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公方的系譜(14):三代古河公方高基與享禄之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越後守護上杉房能和其家臣守護代長尾為景競爭在越後的統治權,最後敗北並在逃亡途中自刃。之後,長尾為景擁立上杉房能的女婿上杉定実,聲稱他是房能的婿養子,強行將定実推上越後守護之位。

上杉房能之兄,関東管領上杉顕定同樣出身越後上杉氏,前任関東管領、山內上杉家的上杉房顕去世後,因沒有子嗣而過繼從兄弟越後守護上杉房定之子顕定來繼承山內上杉家的家督以及管領之位。上杉顕定不認同定実的繼承權,執意北伐遠征越後討回公道,但最終不僅敗給長尾為景,上杉顕定更是兵敗身死。經此一亂,自南北朝以來血脈相連的山內上杉家和越後上杉家之間的緊密關係就此斷絕,山內上杉家元氣大傷,還失去了北方得以倚仗的強援。

顕定死後,古河公方足利政氏支持親弟、身為顕定養子的上杉顕実繼承山內上杉家。但同時也有大量的国人支持顕定另一名養子上杉憲房,並集結在憲房麾下對抗顕実派,而政氏之子高基和義明卻在這時站到了父親的對立面,使得関東局勢更顯混亂。

顕実與憲房之間的內戰,內外交困的政氏逐漸陷入劣勢,上杉顕実更是在緊要關頭病逝,使得政氏失去了大義,只得將家督讓給高基。1516年,31歲的足利高基正式成為第三代古河公方。

後北条氏崛起

永正之亂後,古河足利家與山內上杉家雙雙完成了權力更迭,身為戰友的足利高基與上杉憲房重新組建了合作關係,早先政氏與顕定試圖推動的関東公方與管領二元政治似乎又有機會重上軌道。

起初反對父親介入山內上杉家繼承問題的足利高基,在戰勝之後將自己的四子足利晴直送入山內館,改名上杉憲寬成為憲房的養子與繼承人。這也說明了高基以擔心介入他家事務將會拖累本家而反對父親實際上並非真正的理由,不願意父親分散資源投資在叔父身上恐怕才是真因,若投資標的換為自己的兒子就沒有問題了。

然而在永正之亂一連串的戰亂中,得利最大的,卻不是足利高基或是上杉憲房,而是伊勢宗瑞。

發跡於駿河的伊勢宗瑞,奉新任將軍足利義澄之命攻入伊豆,消滅了足利茶々丸,為將軍報了母親與弟弟之仇。之後以扇谷上杉家的盟友身分,介入長享之亂和山內上杉家與古河足利家對抗。

在長享之亂結束後,伊勢宗瑞無視扇谷上杉朝良已與敵人達成和解,繼續以支持盟友為名入侵相模,甚至還一舉消滅了扇谷上杉家的重臣、鎌倉時代以來的名門相模三浦氏,導致上杉朝良分身乏術,錯過了調停永正之亂的機會。

永正之亂好不容易結束時,相模與伊豆已經牢牢被控制在伊勢宗瑞手上。1518年,扇谷家的上杉朝良去世,繼任者上杉朝興透過小弓公方足利義明與伊勢家和睦。趁這機會,伊勢宗瑞也將家督之位讓給28歲的嫡長子伊勢伊豆千代丸氏綱,也就是後來的北条氏綱。

《北条氏綱肖像画》局部/小田原城藏

《北条氏綱肖像画》局部/小田原城藏

伊勢氏綱在永正之亂中支持上杉憲房與足利高基,和長年作戰的山內上杉家與古河足利家和解。之後又透過小弓公方與扇谷上杉家和解,得到了短暫的和平時光,使得氏綱得以專注於消化奪來的伊豆與相模兩国。然而伊勢氏始終被山內上杉家、扇谷上杉家和古河足利家等関東舊勢力視為外來者,是來自他国的入侵者、不遵守舊秩序的逆黨。因此終伊勢宗瑞一生,乃至於氏綱的前期統治,伊勢家始終維持著自己身為駿河今川氏家臣的身分,希望藉著今川氏足利一族的名分在関東立足。自稱北条氏後裔的計畫是否自伊勢宗端開始發想已經無法得知,但能夠確定的是約在1523年,伊勢氏綱開始自稱北条氏的末裔。

