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富自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這是一個最近被炒(吵)到臭灰搭的概念。

 

每個人,或是每個聊天群組,不免俗的要討論與貼標籤一下:

 

那個某某某已經財富自由了R,他在竹北的房子漲了兩倍多。

那個王醫師的小孩之前買了很多長榮,搭上航海王的順風船,現在乾脆都辭職在家帶小孩

那個.......

 

到底什麼是財富自由,跟我們又有啥關係呢?

 

"每個人都有可能達到財務自由"

 

你沒看錯,真的是"每個人"。

 

但請讓我先釐清一下- 財務自由& 財富自由,有什麼不一樣?

 

在我的觀念,財務自由指的是類似FIRE運動想要達成的狀態

- 能夠不需要工作,或是不犧牲想做的事情的前提下,依靠被動收入能支付所有"需要的"支出。

 

那與財富自由有啥不一樣呢?  或是你會問

 

財富自由,在人們的想像裡,更像是

- 能夠不需要工作,或是不犧牲想做的事情的前提下,依靠被動收入能支付所有"想要的"支出。

 

因此,需要的與想要的,在這裡就變成了一個極大的差別,並且這個差別是難以計量的。

你可以很清楚、很詳細的算出,維持你想過的生活大約需要的錢- 通常這個數字一個人是60-70萬左右/年,有養家的話,家庭有幾個人就50-60萬乘上人口數。如果你一家三口,你大概需要被動收入在150-165萬/年,才能達到普遍人希望的"財務自由"。

 

但如果問題變成- 要多少錢才能滿足你"想要的"生活,那數字就天差地遠了。

有些人從來不滿足,看一個好的東西就想要,或者是你的朋友裡有人做了什麼一年一次的消費,你也把它當成日常的支出,這樣那樣累積起來,這個數字就變得難以估量。

 

因此,理論上極少人能達到"財富自由",除非他們的資產已經遠遠超過常人的想像。

那麼是多少才能稱自己是"財富自由"呢?  這個答案容我先賣個關子,後面再用其他的例子來說明。

 

--<<TBC>>

 

附錄:

