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ie芭比》為2023年電影華納兄弟和美泰兒以芭比娃娃做為原型而出的劇本,是第一部以娃娃做為藍本的真人電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前幾篇的文章都讓我覺得我應該要給文章一個響亮的title XD,不然感覺沒什麼觸及QAQ。
好希望文章底下可以有留言跟聊天(到底有奪多話)
說實話、這部屬於我一開始沒興趣,但看影評跟預告很想看的電影,而結果發現這部電影我真的非常喜歡,解構框架、超脫框架,最後回復屬於自己的課題。
一開始想說芭比這個角色難度很大,主要是芭比娃娃的本身主視覺在大家心中已經有一個明確的樣貌,但我們所知的現實世界中根本沒有幾個這樣的人(欸,就像小說翻拍世界第一美人這種角色的感覺一樣,又牴觸又好奇,屬於那種跟自己想像不一樣會很牴觸,又好奇到底誰有辦法撐得起這個角色,又不至於鋒芒被蓋過(最主要是怕被毀 )。
Margot Robbie的感覺真的很經典芭比,就屬於那種「噢、天啊我沒意見了。」的心情,想看電影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拉起來了XD。(至於覺得她很普的人,我:你開心就好。人家另外一個身分可是Harlay Quinn。)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部同溫層看了會很開心的電影,裡面很多場景在反應噁心的場合中,用滑稽搞笑做了一定程度上的修飾,讓整體電影的調性才能偏向幽默輕鬆,要知道、要這種程度的幽默才能有效的修飾,自認幽默的那種不算、那種的沒用。
.關於Barbie land:
從致敬《2001太空漫遊》過渡到21世紀的Barbie land,既象徵整個芭比的發展過程,也象徵整個人類的發展過程。
Barbie land 我把它看作對於芭比世界的框架,是美泰兒集團描寫出來的完美世界,每個芭比充滿快樂、美麗又聰慧,她們各個耀眼奪目,成為了「某一個完美的樣子」。
直到「典型芭比」的失態,好像才開始反應了芭比的不完美。
但早在之前就有所預兆,也就是「怪芭比」的存在。
怪芭比是在框架內的特異存在,但她也是芭比,只是跟你想的不一樣。
所以當經典芭比離開了Barbie land,同時也象徵了芭比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我認為這是第一次離開框架的芭比,也是觀眾對芭比框架的第一次離開。
.反應現實的狀態:
芭比第一次來到現實世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她講出「我感受到了目光」的這件事情。
很多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過「凝視」,那種凝視很詭異,屬於那種妳本人一點都不介意,但在被凝視的過程中你突然就在意了的那種詭異,但事後回想屬於你覺得沒什麼好在意的事情,但那種目光讓人不寒而慄,從此以後你開始畏懼、卻不知道為什麼。
電影中芭比穿著她漂亮的滑直排輪衣服,卻被路上的人上下打量,而後還被性騷擾的過程,於是芭比回頭一個巨大的巴掌跟「去性器化」的身體特徵作為反擊,我想這是電影給予現實生活中「凝視」的目光一個最大的反擊。
關於年老,電影給了一個非常好的畫面。
芭比在路邊看見了一名老太太,並對她說
「你好美。」
老太太笑著回她:「我知道。」
現實生活中跟芭比世界不一樣,隨著時間的消逝,人都會老去,誰都一樣的那種老去,但在現實中、過多的容貌焦慮體現在了年老這件事情上,尤其在父權社會中,過多對於女性容貌的關注和不現實的期望,讓大家選擇性的「忘卻」女性會老去這件事,但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在看《乘風破浪的姐姐3》中王心凌的片段,那看起來一點都不像40歲的樣子,跟我小時候看到她剛出道的樣子可說根本相差無幾,但那是她40歲的樣子,而並不是所有人的40歲都長那個樣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會讓人年老,不論是因為生活而努力工作、為了照顧小孩而沒有時間保養,熬夜、情緒起伏、各式各樣的忙碌,還有最重要的歲月的流逝,都是年老最主要的原因,在芭比世界中,她們有著最好的年紀,但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年紀都是最好最美的年紀。
.關於「肯尼」:
我一直覺得Ryan Gosling已經夠帥到讓我可以忽略那些噁心的橋段,但事實證明、噁心的事情不論長多帥都沒用、真的沒用。
「芭比的男友—肯尼」象徵肯尼作為依附的客體並沒有自我,所以當肯尼認識父權,並把它帶回芭比世界之後,他認為他第一次作為一個主體有了自己的樣子。
但當芭比跟他說你可以不用成為「芭比的男友」,她要肯尼只當他自己,肯尼從父權帶來的茫然中清醒,只是剛面對這一切的他還在學習,那芭比呢?
芭比在電影的過程中反覆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透過在現實世界中和芭比世界中的所有人透過交流建立自我,最終自己成為自己,他人成為他人。如同Billie Eilish在What Was I Made For?中的歌詞提到的:
I used to know, but I’m not sure now
What I was made for
What was I made for?
……
’Cause I, I
I don’t know how to feel
But I wanna try
I don’t know how to feel
芭比最後成為了人類,且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看了婦產科醫生,呼應了她在前面「去性器化」的身體,接受了現實世界中的所有「框架」,同時也是她自己。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講性別的電影,我覺得是這樣沒錯,但我覺得它是透過性別的課題回歸到大家對於自身的認識跟認同。
性別本來就無所不在,但大家在框架它的同時,卻忘記了它本身的框架也是人製造出來的,這是可以改變的,如同芭比世界一樣。
關於性別講的是真實生活中的困境,像是芭比娃娃的高層都是男性、或者是父權社會中的凝視、容貌焦慮和努力怎麼做都是錯的挫折。
關於自身講的是關於自我的認同和「沒有必要成為任何人」,不論是已經離婚育有一女的媽媽、賀爾蒙失衡的青少年,或者是「典型芭比」,他們都沒有必要完美,當然、肯尼也是。
整體電影對我來說屬於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023年拍出這樣政治正確的電影很情理之中,起碼我可以不用再看各式各樣的詭異戀愛劇情了,芭比的角色也更加立體跟自我,也突破以往的刻板印象,這個部份我蠻意料之外的,也意料之外的好看。
關於這部電影的一些小爭議:
我覺得很多人會在一些場景中妖魔化這部電影,一方面是些場景是電影已經很刻意讓它輕鬆了,但又努力的不要丟失關於議題本身的重要性,攻擊力道我覺得已經挺弱了,要知道Greta Gerwig 2019 年的電影是《她們》。(但如果只是單純惱羞的話我無話可說)
而電影中確實也有很多議題沒有提及,但作為一個已經有明確IP定位的角色,我覺得它很努力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