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03.元.金履祥銘紫玉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體】縱 17.7公分 橫12.0公分 高 3.8 公分 重 1714 公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介紹】端石,色青紫。

【側銘】「天蓋樓藏硯」。

【背銘】「深巖絕澳,採此紫玉,質膩脂柔,製公勿俗,慎選精良,佐吾硯讀,大德四年春二月,蘭谿處士金履祥。」

天蓋樓,呂留良(1629-1683年,又名光綸,字東莊、莊生、用晦,南陽村翁。浙江嘉興石門人,明亡後,著書講學,望重一時。有晚村文集、天蓋樓詩。然禁書室起,其版皆銷燬。)書室名。

金履祥(1232-1303年),字吉甫,蘭谿人,為理學名儒。宋亡,隱居講學著書,學者稱仁山先生。諤文安。有大學疏義、尚書表註、仁山文集等。


【聲明】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19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