通說認為伊勢氏綱僅是僭稱北条氏,事實上與北条一族毫無關係。但近代研究認為氏綱的正室養珠院殿是北条氏後裔的橫井氏出身,血統上氏綱與養珠院殿的後代的確會具有北条氏血統。此外,氏綱在自稱北条氏的同時,也同時在京都積極運作。其父伊勢宗瑞作為駿河守護代輔佐外甥今川氏親時,將外甥女、氏親的妹妹嫁給了朝中公卿正親町三条実望,実望與其子公兄就是伊勢家在京都的聯絡人。透過正親町三条公兄協助運作,朝廷認可了伊勢氏綱的宣稱,將鎌倉北条氏當主代代出任的從五位下左京大夫官位下賜給他。自此伊勢氏綱改稱北条氏綱,從足利將軍家的陪臣今川家的家臣,一躍成為関東明門、幕府直臣。

北条氏綱藉著強調自己鎌倉北条氏的身分,將伊勢一族在相模、伊豆的統治,和鎌倉時代的執權北条氏搭上關係。伊勢一族不再是関東的外人,而是鎌倉時代便已深耕関東的名族北条氏之後。改姓北条之後,氏綱與扇谷上杉家徹底決裂,使得関東自此進入後北条氏對抗上杉氏一族以及古河公方等舊勢力的新時代。

小弓公方崛起

前一篇提過,足利高基起兵反抗父親時,也得到了弟弟空然的支持,兄弟一起反對父親的統治。

空然是鶴岡八幡宮若宮別当,也就是雪下殿。雪下殿常駐鎌倉,在享德之亂時隨著鎌倉公方一併撤到古河,是関東的宗教界最高領袖,時常由古河足利家一族出任,如足利成氏的弟弟雪下殿尊敒在享德之亂率領僧兵支援成氏奪回古河御所。

1510年上杉顕定戰死後,山內上杉家爆發內鬥,足利高基也再次起兵反抗政氏。人在古河高柳的空然,也進入武蔵太田莊舉兵呼應兄長高基,加入了高基-憲房-伊勢的陣營。

然而空然顯然並不甘願像當年的尊敒僅以宗教領袖的身分輔佐古河公方,很快地空然便還俗改名足利義明,在佐野氏、佐貫氏、皆河氏的支持下,進入小山領北部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形成古河足利家中的第三勢力。

真里谷武田家

1516年,足利高基在獲得了宇都宮、結城、小田、千葉、横瀬、真壁、伊達等諸氏的支持後,與父親的鬥爭佔據了絕對優勢。足利政氏身邊僅剩以小山成長為首的少數支持者,但依然戰役高昂。眼見前景不佳,小山成長之子政長與家臣同謀,迫使成長退位,並且轉換旗幟投效足利高基。

失去了最後依靠的政氏只能隱居出家,而足利高基則名正言順地繼任為古河公方。

然而真里谷武田信嗣率先發難,表明不支持足利高基,聲稱其弟足利義明才是足利政氏的後繼者。武田信嗣進軍北上総,和高基麾下的千葉氏爆發衝突,隸屬千葉氏的上総真名城的佐々木三上氏以及下総小弓城的原氏更是奮力抵抗,讓武田信嗣寸步難行。

為了扭轉局面,武田信嗣向江戶灣對岸統治伊豆、相模的伊勢宗瑞請求出兵支援。真里谷武田家靠著渡海來到安房半島的伊勢氏援軍,接連攻陷了三上城與小弓城等地。1518年,武田信嗣迎足利義明進入小弓城。

上総武田氏的開祖是武田信長,武田信長是上杉禪秀的連襟兄弟武田信満的次子。武田信満在上杉禪秀之亂中出兵支援禪秀,最終敗死。亂後,鎌倉公方足利持氏為了懲罰信満,無視信満的兒子們信重、信長的存在,指派逸見氏為甲斐守護,於是在甲斐爆發了武田信重、信長兄弟率領甲斐国人對抗逸見氏以及其背後的鎌倉府勢力的衝突。隨著鎌倉府與幕府之間的對立加深,幕府也試圖插手甲斐守護的繼承權一一事,任命信重、信長兄弟的叔父武田信元為守護、並派遣在小笠原氏的分家跡部氏為守護代進軍甲斐,信元去世之後,幕府又改為支持信重,使得甲斐的狀況更加混亂。武田信長在信重成為甲斐守護後與其對抗,最終失敗後流亡関東,成為古河公方足利成氏家臣。信長在享德之亂中,奉成氏之命,與里見義実負責攻略山內上杉家的領地房総半島,最終成功在上総立足。之後,逐漸發展出以庁南為根據地的庁南武田家,以及分家的真里谷武田家,合稱為上総武田氏家,是上総的一大勢力。

