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旅途中會有那麼些無所事事的片刻,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也不急著抵達哪裡。我便拿起手中的 JR RAIL PASS,走入新幹線車站,隨意踏上月台,任由命運指引我登上一列即將啟程的列車。選個靠窗的座位坐下,戴上耳機,任旋律緩緩流進心裡,目光穿越玻璃,追逐遠方流動的風景。於是,一段沒有預設方向的旅程,悄然展開。

舊版的JR RAIL PASS
JR RAIL PASS 的五大優點:
1. 節省交通費用
- 日本的新幹線與長途列車票價昂貴,例如東京到新大阪的新幹線單程就約 ¥14,000。
- 使用 JR PASS(例如7日券 ¥50,000)搭乘兩趟長途就幾乎回本。
2. 不限次數搭乘
- 在有效期間內可無限次數搭乘JR集團經營的列車(包含新幹線、特急、快速、普通列車)。
- 適合行程密集、需頻繁移動的旅客。
3. 涵蓋範圍廣泛
- 可使用於全日本JR路線,還包括:
- 新幹線(除Nozomi與Mizuho號)
- JR巴士
- 宮島渡輪(前往嚴島神社)
- 部分地區的 JR 地鐵/市區列車
4. 指定席免費預約
- 可免費預約新幹線和特急列車的「指定席」,避免高峰期無位可坐。
- 可提前在售票窗口或自動機器劃位,提升舒適度與安心感。
5. 彈性使用、方便入站
- 現在多為磁卡型,可直接通過自動剪票口,不必每次找站務人員。
- 若行程變動,只要在效期內,都可自由調整搭乘時間與路線。
JR RAIL PASS 對我而言的缺點
它一定要連續使用,從一開始我認識它的時候,就如此。
還有它不像有些地區性的PASS還可以搭乘私鐵
(在日本,「私鐵」(しってつ,Private Railways)指的是非JR集團以外,由私人企業經營的鐵路公司。這些路線通常連接都市與郊區、城市間,對日本本地人與自由行旅客都非常重要)
(順帶一提,早先年各地區有或多或少都有可以不用連續使用的PASS但這幾年以來都沒有了)
那一年,我和JR RAIL PASS的第一次長旅相遇
還記得是在2015年,那時聽到一位朋友拿著 JR RAIL PASS 21天通票,踏上了長達一個月的日本旅程。她的故事讓我眼睛一亮:原來可以這樣「鐵道放空流浪式」地走遍日本!
隔年,我就毫不猶豫地「依樣畫葫蘆」,買了一張一模一樣的21天通票,展開我人生第一次日本一個月旅行。
那一年,是夏末秋初的交界季節。我的旅程從東京出發,最後在大阪結束返台,途中跳躍般地穿梭日本:
東京 → 函館 → 青森 → 仙台 → 河口湖 → 金澤 → 熱海 → 熊本 → 大阪
看起來像是隨機抽籤似的路線安排,但其實在出發前,我可是好好規劃過的(笑)。
只是我的個性一向不愛被行程「制約」,當手上握有JR RAIL PASS後,就會冒出一種「去哪都行」的自由感。
而日本各地的中文標示也友善到讓人安心,乾脆到了現場再隨心所欲決定每天要去哪。
那趟旅行是我人生第二次自助旅行日本,但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後,我變得更大膽、更放鬆,也更「妄為」:台灣排好的行程表直接丟到腦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
JR RAIL PASS 成了我旅日的起點儀式
從 2016年到2025年,每一年的日本自助旅行,我依然堅持買JR RAIL PASS 21天通票,這張票幾乎變成我旅日的「啟程儀式」。
不過,有一件事是我慢慢摸索出來的經驗談:
北海道的JR使用方式,要更精打細算一些。
最初幾次,我一拿到JR PASS就直接從北海道開始使用,搭乘從函館站出發的新幹線。但後來我發現,其實在北海道就開始啟用通票,有點不划算。
畢竟北海道新幹線目前只通到「新函館北斗站」,不像本州那樣四通八達。因此從2018年開始,我就調整策略:
每次都是先搭國內線從札幌飛到比較北邊的地方——像是 稚內,然後一路慢慢搭JR玩到函館,直到要出本州的那一刻才啟用通票。
這樣一來,JR PASS的效益就能真正發揮到最大!
(2025年的版本,是從札幌飛到釧路再慢慢玩回函館,依然是同樣的原則。)
小結:通票很自由,但更值得細細規劃
很多人以為有了JR RAIL PASS就等於可以不用規劃,但我認為恰恰相反——正因為有了這張票,更應該學會如何「用得聰明」。
當然,行程還是可以很自由、很隨性,但如果能搭配地理與交通知識安排,旅途會更加順暢、也更省錢。
十年來的日本自助旅途中,JR RAIL PASS陪我穿越四季、橫跨南北,從青森的蘋果香到鹿兒島的溫泉蒸汽,每一次旅行都不同,但通票帶來的安心感始終如一。
新幹線線路
🚄 主要新幹線線路總覽
1. 東海道新幹線(Tokaido Shinkansen)
- 🔁 路線:東京 ↔ 名古屋 ↔ 京都 ↔ 新大阪
- 🚅 車種:Nozomi(希望號)、Hikari(光號)、Kodama(回聲號)
- 📌 最繁忙也最古老的一條新幹線,連接三大都市圈。

