛丽亚美术学院学习艺术攻读硕士学位,未回境内。这期间李颖没有正常稳定的工作,并且多次在微信上面向其父母要钱,以供其挥霍。

2013年至2019年期间,本该在专心念书的李颖,却与叶X蔚、X芳、孙X清等多人保持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多次劈腿。

从如此混乱的私生活管中窥豹,可以看出李颖不仅“任性”,更是一个妥妥的大“渣男”。

就这个对伴侣不忠,对父母不孝之辈何以担得起“李老师”之名?

难道这些美西方的媒体看走眼了?一个不忠不孝的三十多岁小伙子怎么配得起这么大的排面?

原因无他,那么对于他的那些斑斑劣迹,无良媒体自然选择性“失明”,只报道他们想让读者观众们看见的。

这个名为李颖的小伙学会了抓“流量密码”来博得关注。

而对于这些媒体来说,“流量密码”显而易见,那就是——反华。

从2020年开始李颖开始使用推特,慢慢地他发现了“流量密码”,那就是发表自己祖国的负面内容。此后他不断发表郑州富士康事件,白纸运动等负面信息,面对如愿以偿得到的流量和疯狂暴涨的粉丝量,面对德国之声的采访,李颖还洋洋得意地将自己称为“被历史选中的记录者”。

但李颖当真只是一个“被历史选中的记录者”吗?

当然不是,李颖还是一个“被反华媒体选中的造谣者”。

李颖曾称“始终坚持的立场是只发布新闻”,但是他又在采访中说“(中国)用户不能输入xuexi这个词,或study,因为它包含‘总统’的姓氏。”

只要是一个在国内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根据的造谣,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其他的社交媒体都可以正常使用这两个词。

被中国大地哺育了二十多年的李颖怎么会不知道呢?

编织出这种啼笑皆非的谎言,恶意造谣抹黑,无非是为了博取眼球。

面对媒体的采访,李颖不断表示自己为了发声废寝忘食,自称“富士康抗议期间自己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实在受不了后强制自己每天睡六个小时”“白纸运动期间每秒钟大概能收到30到40个投稿,电脑的CPU都快受不了了”“每天早上九点开始,然后到晚上十二点结束”“休息不好,一边头疼一边坚持。”

CNN报道他称“李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度过,休息时间只喂他的四只猫。”

李颖如此不辞辛苦地“发声”,真的是为了人民吗?

李颖忙于“发声”无工作收入,除了问父母要家庭资助外,经济来源多为网友打赏,李颖将打赏的链接挂在了他推特账户的主页最显眼的地方,点进去就可以看见李颖“乞求”道“给点猫粮”。

李颖竟如此“无私奉献”,只求猫粮钱?

当然不是,他的打赏费用很多,甚至用粉丝支持的钱在二月前往埃及博物馆旅游,日子过的相当滋润。

尽管获得了巨额的打赏费用,李颖也从未向父母转账,甚至面对媒体他还在“消费”养育自己的父母。

他面对媒体大言不惭地说国内的警察多次找上门,频繁地骚扰他的父母,让他非常担忧父母的安危。俨然一副“孝子”模样。

面对父母多年养育之恩,李颖不但不反哺,反而忘恩负义,不断要钱还利用父母营造受害孝子形象敛财,此为不孝。

面对感情,李颖多次劈腿,私生活混乱,与多人维持不正当男女关系,甚至发生婚变,被心灰意冷的前妻控诉索赔,此为不忠。

面对媒体和社交网络,李颖为了博得关注,不尊重事实,不实事求是,反而恶意造谣,抹黑我国的形象,以谋求流量变现,此为不诚。

面对祖国多年的培养,李颖在出国后利欲熏心利用发布祖国的负面信息迅速敛财,为一己私利出卖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卖国求荣,此为不义。