當時上総武田家中,真里谷家的力量已經勝過嫡流的庁南家,而藉著率先擁立足利義明,真里谷家進一步獲得了大義名分,名實都壓倒了支持足利高基的庁南宗信,成功地將上総武田氏一族,甚至是房総的国人都整合進自己的旗下。

足利義明之後被尊稱為小弓公方,以房総為中心建立起獨立勢力圈,和古河的足利高基對峙。而真里谷武田信嗣與兒子武田信清更是自稱房総管領,開創了真里谷武田家的黃金期。

安房里見家

除了上総武田家之外,安房里見義通也是小弓公方足利義明的重要支持者。

前文提過,里見氏出身新田氏的旁枝,在觀應擾亂中因支持足利直義而被沒收領地,之後成為初代鎌倉殿足利基氏的家臣而得以再興家門。在足利成氏的時代,里見義実和武田信長共同攻略房総半島,武田信長控制了上総,里見義実則奪取了安房。

里見一族在房総半島南端,連結外房(太平洋沿岸)與內房(江戶灣沿岸)的中繼點建立了白浜城,並以白浜城為基地致力發展水軍。靠著里見家的安房水軍,足利成氏終結了山內上杉家在江戶灣的霸權。上杉氏原本是後方安全地區的的武蔵沿海、伊豆、伊豆七島等地,全都暴露在安房水軍的攻擊範圍之內。

里見義実傳子義成、義成傳子義通,爺孫三代降伏了相模三浦氏同族的正木氏,逐漸統一了安房国。

里見氏是新田氏庶系宗家,自詡與足利氏血緣相近,致力於支持鎌倉公方、古河公方重建関東秩序。里見義通和真里谷信嗣共同擁立小弓公方足利義明之後,屢次在奉獻給寺社的獻文中自稱為関東副帥,也就是関東副將軍之意,以関東公方的副手自居。

小弓公方

享德之亂中,古河公方足利成氏派遣里見義実與武田信長攻略房総,不僅成功地削弱了上杉氏,而安房里見家和上総武田家在該處成功的經營,更使得兩家成為公方勢的重要戰力,跟隨成氏轉戰四方。享德之亂後三十年,更成為小弓公方足利義明的兩大重鎮。

除了里見氏與武田氏的支持之外,安房、上総国內也有許多足利家的御料所。奉足利氏之命治理這些直轄領的被官,如二階堂氏、村上氏、佐々木氏、堀江氏、椎津氏、多賀氏、皆吉氏、大坪氏、髙瀧氏等等的中小武士團,也是足利義明能在房総建立勢力的一大基礎。

古河公方足利高基支持上杉憲房上位,鞏固了與山內上杉家的關係,作為對應,小弓公方足利義明則獲得了扇谷上杉家的支持,接著又透過上総武田氏與伊豆相模的的伊勢氏親近,並作為仲介使伊勢氏和扇谷上杉家和解。在雙方各自運作之下,関東逐漸形成古河公方-山內上杉家對抗小弓公方-扇谷上杉家-伊勢氏(後北条家)的兩大陣營。

1519年開始,古河公方足利高基率領下総結城氏與常陸的羽生氏、菅谷氏,進軍房総支援千葉氏與小弓勢的戰鬥。古河勢與小弓勢在下総、上総鏖戰數年,雙方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優勢。

然而伊勢氏對足利義明的支持,僅是為了換取時間。在強化了相模的統治之後,1523年,伊勢氏綱改稱北条氏,並擅自撕毀了與扇谷上杉家的盟約,開始進軍武蔵。

後北条氏包圍網

扇谷上杉朝興為了全力對付北条氏綱的武蔵侵攻,緊急與對立的山內上杉家和古河公方家和解。舉國之力投入防禦戰後,上杉朝興開始挽回劣勢,然而重臣太田資高卻在這重要時刻背叛了朝興,引導北条軍奪取江戶城。

