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的真實, 是真實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社群媒體並不鼓勵真實,而是鼓勵展演;社群媒體不會教你展現脆弱的好處,他只建議你展現最好的一面;你無法學會傾聽,只會學習到如何有效地宣傳自己。”

from 與人重新對話

-

這幾周我常在想,”部分正確”代表正確嗎?而”片面的真實”是真實嗎?我想答案很清楚。

日常生活裡,真實常被不真實所掩蓋,而曝光也似乎被認為好過純粹的存在。

-

最近把自己個人的社群都刪掉了,社群有社群的功能,有他的好處,但比起觀看朋友動態,我更希望跟他們面對面交談;比起無意識被餵養雜亂的片段資訊,我更希望主動地獲取有架構的知識。

我想盡最大努力活出真實,避開任何展演的可能,想證明存在這件事並不需要大聲嚷嚷,也可以是美麗的,有意義的。

-

奧義書8.3.2

這是自我。他不死,無畏。他是梵,這個梵,名為真實。

正像埋藏的金庫,人們不知道他的地點,一次次踩在上面走過,而毫不覺察,因為他們受到不真實所蒙蔽。

-


關於呼吸的大大小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練習瑜珈不僅是身體的鍛鍊, 更是一場身體探索之旅,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小技巧, 讓你一步步提升身體的覺察力. 1. 打開覺察力開關 2. 在動作中觀察呼吸 3. 身體感覺數字
呼吸是瑜珈練習裡非常關鍵的一環, 可以說跟瑜珈動作同樣重要. 好的呼吸讓整體練習向上提升, 不好的呼吸則讓練習效果大打折扣.
瑜珈不僅僅是一種運動, 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哲學。 不管你是瑜珈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瑜珈修行者, 我相信你都能感受到瑜珈所帶來的美好。
練習瑜珈不僅是身體的鍛鍊, 更是一場身體探索之旅,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小技巧, 讓你一步步提升身體的覺察力. 1. 打開覺察力開關 2. 在動作中觀察呼吸 3. 身體感覺數字
呼吸是瑜珈練習裡非常關鍵的一環, 可以說跟瑜珈動作同樣重要. 好的呼吸讓整體練習向上提升, 不好的呼吸則讓練習效果大打折扣.
瑜珈不僅僅是一種運動, 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哲學。 不管你是瑜珈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瑜珈修行者, 我相信你都能感受到瑜珈所帶來的美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殘酷真相或美好假象,你選哪一個? 《真人真事改編部》哇賽讀心書ep.55 心得分享: 真相、真實肯定是殘酷不堪甚至羞恥, 如同性慾一般令人隱諱。 但是,它與守護確實的站在同一個地方, 為了孩子不在網路世界受傷, 運用限制手段達成保護正是如此。 要理解的是凡事都有極限, 無論是事
Thumbnail
實相真相的本質是本自俱足,匱乏是虛假的
當我們開始認清真實自我,便會發現那些表面的得失、外界的評價,對內心的平靜不再有太大的影響。外在的世界是無常的,唯有內心的真實才是永恆。不再追求外在的認可,而是真正地活出自己內在的價值時,便能從中體驗到無拘無束的快樂。透過接納自己的不足與優點,將不再活在他人的評價中,而是真正為自己而活。
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可能對自己說謊。這聽起來或許刺耳,但心理學家證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我們從小事到大事都會撒謊,無論是謊報體重還是掩飾內心的真實情感。我們之所以選擇欺騙自己,是因為心靈不夠強大,無法承受真相帶來的不堪和壓力。這些謊言成為我們操控現實的一種生存法則,使我們能暫時逃避難以面
Thumbnail
人每天都在忙碌之中,好像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唯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找到做自己的方向。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嗎?還是都在滿足別人的期待?在現代忙碌的生活、工作中曾在乎過你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嗎?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久而久之好像連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也都忘記了。
Thumbnail
面對朋友或伴侶時,當我們有想講真話的衝動,不妨先思考這三個問題: 1. 我的真話,是「事實」嗎? 2. 我的真話,是「真心話」嗎? 3. 我的真話,有對到「事」嗎?這篇文章跟你一起重新思考「講真話」這件事。
Thumbnail
我們對別人真心的好,別人受到感召,也會對我們等量回饋,我們對他人言行刻薄,他人也會一一反擊,甚至加碼。佛說,世間萬物都是假相,為了假相斤斤計較和貪婪愚癡都是跟自己的慧命過不去。有人說,白花花的銀子鈔票、水泥鋼筋造的堅固房子哪裡是假相,都是眼睜睜的真實存在。 那些所謂的真實的存在,會隨著一個人的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只有對自己擁有真實的理解(亦即認識自己),人才能活出合乎本性的生活,自我實現才能完成。一個社會所累積的各種信念必須要是真實的,才能成為有用的知識,文明才能進步和發展。 究竟什麼才算真實?真相真的只有一個嗎?如果人活著必得喜愛真實,那為什麼我們同時又看到社會上充斥著如此多的謊言和屁話?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殘酷真相或美好假象,你選哪一個? 《真人真事改編部》哇賽讀心書ep.55 心得分享: 真相、真實肯定是殘酷不堪甚至羞恥, 如同性慾一般令人隱諱。 但是,它與守護確實的站在同一個地方, 為了孩子不在網路世界受傷, 運用限制手段達成保護正是如此。 要理解的是凡事都有極限, 無論是事
Thumbnail
實相真相的本質是本自俱足,匱乏是虛假的
當我們開始認清真實自我,便會發現那些表面的得失、外界的評價,對內心的平靜不再有太大的影響。外在的世界是無常的,唯有內心的真實才是永恆。不再追求外在的認可,而是真正地活出自己內在的價值時,便能從中體驗到無拘無束的快樂。透過接納自己的不足與優點,將不再活在他人的評價中,而是真正為自己而活。
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可能對自己說謊。這聽起來或許刺耳,但心理學家證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我們從小事到大事都會撒謊,無論是謊報體重還是掩飾內心的真實情感。我們之所以選擇欺騙自己,是因為心靈不夠強大,無法承受真相帶來的不堪和壓力。這些謊言成為我們操控現實的一種生存法則,使我們能暫時逃避難以面
Thumbnail
人每天都在忙碌之中,好像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唯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找到做自己的方向。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嗎?還是都在滿足別人的期待?在現代忙碌的生活、工作中曾在乎過你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嗎?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久而久之好像連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也都忘記了。
Thumbnail
面對朋友或伴侶時,當我們有想講真話的衝動,不妨先思考這三個問題: 1. 我的真話,是「事實」嗎? 2. 我的真話,是「真心話」嗎? 3. 我的真話,有對到「事」嗎?這篇文章跟你一起重新思考「講真話」這件事。
Thumbnail
我們對別人真心的好,別人受到感召,也會對我們等量回饋,我們對他人言行刻薄,他人也會一一反擊,甚至加碼。佛說,世間萬物都是假相,為了假相斤斤計較和貪婪愚癡都是跟自己的慧命過不去。有人說,白花花的銀子鈔票、水泥鋼筋造的堅固房子哪裡是假相,都是眼睜睜的真實存在。 那些所謂的真實的存在,會隨著一個人的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只有對自己擁有真實的理解(亦即認識自己),人才能活出合乎本性的生活,自我實現才能完成。一個社會所累積的各種信念必須要是真實的,才能成為有用的知識,文明才能進步和發展。 究竟什麼才算真實?真相真的只有一個嗎?如果人活著必得喜愛真實,那為什麼我們同時又看到社會上充斥著如此多的謊言和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