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距離 剛剛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醫師與病人​ 最舒服的距離是多少?

當上主治醫師之後,常常有病人跟我要聯絡方式。一開始覺得沒關係,就當交個普通朋友而已,於是就加了LINE。
殊不知這才是麻煩的開始....

一開始病人會傳些長輩圖或雞湯文,就是每個群組都會傳的那種,想說不用回覆也不麻煩。但是漸漸開始有人會線上諮詢一些問題:

"小孩發燒了要去醫院嗎?"
"我得了流感,小孩都跟我睡會不會被我傳染?",。
"妹妹現在上吐下瀉,請問醫師她可以吃些什麼?"

有空的時候我會馬上回覆,在巡房或是看診時就會忙完再處理。

時間一長,這樣的訊息越來越多,私人休息時間慢慢受到影響。總是會反射性地看一下LINE,深怕漏掉了家長的訊息,讓家長在LINE上苦等答案,延誤了孩子就醫的時間。連半夜都有病人傳LINE來發問,讓我開始壓力山大。

最後開始出現"蕭醫師你門診額滿了,可以幫我手動加掛嗎?" 或是"醫師你門診病人好多,孩子待會要補習,可以先看嗎?"諸如此類無理的要求。

心想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所以開始不去積極回覆LINE上面的訊息。有問題就請病人來看門診,沒門診就來看急診。過去像是chatGPT有問必答的快速模式,現在變成偶有回覆的待機模式。當然有人覺得我這樣做不近人情,甚至也有情緒勒索,覺得以前可以,為何現在就不行之類的抱怨。

對於這些,我只能無奈地接受。

但是拒絕再跟新的病人交換聯絡方式,下班不用處理病人的私訊,讓我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保持距離 是一件對彼此都好的事!

對於加LINE這件事,後來我反省了好一陣子。

我的出發點是"對病人的善意",而家長的出發點是"對醫師的信賴"。

一個醫師不關心病人,根本不會想給LINE讓病人問。一個病人不信賴醫師,根本也不會想諮詢醫師的意見。

那既然出發點是良善的,為何最後會讓雙方都覺得不舒服呢?

因為我們心理上並沒有保持適當的"生物距離"

生物距離指的是兩個同類生物在一起,彼此可以感到最舒服的間隔距離。 --李維菁

距離不只產生美感,同時也產生了安全感和舒適感。

電線杆上站著許多鳥兒,彼此之間似乎有種默契,會無意識地保持一定的距離。事實上每個物種都會有距離遠近不同的"領域",只要不越過那條線,獅子和斑馬也可以在同一個綠洲喝水。

捷運上人貼著人,過近的距離會聞到對方身上的汗味,感覺呼吸的熱氣吹在臉上,聽到對方手機裡女友撒嬌的聲音。老實說,這些並不是搭捷運時,乘客想要的感覺。我們喜歡有位子坐,喜歡保持一點說話的隱私,以及安心的距離。

在工作之餘,去處理病人的問題當然ok。但是當在任何時間,對任何問題都會回覆時,病人可能會忘了醫師不是只有一個病人要處理,而且醫師也是需要休息的。甚至可以說,是我把病人慣壞的。

於是我終於了解:

醫師和病人最適合的距離,就是離開醫院之後不談病情。

在這樣的前提下,依然可以跟家長或病人成為朋友。

畢竟每個人都需要朋友,而且交朋友並不犯法。

當然有些病情容易變化的病人,如膽道閉鎖的患者,我還是有加LINE。

有趣的是,這些真正嚴重的病人,平常不會亂丟訊息給我,只有過年過節才會傳祝賀的貼圖。真正會LINE我的狀況,都是人已經躺在急診了。

我想他們真的能體會醫師和病人沒有兩樣,都需要休息。


"剛剛好"的距離,是一種態度

在許多方面,保持"剛剛好"的距離是一種"中庸",更是一種"恰如其分"的智慧。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朋友之間偶而互相問候,有難時拔刀相助。即使沒有天天在一起,只要彼此欣賞,友情便會長久。若是天天膩在一起,不知不覺間失了分寸,過分的玩笑或試探都有可能壞了這份友誼。