東海到新幹線配色
2. 山陽新幹線(Sanyo Shinkansen)
- 🔁 路線:新大阪 ↔ 岡山 ↔ 廣島 ↔ 博多(福岡)
- 🚅 車種:Nozomi、Mizuho(水穗號)、Sakura(櫻號)、Hikari、Kodama
- 📌 延伸自東海道新幹線,貫通關西至九州北部。
3. 九州新幹線(Kyushu Shinkansen)
- 🔁 路線:博多 ↔ 熊本 ↔ 鹿兒島中央
- 🚅 車種:Mizuho、Sakura、Tsubame(燕號)
- 📌 適合深入九州旅遊,風景秀麗。
4. 東北新幹線(Tohoku Shinkansen)
- 🔁 路線:東京 ↔ 仙台 ↔ 盛岡 ↔ 新青森
- 🚅 車種:Hayabusa(隼號)、Yamabiko、Nasuno
- 📌 北上東日本的重要路線,可延伸至北海道。

東北新幹線配色
東北新幹線配色比較好看的就是:
北海道+秋田~所以我選擇放入上面這張照
5. 北海道新幹線(Hokkaido Shinkansen)
- 🔁 路線:新青森 ↔ 新函館北斗(未來延伸至札幌)
- 🚅 車種:Hayabusa(與東北新幹線直通)
- 📌 需穿越青函隧道,是通往北海道的新幹線。

北海道新幹線配色 我最喜歡的
6. 上越新幹線(Joetsu Shinkansen)
- 🔁 路線:東京 ↔ 越後湯澤 ↔ 新潟
- 🚅 車種:Toki(朱鷺號)、Tanigawa
- 📌 前往新潟、滑雪勝地的路線。

上越新幹線配色跟北陸的一樣
7. 北陸新幹線(Hokuriku Shinkansen)
- 🔁 路線:東京 ↔ 長野 ↔ 富山 ↔ 金澤(未來將延伸至敦賀)
- 🚅 車種:Kagayaki(光輝號)、Hakutaka(白鷹號)、Asama
- 📌 連接東京與北陸地區,車廂新穎舒適。
8. 山形新幹線(Yamagata Shinkansen)
- 🔁 路線:福島 ↔ 山形 ↔ 新庄
- 🚅 車種:Tsubasa(翼號)
- 📌 為迷你新幹線,與東北新幹線直通運行。

山形新幹線配色
9. 秋田新幹線(Akita Shinkansen)
- 🔁 路線:盛岡 ↔ 田澤湖 ↔ 秋田
- 🚅 車種:Komachi(小町號)
- 📌 與東北新幹線的 Hayabusa 串聯運行。

秋田新幹線配色
就如上述的路線一樣,在本島跟九州使用JR RAIL PASS
只要你我願意的話可以在一天之內搭著新幹線從新北斗函館站花約16小時縱橫到鹿兒島吃鹿兒島黑豚(かごしま黒豚)配著芋燒酎(芋焼酎)然後入住一晚隔天再搭著新幹線回到北海道。(其實我很想這樣做但一直沒機會。)
也可以來一次新幹線站點之旅,在2025年旅日旅程中,天空下著雨,沒什麼動力想跑什麼景點,也剛好到我的旅程尾聲,我搭東海道新幹線從三島站到名古屋,然後從名古屋開始考察新幹線的站點,一路從三河安城、豐橋、濱松、掛川、靜岡、新富士、三島、站站停靠、站站視察站體的外觀,順便為下次的旅程收納新的動力。
(因為新幹線的站體都會有該站附近的旅遊熱區的路線與地名)
雖然對自助旅行者來說新幹線很方便、快速、舒適,但任何和東西都沒十全十美的,人造物如此、天然產物更是如此。想當然爾新幹線也如此。
比如說:
新幹線有很多站體沒搭著JR,也有很多站體旁是搭著私鐵,所以使用JR RAIL PASS可能要花一段巴士的車資與時間去轉JR。
也有很多新幹線站體裡面的商店,餐廳,寥寥無幾,甚至晚上18:00後就打烊了,這時你如果剛好住在這類的站點,可能就要搭著新幹線去尋找晚餐(如上越妙高、新富士......等)
我在旅日行程裡就好幾次搭著新幹線去尋找晚餐、去吃晚餐~
也有很多站點可能一個小時才有停一班車而且站體內只有一家小小的7-11商店(我目前已知的就有糸魚川駅〔糸魚川驛〕).........
在今年的旅途中,有一個午後,我誤打誤撞地在糸魚川站(糸魚川驛)下了車。
當時我住在上越妙高站附近,剛結束富山一整天的行程,正準備搭新幹線回飯店休息。原本打算在富山站買些晚餐回飯店,但想到上越妙高站附近幾乎沒什麼像樣的餐廳,又不太想提著食物搭一個小時的車(路線約為:富山 → 黑部宇奈月溫泉 → 糸魚川 → 上越妙高),心一橫,決定在中途的糸魚川站下車採購。
其實早上經過時,我從新幹線車窗瞥見糸魚川站的風景,靠海、距離港口似乎不遠,心想這地方應該不難找到幾間販售生猛海鮮的餐廳或超市吧?說不定還能挑幾樣好料帶回飯店小酌一番。懷抱著這樣的期待,我毫不猶豫地下了車。
沒想到從踏上月台的那一刻起,氣氛就有點不對勁。班次顯示器亮著——不論往北或往南,下一班車都得等整整一個小時。車站裡空蕩蕩的,除了我之外,只有一位站務員坐在櫃台前,氣氛說不上詭異,但絕對稱得上「安靜到讓人發毛」。
走出站體後,外頭的景象更是意想不到。昏黃的路燈灑在街道上,連個行人也沒有,原本應該熱鬧的商店街大多鐵門深鎖,整座城市像是進入了睡眠狀態。說真的,那一刻的荒蕪感,甚至比我曾到過的日本最北端——稚內,還要強烈,和JR古口站的靜寂氛圍也有得拚。那條街道、那盞路燈、那沒有任何人影的畫面,簡直像是恐怖片裡的無人小鎮。

我最愛的照片之一

我最愛的照片之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