太田資高是太田資康之子、太田道灌之孫。一代名將太田道灌由於功高震主,被主君上杉定正暗殺後,其子資康便一直和扇谷上杉家為敵,直到上杉朝良的時代才和扇谷上杉家和解復歸。1513年時,伊勢宗瑞對相模三浦氏發動殲滅作戰,太田資康出兵救援岳父、相模三浦氏家督的三浦義同,結果在三浦郡兵敗身死。

和伊勢宗瑞有殺父之仇的太田資高,卻選擇和北条氏綱合作背叛扇谷上杉家,令人不得不懷疑是否另有內情。關於太田資康之死,一說是回歸扇谷上杉家傘下的太田資康,不愧為將門虎子,在上杉朝良時代成為重臣,再次將太田家發展成為扇谷家中第一大勢力,於是在上杉朝興的時代備受懷疑,最終被其謀殺。一說是上杉朝良死前由於嫡子藤王丸年紀尚幼,因此由養子朝興擔任陣代,並由家宰太田資康擔任後見,待藤王丸成年後再交接政權。隨著藤王丸即將成年,不願意交出政權的上杉朝興策畫謀殺了太田資康,消滅了藤王丸最重要的支持者。

無論如何,太田氏的倒戈讓上杉朝興陷入危機,連居城江戶城都被拿下。1525年,聯絡武蔵與古河足利家領地的岩付城陷落,扇谷上杉家被北条氏切斷了與盟友的聯繫。

上杉朝興除了確保山內上杉家的憲房、古河公方足利高基之外,又和小弓公方足利義明和睦,藉此取得了上総的真里谷武田信清與安房的里見義豊的支持,接著又說服因甲斐国都留郡的所屬而和北条氏對立的甲斐守護武田信虎,組建了堪稱後北条氏包圍網的同盟。

霎時之間,北条氏綱除了西方的駿河今川氏親之外,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絕境。

後北条包圍網/《Crusader Kings 3》mod《Shogunate》遊戲截圖+後製

後北条包圍網/《Crusader Kings 3》mod《Shogunate》遊戲截圖+後製

享禄之亂

山內上杉家內亂

在1525年3月,身為包圍網主導人物的関東管領上杉憲房病逝。上杉憲房雖然兩年前總算生了嫡子五郎丸,但年幼不堪大任,因此遺命指定較為年長的養子上杉憲寬繼承。

圍繞著家督之位,山內上杉家再次陷入內鬥。

多年來在上野與総社、白井等長尾一族競爭,逐漸取得優勢的上野長野家家督長野方業以及高田憲顕,率先表態支持出身古河足利家的憲寬。

安中氏、小幡氏、成田氏、藤田氏為首,部份上杉家的家臣則堅決反對擁有足利氏血脈的憲寬入主山內上杉家,堅持擁立年僅3歲的五郎,起兵和憲寬對抗。

眼見盟友山內上杉家陷入混亂,甲斐的武田信虎第一個與北条氏和睦,讓北条氏綱鬆了口氣。接著氏綱更進一步試圖與足利高基和解,以扇谷上杉家是小弓公方的支持者為由,勸說古河足利家不再支持上杉朝興,甚至還將女兒嫁給足利高基的嫡長子晴氏。

北条包圍網開始鬆動,最不願意山內上杉家陷入內亂的扇谷上杉朝興,基於安定局勢的理由選擇支持上杉憲寬,並替憲寬向老盟友小弓公方足利義明取得共識,重組了扇谷上杉-山內上杉-小弓公方的同盟。

鶴岡八幡宮之戰

扇谷上杉朝興穩定了山內上杉家後,邀請小弓公方足利義明合擊北条家。

1526年,上杉朝興親率扇谷軍進軍南武蔵,並伺機侵入相模,以自身為餌牽制住北条氏綱的主力,而足利義明則率軍繞過相模灣自東方襲擊鎌倉一帶。

然而氏綱藉著山內上杉家陷入混亂的短暫機會已經喘過了氣,雖然面對擅戰的小弓公方難以取勝,但對上杉朝興卻始終維持優勢。戰況膠著之下,小弓公方麾下的里見義豊先沉不住氣,率領安房水軍橫渡相模灣直撲鎌倉,亂軍之中,関東的信仰重鎮鶴岡八幡宮竟不幸燒毀。