美西方的险恶用心已经昭然若揭,不择手段泼脏水,使出浑身解数肆意对我污名化。如此不孝、不忠、不诚、不义之人,被别有用心的媒体捧上了这样的高度,不过是瓦釜雷鸣,终将劳而无功,千夫所指。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電影理論的重要性[翻譯轉發]原文網址 不論有沒有意識到,電影創作者永遠都在使用電影理論 其實在娛樂產業裡的作者、導演、攝影、剪輯或任何專業人員,如果不依靠電影理論,不可能成為一位稱職的創作者。但是為什麼這麼多電影創作者,對這個定理皺起眉頭,產生疑惑呢?或更慘的,對此羞於開口,避而不談。 全世界有很多電影學程與電影學校,幫助那些
    avatar
    玄成
    2023-04-20
    閱讀|無禮影響的層面遠超乎想像!一年來,正遭受工作環境上層的無禮對待,從去年初預告的砍年終開始,期間經歷多次的會議,會議上同仁們也針對資金不足的狀況提供許多解決的方針,試圖想要和上層理性溝通,積極爭取我們應有的權益,但全部換來無禮的言詞對待。
    Thumbnail
    avatar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2023-04-05
    紀錄片倫理影響紀錄片發展,無誤從張婉婷導演《給十九歲的我》到 《KJ 音樂人生》的主角發聲明,香港正在嚴肅地談論紀錄片倫理。台灣可能是因為紀錄片活動開創得早,我們知道什麼是紀錄片倫理,所以這樣的熱烈討論在台灣已不復存在。 不過在台灣拍攝紀錄片,我的確有感覺到 "日益困難"。通常拍紀錄片時候,導演的立場大部分都與被攝者相同,才能
    avatar
    紀實電影的蛀蟲
    2023-02-10
    電影裡的熱血 九把刀終究還是變了變心的人不一定有錯 心不變的人或許也不一定是對的 有些東西千萬年不會變 電影裡告訴我們的熱血道理 九把刀終究還是變了 愛的荷爾蒙是天生的因子 看別人故事興許會掉淚 卻從來無法為自己的愛與失落哭泣 不能理解不能愛的人 注定是要被辜負與受傷 不懂愛的人 更或許是 無法完整表達愛的障礙 因為愛消逝的
    avatar
    梓牙學語
    2021-12-10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令我戒斷不掉的不是你,而是尋找你的過程《影裏》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好像在輕輕地揭開我們所有人內心最裏層、不敢碰觸、最私密、隱瞞最深的傷疤。它不用太激烈的情感去表達,也不帶解釋,適當保留空間給觀眾去理解、臨摹、揣測甚至感同身受演員們細膩又不可遏制的情感。裏頭那些無法被稀釋感情,像影子一樣緊緊跟隨,深不見底,但他就在那,無法離開。
    Thumbnail
    avatar
    糖葫蘆
    2021-03-26
    【電影裡的幽默教育】——年終篇 好不容易的2019。 謝謝難關,謝謝難過,謝謝難題。 這些難阻,若沒有逃避,大概或多或少也促使了我們一點的成長。 不論是被動的成長,還是主動的成長, 我們終歸長了一點——可能是才,可能是情,也可能是肉 (笑)。 年終回首指定動作,來點電影裡的小幽默, 願大家不管置身順境或逆境,亂世或盛世,也能——
    Thumbnail
    avatar
    Why Not Education
    2019-12-31
    電影裡的生命教育——《瓦力》與《別讓地球成為垃圾場》<p>要能夠真正影響生命、改變行為,最有效的方式大概就是被感動後所產生的力量。因此專注地看適當的電影,當孩子跟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影就可以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教學」。</p>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12-05
    【電影裡的時尚】《紅粉佳人》八零年代高校時尚教主<p>以我個人觀點來看,並不認為Molly Ringwald是美女,但是她在戲裡的氣質和神態搭配造型師為她打造的形象,完全可以稱之為新時代的女性模範代表。</p>
    Thumbnail
    avatar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