情人之間也是如此。或許戀情開始時,會覺得每天查勤是對方愛的表現。但久而久之會變成一種心理負擔。若是偷看對方的電子郵件或聊天訊息,更是直接破壞彼此的信任感。想多了解自己愛的人並沒有錯,但要知道每個人都有不想說的秘密。想知道除非對方覺得可以跟你分享,主動告訴你。不然情人相處之間,還是保有一點神祕感才好。

在職場上也是如此。老闆可以發獎金給員工激勵他們,增加團隊效率;可以關心員工,主動了解他們生活的難處。但不該跟員工稱兄道弟,在心理上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員工拿翹,自以為是。

著名的"刺蝟理論"也提到了距離感的重要。 有兩隻刺蝟,在冰天雪地的草原上遇見。他們提議互相擁抱來取暖。但是太靠近的結果就是被彼此的刺刺傷。後來他們互相靠近不擁抱,找到了不被刺傷的最佳距離,最後成功取暖活了下來。


這樣剛剛好的距離,你找到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冠群 小兒科醫師X溫氏針灸的沙龍
21會員
22內容數
2023/12/17
2023/12/17
2023/12/10
價格易逝 品質永存 le prix s'oublie la qualité reste
Thumbnail
2023/12/10
價格易逝 品質永存 le prix s'oublie la qualité reste
Thumbnail
2023/12/03
對我而言,走上這條路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病人痊癒後"感謝醫師的心情"。 這種由衷的感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Thumbnail
2023/12/03
對我而言,走上這條路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病人痊癒後"感謝醫師的心情"。 這種由衷的感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醫師與病人​ 最舒服的距離是多少? 當上主治醫師之後,常常有病人跟我要聯絡方式。於是就加了LINE。 殊不知這才是麻煩的開始....
Thumbnail
醫師與病人​ 最舒服的距離是多少? 當上主治醫師之後,常常有病人跟我要聯絡方式。於是就加了LINE。 殊不知這才是麻煩的開始....
Thumbnail
社會技巧課程,我帶著學生討論:與他人互動時候應該要有的距離。我們討論到,一大片的樹林看起來很密集,其實近看,樹跟樹之間,也都有一定的距離,這樣才長得好,適當的空間,似乎很重要。但是,到底怎麼樣的距離比較適合呢?
Thumbnail
社會技巧課程,我帶著學生討論:與他人互動時候應該要有的距離。我們討論到,一大片的樹林看起來很密集,其實近看,樹跟樹之間,也都有一定的距離,這樣才長得好,適當的空間,似乎很重要。但是,到底怎麼樣的距離比較適合呢?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身心科「初診」時會遇到的問題,本章接著討論幾個「複診」過程中的常見疑惑。 ★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表達清楚自己的問題? 醫師看起來都很忙,如果有很多問題想問,很多困擾想解決,又該怎麼辦才好? 初診時為了收集詳盡資料,平均看診時間會比較長。相較之下,複診的看診時間就顯得短了許多,這當然會令人感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身心科「初診」時會遇到的問題,本章接著討論幾個「複診」過程中的常見疑惑。 ★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表達清楚自己的問題? 醫師看起來都很忙,如果有很多問題想問,很多困擾想解決,又該怎麼辦才好? 初診時為了收集詳盡資料,平均看診時間會比較長。相較之下,複診的看診時間就顯得短了許多,這當然會令人感
Thumbnail
在與人交流、相處時,最難拿捏的就是彼此的距離,有時超越了分寸,心裡會感覺不舒服,這都是非常正常的。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跟對方坦承溝通:「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樣,因為…」 很真誠地與對方討論、溝通,對方基本上應該都可以理解。 但當然也可能會遇到一些人,會反過來指責: 「這樣還好吧? 又沒有什麼!」