北条氏綱將小弓公方足利義明的屬臣里見義豊放任軍勢燒毀鶴岡八幡宮一事告上了朝廷。憑藉伊勢家在京都的舊有關係,朝廷與幕府相信了氏綱的證言,下令足利義明全責負擔重建鶴岡八幡宮的經費。

足利義明不敢公然忤逆朝廷與幕府,只得承擔重債,並盡速與北条氏停戰以減少戰爭的花費。

上杉朝興失去了足利義明(包含真里谷武田家與安房里見家)的支持,只得再次回頭謀求古河公方的支持。

古河公方家御家騷動

古河公方足利高基為了確保兒子上杉憲寬能順利繼承山內上杉家,積極介入上杉家事務。然而在上杉朝興的仲介下,憲寬卻同時又和高基的弟弟、小弓公方足利義明親近,使得古河足利家內部也出現異議。

1529年,在永正之亂敗給兒子高基、隱居中的前公方足利政氏表態,稱代表家臣團出面要求高基引退,將家督之位讓給嫡長子晴氏。在小弓公方足利義明的授意下,安房的里見義豊立刻表示支持,接著宇都宮氏、芳賀氏也紛紛站到晴氏的一方。

足利晴氏譴責了父親消耗本家資源干涉他家事務的作法,表明自己繼任公方後將停止支援憲寬,平息山內上杉家的內亂,並與叔父小弓公方足利義明和解,為関東帶來和平。足利晴氏得到了関東多數武家的支持,扇谷上杉朝興眼見風向改變,於是也轉而支持上杉憲政繼承家督。

1531年,高基隱居,嫡子足利晴氏正式繼承古河公方之位,成為第四代古河公方,也是最後一代具備軍事實力與政治影響力的公方。

失去了古河足利家的支持,長野家支持的上杉憲寬在同年全面敗給了上杉憲政,逃往叔父足利義明支配的上総,接受真里谷武田家庇護。父子相爭失敗後讓出家督的足利政氏,在見到自己兒子高基又敗給孫子晴氏之後,在年內去世。政氏去世後5年,足利高基也在1535年相繼去世。

