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劇《戀愛修課Season2》:在每場關係中學會治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8/3於Netflix上線的戀愛修課第二季

8/3於Netflix上線的戀愛修課第二季


第一季是在2022年4月22日於Netflix播放,第二季是在今年8月3日上線。二、三季Netfliex已經都續訂了,起碼我可以確定未來還是有精神糧食的XD。

這邊是給沒看過第一季的人:
主要的故事內容是以LGBT群體為主的青春浪漫喜劇,屬於常見的青春戀愛題材,但是很治癒、很可愛的類型,不用擔心會有什麼青春疼痛文學的刀子,屬於提到LGBT群體的困境但是周圍的人比起現實相對友善很多的類型。以下內容有雷,所以先去看!

  •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不一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會發這篇純粹是因為真的太喜歡了(純粹花癡,以心得之名行花癡之實XD。

不得不說,雖然Tao長頭髮的樣子也好看,但是第二季的髮型真的好強!!
那種感覺跟我看《雷神3》時是一樣的心情,有那種、「啊、這樣也好好看!」的那種震驚。
順帶一提,Nick的身材練得也太好XD。

個人覺得第二季走的路線很家庭溫馨,如果說第一季是在講述對外的自我認同還有困境,那第二季就是在談每段親密關係中,個人對於關係之間的處理方式,還有自我療癒的過程。

.關於雙性戀的解釋/櫃子的邊界:

Nick在這季的劇情中,他最重大(?)的任務就是「出櫃」。

在第一季中Nick發現自己是名雙性戀(bisexuality),與Charlie交往後,想與周遭的朋友公開彼此的關係,讓他們可以「光明正大」的牽手。

Nick在劇中「出櫃」時,最常收到的一句話,大概就是「原來你是同性戀。」,而Nick通常會像放棄解釋般的、訕訕的講句「哦、其實我是雙性戀。」,這可能對一般人來說乍聽之下沒有什麼,但這樣的經歷卻很常出現在雙性戀或泛性戀者上,關於這樣的細節真的很真實。

雙性戀很多情況下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誤解,這樣的誤解通常來源於「交往對象的性別」上的浮動,好像我今天生理性別男,喜歡上女性,我就「突然」成為了「異性戀」,但如果我今天的伴侶是名男性,那我則「突然」成為了「同性戀」,但根據自我認同的方向來看,其實自己「本來就是」雙性戀,有時候面對這樣的話語真的也只能雙手一攤、然後無用的解釋一下。

另外一件事情是關於「櫃子」的界線。
其實我也不知道2023年的世界有沒有友善到可以接受各種性別的存在,在劇中、橄欖球隊的教練和Nick的媽媽其實有強調,沒有一定要對誰說,對誰出櫃並不是一種責任,想說再說就可以了,但如果不說,難道就不能光明正大的牽手了嗎?

「好像不是異性戀,我們就必須去跟別人解釋我們之間的關係。」

這確實是很令人省思的地方,同樣都是愛人,怎麼我的愛就突然之間跟別人不一樣了?為什麼要為此去解釋?又為什麼要自證?

.高壓的家庭關係:

Darcy糟糕的家庭壓力是我在整部劇中,超級感同身受的一幕。
她的媽媽情緒不穩又口出惡言,以家長自居卻不去考慮個體差異跟個體感受,過分干預沒有界線感,口上說的「為你好」只是成為了自己情緒不穩定的藉口,這種說話方式即便只是透過螢幕,我都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壓迫跟崩潰。

但這部劇治癒的地方,大概就是、即便Darcy有個這麼一個瘋狂老媽,還是有像Tara這麼一個可愛的女友在支持她,在一段健康的關係中,學會治癒自己在失衡關係中所受的傷。

這一季放了很多有關於家庭的議題,像是Nick跟哥哥David之間糟糕透頂的手足情份,還有自以為是的父親身分但其實缺席了身為父親的責任。

Charlie因為談戀愛成績下降,所以媽媽對自己的交往對象印象不好,規定他必須要完成他的歷史報告才能跟Nick見面,其實這一部分我個人覺得很可愛,但自己的責任跟談戀愛之間的平衡確實是個很常見的問題。

裡面最和諧的關係大概是Tao跟他媽的關係了,既溫馨又可愛,在關切的同時保有界線感,真誠的為他開心跟提供有效的意見,by the way ,Elle跟Tao談戀愛真的很可愛,但也有提及在關係之間兩個人互相喜好的問題,像是約會應該要選雙方彼此都喜歡的行程(這真的很受用XD)。

.創傷永遠都在:

Charlie的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大概是全劇我最驚訝而且最難過的地方,他跟Nick講述他的飲食障礙時甚至是小心翼翼地談這件事情,是因為霸凌而導致的飲食失調。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即便後面Harry為自己曾經的恐同行為道歉,而Nick還沒有做出反應時,Charlie就一口氣直接甩上門;Ben為過去在感情上造成的傷害而對Charlie懺悔時,Charlie生氣地指著他破口大罵的絕對不原諒他。