  1. 一個人的日常花費為何是60-70萬/年,假設各種生活條件都在還不錯的水平
  2. 兩大一小的花費試算同上面的連結


0會員
3內容數
解構,探討,實踐財富自由與財務自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財富自由"一邊隱含眾人羨慕的眼光,而另一邊是努力尋找自我的可能。
財富自由對於很多人等於提前退休,可以再也不用工作。 但是財富自由的定義是不是因人而異,還是其實根本就是一個假的議題呢? 有些人說當我賺到一千萬的時候我就可以退休了,但有些人已經在躺平了。差異到底是什麼呢?
Thumbnail
關於致富,大家的想法是什麼呢? 是不是想說要擁有的更多,才能夠變得更快樂,但往往都有出人意料的預測。 彼得·林區曾經說過:「如果你在某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那你十次有六次都做對了。」 我們在面對決策時,是否也常常有這樣的盲點,導致我們無法面對自身的財務狀況。
記得幾年前很流行一本書,就是要變成有錢人,就要先使用長夾。原因一讓紙鈔可以有平躺在舒服的環境裡,錢大人覺得舒服才會一直來。原因二訓練更重視錢的場所。原因三是可以讓紙鈔與硬幣分開。關鍵還是在於讓人開始重視錢、珍視以及珍藏錢。 所以,那個時候我也去換了一個LV Taiga 長夾,大約台幣兩萬元附近。我覺
坊間太多理財書籍、成功人士、成功方式的書籍,我也看了很多,裡面以日本人寫得比較詳細,哪些地方要注意都寫得很詳細。美國的成功書籍怎麼舉例很多,說明要怎麼樣才可以達到目的。但是,這是真的嗎?就像古人所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所說的。整理原因如下: 第一、作者所寫書的時空環境以及作者條件和每一位閱讀的人都不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自己也是,就是賺多少、花多少。也就是很多人常說的「量入為出」。可是,這真的是對的嗎?會不會是,花多少才是決定了你賺多少。200萬年收入的生活開支肯定比年收入100萬的多。但是,會不會有很多的時候,因為「預算」的心理限制,有一些該花的錢沒有花?像是住好一點的飯店?像是買好一點的
最近看了「地球守護者」的想法,宇宙的想法是讓這個宇宙,包含這個地球愈來愈好。於是,只要地球上有人有想法以及有強大的意念,宇宙就會想辦法來提供支援。包含金錢,所以,當你的想法是為了讓社會愈來愈幸福,讓人們生活各方面愈來愈好,你會遇到一些援助,甚至一大筆金錢,也包含一點挫折來磨練你的能力。這筆金錢就是透
Thumbnail
這本書不會教你如何快速致富而是教你致富的心態 每個人對待金錢的心態不一樣,取決於成長背景的不同,理財方式也會有所不一樣,人類其實很渺小,但會因為個人的經驗與從小受到的教育及家庭背景的認知,就認為你所看到的就是這世界的全部,但其實我們只是這龐大機器下的一顆小螺絲釘 運氣與風險是一體兩面,有八成的人在股
Thumbnail
這本書看似平凡,就是在股癌的推薦下,佔據各大電子通路的銷售冠軍,實體通路可能也是,於是接下了線上讀書會的主揪,來看這本一般文青可能比較沒有興趣的理財投資類書籍。看完覺得很多概念跟股癌提到的非常近似,難怪他這麼推薦。 事實上,這也偏離一般的閱讀偏好,理財書感覺銅臭味,並且充滿數字。實際上這本書的主軸並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財富自由"一邊隱含眾人羨慕的眼光,而另一邊是努力尋找自我的可能。
財富自由對於很多人等於提前退休,可以再也不用工作。 但是財富自由的定義是不是因人而異,還是其實根本就是一個假的議題呢? 有些人說當我賺到一千萬的時候我就可以退休了,但有些人已經在躺平了。差異到底是什麼呢?
Thumbnail
關於致富,大家的想法是什麼呢? 是不是想說要擁有的更多,才能夠變得更快樂,但往往都有出人意料的預測。 彼得·林區曾經說過:「如果你在某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那你十次有六次都做對了。」 我們在面對決策時,是否也常常有這樣的盲點,導致我們無法面對自身的財務狀況。
記得幾年前很流行一本書,就是要變成有錢人,就要先使用長夾。原因一讓紙鈔可以有平躺在舒服的環境裡,錢大人覺得舒服才會一直來。原因二訓練更重視錢的場所。原因三是可以讓紙鈔與硬幣分開。關鍵還是在於讓人開始重視錢、珍視以及珍藏錢。 所以,那個時候我也去換了一個LV Taiga 長夾,大約台幣兩萬元附近。我覺
坊間太多理財書籍、成功人士、成功方式的書籍,我也看了很多,裡面以日本人寫得比較詳細,哪些地方要注意都寫得很詳細。美國的成功書籍怎麼舉例很多,說明要怎麼樣才可以達到目的。但是,這是真的嗎?就像古人所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所說的。整理原因如下: 第一、作者所寫書的時空環境以及作者條件和每一位閱讀的人都不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自己也是,就是賺多少、花多少。也就是很多人常說的「量入為出」。可是,這真的是對的嗎?會不會是,花多少才是決定了你賺多少。200萬年收入的生活開支肯定比年收入100萬的多。但是,會不會有很多的時候,因為「預算」的心理限制,有一些該花的錢沒有花?像是住好一點的飯店?像是買好一點的
最近看了「地球守護者」的想法,宇宙的想法是讓這個宇宙,包含這個地球愈來愈好。於是,只要地球上有人有想法以及有強大的意念,宇宙就會想辦法來提供支援。包含金錢,所以,當你的想法是為了讓社會愈來愈幸福,讓人們生活各方面愈來愈好,你會遇到一些援助,甚至一大筆金錢,也包含一點挫折來磨練你的能力。這筆金錢就是透
Thumbnail
這本書不會教你如何快速致富而是教你致富的心態 每個人對待金錢的心態不一樣,取決於成長背景的不同,理財方式也會有所不一樣,人類其實很渺小,但會因為個人的經驗與從小受到的教育及家庭背景的認知,就認為你所看到的就是這世界的全部,但其實我們只是這龐大機器下的一顆小螺絲釘 運氣與風險是一體兩面,有八成的人在股
Thumbnail
這本書看似平凡,就是在股癌的推薦下,佔據各大電子通路的銷售冠軍,實體通路可能也是,於是接下了線上讀書會的主揪,來看這本一般文青可能比較沒有興趣的理財投資類書籍。看完覺得很多概念跟股癌提到的非常近似,難怪他這麼推薦。 事實上,這也偏離一般的閱讀偏好,理財書感覺銅臭味,並且充滿數字。實際上這本書的主軸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