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詮與足利基氏兄弟削弱了權臣,加強了中央集權,分別鞏固了近畿與關東,有驚無險地雙雙渡過二代瓶頸。
自古以來的王朝往往第二代最容易出狀況,開創霸業的第一代去世之後,第二代是一個政權能否走得長遠的關鍵時期。諸如秦二世扶蘇、漢惠帝劉盈、晉惠帝司馬衷、隋煬帝楊廣……二代君主若能突破難關,則政權通常能持續下去。
足利義詮扶植原本血統尊貴但罕領幕政的斯波家,利用守護大名之間的對立而確立了中央的權威。而足利基氏則與上杉氏鏟除了關東的異議份子,牢牢地將關東的統治權納入手中。
在京都的足利義詮,由於幕府位於室町而被稱為「室町殿」。而在關東的足利基氏則因御所位於鎌倉而被稱為「鎌倉殿」,和鎌倉幕府時代稱呼幕府將軍的方式一樣。
相較於畿內南北朝之間衝突不斷,關東的南朝勢力逐漸衰退,在1352年的觀應之亂後迎來了相對和平的10年,
足利基氏是高度的文化人,在入間川陣的時代就曾經邀請笙樂名手豊原成秋來到關東並拜師學藝,之後又邀請豊原成秋的兄長豊原信秋來傳授其秘曲,甚至還授予豊原信秋武藏國的領地作為報酬。
基氏也擅長和歌,與和歌名門出身的冷泉為秀通信多年,多次請冷泉為秀替其點評、刪添自己的和歌。作為歌人,足利基氏的和歌也多被收錄在新千載和歌集、新拾遺和歌集、新後拾遺和歌集等等作品集中。
此外足利基氏也邀請七朝帝師禪僧夢窓疎石的弟子義堂周信來到鎌倉,師從義堂潛心修禪。義堂周信認為雖然基氏貴為鎌倉殿,但兩人之間有如魚水交融,絲毫不受身分差異的影響。
貞治6年(1367年)3月中旬,足利基氏身體開始出狀況,直到4月仍沒有痊癒,雖然鎌倉的寺社紛紛祈禱鎌倉殿早日康復,但病情逐漸惡化。4月24日,足利基氏將後事託付給義堂周信之後,在26日病逝,年僅28歲。
基氏病逝之後一個月,義詮派遣使者中沢掃部前往清水八幡宮,取出一封他在前一年奉納的誓書,並讓義堂周信的師兄默庵拜讀。默庵焚香謹啟後,只見義銓的誓書上寫了:「兄弟相護、誓死不変」。
足利尊氏與足利直義兄弟從相互扶持直到最後翻臉無情的不幸過往,想必對足利義詮與基氏兄弟有非常深刻的影響。足利義詮與基氏相差十歲,自從1349年第一次觀應之亂,鎌倉殿義銓上京,基氏則前往鎌倉,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但即使如此仍然能夠密切地連動,一東一西分別完成了中央集權的改革。
足利直義在鎌倉擁有許多支持者,基氏不僅需要統合舊直義派與尊氏派,外部還有南朝勢力,但在足利基氏為政的期間,鎌倉與京都始終沒有發生過任何摩擦。想必足利基氏為此下了非常多的功夫。今川了俊的《難太平記》讚揚了義銓與基氏的兄弟之情,也含蓄地點出基氏的早逝或許和勞心維持東西的和諧有關。
根據紀載,足利基氏是死於麻疹,但也有人認為當代並沒有鎌倉爆發麻疹的紀錄,足利基氏之死十分可疑,同時基氏去世之後不到半年,足利義詮就相繼去世,認為兩兄弟的死並不單純。
足利基氏去世之後,基氏的幼子,8歲的足利金王丸繼任鎌倉公方,依然由關東管領上杉憲顕輔佐,並還特別派遣了佐々木道誉前往鎌倉協助繼承事宜。
平一揆指的是以武蔵国、相模国、伊豆国為根據地的坂東八平氏的後裔。坂東平氏多為良文流,是高望王之子平良文的後裔,而平清盛所屬的伊勢平氏,或稱為平家,則是平良文的長兄平国香的四子平貞盛的後裔。
坂東平氏與伊勢平氏雖然同屬桓武平氏,但在源平合戰的時候大多支持發家於關東的源賴朝而非平家。鎌倉時代,坂東平氏逐漸發展成鄉黨集團,進入南北朝之後坂東平氏以河越氏、高坂氏、豊島氏為首,在關東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在武蔵野合戦中,坂東平氏武士聚集在足利尊氏、基氏父子麾下,打敗了南朝的宗良親王與新田義興等人。在足利基氏討伐畠山国清時,平一揆也跟隨基氏出戰,出征伊豆。
而眼見足利基氏打算廢黜上野、越後守護宇都宮氏綱,並找回上杉憲顕出任執事,宇都宮的部將上野、越後守護代芳賀高名擅自出兵,打算伏擊上杉憲顕。於是足利基氏帶領了平一揆出戰,打敗了芳賀高名。
始終忠於足利基氏的平一揆,在協助基氏排除了異議份子之後,赫然發現自己成了下一個目標。在上杉憲顕針對性地開始削弱平一揆的勢力,河越直重的相模国守護職遭到解任,高坂信重的伊豆守護職也岌岌可危。
足利金王丸的繼任在管領上杉憲顕與佐々木道誉的輔佐下逐漸上軌道時,二代將軍足利義詮卻病逝於1367年12月。1368年2月25日,上杉憲顕前往京都拜見新任將軍足利春王丸,武蔵平一揆趁著這個機會,在河越直重的號召下匯集於其居城河越城,向鎌倉殿掀起叛旗。一時之間,豊島氏、江戶氏、高山氏以及村山黨紛紛響應,控制了鎌倉街道,斷絕了鎌倉府和上杉憲顕的領国上野国之間的聯繫。
早就不滿鎌倉公方的宇都宮氏綱在下野舉兵,而越後的南朝勢力新田義宗、脇屋義治也雙雙起兵呼應。
上杉憲顕人在京都,於是鎌倉軍由憲顕的姪子,犬懸上杉氏的上杉朝房率軍出征,而憲顕確保幕府的支持後,動員了甲斐国的武田氏與葛山氏,又得到以中村氏為首的相模平一揆協助,自甲斐進入關東與鎌倉軍夾擊平一揆聯軍。6月17日,武蔵平一揆的叛亂被鎮壓,河越直重流亡伊勢投奔南朝,自平安時代以來的武蔵名門秩父氏嫡流河越氏的歷史也就此終結。
對平一揆取得勝利的上杉軍趁勝追擊,繼續北進攻向越後的南朝軍。南下的新田軍和上杉軍在上野展開激戰,戰鬥中小山義政投靠上杉軍,使得南朝勢的兵力落居下風。
決戰中,新田義宗因右眼中箭而落馬,最終奮戰而死,從兄弟脇屋義治則逃亡出羽,越後的南朝勢力就此瓦解。
上杉憲顕沒有就此收兵,而是一鼓作氣地繼續討伐關東的南朝殘存力量。9月19日,上杉憲顕在足利氏的起家之地足利病死陣中。
平一揆之亂過後,武蔵平一揆與新田黨遭到消滅,而站在上杉氏一方的相模平一揆也逐漸衰弱,坂東平氏的聯盟就此走入歷史,鎌倉殿與關東管領將東国的問題份子一掃而空,終室町時代直到戰國時代前期,鎌倉公方與上杉家在關東的力量無人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