不是因為Charlie特別勇敢,而是因為他在這些事情上,受過的傷實在是重他到沒有辦法原諒任何人,他清楚認知到、我們不必去理會傷害我們的人。

他明辨是非,知道是因為Tao講話被人家偷聽,以至於那些人大作文章對他霸凌,他都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不是Tao的錯。

這部劇很細膩的去雕刻了被霸凌之後所遺留下的傷痛,但不是以非常情緒化的方式,相反、它非常理性,而且腦袋清楚。

我一直很喜歡戀愛修課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它對於困境的描寫處理的非常細膩,也很溫柔,理解細節但又不會讓人太窒息,期待第三季!


avatar-img
2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易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Barbie芭比》為2023年電影華納兄弟和美泰兒以芭比娃娃做為原型而出的劇本,是第一部以娃娃做為藍本的真人電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不一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前幾篇的文章都讓我覺得我
《奧本海默》(Oppenheimer)於2023年一部美英合拍的傳記驚悚片,猶可里斯多福.諾蘭編劇執導,改編至傳記《奧本海默》,主要內容為敘述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參與研製原子彈的過程(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
改編至金真英同名驚悚小說《有院子的家》,全部八集,每集60分鐘,播出日期於2023/6/19~2023/7/11。(資料來源於維基百科)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不一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說實話看到金泰希跟林智妍的組
《三體》為中國作家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說作品,於2011年在台灣出版,2014年獲得美國「星雲獎」,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小說獎。(好了介紹結束了,資料來源是維基百科)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不一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Barbie芭比》為2023年電影華納兄弟和美泰兒以芭比娃娃做為原型而出的劇本,是第一部以娃娃做為藍本的真人電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不一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前幾篇的文章都讓我覺得我
《奧本海默》(Oppenheimer)於2023年一部美英合拍的傳記驚悚片,猶可里斯多福.諾蘭編劇執導,改編至傳記《奧本海默》,主要內容為敘述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參與研製原子彈的過程(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
改編至金真英同名驚悚小說《有院子的家》,全部八集,每集60分鐘,播出日期於2023/6/19~2023/7/11。(資料來源於維基百科)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不一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說實話看到金泰希跟林智妍的組
《三體》為中國作家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說作品,於2011年在台灣出版,2014年獲得美國「星雲獎」,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小說獎。(好了介紹結束了,資料來源是維基百科)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不一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二季的深度更勝第一季,把焦慮的情緒,形象化到相當逼真,還有最後大腦中的情緒們,不再堅持我是善良的人或我就是一個失敗者,這種非黑即白的定義,而是接納每一個不完美,才能塑造人格大樹,成就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敘述一名高中男孩決定面對自己的性向,勇敢對外說愛的故事。 ※這部有著太多發人省思的台詞,是一部對於自己人生迷茫時十分有意義的片子。
Thumbnail
關於《下輩子我再好好過2》新年SP篇的心得。文章內容包括了劇情概要、角色關係、新年初夢、跨年挑戰等內容,故事描述了小桃渴望脫離隨叫隨到的命運,並渴望交個男朋友的決心。文章中包含了對日語和日本文化中初夢的解釋,以及主角之間的微妙關係。日劇介紹、日劇心得、日劇分享、約砲、愛情、約會、新年新希望。
