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

#MeToo含有「MeToo」共 25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強硬翻轉不對等的代價:「取消」的意義與隱憂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Thumbnail
2024-07-26
5
這些玩笑不好笑有時候,言語是很傷人的。我相信覺得好笑的人只是還不知道,所以我寫下這篇提醒。一起在性別議題的學習道路上,努力讓社會更友善。
Thumbnail
發佈在
生菜小班
2024-07-18
14
前圖紙的半年(一):鞋盒裡到廣場上  在認真去思考這些關於MeToo運動的意義之後,大學時在性別課上聽到的「個人即政治」的口號重新迴響起來。這一本來屬於個人的寫作計畫也對我而言具有明確的公共性。一方面我會希望更多地去談論人們(還是會包括我自己)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會希望更多會關注這些問題的人可以看到並共同參與這些思考。
2024-07-10
2
不都是「性醜聞」嗎?沒有人教過的議題,我可以怎麼做?  這種把所有「非典型」的互動全都混為一談的狀況點出了當前社會的兩個問題:「對性的教育和公開討論的缺乏」以及「過於單一的親密關係標準價值」。拉開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去看,在MeToo運動之前,我們是否曾經聽過有人公開談論過性?如果有的話,是誰在談論?通常不是你的父母或老師。
2024-07-05
1
【試閱心得】#103《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菲特烈.貝克曼瑞典暢銷作家菲特烈.貝克曼(Fredrik Backman)以#MeToo事件為基底,撰寫了情感豐沛的「大熊鎮」三部曲。《最後的贏家:大熊鎮3》作為三部曲的結尾,除了需滿足讀者期待的完美句點,作者會在作品中帶給讀者何種出乎意料的精彩火花,更是決定了作品的質感與高度。
Thumbnail
2024-07-04
8
檢討弱勢者與受害者:「中立理性論述」的傾斜與不關心  如果世界是傾斜的,你的「中立」就不是中立。有些語言一直是被壓抑的,有些時刻是她們少數有機會在公眾表達的時候。如果你「誰都不想幫」,或許該朝受害者與弱勢群體傾斜一點。如果我們不想讓自己的聲音被既得利益者或「維持現狀」不顧意願地收編,我們必須主動而有立場地說話、主動和受壓抑的群體站在一起。
2024-07-04
4
「理解和表達的腳本」與一個更溫柔的社會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這句台詞,以及承載這句台詞的那段情節,讓一個人願意鼓起勇氣去講出那些自己遭遇到的事情。之後,另一個人也說出自己的故事。就像是一個被封閉多年的開關終於被打開了一樣,越來越多人站出來訴說自己的經歷,開啟了一段屬於台灣的MeToo 時刻。
2024-06-30
3
道歉故事的主角  存在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道歉」:一種是有兩方參與者,一個人希望透過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來承接對方的痛苦,試圖讓對方好受一些或修復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另一類道歉則是以自己為中心,為了自身利益或讓自己好受一點,將對方納入到自己的敘事中,去用自我感覺良好的角度將故事重新敘述一遍。
2024-06-21
2
從「二元」到「非二元」,再到「每一個人的真實經驗」  不使用「男性/女性」、「陰柔/陽剛」、「異性戀/同性戀」這些二元架構會讓許多論述難以推展,但去使用這些二元架構,卻又讓我覺得抽象且偏離事實。這並不是在說,社會中有少數人不能被這樣的框架來涵蓋,我們必須去想到與尊重這些人;而是在說,每個人都是異質的,每個人都不該被這樣的框架涵蓋。
2024-06-17
5
胖虎不是不小心的  很多人就這樣一直在議題裡面明目張膽地說著不可能成立的故事,不停地說,說到真的有一些人開始對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一切感到懷疑。這些人的存在,讓真正苦於不懂相處的人更難得到別人的體諒和幫忙、也讓那些受到傷害的人的經驗更加無處安放。這些人不願或不敢去面對,不停用謊言去捍衛自己脆弱的世界觀。
2024-06-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