Thumbnail
在與人交流、相處時,最難拿捏的就是彼此的距離,有時超越了分寸,心裡會感覺不舒服,這都是非常正常的。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跟對方坦承溝通:「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樣,因為…」 很真誠地與對方討論、溝通,對方基本上應該都可以理解。 但當然也可能會遇到一些人,會反過來指責: 「這樣還好吧? 又沒有什麼!」
Thumbnail
距離才沒有傷害, 因為 彼此都會有, 逃跑的空間 從小到大  好像一直    都是這樣 自製 不管 我走到哪裡 總是 不小心 會走在圈外   或許 是自己 下意識的行為   總覺得… 與人太親密 容易一個不小心 擦出火花 導致引火上身 自製 想想… 還是保持一步半—— 甚至兩步——的距離… 給彼
Thumbnail
距離才沒有傷害, 因為 彼此都會有, 逃跑的空間 從小到大  好像一直    都是這樣 自製 不管 我走到哪裡 總是 不小心 會走在圈外   或許 是自己 下意識的行為   總覺得… 與人太親密 容易一個不小心 擦出火花 導致引火上身 自製 想想… 還是保持一步半—— 甚至兩步——的距離… 給彼
Thumbnail
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感情比較奇妙,如果走得太近,緣分用完了,就應該要告別了,如果離得太原,關係容易變淡。的確是這樣的,我就有好幾個閨蜜也是這樣的,就是完全不給我空間,一直要黏在一起的,現在真的就有一種,緣分快要斷了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不能走得太近,得有點距離和私人空間 我覺得最好的相處之道,是與不同
Thumbnail
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感情比較奇妙,如果走得太近,緣分用完了,就應該要告別了,如果離得太原,關係容易變淡。的確是這樣的,我就有好幾個閨蜜也是這樣的,就是完全不給我空間,一直要黏在一起的,現在真的就有一種,緣分快要斷了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不能走得太近,得有點距離和私人空間 我覺得最好的相處之道,是與不同
Thumbnail
在人際互動裡面,你大部分是比較主動聯絡朋友的還是等他朋友聯絡自己? 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有些人際關係變成一種距離友誼,也你就是可能不常聯絡,但是一聯絡上了就可以無話不談聊很多
Thumbnail
在人際互動裡面,你大部分是比較主動聯絡朋友的還是等他朋友聯絡自己? 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有些人際關係變成一種距離友誼,也你就是可能不常聯絡,但是一聯絡上了就可以無話不談聊很多
Thumbnail
面對病人到底要用什麽態度?聽聽我內心真正的想法。
Thumbnail
面對病人到底要用什麽態度?聽聽我內心真正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常常被距離捉弄,讓我們感到一種瞹昧帶來的興奮、一份快樂吧。可是有時候這個捉弄人的生物會令我們非常困擾,是迎來痛苦的開始,也是讓你知道自己的需要的源頭。
Thumbnail
我們常常被距離捉弄,讓我們感到一種瞹昧帶來的興奮、一份快樂吧。可是有時候這個捉弄人的生物會令我們非常困擾,是迎來痛苦的開始,也是讓你知道自己的需要的源頭。
Thumbnail
H先生與W小姐本來就是兩個很淡定的人,水波不興並不代表不曾波濤洶湧,表面很淡是因為長期藏得太深,所以要發酵到浮到表面,可能熬完這一生一世都不得水落石出。 兩人相識於某年聖誕節,於某個街角,因為彼此的狗狗打了招呼,兩人也就順便打招呼,W很罕見的馬上提議兩主應該時常相約遛狗,並表示純粹為狗狗著想,因為自
Thumbnail
H先生與W小姐本來就是兩個很淡定的人,水波不興並不代表不曾波濤洶湧,表面很淡是因為長期藏得太深,所以要發酵到浮到表面,可能熬完這一生一世都不得水落石出。 兩人相識於某年聖誕節,於某個街角,因為彼此的狗狗打了招呼,兩人也就順便打招呼,W很罕見的馬上提議兩主應該時常相約遛狗,並表示純粹為狗狗著想,因為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