古河足利家與山內上杉家再一次同時完成了家督繼承的權力轉換,然而不斷的內耗讓這些関東舊勢力逐漸失去了與後北条氏對抗的實力。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島蓑笠翁 獨釣中川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483年,延燒超過20年的享德之亂終結,古河公方足利成氏與幕府和睦。然而不到5年,1487年関東又爆發了扇谷上杉家與山內上杉家之間的內戰。為了順利過渡政權,成氏提前將古河公方與古河足利家家督之位交給嫡長子第2代古河公方足利政氏,自己則退居幕後,以隱居的身分輔佐兒子。
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幕府分裂為以細川氏為首的東軍,與山名宗全為首的西軍,雙方從九州、中国地區到近畿各地互相攻擊,陷入混亂的幕府再無餘力插手関東事務。 和上杉氏為敵的古河公方足利成氏愈戰愈勇,但隨著1477年東西軍和睦,他在関東的局勢也愈來愈艱辛……
1449年,在東山再起的幕府管領畠山持国積極促成下,足利持氏之子足利成氏在大井持光的護衛下進入鎌倉,就任成為第5代鎌倉殿。 然而鎌倉殿與上杉氏一族之間的衝突並沒有緩解,1455年関東管領上杉憲忠遭到暗殺,綿延30年的享德之亂就此爆發。
鎌倉府在永享之亂遭到廢除後,結城氏擁立足利持氏的遺兒起兵對抗幕府,爆發了結城合戰。幕府將軍足利義教藉著此戰徹底掃蕩了関東的持氏支持者,接著開始恣意推行極權統治。 在関東,足利義教打算讓自己的兒子足利義永成為鎌倉殿,在近畿,義教大力介入諸大名家的繼承法度,造成人人自危,終於在1441年遭到刺殺。
立花山城建城於元德二年(1330年),由豊後守護、大友家6代當主大友貞宗的次男大友貞載建立,要講立花山城以及立花氏,很難不提到立花氏的宗家大友氏,本次將從豊後大友氏的起源開始介紹。
1409年,第3代鎌倉公方足利満兼32歲英年早逝,兒子幸王丸年僅12歲。輔佐新任鎌倉殿的是關東管領上杉憲定,以及満兼的弟弟足利満隆。 幸王丸甫上任,就面臨足利満隆與上杉氏憲合謀的政治行動,奪取了關東管領之位。之後山內上杉氏與犬懸上杉氏鬥爭不斷,而鎌倉府與幕府之間的衝突規模也一次比一次劇烈。
1483年,延燒超過20年的享德之亂終結,古河公方足利成氏與幕府和睦。然而不到5年,1487年関東又爆發了扇谷上杉家與山內上杉家之間的內戰。為了順利過渡政權,成氏提前將古河公方與古河足利家家督之位交給嫡長子第2代古河公方足利政氏,自己則退居幕後,以隱居的身分輔佐兒子。
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幕府分裂為以細川氏為首的東軍,與山名宗全為首的西軍,雙方從九州、中国地區到近畿各地互相攻擊,陷入混亂的幕府再無餘力插手関東事務。 和上杉氏為敵的古河公方足利成氏愈戰愈勇,但隨著1477年東西軍和睦,他在関東的局勢也愈來愈艱辛……
1449年,在東山再起的幕府管領畠山持国積極促成下,足利持氏之子足利成氏在大井持光的護衛下進入鎌倉,就任成為第5代鎌倉殿。 然而鎌倉殿與上杉氏一族之間的衝突並沒有緩解,1455年関東管領上杉憲忠遭到暗殺,綿延30年的享德之亂就此爆發。
鎌倉府在永享之亂遭到廢除後,結城氏擁立足利持氏的遺兒起兵對抗幕府,爆發了結城合戰。幕府將軍足利義教藉著此戰徹底掃蕩了関東的持氏支持者,接著開始恣意推行極權統治。 在関東,足利義教打算讓自己的兒子足利義永成為鎌倉殿,在近畿,義教大力介入諸大名家的繼承法度,造成人人自危,終於在1441年遭到刺殺。
立花山城建城於元德二年(1330年),由豊後守護、大友家6代當主大友貞宗的次男大友貞載建立,要講立花山城以及立花氏,很難不提到立花氏的宗家大友氏,本次將從豊後大友氏的起源開始介紹。
1409年,第3代鎌倉公方足利満兼32歲英年早逝,兒子幸王丸年僅12歲。輔佐新任鎌倉殿的是關東管領上杉憲定,以及満兼的弟弟足利満隆。 幸王丸甫上任,就面臨足利満隆與上杉氏憲合謀的政治行動,奪取了關東管領之位。之後山內上杉氏與犬懸上杉氏鬥爭不斷,而鎌倉府與幕府之間的衝突規模也一次比一次劇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高士廉,長孫皇后的舅父,六四玄武門的功臣,凌煙閣排行第六。在整個唐初創業史上,高士廉其實是非常後期才加入李世民陣營的。 事實上,他的「功不可沒」,也發生在相當後期……
Thumbnail
果然如小強所推測,与座舊部把南山國右相汪英紫視為「頭號狙殺對象」,原因是先前在那霸共管區時高良找藍自強攀談的內容: 汪英紫的祖輩數十年前曾在「上与座」之役中,不顧「潛規則」殺害了已經投降的上与座按司,上与座戰士也幾乎被屠戮殆盡,並且將上与座城摧毀殆盡。