做為一個異性戀女性,我也曾有過「影視圈也太愛同志題材了吧」的喟嘆,我迷上的第一部同志作品是「孽子」,我心目中的名場面是李青跟趙英在實驗室的那場吻戲,原著裡跟李青有不當關係的並不是他的高中死黨,改編之後所呈現的效果,很有BL的CP感,當時BL這個用語大概還不盛行,我對自己熱愛那場男男吻戲感到不解,想起
我是L,33歲女同性戀,日系短髮,穿著不是黑就是白,臉上表情大多是淡漠。 16歲那年,我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初戀,對方是大我兩歲的學姊,娃娃音、嬌小的身材,讓我有滿滿的保護欲,也許也是從那時候讓我懂得什麼是愛。 不幸的是,我的家庭跟大部分家庭一樣很傳統,在戀愛沒多久,我的母親就發現藏在抽屜及衣櫃的
Thumbnail
在臺劇「愛愛內含光」中,性愛成為愛情關係中的一部分,探討了性和愛的關係,以及在不同階段生活中的的性心理情感。
Thumbnail
Netflix 臺劇《愛愛內含光》探討時代的新型態情感關係,以及在影視製作中的親密指導工作。文章討論了親密指導在影視產業中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演員和製作團隊的保護和幫助。並提供了許多相關資訊及推薦觀賞有親密指導參與的臺灣影劇。 威力文本分析 - seo
Thumbnail
日劇《下輩子我再好好過2》的感想和故事分享,本劇中呈現了角色們在愛情、性愛等各種難題中所面臨的挑戰。角色們的愛與寂寞、和自我滿足的渴求。通過多個角色的經歷展現了不同的愛情觀,讓人在反思愛與性之間的連結。約砲、做愛、女朋友、結婚、BL、風俗女郎。
韓網劇《從今天開始是女朋友》是先前YT推播給我看的,我是跳看了一兩次。 兩位女主因為修了同一門關於戀愛的課程,網評說課程名稱是“愛與性心理學”,教授要求學生兩兩配對,體驗戀愛交往,大概這樣的劇情,有興趣的格友們可以到YT找來看看。 我是覺得為了課業,和同學假裝情侶體驗愛情,如果對方不是自己
Thumbnail
臺劇《愛愛內含光》以大膽露骨的「性」作為亮眼包裝,實則藉此剖開角色的靈魂內核,拉出所有關於難以啟齒的創傷、慾望和情感。本文探討了主要角色對「性」與「愛」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及兩代間的婚姻觀念差異。透過對比,無褒貶、善惡劃分,呈現了兩代對性、愛情與婚姻觀唸的差異與衝突。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二季的深度更勝第一季,把焦慮的情緒,形象化到相當逼真,還有最後大腦中的情緒們,不再堅持我是善良的人或我就是一個失敗者,這種非黑即白的定義,而是接納每一個不完美,才能塑造人格大樹,成就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敘述一名高中男孩決定面對自己的性向,勇敢對外說愛的故事。 ※這部有著太多發人省思的台詞,是一部對於自己人生迷茫時十分有意義的片子。
Thumbnail
關於《下輩子我再好好過2》新年SP篇的心得。文章內容包括了劇情概要、角色關係、新年初夢、跨年挑戰等內容,故事描述了小桃渴望脫離隨叫隨到的命運,並渴望交個男朋友的決心。文章中包含了對日語和日本文化中初夢的解釋,以及主角之間的微妙關係。日劇介紹、日劇心得、日劇分享、約砲、愛情、約會、新年新希望。
做為一個異性戀女性,我也曾有過「影視圈也太愛同志題材了吧」的喟嘆,我迷上的第一部同志作品是「孽子」,我心目中的名場面是李青跟趙英在實驗室的那場吻戲,原著裡跟李青有不當關係的並不是他的高中死黨,改編之後所呈現的效果,很有BL的CP感,當時BL這個用語大概還不盛行,我對自己熱愛那場男男吻戲感到不解,想起
我是L,33歲女同性戀,日系短髮,穿著不是黑就是白,臉上表情大多是淡漠。 16歲那年,我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初戀,對方是大我兩歲的學姊,娃娃音、嬌小的身材,讓我有滿滿的保護欲,也許也是從那時候讓我懂得什麼是愛。 不幸的是,我的家庭跟大部分家庭一樣很傳統,在戀愛沒多久,我的母親就發現藏在抽屜及衣櫃的
Thumbnail
在臺劇「愛愛內含光」中,性愛成為愛情關係中的一部分,探討了性和愛的關係,以及在不同階段生活中的的性心理情感。
Thumbnail
Netflix 臺劇《愛愛內含光》探討時代的新型態情感關係,以及在影視製作中的親密指導工作。文章討論了親密指導在影視產業中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演員和製作團隊的保護和幫助。並提供了許多相關資訊及推薦觀賞有親密指導參與的臺灣影劇。 威力文本分析 - seo
Thumbnail
日劇《下輩子我再好好過2》的感想和故事分享,本劇中呈現了角色們在愛情、性愛等各種難題中所面臨的挑戰。角色們的愛與寂寞、和自我滿足的渴求。通過多個角色的經歷展現了不同的愛情觀,讓人在反思愛與性之間的連結。約砲、做愛、女朋友、結婚、BL、風俗女郎。
韓網劇《從今天開始是女朋友》是先前YT推播給我看的,我是跳看了一兩次。 兩位女主因為修了同一門關於戀愛的課程,網評說課程名稱是“愛與性心理學”,教授要求學生兩兩配對,體驗戀愛交往,大概這樣的劇情,有興趣的格友們可以到YT找來看看。 我是覺得為了課業,和同學假裝情侶體驗愛情,如果對方不是自己
Thumbnail
臺劇《愛愛內含光》以大膽露骨的「性」作為亮眼包裝,實則藉此剖開角色的靈魂內核,拉出所有關於難以啟齒的創傷、慾望和情感。本文探討了主要角色對「性」與「愛」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及兩代間的婚姻觀念差異。透過對比,無褒貶、善惡劃分,呈現了兩代對性、愛情與婚姻觀唸的差異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