「嘿⋯死了沒⋯」有個熟悉的聲音呼喊著我⋯ 「小新?好痛⋯我⋯還活著」我躺在地上痛苦迷茫的回答道 「沒死就趕快走了⋯在不走條子就來了」小新緊張且擔心的看著我 我慢慢的爬起身,看著滿目瘡痍的現場,及忽遠忽近的警笛聲,腦海裡滿滿浮現起剛剛發生的事情⋯ 第一章 「唉....這些組織的情報怎麼那麼複雜...
Thumbnail
悪縁を切り良縁を結ぶ祈願所 崇德天皇與安井金比羅宮 崇德天皇是日本有名的三大怨靈之一(算是特級咒靈?!另外兩位是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協尋失物-帰る的平將門)。 祂出生在平安時代末年,是一生過得相當不如意且曲折的天皇。   生前一直被剝奪皇位繼承權,後來忍無可忍,發動叛變,就是日本史裡
Thumbnail
「本多終勝」是日本戰國名將本多忠勝的諧音。本多忠勝是德川家康的名將,由織田、德川兩家初露鋒芒的桶狹間之役首次上陣,到中年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直到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受封將軍後,本多忠勝領有十萬石,是重要的譜代大名(按:沒有德川血統但長期親德川的大名就是譜代大名)。能夠買中了最後贏家,還在紛亂的年代做到全
Thumbnail
    成吉思汗系列重製版遙遙無期,信長之野望新系列悄無聲息,三國志8重製版平靜如昔,手癢只好做個整理複習,剛好最近對室町幕府前期重要,但進入信長之野望主要劇本就毫無存在感的鎌倉公方有興趣,也看了描繪戰國大名先驅「北条早雲」的漫畫《奔跑吧!新九郎》,就讓鎌倉公方與幕府將軍分庭抗禮吧!
Thumbnail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天翔記城池過多,僅挑戰自訂目標的短劇本「繼承人戰爭」!簡言之,一条兼定能力值太差,行動力過低,影響發展,唯一解是以婿養子力挽狂瀾,因此須光速收降名將聯姻,繼承中興!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高士廉,長孫皇后的舅父,六四玄武門的功臣,凌煙閣排行第六。在整個唐初創業史上,高士廉其實是非常後期才加入李世民陣營的。 事實上,他的「功不可沒」,也發生在相當後期……
Thumbnail
果然如小強所推測,与座舊部把南山國右相汪英紫視為「頭號狙殺對象」,原因是先前在那霸共管區時高良找藍自強攀談的內容: 汪英紫的祖輩數十年前曾在「上与座」之役中,不顧「潛規則」殺害了已經投降的上与座按司,上与座戰士也幾乎被屠戮殆盡,並且將上与座城摧毀殆盡。
「嘿⋯死了沒⋯」有個熟悉的聲音呼喊著我⋯ 「小新?好痛⋯我⋯還活著」我躺在地上痛苦迷茫的回答道 「沒死就趕快走了⋯在不走條子就來了」小新緊張且擔心的看著我 我慢慢的爬起身,看著滿目瘡痍的現場,及忽遠忽近的警笛聲,腦海裡滿滿浮現起剛剛發生的事情⋯ 第一章 「唉....這些組織的情報怎麼那麼複雜...
Thumbnail
悪縁を切り良縁を結ぶ祈願所 崇德天皇與安井金比羅宮 崇德天皇是日本有名的三大怨靈之一(算是特級咒靈?!另外兩位是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協尋失物-帰る的平將門)。 祂出生在平安時代末年,是一生過得相當不如意且曲折的天皇。   生前一直被剝奪皇位繼承權,後來忍無可忍,發動叛變,就是日本史裡
Thumbnail
「本多終勝」是日本戰國名將本多忠勝的諧音。本多忠勝是德川家康的名將,由織田、德川兩家初露鋒芒的桶狹間之役首次上陣,到中年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直到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受封將軍後,本多忠勝領有十萬石,是重要的譜代大名(按:沒有德川血統但長期親德川的大名就是譜代大名)。能夠買中了最後贏家,還在紛亂的年代做到全
Thumbnail
    成吉思汗系列重製版遙遙無期,信長之野望新系列悄無聲息,三國志8重製版平靜如昔,手癢只好做個整理複習,剛好最近對室町幕府前期重要,但進入信長之野望主要劇本就毫無存在感的鎌倉公方有興趣,也看了描繪戰國大名先驅「北条早雲」的漫畫《奔跑吧!新九郎》,就讓鎌倉公方與幕府將軍分庭抗禮吧!
Thumbnail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天翔記城池過多,僅挑戰自訂目標的短劇本「繼承人戰爭」!簡言之,一条兼定能力值太差,行動力過低,影響發展,唯一解是以婿養子力挽狂瀾,因此須光速收降名將聯姻,繼承中興!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